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设计史》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现代设计史
学 分:2学分
学 时:32学时
适用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开课学期:大二第一学期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世界现代设计发展的历史;了解现代设计发展的客观规律;了解现代设计领域的基本常识,通过对现代设计作品以及历史文化背景的认识,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品味,增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通过《现代艺术设计史》的学习,让学生系统掌握工业之后,传统手工业与机械化工业生产矛盾中诞生的现代工业设计的发展历程,结合艺术与技术以及艺术与生产之间关系的研究,探索工业之后各个国家和地区艺术设计发展的不同规律,以及时代和技术的变化对设计艺术理念和风格的影响。
(三)重点与难点
①设计的内涵:即什么是设计的问题;②设计的起源:即最早设计是什么时候出现的;③设计的发展与分期:设计的历史分期的研究,应该结合每个时期的设计工具、材料,以及它对人们生活方式影响及设计风格进行研究。 现代艺术设计史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工业之后的设计发展状况。由于中国没有经过工业的过程,而作为工业反响的现代设计发生于西方,因此关于现代艺术设计的历史更多的是西方的设计。
(四)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此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基础理论课。为学生以后能更好地学习家具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等打下基础。
(五)教学参考书
1.《世界现代设计史》,编著者:王受之,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年度:2002;
2.《外国工艺美术史》,编著者:张夫也,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3.《外国美术简史》,编著者:美院外美史教研室,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学时分配
| 章 | 章节内容 | 学时 | 理论:实践 | 建议教学方式 |
| 1 | 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现代设计的萌芽与“工艺美术运动” | 4 | 4 | 讲授、幻灯、录像并结合作业。 |
| 2 | 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 | 6 | 6 | 讲授、幻灯、录像并结合作业。 |
| 3 | 现代主义设计的萌起与包豪斯 | 6 | 6 | 讲授、幻灯、录像并结合作业。 |
| 4 | 工业设计的兴起、现代设计的职业化与制度化 | 4 | 4 | 讲授、幻灯、录像并结合作业。 |
| 5 | 丰裕社会与国际主义风格、世界现代设计 | 8 | 8 | 讲授、幻灯、录像并结合作业。 |
| 6 | 现代主义之后的设计 | 4 | 4 | 讲授、幻灯、录像并结合作业。 |
| 第一章 | 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现代设计的萌芽与“工艺美术运动” | |||
| 教学目标和要求 | 课程的教学采用课堂面授与配合多种媒体进行的设计作品赏析。在讲授设计历史的同时加入必要的设计艺术实践内容。 | |||
| 教学重点和难点 | 设计史的对象、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及其影响 | |||
| 主要内容 | 理论教学 | 1.1 现代设计的发展和现代设计教育 1.2 工业初期的设计发展状况 1.3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及其影响 | 实践教学 | 简论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及其影响。 |
| 第二章 | 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 | |||
| 教学目标和要求 | 基本了解新艺术运动的背景、奥地利分离派与德国青年风格运动、法国、美国、英国的装饰艺术运动等内容,掌握法国、比利时、西班牙、苏格兰的新艺术运动及代表设计家、装饰艺术运动的概况与特点。 | |||
| 教学重点和难点 | 法国、比利时、西班牙、苏格兰的新艺术运动及代表设计家、装饰艺术运动的概况与特点。 | |||
| 主要内容 | 理论教学 | 2.1 新艺术运动的背景 2.2 法国、比利时、西班牙、苏格兰的新艺术运动及代表设计家 2.3 奥地利分离派与德国青年风格运动 2.4 新艺术运动的平面设计发展 2.5 装饰艺术运动的概况与特点 2.6 法国、美国、英国的装饰艺术运动 | 实践教学 | 比较新艺术运动和装饰艺术运动设计思想的异同。 |
| 第三章 | 现代主义设计的萌起与包豪斯 | |||
| 教学目标和要求 | 了解现代主义设计产生的背景、思想基础、早期的包豪斯——魏玛时期、新教员的组成、基础课——色彩与形式等内容,掌握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包豪斯成立的宗旨及奠基人。 | |||
| 教学重点和难点 | 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包豪斯成立的宗旨及奠基人 | |||
| 主要内容 | 理论教学 | 3.1 现代主义设计产生的背景、思想基础 3.2 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3.3 包豪斯成立的宗旨及奠基人 3.4早期的包豪斯——魏玛时期、新教员的组成、基础课——色彩与形式 3.5 荷兰风格派的影响、新的联合:莫霍里•纳吉与阿尔柏斯的贡献、包豪斯的公共形象 3.6 索时期的包豪斯、新大师的出现、 3.7 政治化时期——汉斯•迈耶时期、痛苦的结局——米耶时期 | 实践教学 | 简论包豪斯的设计思想。 |
| 第四章 | 工业设计的兴起、现代设计的职业化与制度化 | |||
| 教学目标和要求 | 了解美国的工业设计、工业设计的职业化和设计理论在战后的发展等内容,理解设计上“有计划的废止制度”的建立和流线型运动、消费主义与流行式样。 | |||
| 教学重点和难点 | 设计上“有计划的废止制度”的建立和流线型运动、消费主义与流行式样 | |||
| 主要内容 | 论教学 | 4.1 美国的工业设计 4.2 设计上“有计划的废止制度”的建立和流线型运动 4.3 消费主义与流行式样 4.4 工业设计的职业化和设计理论在战后的发展 4.5 工业技术的发展对工业设计的影响 | 实践教学 | 谈设计上“有计划的废止制度”的利弊。 |
| 第五章 | 丰裕社会与国际主义风格、世界现代设计 | |||
| 教学目标和要求 | 了解波普设计运动、国际主义风格的发展、意大利、法国、英国的现代设计等内容,掌握丰裕社会与国际主义风格、人体工程学的发展、西方当代设计的发展趋势。 | |||
| 教学重点和难点 | 丰裕社会与国际主义风格、人体工程学的发展、西方当代设计的发展趋势。 | |||
| 主要内容 | 理论教学 | 5.1 丰裕社会与国际主义风格 5.2 波普设计运动、国际主义风格的发展 5.3 人体工程学的发展、西方当代设计的发展趋势 5.4 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现代设计、日本现代设计的发展 5.5 意大利、法国、英国的现代设计 5.6 德国、荷兰、西班牙、瑞士、美国的现代设计 | 实践教学 | 论西方当代设计的发展趋势。 |
| 第六章 | 现代主义之后的设计 | |||
| 教学目标和要求 | 了解国际主义设计运动的衰退、现代主义以后的其它主要新设计风格,掌握后现代时期的设计和后现代主义设计。 | |||
| 教学重点和难点 | 后现代时期的设计和后现代主义设计 | |||
| 主要内容 | 理论教学 | 6.1 国际主义设计运动的衰退 6.2 后现代时期的设计和后现代主义设计 6.3 现代主义以后的其它主要新设计风格 | 实践教学 | 写一篇4000字左右的论文,学生自己选择与现代设计史有关的任何题目 |
考核类型:
实行过程考评与期末考评相结合的综合评定方法
计分办法:
过程考评40分(其中:平时表现10分;实践课测试30分);期末考评60分
编制人:朱庭
编制单位:湘潭职业技术学院工学院艺术教研室
编制日期:2010-6
审定人(专业负责人或课程负责人):朱庭
《艺术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艺术鉴赏
学 分:2
学 时:32
适用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开课学期:大一第一学期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理论基础课。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美术的发展历史,提高学生对古代和现代东西方美术的鉴赏能力。研究各个时期艺术作品的风格形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敏感和艺术修养,培养创新意识,完善学生的人格及艺术个性表现能力。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通过理论与实践训练使学生懂得学习构成的作用与意义,理解并掌握构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应用构成的基本原理与视觉语言进行有目的的视觉形象创造,从而培养学生对艺术视觉形态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设计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与难点是对艺术史上的名垂青史的美术与设计作品的鉴赏,并掌握基本的艺术鉴赏方法,能够把理论与创作实践相结合,用先进的,科学艺术理论指导创作实践相结合。
(四)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此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基础理论课。为学生以后能更好地学习家具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等打下基础。
(五)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艺术鉴赏》,刘朝晖 瞿孜文 薛亚军编著,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8年出版;
2.《美术鉴赏》,李新平 成文光主编,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9.7年出版;
二、学时分配
| 章 | 章节内容 | 学时 | 理论:实践 | 建议教学方式 |
| 1 | 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 4 | 4 | 案例分析及理论讲述 |
| 2 | 艺术活动 | 4 | 4 | 案例分析及理论讲述 |
| 3 | 绘画鉴赏 | 6 | 6 | 案例分析及理论讲述 |
| 4 | 视觉传达设计鉴赏 | 6 | 6 | 案例分析及理论讲述 |
| 5 | 环境艺术鉴赏 | 6 | 6 | 案例分析及理论讲述 |
| 6 | 产品设计鉴赏 | 4 | 4 | 案例分析及理论讲述 |
| 7 | 传统与民间工艺鉴赏 | 2 | 2 | 案例分析及理论讲述 |
| 第一章 | 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 |||
| 教学目标和要求 | 从艺术起源到开始认识艺术,并学会用辩证的方法看问题,认识艺术起源的最主要的动力和原因。以及清楚了解影响艺术发展的因素。 | |||
| 教学重点和难点 | 理解艺术起源的几种主要学说,和艺术起源的真正动力原因。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 | |||
| 主要内容 | 理论教学 | 1、艺术起源的几种主要学说 2、艺术的发展 | 实践教学 | |
| 第二章 | 艺术活动 | |||
| 教学目标和要求 | 了解古今中西方对艺术的认识,丰富各自的艺术理论,正确理解艺术的含义。通过本章的学习,对艺术活动的构成要素及艺术鉴赏的大概流程有所掌握,为今后的实际应用做好理论基础。 | |||
| 教学重点和难点 | 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以及艺术鉴赏与艺术批评的概念区分。 | |||
| 主要内容 | 理论教学 | 1、艺术含义在西方的历史演化过程 2、艺术含义在中国的演变过程及当代理解 3、艺术的含义 4、艺术活动(客体世界、艺术家、艺术作品、接收者) | 实践教学 | |
| 第三章 | 绘画鉴赏 | |||
| 教学目标和要求 | 通过大家最熟悉的绘画作品开始,慢慢的熟悉鉴赏的过程,为以后的鉴赏设计类作品做铺垫。了解国画、油画、水粉、水彩和版画各自的特点。充实理论知识,为更好的鉴赏作品做积累。 | |||
| 教学重点和难点 | 国画、油画、水粉、水彩和版画各自的特点,以及如何将这些绘画形式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作品中。 | |||
| 主要内容 | 理论教学 | 1、一、国画的特点和形式(山水、人物及花鸟画) 2、油画 3、水粉画 4、水彩画 5、版画 | 实践教学 | |
| 第四章 | 视觉传达设计鉴赏 | |||
| 教学目标和要求 | 了解广告、书籍、包装和招贴各自的特点,以及鉴赏要点。结合第二章讲得理论,结合实际情况,完成鉴赏过程。 | |||
| 教学重点和难点 | 广告、书籍、包装和招贴的特点与共性,结合实际鉴赏作品 | |||
| 主要内容 | 理论教学 | 1、广告设计鉴赏 2、包装设计鉴赏 3、书籍装帧鉴赏 4、招贴设计鉴赏 | 实践教学 | |
| 第五章 | 环境艺术鉴赏 | |||
| 教学目标和要求 | 通过学习本章节的内容,要对建筑、室内、景观、展示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并能够对设计作品鉴赏。 | |||
| 教学重点和难点 | 室内设计中物理环境设计的的基本原则。 | |||
| 主要内容 | 理论教学 | 1、建筑艺术设计鉴赏 2、室内设计鉴赏 3、景观设计鉴赏 4、展示设计鉴赏 | 实践教学 | |
| 第六章 | 产品设计鉴赏 | |||
| 教学目标和要求 | 简要了解设计中的其他行业,拓宽个人的知识领域。 | |||
| 教学重点和难点 | 绿色设计在设计中的重要性。 | |||
| 主要内容 | 理论教学 | 1、工业产品设计鉴赏 2、绿色设计 3、家居设计 4、陶瓷设计 5、金属设计 6、服装设计 | 实践教学 | |
| 第七章 | 传统与民间工艺鉴赏 | |||
| 教学目标和要求 | 学生通过学习能够了解中国传统与民间工艺设计艺术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识,及其富有鲜明的美学个性,并能利用到自己所学的设计当中去。 | |||
| 教学重点和难点 | 中国传统与民间工艺设计艺术的美学个性。 | |||
| 主要内容6 | 理论教学 | 1、和谐 2、象征 3、自然 4、工巧 | 实践教学 | |
考核类型:实行过程考评和期末考评相结合的综合考评方法。
过程考评(项目考评)40分(其中:平时表现10分;课后习题30分);期末考评(卷面考评)60分
编制人:刘敏
编制单位:湘潭职业技术学院工学院艺术教研室
编制日期:2010-7-6
审定人(专业负责人或课程负责人):朱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