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论
消化系统分为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分为上下消化道,空肠及其以下部分为下消化道,口腔到十二指肠为上消化道
顺序: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
第一节口腔:消化道起始部,
一、腭
咽峡isthmus of fauces:由腭帆后缘、两侧的腭舌弓、腭咽弓、及舌根所围成
二、舌 分为舌根舌体
舌得构造:粘膜,舌肌
三、大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
大唾液腺与肝脏胰腺组成大消化腺
第二节、咽
一、鼻部
二、口部
三、喉部
四、咽的交通 向前上 通鼻腔
向前 通口腔
向前下 通喉腔
向两侧 通中耳鼓室
咽峡:由腭垂、腭帆后缘、两侧的腭舌弓、腭咽弓和舌根共同围成的由口腔通向咽部的狭窄通道
咽淋巴环:位于咽上部,咽入口处,由咽后壁上部的咽扁桃体、两侧的咽鼓管扁桃体、腭扁桃体及前下方的舌扁桃体组成,几乎围成一环,是消化道及呼吸道的第一道防线
第三节、食管—中空器官
一、上端于第6颈椎下缘与咽交界,下端于第11胸椎与胃的贲门交界,长约25cm;分为颈部、胸部、腹部
二、食管的狭窄部
第一个狭窄:与咽交界处,位于第6颈椎下缘,距中切牙15cm
第二个狭窄:与左主支气管交界处,与第4到五胸椎水平,距中切牙25cm
第三个狭窄:穿膈肌食管裂孔处,与第10胸椎水平,距中切牙40cm
第四节、胃
一、胃的形态结构和分布
1、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
2、形态:入口—贲门,与食管相连;出口—幽门,与十二指肠相通。两缘:右上缘较短凹向右上方,称胃小弯;左下缘较长,凸向左下方,称胃大弯
3、胃壁结构:粘膜(有众多皱襞),肌层(三层),外膜(浆膜)
4|、胃的功能:暂时贮存食物
第五节、小肠
一、十二指肠
长约25cm 起于胃幽门,以十二指肠悬韧带与空肠分界
粘膜环状皱襞发达,后内侧壁为十二指肠纵襞
分部:上部称球部;降部内侧壁有十二指肠大乳头,为肝胰腹壶开口处;水平部;升部
二、空肠和回肠
| 空肠 | 回肠 | |
| 长度 | 占系膜小肠全长的2/5 | 占系膜小肠全长的3/5 |
| 位置 | 左上腹部 | 右下腹部 |
| 壁的厚薄 | 较厚 | 较薄 |
| 血供情况 | 丰富 | 较差 |
第六节、大肠
一、盲肠
位于左髂窝内,为大肠起始端回肠盲肠交界处有回盲瓣,在瓣的下方有阑尾开口
二、阑尾位于右髂窝,其根部连于盲肠后内侧壁
三、结肠 位于盲肠和直肠之间分为升结肠、降结肠、横结肠、乙状结肠
四、直肠 位于盆腔下部,在第3骶椎水平接乙状结肠,直肠上部弯曲与骶骨盆面相一致,凸向后叫骶曲下部绕尾骨尖叫会阴曲
五、肛管 位置:上端与直肠相接,下端终于肛门
第七节、肝
一、肝的位置
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上界右侧在右锁骨中线第五肋,左侧在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隙,下界不超出肋弓,剑突下可扪及
二、肝的外形
1、两面(1)隔面 以镰状韧带分左右两叶
(2)脏面 以H形沟分左、右、方和尾状叶
沟内结构安排:
左纵沟前部—肝圆韧带 左纵沟后部—静脉韧带
右纵沟前部—胆囊窝 右纵沟后部—有下腔静脉通过,又称第二肝门
2、两缘 (1)前缘有胆囊切迹和脐切迹
(2)后缘 钝圆
3、胆囊三角 由胆囊管、肝总管和肝的脏面共同围成的三角形区域,是行胆囊手术时寻找胆囊动脉的标准性区域
三、胰 位于腹上区和左季肋区,平对1—2腰椎体,为腹膜外位器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