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 例 名 称 积木区:搭建城堡
适 用 班 级
指 导 教 师
活 动 时 间 2019年7月5日
| 一、活动介绍(主要介绍游戏活动所需的玩教具材料、环境创设、儿童的兴趣和前期经验等。) |
| 幼儿的兴趣和前期经验: 中班的幼儿已经具有一定的建构水平,手部小肌肉动作逐步发展,思维、想象力、生活经验等更加丰富,建构的目的性强建构的坚持性也在增加,建构水平单一的延展向整体布局过渡。 环境创设: 宽敞的户外场地 材料投放: 积木 预期目标: 1.在游戏中会利用对称的方法进行搭建 2.和小朋友合作进行搭建游戏 3.掌握了平衡、对称、重心、目测等技能 4.在游戏中遇到问题,积极动脑思考,自己解决问题 规则及玩法: 遵守幼儿自己讨论出来的规则进行游戏。(保护自己、保护同伴、保护玩具) 玩法:自由选择搭建游戏 |
| 二、活动内容与过程实录(主要介绍游戏活动的内容和过程,包括幼儿与环境材料互动、探究和交往的关键环节和典型行为,以及教师的支持与回应等。) |
| 片段一: 孩子们的放手游戏开始了,老师在游戏前组织幼儿商量孩子们想搭建的东西,孩子们自由组队商量出去要搭建的东西,并推荐一名幼儿把计划画出来。出来游戏时我发现还大部分的孩子都没有根据计划来完成自己的搭建游戏,自由选择性比较强。 评价与分析: 1.孩子们处于放手游戏初期还没有先计划再游戏的意识。 2.孩子们的兴趣点、不同的同伴、材料都会影响孩子游戏的自由选择。 片段二:地面上的积木为什么会倒? 梁珈楠:我们用一根圆形的长积木放在下面,用长方形的木板搭在上面,再放长方形和三角形,我发现这时候最下面的圆形积木容易倒,我和袁英杰搭了2次都还是会倒。圆柱上面的长方形积木我们是放在圆柱的中间的,上面的长方形距离我们都调整得一样宽,但它还是会倒。 袁英杰:我用手摸了一下草坪发现这个草坪不是很平,有些坑,所以我用了一正方形的积木垫在下面,上面才开始放东西,这一次我们上面积木才没有倒了。 教师评价与分析:在这个过程中这两位小朋友善于发现问题,思考积木为什么会倒,想到自己的操作基本没有问题就思考会不会是地面不平引起的?于是袁英杰就用手摸了地面发现有坑的地面放积木很容易倒,所以在地面上加了正方形的积木。 (幼儿搭建图片) 片段三:调整距离,学习目测距离 梁珈楠放两根圆柱积木在地上想把长方形积木放在上面,第一次发现距离太宽了,于是他又调整了两根圆柱的距离,长方形的积木还是放不上去,这是袁英杰帮助他把两根圆柱积木距离又调短了一些,这一下积木就搭在上面了 。 教师评价与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学会了目测距离来进行游戏,在开始把握不住距离的时候他们两个尝试了两遍才把两根圆柱之间的距离跳整好。 片段四:调整平衡力 梁珈楠想在两根长方形的积木前面放一根长方形和三角形,发现前面积木的重心太重,会倒掉。 梁珈楠说:袁英杰你拿一根一样长的长方形来,我放在前面你放在后面。放好后发现积木还是会倒。 梁珈楠发现前面一根积木放在了长方形的前端,可是袁英杰放的积木离圆柱太近了,重心不够,于是自己进行调整距离,把前后两端积木的距离调整差不多,重心差不多一样重。这时积木才没有倒下来。 教师评价与分析:梁珈楠用四根长方形的积木围在一起,发现其中因为重心不一样的原因,于是前后都放置两根一样长的积木,以此来稳定重心。 成果图片展示: 片段五:幼儿游戏分享 游戏过后梁珈楠和袁英杰小朋友针对他们搭建的城堡和小朋友们分享了搭建的技巧和方法。 师:你们今天搭建的是什么?你们可以和小朋友分享一下你们的搭建过程。 梁珈:我们搭的是大城堡...... 师:你们怎么搭建的? 袁英杰:我们用积木搭建的...... 师:你们可以先介绍一下你们的搭建步骤,首先怎么样,接着怎么样,然后怎么怎么样? 幼儿:一脸茫然。 教师评价与分析:在分享的时候他们两个只知道自己搭建的是大城堡,但是针对具体的环节介绍说不清楚,老师问一句就回答一句,组织语言能力比较差。老师在引导他们介绍的时候应掌握技巧和方法,提升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
| 活动的特点及价值所在(主要介绍活动的特点及其对幼儿学习发展的价值,反思教师支持行为的适切或不足,分析可能生成的教育契机以及进一步的支持策略等。) |
| 孩子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很强,在失败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商量解决问题,然后合作游戏共同完成搭建大城堡的任务。在整个过程中他们通过不断的搭建,尝试不同的搭建方法和技巧,掌握了平衡、对称、重心、目测等技能。这些技巧和知识只有通过孩子的亲自操作体验,放开手让他们玩,让他们自由的想象发挥才能挖掘出来。 在游戏的过程中老师要带有目的性的去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细心,认真的去观察孩子,在观察的同时教师还要具备一定的知识,熟悉幼儿每个阶段的发展特点和最近发展区,学会发现游戏中的契机和知识点,抓住这一点进行分享。 反思与下步工作措施 幼儿在游戏前先做计划在再完成计划内容到目前为止这个目标是达不到的,多方面的因素都会影响孩子的游戏选择,他可能随时更换游戏内容或者同伴。 教师在组织幼儿分享环节是比较欠缺的,不知道用什么合适的语言引导幼儿进行讲解分享,在这个初始阶段我发现孩子们的语言组织能力比较差,词汇量比较少、胆子比较小。希望在以后的放手游戏中老师和孩子一起探索,共同成长 策略: 1.教师查阅相关资料,做好前期知识和经验的准备。 2.在分享环节提高教师的提问水平。 3.多让孩子说、锻炼孩子的胆量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4.用心观察幼儿游戏行为及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教育契机,调整教育目标,追随孩子,支持孩子在有兴趣的活动上得到全面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