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新老规范变化汇总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0:45:33
文档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新老规范变化汇总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新规范)VS《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老规范)一、材料变化:1、混凝土强度等级逐步提升4.1.2素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采用强度级别400MPa及以上的钢筋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承受重复荷载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0,且不应低于C30。2、钢筋高强-高性能发展趋势普通钢筋:淘汰低强
推荐度:
导读《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新规范)VS《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老规范)一、材料变化:1、混凝土强度等级逐步提升4.1.2素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采用强度级别400MPa及以上的钢筋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承受重复荷载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0,且不应低于C30。2、钢筋高强-高性能发展趋势普通钢筋:淘汰低强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新规范)

VS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老规范)

一、材料变化:

1、混凝土强度等级逐步提升

4.1.2 素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 0;采用强度级别400MPa及以上的钢筋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承受重复荷载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0,且不应低于C30。

2、钢筋高强-高性能发展趋势

普通钢筋:淘汰低强235Mpa钢筋,以300Mpa光圆钢筋替代;增加高强500Mpa钢筋;并准备淘汰335Mpa钢筋;最终形成300、400、500Mpa的强度梯次,与国际接轨。新规范实施后的钢筋牌号及标志为:

HPB300—Φ

HRB335—B HRBF335—BF

HRB400—C HRBF400—CF

HRB500—D HRBF500—DF

RRB400—C

增加了以下几条:

4.2.7当采直径50mm的钢筋时,宜有可靠的工程经验。构件中的钢筋可采用并筋的配置形式。直径2 8mm及以下的钢筋并筋数量不应超过3根;直径32mm的钢筋并筋数量宜为2根;直径36mm及以上的钢筋不应采用并筋。并筋应按单根等效钢筋进行计算,等效钢筋的等效直径应按截面面积相等的原则换算确定。

4.2.8当进行钢筋代换时,除应符合设计要求的构件承载力、最大力下的总伸长率、裂缝宽度验算以及抗震规定以外,尚应满足最小配筋率、钢筋间距、保护层厚度、钢筋锚固长度、接头面积百分率及搭接长度等构造要求。

4.2.9当构件中采用预制的钢筋焊接网片或钢筋骨架配筋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新老规范变化(二)

基本构造变化

1、混凝土保护层:

图中1号箍筋的计算公式(按外皮计算):

老规范:L=2 (b+h) -8bhc+2×1.9d+2max(10d,75) +8d

新规范:L=2 (b+h) -8bhc+2×1.9d+2max(10d,75)

2、钢筋锚固:

新规范中增加了基本锚固lab的计算方式:

lab=a*fy/ft*d

但其中ft(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取值改为“当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60时,按C60取值”以适应混凝土强度的提高。

设计锚固长度为基本锚固长度乘锚固长度修正系数ζa的数值,以反映锚固条件的影响:

la=ζa*lab

其中,la不应小于200mm,锚固长度修正系数ζa,对普通钢筋按规范第8.3.2条的规定取用,当多于一项时,可按连乘计算,但不应小于0.6;对预应力筋,可取1.0.

3、筋端弯钩和机械锚固:

新规范对钢筋弯钩和机械锚固的形式和技术要求做了更详细的规定,如下表:

4、钢筋的连接:

不宜采用绑扎搭接接头的规定改为:受拉钢筋直径不宜大于25mm,受压钢筋直径不宜大于28mm。

钢筋机械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d,d改为连接钢筋的较小直径。

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接头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0mm。

新老规范变化(三)

结构构件基本规定变化

1、板

现浇混凝土板的尺寸宜符合的规定修改如下:

板的跨厚比:钢筋混凝土单向板不大于30,双向板不大于40;无梁支承的有柱帽板不大于35,无梁支承的无柱帽板不大于30。预应力板可适当增加;当板的荷载、跨度较大时宜适当减小。

混凝土板中配置抗冲切箍筋或弯起钢筋时,板厚改为“不应小于150mm”并增加了板柱节点的规定。

2、梁

增加了“在梁的配筋密集区域可采用并筋的配筋形式”的规定;

新规范增加了架立钢筋的规定:“当梁的跨度小于4m 时,直径不宜小于8mm;当梁的跨度为4~6m 时,直径不应小于10mm;当梁的跨度大于6m 时,直径不宜小于12mm。”

3、梁柱节点

新规范引入了钢筋机械锚固的形式。表现示意:

新老规范变化(四)

制图规则

1、嵌固部位:

11G101:

(1)嵌固部位未确定

(2)当无地下室时,同03G(一个柱根)当有地下室时,如图,在基础顶面可以不设嵌固部位,只保留地下室顶面的嵌固部位(一个或两个柱根)P58

(3)P7第规定:设计需注明柱的嵌固部位位置

03G101:

(1)嵌固部位已确定

(2)当无地下室时,在基础顶面(一个柱根)。

(3)当有地下室时,在基础顶面及地下各楼面(至少两个柱根)

2、新增节点核心区的箍筋表示方法P9 ,如下:

03G101没有关于核心区箍筋的说法

文档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新老规范变化汇总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新规范)VS《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老规范)一、材料变化:1、混凝土强度等级逐步提升4.1.2素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采用强度级别400MPa及以上的钢筋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承受重复荷载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0,且不应低于C30。2、钢筋高强-高性能发展趋势普通钢筋:淘汰低强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