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天津市西青区2021年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0:32:01
文档

天津市西青区2021年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中考物理二模试卷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我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根据它们发声的(   )A. 音调不同                           B. 响度不同                           C. 音色不同                           D. 强弱不同2.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A. 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                                      B. 盛夏,草
推荐度:
导读中考物理二模试卷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我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根据它们发声的(   )A. 音调不同                           B. 响度不同                           C. 音色不同                           D. 强弱不同2.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A. 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                                      B. 盛夏,草
 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

1.我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根据它们发声的(    )

A. 音调不同                           B. 响度不同                           C. 音色不同                           D. 强弱不同

2.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

A. 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                                      B. 盛夏,草叶上形成“露珠”

C. 深秋,枫叶上形成“霜”                                    D. 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

3.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 雨后彩虹——光的反射                                       B. 形影不离——光的直线传播

C. 海市蜃楼——光的直线传播                                D. 水中倒影——光的折射

4.用托里拆利实验测定大气压的数值(玻璃管内水银面上方是真空)。下列过程会导致测量数值发生变化的是(   )            

A. 将实验从山下移到山上                                       B. 使玻璃管往水银槽中稍下降一点

C. 使玻璃管稍倾斜一点                                           D. 换用稍粗点的玻璃管

5.如图表示体重大致相同的滑雪者和步行者在雪地里行走的情景,为了探究他们对雪地压力的作用效果,现利用海绵、小桌、砝码进行模拟研究,应选择图中的哪几种情形(   )  

 

A. 甲与乙                              B. 乙与丙                              C. 甲与丙                              D. 以上都不对

6.在研究滑动摩擦力时,小王利用同一木块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次实验,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  , 则F1、F2、F3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F1>F2>F3                         B. F1F2=F3

7.带有烘干功能的滚筒洗衣机,要求洗衣和烘干均能进行.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   )            

A.                                           B.  

C.                                           D. 

8.将规格都是“220V 100W”的一台电风扇、一台电视机和一把电烙铁分别接入家庭电路中,通电时间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个用电器产生的热量一样多                             B. 三个用电器消耗的电能一样多

C. 电视机产生的热量最多                                       D. 电风扇产生的热量最多

9.新能源电动汽车被越来越多的家庭所接受,其核心部件是电动机。下图能说明电动机工作原理的是(   )            

A.                                                  B. 

C.                                     D. 

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R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最右端移到中间某个位置,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变化了ΔU和ΔI。下列对 比值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变大                                B. 不变                                C. 变小                                D. 先变大再变小

二、多选题(共3题;共8分)

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这个清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应用的这个原理

B. 此凸透镜的焦距小于15cm

C. 若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光屏上仍能呈现出烛焰倒立、放大的实像

D. 若将蜡烛移动到5cm刻度处,光屏需适当向左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呈现处清晰的像

12.在水平桌面上有一个盛有水的容器,木块用细线系住没入水中,如图甲所示.将细线剪断,木块最终漂浮在水面上,且有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图中,木块受到水的浮力之比是5:3

B. 甲、乙两图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相等

C. 甲图中细线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浮力之比是2:5

D. 甲图中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小于乙图中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13.将A、B两个灯泡,按图一、图二两种方式连接,已知RA=4Ω、RB=6Ω,电源电压相同(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一中A灯比B灯亮                                             B. 图二中A灯比B灯亮

C. 图一中A灯比图二中A灯亮                                  D. 图一中的总功率比图二中的总功率要小

三、填空题(共6题;共10分)

14.小芳站在穿衣镜前2m处,则镜中的像与她相距 ________m;若小芳向镜面前进1m,则她成像的大小 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

15.中国的茶文化在宋朝时已借助“海上丝绸之路”名扬世界。用热水泡茶时,茶杯温度会升高,其内能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改变的:茶水散发出清香,这是________现象。    

16.甲乙两图中,物体长度是________ cm;温度计示数是________℃.  

17.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要是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B处应挂与A处同样大小的钩码个数为________个;如图乙所示,利用杠杆投掷石球,作用在A点的力________方向时最小(选填“a”、“b”或“c”)。  

 

18.用试电笔可辨别火线和零线,使氖管发光的是________。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电灯不亮,用试电笔测试图中的a、b、c、d四点,只有a点不发光,可能发生的故障是________。  

1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小灯泡L标有“4V1W”字样,R为定值电阻,当闭合开关S1  , 断开开关S2  , 小灯泡正常发光;若再闭合开关S2  , 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化了0.2A,则R的阻值为________Ω,电阻R消耗的功率是________W。  

 

四、计算题(共3题;共30分)

20.某电热淋浴器的铭牌如图所示。小军同学按铭牌要求给淋浴器装满水,正常工作100min,观察到淋浴器上温度计示数由15℃上升到65℃。已知ρ水=1.0×103kg/m3  , c水=4.2×103J/(kg•℃)求:  

(1)在加热过程中,水箱中水吸收的热量;    

(2)淋浴器加热时的效率。    

21.工人师傅利用图示装置将一个重为500N的物体A匀速上升2m。已知作用在绳自由端的拉力F为200N,物体的底面积为0.5m2。若不计物体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及绳重求: 

(1)只将物体A放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2.如图甲所示,柱形储水箱的底面积为400cm2  , 在其底部紧密嵌入一个压敏电阻Rx(上表面与水接触并涂有绝缘漆,其阻值与储水箱水深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Rx所在电路的电源电压为30V,A为水位指示表(由量程为0~0.6A的电流表改成)。把重为8N的柱体A与重为20N的正方体B用细绳连接,放入水箱底部,B未与Rx接触,A的底面积为200cm2、高为10cm,B的边长为10cm。向水箱中缓慢注水,当A、B之间的绳子拉力为4N时停止注水,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4A。(g取10N/kg)求: 

(1)电流表的示数为0.24A时,储水箱中水对水箱底部的压强;    

(2)若继续向储水箱中加水直至B对水箱底部压力刚好为0,此时水面上升的高度。    

五、实验题(共3题;共16分)

23.小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他用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实验中电阻R两端的电压始终保持2.4V不变.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甲图中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得交叉).    

(2)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________端(选填“A”或“B”).    

(3)在实验过程中,当把电阻R由5Ω更换为10Ω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应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某次实验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流表示数为________ A,此时R的阻值为________Ω.    

24.小云同学用天平、量筒、水和细线测量铝块的密度。  

(1)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天平放在________桌面上,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使横梁平衡;

②用调好的天平测量铝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铝块的质量m=________g;

③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记下此时液面对应的示数(如图丙所示);

(2)从丙、丁可知:铝块的体积V=________cm3  , 则铝块的密度ρ=________kg/m3;    

(3)假如图乙中50g的砝码生锈了,则测出的铝块密度比真实值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25.小雨想要知道未知电阻RX的阻值,现有一个电压恒定的电源(电压值未知)、一个单刀双掷开关、一个量程较小的电流表、两个阻值分别为R1和R2的定值电阻与若干导线,其中R1和R2的阻值都较小,均不能单独与电流表串联在电源两端,否则会损坏电流表。    

(1)请在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电路连接好后实验中不能拆卸);  

(2)写出实验步骤;    

(3)推导出测量电阻RX的数学表达式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解析】【分析】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解答】不同的乐器即便演秦相同的乐曲,发出的音色也不相同,故可用音色来辨别.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音色的特点,不同的乐器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2.【解析】【解答】解:A、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是熔化现象,不合题意;

B、盛夏,草叶上形成“露珠”,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符合题意;

C、深秋,枫叶上形成“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不合题意;

D、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不合题意.

故选B.

【分析】判断物态变化现象首先要知道各种物态变化的定义,然后看物体是由什么状态变为了什么状态,从而得出结论;

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看选项中哪个生成物是液态,再看是否由气态形成.

3.【解析】【解答】A.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属于光的折射,该选项说法错误; 

B.形影不离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该选项说法正确;

C.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形成的,属于光的折射,该选项说法错误;

D.水中倒影属于光的镜面反射,该选项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雨后彩虹、海市蜃楼属于光的折射;形影不离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水中倒影属于光的镜面反射。

4.【解析】【解答】A. 从山脚移到山顶,高度的增加会使大气压减小,故能支持的水银柱高度减小,测量值变小,符合题意; 

B.玻璃管稍下降一点,大气压不变,能支持的水银柱高度也不变,故测量值没有变化,不符合题意;

C.使玻璃管稍倾斜−点,大气压不变,能支持的水银柱高度也不变,故测量值没有变化,不符合题意;

D.换内径较粗的玻璃管,对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没有影响,大气压不变,能支持的水银柱高度也不变,故测量值没有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玻璃管稍下降一点、使玻璃管稍倾斜−点、换内径较粗的玻璃管,大气压不变;海拔高度变化,大气压变化。

5.【解析】【解答】表示体重大致相同的滑雪者和步行者,对雪地的压力大致相同,滑雪板比人的鞋子的受力面积大的多,故在雪地里行走时,人对雪地的压强大,所以下陷的程度深,这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 

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是否有关,应控制压力相同而受力面积不同,由图示可知,甲与乙受力面积相同,压力不同,不符合题意;

甲与丙,受力面积不同,压力也不同,没有控制变量,故不符合题意;

故乙、丙两个实验,压力相同而受力面积不同,可以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是否有关.

故答案为:B.

 

 【分析】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6.【解析】【解答】第一、二次实验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时,改变了压力大小,压力大的摩擦力大,故F2>F3;第二、三次实验在压力大小不变时,改变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大的摩擦力大,故F1>F2.

故答案为:A。

【分析】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两个影响因素不变,摩擦力不变.

7.【解析】【解答】解:  

A.由电路图可知,开关S1闭合时电动机工作,再闭合S2时电动机和加热器并联同时工作,加热器不能工作,故A不符合题意;

B.由电路图可知,开关S1闭合时加热器工作,再闭合S2时电动机和加热器并联同时工作,电动机不能工作,故B不符合题意;

C.由电路图可知,开关S1闭合时电动机和加热器串联同时工作,再闭合S2时电动机工作,加热器不能工作,故C不符合题意;

D.由电路图可知,只闭合S1时电动机工作,只闭合S2时加热器工作,电动机和加热器均能进行,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由要求洗衣和烘干均能进行可知,加热器和电动机可以工作、互不影响即为并联,据此进行解答.

8.【解析】【解答】解:三用电器接入家庭电路中时它们两端的电压均为U=220V,实际功率P实=P额=100W,  

由P= 的变形式W=Pt可知,通电时间相同时,三用电器消耗的电能相同,故B正确;

因电风扇中的电动机将电能大部分转化机械能,电视机将一部分电能转化为光能,电烙铁把电能全部转化为热量,

所以,产生热量最多的是电烙铁,故ACD错误.

故选B.

【分析】由题意知,三种用电器的额定电压都是220V,额定功率都是100W;家庭电路电压是220V,把这三个用电器接入家庭电路,三个用电器都正常工作,实际功率相同都等于额定功率,通电时间相同,根据W=Pt可知消耗的电能相同;通过分析三种用电器工作时的能量转化情况,找出产生热量最多的用电器.

9.【解析】【解答】解:A、图中是奥斯特实验的装置图,说明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A不符合题意; 

B、图为电磁铁的原理图,是根据电流的磁效应制成的,B不符合题意;

C、图中没有电源,当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流表的指针会发生偏转,说明会产生感应电流,这是电磁感应现象,是发电机的原理,C不符合题意;

D、当闭合开关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是电动机的原理,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磁力的作用.是由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应用是制成电动机.

10.【解析】【解答】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R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设滑片移动前后电路中的电流分别为I1、I2  , 则ΔI=I2−I1 

由I= 可得,两次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U1=I1R,U2=I2R

则电压表示数的变化量ΔU=U2−U1= I2R − I1R =( I2− I1)R=ΔI⋅R

则 =R,且R的阻值不变,所以, 不变。

故答案为:B。

 

 【分析】在串联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变化量的比值,等于定值电阻。

二、多选题

11.【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此时光屏上呈现实像,此时的物距小于像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与投影仪的原理相同,A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物距为15cm,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即f<15cm<2f,则7.5cmC. 蜡烛通过凸透镜恰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根据光路的可逆性,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则光屏上仍可以成像,此时成的是缩小的清晰的像,C不符合题意;

D.若将蜡烛移动到5cm刻度处,即增大了物距,则像距减小,光屏需适当向左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呈现处清晰的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D。

 

 【分析】当物距小于像距时,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根据物距和像距,可以计算焦距范围;当物距变大时,像距减小。

12.【解析】【解答】解:A、甲图中,F浮甲=ρ水gV,乙图中,F浮=ρ水g(1﹣)V=ρ水gV,则F浮甲:F浮乙==5:3,A正确;

B、由题意知,甲图水的深度大于乙图水的深度,由于p=ρ水gh得,甲图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更大,B错误;

C、由乙图知,木块的重力G=F浮乙=ρ水gV;甲图中,木块受重力、浮力和细绳的拉力作用,则F=F浮甲﹣G=ρ水gV﹣ρ水gV=ρ水gV;F:F浮甲=ρ水gV:ρ水gV=2:5,C正确;

D、以整体为研究对象,甲、乙对桌面的压力都等于容器、水和木块的总重力,D错误.

故选AC.

【分析】A、根据F浮=ρ液gV排判断浮力的关系;

B、根据p=ρ液gh判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

C、根据浮力、拉力、重力的关系判断拉力的大小;

D、以整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

13.【解析】【解答】A.图一中,两灯泡串联,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且灯泡的亮暗取决于实际功率的大小,A灯泡的电阻较小,由 可知,A灯泡的实际功率较小,即A灯比B灯暗,A不符合题意; 

B.图二中,两灯泡并联,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由 可知,A灯泡的电阻较小,其实际功率较大,A灯比B灯亮,B符合题意;

C.由于图一中A灯泡两端的电压小于电源电压,图二中A灯泡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的电压,所以,由 可知,图一中A灯泡的实际功率较小,灯泡较暗,即图一中A灯比图二中A灯暗,C不符合题意;

D.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大于任何一个分电阻,并联电路中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分电阻,所以,图一中的总电阻大于图二中的总电阻,由 可知,图一中的总功率比图二中的总功率要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D。

 

 【分析】在串联电路中,电阻越大,实际电功率越大,在并联电路中,电阻越小,实际电功率越大。

三、填空题

14.【解析】【解答】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小芳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2m处,则人像离镜子也是2m远,像与人相距2m+2m=4m;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是等大的,当人逐渐靠面镜时,视觉上感觉像在变大,但实际上像的大小并没有变.所以他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4;不变

【分析】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是等大的,像和物距离平面镜的距离是相等的,像是虚像

15.【解析】【解答】解:用热水泡茶时,茶杯会从热水处吸热,温度会升高,其内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的; 

茶水散发出清香,说明茶的香味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是扩散现象。

故答案为:热传递;扩散。

 【分析】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有空隙;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16.【解析】【解答】解:(1)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0.00cm对齐,右侧与2.35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2.35cm;(2)在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1℃,所以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40”在“30”以上,说明温度高于0℃,为36℃.  

故答案为:2.35;36.

【分析】(1)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刻度尺相邻两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先要弄清楚温度计的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高处所对刻度相垂直,并注意区分温度是零上还是零下.

17.【解析】【解答】杠杆每格的长度是L,设每个钩码的重力是G,由图示可知,动力F1=4G,动力臂l1=3L,阻力臂l2=2L,由杠杆平衡条件得:F1×l1=F2×l2  , 所以F2= = =6G 

则在B处应挂6个钩码。利用如图所示杠杆投掷“石弹”,在“投弹”时阻力和阻力臂一定,要想动力最小,必须动力臂最长,图中的力沿b方向时,动力臂最长,动力最小。

 

 【分析】根据杠杆平衡条件,结合杠杆上的力臂和已知的力,计算未知的力的大小;当杠杆上的力臂最大时,所用力最小。

18.【解析】【解答】解:试电笔可以区分火线和零线,可以使氖管发光的是火线; 

用试电笔测试b、c、d三点,氖管都发光,这说明从火线到b点之间的电路都是完好的,没有断路;而试电笔测试a点时,氖管不发光,这说明b点到零线之间的导线出现断路,由此可以判断出是a、b之间某处断路。

故答案为:火线;ab之间断路。

 【分析】用试电笔测试b、c、d三点,氛管都发光,这说明a、c、d与火线是连通的,问题出在ab之间,据此判断.

19.【解析】【解答】当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时,电路为灯泡的简单电路,因为灯泡正常发光,所以电源的电压U=UL=4V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工作、互不影响,再闭合开关S2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不变,因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电流表示数变化的量为通过R的电流,即IR=0.2A,由于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根据欧姆定律可得R= = =20Ω电阻R消耗的功率PR=UIR=4V×0.2A=0.8W

电阻R消耗的功率是0.8W。

 

 【分析】根据电压和电流的比值计算电阻,利用电压和电流的乘积计算电功率。

四、计算题

20.【解析】【分析】(1)根据密度和体积计算质量;利用比热容、质量和温度差的乘积计算吸收的热量;(2)根据电功率和时间的乘积计算消耗的电能,利用吸收的热量和消耗的电能的比值计算电热效率。

21.【解析】【分析】(1)根据压力和受力面积的比值计算压强;(2)根据拉力和距离的乘积计算总功,根据物体的重力和高度的乘积计算有用功,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计算机械效率。

22.【解析】【分析】(1)根据电压和电流的比值计算电阻,结合电阻分压液体深度,利用液体密度和深度计算液体压强;(2)根据浮力和液体密度计算排开液体的体积,利用排开液体的体积差计算深度的变化量。

五、实验题

23.【解析】【解答】解:(1)因实验中电阻R两端的电压始终保持2.4V不变,故电压表选用小量程与电阻并联,(2)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阻值最大处,即A端.(3)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知,将定值电阻R由5Ω改接成10Ω的电阻,电阻增大,其分得的电压增大;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实验中应控制电压不变,应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应增大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由分压原理,应增大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所以滑片应向A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4V;(4)某次实验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图中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2A,此时R的阻值R= =12Ω.故答案为:(1)如上所示:(2)A;(3)变大;(4)0.2;12.  

【分析】(1)根据实验中电阻R两端的电压始终保持2.4V不变确定电压表量程与电阻并联;(2)为保护电路,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阻值最大处;(3)根据控制变量法,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需控制定值电阻的电压相同,当换上大电阻时,根据分压原理确定电压表示数的变化,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结合分压原理确定滑片移动的方向;(4)根据图中电流表小量程读数,根据欧姆定律求电阻大小.

24.【解析】【解答】(1)①天平测量前应放到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拨到零刻度线,调节两端螺母使横梁平衡,左偏右调,右偏左调,由图可知,发现横梁指针向左偏,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②由图乙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 g,游码对应的示数为4g,铝块质量m=50g+4g=54g 

铝块质量为54g。(2)从图丙、丁可知,量筒的分度值为2mL,量筒中水的体积为V1=20mL,水和铝块的总体积为V2=40mL,铝块的体积V=V2−V1=40mL−20mL=20mL=20cm3

铝块的体积为20cm3。铝块的密度ρ= = =2.7g/cm3=2.7×103kg/m3

铝块的密度为2.7×103kg/m3。(3)砝码生锈后质量会增大,这样用较少的砝码就可以与较大的质量平衡,因此,测量值会偏小,由ρ= 可知测出的铝块密度比真实值偏小。

 

 【分析】(1)天平测量前应放到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拨到零刻度线,调节两端螺母使横梁平衡,根据砝码和游码位置测量质量;(2)根据量筒中液面高度差计算体积,利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计算密度;(3)当测量的质量偏小,计算的密度偏小。

25.【解析】【解答】(1) 只有电流表没有电压表,且两已知电阻又不能单独与电流表接在电源上,所以可以将两已知电阻分别与RX串联,测出电流,根据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由电源电压不变列式求出的RX阻值,故实验电路图如下: 

;(2)测量步骤:①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②将单刀双掷开关拨至a处,电流表示数为I1;拨至b处,电流表示数为I2。(3) 开关拨至a处,电流表示数为I1  , 由欧姆定律则有U=I1(R1+RX)

同理,开关拨至b处,电流表示数为I2  , 则有U=I2(R2+ RX)

电源电压恒定,所以I1(R1+RX)= I2(R2+ RX)

解得RX = 

 

 【分析】(1)将已知电阻和未知电阻分别串联,利用电流表测量电流;(2)分别用电流表测量不同电流的电流;(3)根据电源电压一定,利用电流和总电阻的乘积相等,计算未知电阻大小。

文档

天津市西青区2021年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中考物理二模试卷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我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根据它们发声的(   )A. 音调不同                           B. 响度不同                           C. 音色不同                           D. 强弱不同2.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A. 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                                      B. 盛夏,草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