
适用于xxx隧道正洞超前小导管施工。
2 技术要求
超前小导管配合型钢钢架使用,应用于隧道Ⅳ、Ⅴ级围岩拱部超前注浆预支护,根据围岩级别及围岩自稳能力分为单层小导管和双层小导管,单层小导管纵向水平搭接长度不小于1m,双层相邻两排小导管的水平搭接长度不小于1m,纵向间距2m;小导管尾部采用φ12钢筋将小导管加固。
2.1单层小导管设计参数:
1、规格:长度3.5m,外径φ42㎜,厚3.5mm的热轧无缝钢管;
2、环向间距Ⅳ级围岩为50cm,V级围岩为40cm;
3、外插角10°~15°,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2.2双层小导管设计参数:
1、规格:长度4m(外插角40°),长度3.5m(外插角5-10°),外径φ42㎜,厚3.5mm的热轧无缝钢管;
2、环向间距25cm;
3、外插角5°~10°、40°交错布置,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2.3注浆:
1、管身设注浆孔,孔径6-8mm,孔间距15cm,呈梅花型布置,前端加工成锥形,尾度不小于30cm,作为不钻孔的止浆段;
2、注浆材料:水泥水玻璃双浆液或水泥砂浆,水泥砂浆水灰比:1:1重量比;其浆液配合比应根据现场试验调整;
3、设置范围:拱部144°范围;
4、注浆压力:0.5~2.0MPa,对于涌水量较大的松散破碎带,可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注浆材料。注浆压力应根据现场试验调整。
3.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3.1施工程序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钻孔清孔→小导管安装→注浆→下一循环。
3.2工艺流程
1、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
图1 超前小导管施工工艺流程图
4.施工要求
4.1施工准备
1、根据小导管设计技术参数,备齐小导管及注浆所需材料和机具。
2、喷射混凝土封闭掌子面。
4.2施工工艺
4.2.1 测量放线
在拱部小导管设计范围测量出小导管钻孔位置,并用红油漆标识清楚。小导管位置、数量、间距、纵向搭接长度应设计图纸一致。
4.2.2 制作钢花管
小导管前端做成尖锥形,尾部焊接φ12mm钢筋加劲箍,管壁上每隔15cm梅花型钻眼,眼孔直径为6~8mm,尾度不小于30cm作为不钻孔的止浆段。小导管构造见下图。
图2单层小导管结构图
图3 双层小导管结构图
4.2.3 小导管安装
1、用凿岩机或煤电钻钻孔,孔径较设计导管管径大20mm以上。
2、成孔后,将小导管按设计要求插入孔中,或用凿岩机直接将小导管从型钢钢架上部、中部打入,外露20cm支撑于开挖面后方的钢架上,与钢架共同组成预支护体系。
4.2.4 注浆
采用KBY-50/70注浆泵压注水泥浆液。注浆前先喷射混凝土5~10cm厚封闭掌子面,形成止浆盘。
注浆前先冲洗管内沉积物,由下至上顺序进行。单孔注浆压力达到设计要求值,持续注浆10-15min且进浆速度为开始进浆速度的1/4或进浆量达到设计进浆量的80%及以上时注浆方可结束。
注浆施工中认真填写注浆记录,随时分析和改进作业,并注意观察施工支护工作面的状态。注浆参数应根据注浆试验结果及现场情况调整。
注浆参数可参照以下数据进行选择:
注浆压力:一般为0.5~2.0Mpa
浆液初凝时间:1~2min
水泥:P.O 52.5普通硅酸盐水泥
4.2.5注浆异常现象处理
1、窜浆时及时堵塞串浆孔。
2、泵压突然升高时,可能发生堵管,应停机检查。
3、进浆量很大,压力长时间不升高,应重新调整砂浓度及配合比,缩短胶凝时间。
5.质量要求及检验
5.1质量要求
1、 质量验收规范《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J287-2004号)。
2、导管应在开挖轮廓线上按设计位置及角度打入。
3、钢管实际打入长度不得短于平均每根实际打入长度30cm,否则,开挖1.0m后要补管、注浆。
4、检查钻孔、打管质量时,应画出草图,对孔位编号、逐孔、逐根检查并认真填写记录。
5、渗入性注浆单孔注浆量不得少于平均每孔注浆量的80%,劈裂、压密注浆单孔浆量不得少于平均每孔注浆量的60%,超过偏差必须补管、注浆。
6、注浆过程中,要逐管填写记录,标明注浆压力、注浆量、发生情况及时处理过程。
7、固结效果检查宜在搭接范围内进行,主要检查注浆量偏少和有怀疑的钢管,要认真填写检查记录。渗入性注浆通过钻孔检查厚度,小于30cm时,应补管、注浆;劈裂、压密注浆采用小撬棍或小锤轻轻敲打钢管附近,判断固结情况,并配合风钻钻速测试,检查注浆范围,固结不良或厚度不够时,要补管注浆。
8、开挖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注浆效果,分析量测数据,发现问题后必须停工处理。
9、注浆前应严格检查机具、管路及接头处的牢靠程度,以防压力爆破伤人。
10、导管采用钢管应顺直,其不钻入围岩的尾部可不钻孔。
11、导管前端加工成锥形。
12、导管安装前应将工作面封闭严密、牢固、清理干净,并测放出钻设位置后方可施工。
12、导管采用钻孔施工,其孔眼深度应大于导管长度,其顶入长度不小于导管长度的90%。
14、导管沿拱的环向外插角不小于10°不大于15°。
15、导管打入后要用吹管或掏勺将管内砂石吹(掏)出,以免堵塞。
16、超前小导管从格栅腹部空间穿过,插入已钻好的孔中,尾部与钢架焊接为一体。
17、注浆顺序由拱脚向拱顶逐管注浆。注浆压力达到0.5~2.0Mpa。
18、注浆结束后,应对注浆泵及管路进行清洗,以保证下次注浆顺利进行。
5.2 质量检验
1、超前小导管所用的钢管进场检验必须符合验标的规定。
2、超前小导管所用钢管的品种和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3、超前小导管与支撑结构的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4、超前小导管的纵向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尺量。
5、注浆浆液配合比的检验应符合本标准6.6.4条的规定。
6、超前小导管注浆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浆液必须充满钢管及其周围的空隙。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查数量的20%检查。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查施工记录的注浆量和注浆压力,观察。监理单位见证检查。
7、超前小导管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超前小导管施工允许偏差
| 序号 | 项目 | 允许偏差 |
| 1 | 方向角 | 2° |
| 2 | 孔口距 | ±50mm |
| 3 | 孔 深 | +50mm |
检验方法:仪器测量、尺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