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曾用简称|中航精机 G中航 |
├────┼────────────────────────────┤
|相关指数|中小板100指数 |
├────┼───────────┬────┬───────────┤
|行业类别|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相关股票| |
├────┼───────────┼────┼───────────┤
|证券类别|中小企业板 |上市日期|2004-07-05 |
├────┼───────────┼────┼───────────┤
|法人代表|王承海 |总 经 理|王承海 |
├────┼───────────┼────┼───────────┤
|公司董秘|张晓洁 |董事|彭翰,沈体雁,张卓 |
├────┼───────────┼────┼───────────┤
|联系电话|(0710)3345433-8045 803|传 真|(0710)3345024
| |
├────┼────────────────────────────┤
|注册地址|湖北省襄樊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江山南路 |
├────┼────────────────────────────┤
|办公地址|湖北省襄樊高新区追日路8号 |
├────┼────────────────────────────┤
|经营范围|座椅精密调节装置、各类精冲制品、精密冲压模具的研究、设计|
| |、开发、制造和销售;救生系统工程技术开发和应用;经营本企|
| |业自产产品及技术出口业务;经营本企业生产所需原辅材料、仪|
| |器仪表、机械设备、零配件及技术的进口业务(国家限定公司经 |
| |营和国家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经营进料加工和“三 |
| |来一补”业务。 |
├────┼────────────────────────────┤
|主营业务|汽车座椅调角器及各类精冲制品;精冲模具的研究、设计、开发|
| |、制造和销售。 |
├────┼────────────────────────────┤
|历史沿革|公司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于2000年11月22日|
| |以[国经贸企改(2000)1110号]文批准,以研究所作为主发起人,|
| |联合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宏伟机械厂、汉江机械厂和湖北华|
| |光器材厂(现已改制为湖北华光新材料有限公司)等4家法人单位 |
| |及刘跃珍等16位自然人采用发起设立方式设立,于2000年12月5 |
| |日在湖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名称|
| |为湖北中航救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4月26日经公司2004 |
| |年度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核通过,公司名称变更为湖北中航精|
| |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2.发行上市】
┌──────────┬─────┬─────────┬──────┐
|网上发行日期 | |上市日期 |2004-07-05 |
├──────────┼─────┼─────────┼──────┤
|发行方式 |向二级市场|每股面值(元) |1.000 |
| |投资者配售| | |
├──────────┼─────┼─────────┼──────┤
|发行量(万股) |2000.00 |每股发行价(元) |6.120 |
├──────────┼─────┼─────────┼──────┤
|发行费用(万元) |879.88 |发行总市值(万元) |12240.00 |
├──────────┼─────┼─────────┼──────┤
|募集资金净额(万元) |11360.13 |上市首日开盘价(元)|13.01 |
├──────────┼─────┼─────────┼──────┤
|上市首日收盘价(元) |13.18 |上市首日换手率 |63.6000 |
├──────────┼─────┼─────────┼──────┤
|上网定价中签率 |- |二级市场配售中签率|0.0339 |
├──────────┼─────┼─────────┼──────┤
|发行当年净利润 | |发行当年实际 | |
|预测(万元) |- |净利润(万元) |- |
├──────────┼─────┼─────────┼──────┤
|每股摊薄市盈率 |14.9300 |每股加权市盈率 |- |
├──────────┼─────┴─────────┴──────┤
|主承销商 |长江巴黎百富勤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
├──────────┼──────────────────────┤
|上市推荐人 |长江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 |
└──────────┴──────────────────────┘
【1.财务指标】
【历年简要财务指标】
┌─────────┬─────┬─────┬─────┬─────┐
|每股指标(单位) |2007-12-31|2007-09-30|2007-06-30|2007-03-31|
├─────────┼─────┼─────┼─────┼─────┤
|每股收益(元) |0.3300 |0.2500 |0.1800 |0.0500 |
|每股收益扣除(元) |0.2800 |0.2500 |0.1800 |0.0500 |
|每股净资产(元) |5.4200 |5.3300 |3.54 |3.4100 |
|调整后每 | | | | |
|股净资产(元) |- |- |- |- |
|净资产收益率(%) |5.5800 |4.1500 |5.1700 |1.4000 |
|每股资本公积金(元)|3.7218 |3.7187 |1.49 |1.49 |
|每股未分配利润(元)|0.5340 |0.4832 |0.4949 |0.3597 |
|主营业务收入(万元)|28502.81 |20474.60 |13273.67 |4755.51 |
|主营业务利润(万元)|- |- |- |- |
|投资收益(万元) |- |- |- |- |
|净利润(万元) |2160.19 |1581.39 |1100. |285.58 |
└─────────┴─────┴─────┴─────┴─────┘
【每股指标】
┌─────────┬─────┬─────┬─────┬─────┐
|财务指标(单位) |2007-12-31|2006-12-31|2005-12-31|2004-12-31|
├─────────┼─────┼─────┼─────┼─────┤
|审计意见 |标准无保留|标准无保留|标准无保留|标准无保留|
| |意见 |意见 |意见 |意见 |
|每股收益(元) |0.3300 |0.2400 |0.1900 |0.1600 |
|每股收益扣除(元) |0.2800 |0.2200 |0.1700 |0.1600 |
|每股净资产(元) |5.4200 |3.4700 |3.9120 |3.9100 |
|每股资本公积金(元)|3.7218 |1.49 |2.2620 |2.2446 |
|每股未分配利润(元)|0.5340 |0.4214 |0.4912 |0.5306 |
|每股经营活动 | | | | |
|现金流量(元) |0.1003 |0.1280 |0.3531 |0.2526 |
|每股现金流量(元) |1.4782 |-0.2806 |-0.4546 |1.5331 |
└─────────┴─────┴─────┴─────┴─────┘
【利润构成与盈利能力】
┌─────────┬─────┬─────┬─────┬─────┐
|财务指标(单位) |2007-12-31|2006-12-31|2005-12-31|2004-12-31|
├─────────┼─────┼─────┼─────┼─────┤
|主营业务收入(万元)|28502.81 |20573.27 |13134.83 |10344.31 |
|主营业务利润(万元)|- |- |3112.67 |2598.22 |
|经营费用(万元) |4.39 |800.81 |404.37 |349.18 |
|管理费用(万元) |2994.05 |2479.91 |1688.24 |1284.14 |
|财务费用(万元) |523.52 |244.26 |127.94 |157.24 |
|三项费用增长率(%) |25.16 |58.74 |24.01 |2.92 |
|营业利润(万元) |1753.11 |1443.03 |1004.79 |867.60 |
|投资收益(万元) |- |- |- |- |
|补贴收入(万元) |- |- |1.59 |- |
|营业外收支 | | | | |
|净额(万元) |414.80 |100.21 |2.42 |1.46 |
|利润总额(万元) |2167.91 |1543.23 |1008.80 |869.06 |
|所得税(万元) |8.46 |73.82 |63.61 |59.32 |
|净利润(万元) |2160.19 |1469.42 |945.19 |809.73 |
|销售毛利率(%) |22.80 |24.86 |24.28 |25.67 |
|主营业务利润率(%) |- |- |23.70 |25.12 |
|净资产收益率(%) |5.58 |7.05 |4.83 |4.15 |
└─────────┴─────┴─────┴─────┴─────┘
【经营与发展能力】
┌─────────┬─────┬─────┬─────┬─────┐
|财务指标(单位) |2007-12-31|2006-12-31|2005-12-31|2004-12-31|
├─────────┼─────┼─────┼─────┼─────┤
|存货周转率(%) |2.83 |2.45 |2.22 |2.16 |
|应收账款周转率(%) |4.32 |4.93 |4.12 |3.90 |
|总资产周转率(%) |0.62 |0.65 |0.48 |0.52 |
|主营业务收 | | | | |
|入增长率(%) |38.54 |56.63 |26.98 |10.26 |
|营业利润增长率(%) |21.49 |43.61 |15.81 |-40.24 |
|税后利润增长率(%) |47.01 |55.46 |16.73 |-34.08 |
|净资产增长率(%) |85.63 |6.54 |0.16 |165.44 |
|总资产增长率(%) |65. |19.55 |11.19 |83.84 |
└─────────┴─────┴─────┴─────┴─────┘
【资产与负债】
┌────────┬─────┬─────┬─────┬─────┐
|每股指标(单位) |2007-12-31|2006-12-31|2005-12-31|2004-12-31|
├────────┼─────┼─────┼─────┼─────┤
|资产总额(万元) |57046.15 |34387.10 |287.11 |25869.52 |
|负债总额(万元) |17245.54 |13549.41 |9205.34 |6342.79 |
|流动负债(万元) |15245.54 |13514.41 |6915.34 |4242.79 |
|长期负债(万元) |- |- |2290.00 |2100.00 |
|货币资金(万元) |15287.93 |4733.47 |17.65 |8690.66 |
|应收帐款(万元) |8492.29 |4696.12 |3653.96 |2726.73 |
|其他应收款(万元)|48.97 |31.10 |41.51 |14.96 |
|坏帐准备(万元) |- |- |- |- |
|股东权益(万元) |38681.93 |20837.69 |19558.77 |19526.73 |
|资产负债率(%) |30.2308 |39.4026 |32.0028 |24.5184 |
|股东权益比率(%) |67.8081 |60.5973 |67.9971 |75.4816 |
|流动比率(%) |2.4588 |1.4348 |2.5003 |3.8187 |
|速动比率(%) |1.9300 |0.8809 |1.7555 |2.9202 |
└────────┴─────┴─────┴─────┴─────┘
【现金流量】
┌────────┬─────┬─────┬─────┬─────┐
|财务指标(单位) |2007-12-31|2006-12-31|2005-12-31|2004-12-31|
├────────┼─────┼─────┼─────┼─────┤
|销售商品收到 | | | | |
|的现金(万元) |250.72 |21793.33 |7845.68 |11126.01 |
|经营活动现金 | | | | |
|净流量(万元) |716.41 |768.04 |472.80 |1263.13 |
|现金净流量(万元)|10554.46 |-1684.18 |-2140.79 |7665.52 |
|经营活动现金净 | | | | |
|流量增长率(%) |-6.72 |62.44 |-62.56 |77.95 |
|销售商品收到现金| | | | |
|与主营收入比(%) |87.9377 |105.9303 |59.7319 |107.556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 | | |
|与净利润比(%) |33.1753 |52.2686 |62.5560 |155.9936 |
|现金净流量与 | | | | |
|净利润比(%) |488.7559 |-114.6155 |-283.2495 |946.6721 |
|投资活动的现 | | | | |
|金净流量(万元) |-7696.36 |-4495.11 |-2332.41 |-37.49 |
|筹资活动的现 | | | | |
|金净流量(万元) |17497.62 |2043.52 |-281.18 |10299.88 |
└────────┴─────┴─────┴─────┴─────┘
【3.环比分析】
【单季度财务分析】
┌─────────────────────────────────┐
| 2007年 |
├───────┬──────┬─────┬──────┬─────┤
| | 主营收入 |占年度比重| 净利润 |占年度比重|
| | (万元) | (%) | (万元) | (%) |
├───────┼──────┼─────┼──────┼─────┤
|第一季度 | 4755.51| 16.68| 285.58| 13.22|
|第二季度 | 8518.16| 29.| 815.31| 37.74|
|第三季度 | 7200.94| 25.26| 480.50| 22.24|
|第四季度 | 8028.21| 28.17| 578.79| 26.79|
└───────┴──────┴─────┴──────┴─────┘
┌─────────────────────────────────┐
| 2006年 |
├───────┬──────┬─────┬──────┬─────┤
| | 主营收入 |占年度比重| 净利润 |占年度比重|
| | (万元) | (%) | (万元) | (%) |
├───────┼──────┼─────┼──────┼─────┤
|第一季度 | 4155.60| 20.20| 250.70| 17.06|
|第二季度 | 6767.65| 32.90| 620.43| 42.22|
|第三季度 | 4959.63| 24.11| 236.61| 16.10|
|第四季度 | 4690.39| 22.80| 361.68| 24.61|
└───────┴──────┴─────┴──────┴─────┘
【所处行业】:机动车零配件
【1.行业地位】
【截至日期】:2007-12-31
┌───┬────┬───┬───┬───┬─┬────┬─┬───┬─┐
| 代码 | 简称 |总股本|实际流|总资产|排|主营收入|排|净利润|排|
| | |(亿股)|通A股 |(亿元)|名|(亿元) |名|增长率|名|
├───┼────┼───┼───┼───┼─┼────┼─┼───┼─┤
|600507|长力股份| 6.84| 2.40| 54.07| 2| 132.00| 1|335.18| 1|
|001696|宗申动力| 4.62| 2.28| 18.99| 4| 30.76| 3| 90.69| 2|
|600482|风帆股份| 2.31| 1.20| 32.14| 3| 26.27| 4| 73.72| 3|
|600660|福耀玻璃| 10.01| 4.61| 94.62| 1| 51.66| 2| 49.39| 4|
|002013|中航精机| 0.71| 0.41| 5.70| 5| 2.85| 5| 47.01| 5|
├───┴────┴───┴───┴───┴─┴────┴─┴───┴与行业指标对比
├────────┬───┬───┬───┬─┬────┬─┬───┬─┤
| 中航精机 | 0.71| 0.41| 5.70| 5| 2.85| 5| 47.01| 5|
| 行业平均 | 4.90| 2.18| 41.10| | 48.71| |119.20| |该股相对平均值% |-85.43| -81|-86.12| | -94.15| |-60.56| |
└────────┴───┴───┴───┴─┴────┴─┴───┴─┘
【1.股东变化】
截至日期:2007-12-31 十大股东情况 股东总户数:13365
──────────────┬─────┬───┬──────┬─────
股东名称 | 持股数 |占总股| 股本性质 |增减情况
| (万股) |本比% | | (万股)
──────────────┼─────┼───┼──────┼─────
中国航空救生研究所 | 2698.09| 37.79|国有法人股、 未变
| | | 流通A股
江苏瑞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166.66| 2.33| 其他 | 未变
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 154.38| 2.16| 流通A股 | -17.88
红-个人分红-018l-fh002深 | | | |
上海励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133.33| 1.87| 其他 | 未变
兵器财务有限责任公司 | 126.66| 1.77| 其他 | 未变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 126.28| 1.77| 流通A股 | 2.84
上海银沙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 120.00| 1.68| 其他 | 未变
中国银行-海富通收益增长证券| 118.66| 1.66| 流通A股 | -4.92
投资基金 | | | |
交通银行-海富通精选证券投资| 118.00| 1.65| 其他 | -58.37
基金 | | | |
中国建设银行-海富通风格优势| 118.00| 1.65| 其他 | 未变
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 | | | |
──────────────┴─────┴───┴──────┴───
【1.股本结构】
【股本结构列示】
┌─────────┬─────┬─────┬─────┬─────┐
|单位(万股) |2007-12-31|2006-12-31|2005-12-31|2004-12-31|
├─────────┼─────┼─────┼─────┼─────┤
|总股本 | 7140.00| 6000.00| 5000.00| 5000.00|
|发起人国有法人股 |- |- |- | 2730.00|
|境内发起人法人股 |- |- |- | 200.00|
|发起人自然人股 |- |- |- | 70.00|
|流通A股 | 7140.00| 6000.00| 5000.00| 2000.00|
|实际流通A股 | 4143.11| 3831.19| 2598.66| 2000.00|
|限售的流通股 | 2968.80| 2128.80| 2400.00|- |
|暂锁定人民币普通股| 28.09| 40.01| 1.34|- |
└─────────┴─────┴────┴─────┴─────┘
【1.主营构成】
【2007年度概况】
┌────────────┬─────┬─────┬───┬──────┐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 |毛利率|占主营业务 |
| |(万元) |(万元) | (%) |收入比例(%) |
├────────────┼─────┼─────┼───┼──────┤
|制造业(行业) | 28155.3| 6155.8| 21.86| 98.78|
├────────────┼─────┼─────┼───┼──────┤
|调角器(产品) | 243.3| 5670.1| 23.25| 85.57|
|滑轨(产品) | 2010.3| 152.5| 7.58| 7.05|
|拨叉(产品) | 1490.2| 260.7| 17.49| 5.23|
├────────────┼─────┼─────┼───┼──────┤
|华东地区(地区) | 73.1|- |- | 26.82|
|东北地区(地区) | 3033.5|- |- | 10.|
|华中地区(地区) | 2697.6|- |- | 9.46|
|西南地区(地区) | 3749.6|- |- | 13.16|
|华南地区(地区) | 31.3|- |- | 12.78|
|华北地区(地区) | 4285.4|- |- | 15.03|
|境外(地区) | 3105.0|- |- | 10.|
└────────────┴─────┴─────┴───┴──────┘
【1.高管列表】
┌─────┬──┬───────┬────┬─────┬─────┐
|姓名 |性别| 公司职务 | 学历 | 年薪 | 持股数 |
| | | | | (万元) | (万股) |
├─────┼──┼───────┼────┼─────┼─────┤
|王承海 | 男 |董事长,总经理,| 大学 | 23.50| 7.68|
| | |董事 | | | |
|张晓洁 | 男 |董秘 | 大专 | 10.60| |
|彭翰 | 男 |董事 | 大学 | 3.00| 1.61|
|张卓 | 男 |董事 | 博士 | 3.00| |
|沈体雁 | 男 |董事 | 博士 | 3.00| |
|鲁猷余 | 男 |监事会 | 大学 | 17.10| |
|卢锋 | 男 |董事 | 大学 | 1.00| 1.92|
|孙继兵 | 男 |董事 | 大学 | 1.00| |
|秦洪元 | 男 |董事 | 大学 | 1.00| |
|罗群辉 | 男 |董事 | 大学 | 1.00| |
|杨圣军 | 男 |监事 | 大学 | 1.00| |
|梅水来 | 男 |职工监事 | 中专 | 6.20| |
|施爱琳 | 男 |监事 | 研究生 | 1.00| |
|黄昭惠 | 男 |职工监事 | 大专 | 12.30| |
|胡昱敏 | 男 |财务负责人 | 大学 | 5.60| |
|万方斌 | 男 |副总经理 | 硕士 | 17.00| |
|黄正坤 | 男 |副总经理 | 硕士 | 19.20| 5.76|
|雷自力 | 男 |副总经理 | 硕士 | 17.30| 3.63|
|刘国建 | 男 |副总经理 | 大专 | 17.30| 3.60|
|张政 | 男 |证券事务代表 | 大学 | | |
├─────┴──┴───────┴────┼─────┼─────┤
|合计 | 161.10| 24.19|
└─────────────────────┴─────┴─────┘
【2.行业研究】
┌────┬───────────────────┬────┬─────┐
| 主 题 |★08年汽车零配行业研究报告:世贸组织汽 |文章日期|2008-02-15|
| | 车零部件争端调查结果 | | |
├────┼───────────────────┴────┴─────┤
| 内 容 | 投资要点 |
| | 2月13日,世界贸易组织(WTO)首次裁定中国违反贸易规则,称其|
| |对进口汽车零部件征收大额关税,认为这一行为违背了中国2001年加|
| |入世贸组织的承诺。世界贸易组织可能在今年第二或第三季度公布相|
| |关调查结果;..我国即将于2008年7月1日实施《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
| |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规定进口零部件的价格总和达到该车型整车|
| |总价格的60%及以上,将视同整车进口,征收与进口整车相同的关税 |
| |,这是此次世贸组织裁定的起因;..我们认为此次世贸组织裁定对国|
| |内零部件企业影响较小,原因如下: |
| | 占整车价格比重较大的零部件以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总成为主|
| |,目前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尚不具备生产这些关键总成的能力; |
| | 国内中高档以下车型国产化率较高,这是国内轿车行业激烈竞争|
| |的必然结果,即使08年7月我国无法实施该关税管理办法,也无法改 |
| |变这一变化趋势; |
| | 我国汽车零部件优势企业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批量生产零部件|
| |领域和商用车配套领域,如福耀玻璃(汽车玻璃)、万丰奥威(汽车|
| |轮毂)、潍柴动力(商用车柴油机)等,这些零部件占整车价格比重|
| |较小,或者与轿车行业无关,无论最终裁定结果如何,都不会对这些|
| |企业造成影响; |
| | 我国对汽车关键总成的研发、制造能力非常欠缺,该关税管理办|
| |法如能顺利实施,有利于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长期发展,如果最终|
| |裁决导致该管理办法无法实施,对汽车产业长期发展会产生负面影响|
| |,我们将继续关注该事件的发展; |
| | 事件描述: |
| | 2月13日,世界贸易组织(WTO)首次裁定中国违反贸易规则,称其|
| |对进口汽车零部件征收大额关税,认为这一行为违背了中国2001年加|
| |入世贸组织的承诺。世界贸易组织可能在今年第二或第三季度公布相|
| |关调查结果; |
| | 中国常驻世界贸易组织代表团14日声明称,中方正在认真研究世|
| |贸组织专家组关于欧盟、美国、加拿大三方起诉中国汽车零部件进口|
| |管理措施一案的初步调查结果,准备向专家组提交评论意见。中方尊|
| |重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程序,在专家组作出此案的最终裁决之前,不对|
| |报告进行评论; |
| | 该事件背景资料: |
| | ..目前我国对进口的整车征收25%的关税,汽车零部件征收10%的|
| |关税。2005年3月份,我国发布《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 |
| |理办法》,规定自2008年7月1日起,进口零部件的价格总和达到该车|
| |型整车总价格的60%及以上,将视同整车进口,征收与进口整车相同 |
| |的关税; |
| | 该规定主要针对许多汽车生产厂商大量进口汽车零部件,在国内|
| |组装为成品车,而后进行销售的行为,通过此方式销售的汽车比直接|
| |进口的整车价格便宜,变相规避了至少15%的关税; 2006年欧 |
| |美国家向世贸组织投诉,称中国对占车价60%或以上的外国进口零部 |
| |件征收高额关税,变相逼迫中外合资或中国汽车制造厂家使用中国自|
| |产的汽车零部件,同时宣称外国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将生产地转移至|
| |中国,导致欧美相关行业工人失业; |
| | 事件点评: |
| | 该管理办法有利于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 |
| | 我国即将实施该管理办法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大大提高了外资企业|
| |厂家在中国轿车产品的国产化率: 2007年1-11月,我国汽车工 |
| |业重点企业(集团)收入同比增长27%,但利润总额增幅高达76%,其|
| |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合资企业轿车国产化率在近年来不断提高;|
| | 根据外部统计数据显示,07年末部分合资企业的整车国产化率最|
| |高可达90%以上。同时,超过90%的合资企业新上市的车型起步国产化|
| |率超过40%。估计2007年年末,合资企业的平均国产化率达到了80%左|
| |右; |
| | 国产化率的提高不但能够提升国内合资轿车企业的盈利能力、化|
| |解大部分降价压力,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
| |提高了国内企业对核心总成研发能力和制造水平; |
| | 该管理办法实施以后对高档车影响最大 |
| | 目前我国中高档以下车型的国产化率都超过40%,因此该管理办 |
| |法实施对中高档以下车型影响较小,而类似宝马、奔驰等高档豪华车|
| |多采取散件进口组装的方式在国内销售,如果08年7月实施该管理办 |
| |法,则这些车型将实施25%的整车税率,将面临较大的涨价压力;世 |
| |贸组织裁定对国内零部件企业影响较小,但可能对产业长期发展产生|
| |负面影响 |
| | 我们认为此次世贸组织裁定对国内零部件企业影响较小,原因如|
| |下: |
| | 占整车价格比重较大的零部件以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总成为主|
| |,目前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尚不具备生产这些关键总成的能力; |
| | 国内中高档以下车型国产化率较高,这是国内轿车行业激烈竞争|
| |的必然结果,即使08年7月我国无法实施该关税管理办法,也无法改 |
| |变这一变化趋势; |
| | 我国汽车零部件优势企业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批量生产零部件|
| |领域和商用车配套领域,如福耀玻璃(汽车玻璃)、万丰奥威(汽车|
| |轮毂)、潍柴动力(商用车柴油机)等,这些零部件占整车价格比重|
| |较小,或者与轿车行业无关,无论最终裁定结果如何,都不会对这些|
| |企业造成影响; |
| | 但正如我们上文所述,我国对汽车关键总成的研发、制造能力非|
| |常欠缺,该关税管理办法如能顺利实施,有利于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
| |的长期发展,如果最终裁决导致该管理办法无法实施,对产业长期发|
| |展会产生负面影响,我们将继续关注该事件的发展; |
└────┴──────────────────────────────┘
┌────┬───────────────────┬────┬─────┐
| 主 题 |汽车行业:油价涨 能源多元化及节能议题再|文章日期|2008-01-11|
| | 起 | | |
├────┼───────────────────┴────┴─────┤
| 内 容 | 油价高企,能源多元化及汽车节能议题再起 |
| | 汽车柴油化以威孚高科及云内动力为首选 |
| | 油电混合动力车将触发稀土永磁行业发展 |
| | 油价高企,能源多元化及汽车节能议题再起 |
| | 由于全球原油价格持续攀高,汽车产业占石油的总消耗量占比达|
| |60%,受影响程度最大,因此在石化燃料未来将面临储量下降的大环 |
| |境下,汽车工业在能源多元化取得以及节油汽车的发展也更趋积极,|
| |在能源多元化趋势下,包括各种生物燃料、其它石化燃料(煤、沥青 |
| |、油页岩)转油等技术,另外在节能汽车部分,包括电动汽车、氢能 |
| |汽车、油电混合车、轿车柴油化也开始获得重视,中国是全球第二大|
| |能源消耗国,原油进口依存度高达50%,虽然国内仍积极控制油价, |
| |但无疑的,中国对原油的敏感度将愈来越显著,因此能源的多元化取|
| |得以及节能汽车的发展已刻不容缓,但基于技术的成熟性以及考量基|
| |础建设的现实面,目前仍以加速汽车柴油化以及油电混合动力车是目|
| |前较实际的选择,而相关零部件族群将直接受惠。 |
| | 汽车柴油化以威孚高科及云内动力为首选 |
| | 汽车柴油化:欧洲是推动柴油轿车最积极的区域,目前轿车柴油|
| |化比例已逾45%,柴油能完全燃烧,因此较汽油有较高的动力性及节 |
| |油性,目前欧洲更透过拓展生物柴油的规模进一步降低石油的依存度|
| |。在生物柴油-汽车柴油化的发展链上,关键零件主要在于发动机的 |
| |设计,不同的燃料特性,发动机的设计也将不同,与此相关的威孚高|
| |科(000581.SZ, Rmb23.41,增持)生产的第三代柴油发动机的高压共轨|
| |技术以及云内动力(000903.SZ,Rmb20.8,未评级)即将大幅扩产的柴油|
| |轿车发动机都是相关族群。 |
| | 威孚高科:旗下博世柴油系统08年正式投产符合国Ⅲ标准的高压|
| |共轨电子燃油喷射系统,产品涵盖商用车及乘用车,预估08-10年电 |
| |子燃油喷射系统出货量分别可达24万、43万及75万套。 |
| | 云内动力:目前已开发出1.6、1.9、2.5升的柴油发动机,采用 |
| |最新的高压共轨电子燃油喷射系统,目前产能近5万台,计划透过定 |
| |向增发将产能提升至20万台(满载营收贡献60亿元),目前包括东风汽|
| |车(04.HK, HK$6.31,增持)(风行)、东南汽车(得力卡及富力卡)、 |
| |江淮汽车(600418.SS, Rmb9.88,持有)(瑞鹰)、华晨汽车(1114.HK, H|
| |K$1.84,持有)(骏捷)、尊驰等皆已合作。 |
| | 油电混合动力车将触发稀土永磁行业发展 |
| | 稀土永磁是目前磁性最强的永久磁铁,由于可以有效提升电机效|
| |能,节能性效益显著,目前包括风力发电及节能汽车上都有应用普及|
| |的趋势,油电混合动力车较现有汽车节能性高达30%,惟汽车单价偏 |
| |高,市场需求仍须仰赖补贴,目前以美国及日本为主要市场,根|
| |据Autodata的资料,07年美国混合动力车销量逾30万辆,较06年增长|
| |逾30%,美国汽车市场研究公司JD Power预测,2010年美国混合动力 |
| |乘用车市场规模可达77.5万辆,份额将占到4.6%,年复合增长率约3|
| |成。 |
| | 稀土永磁目前在混合动力车上的辅助电机及发动机每台用量约2 |
| |公斤,是牵动稀土永磁在汽车产业增长力道的主要动力之一,稀土永|
| |磁行业目前处在上游原料回落、下游风力发电设备及节能汽车等新增|
| |市场起飞良好的产业环境下,我们持续建议「增持」中科三环(00097|
| |0.SZ, Rmb15.22,增持)及宁波韵升(600366.SS, Rmb13.05,增持)。 |
| | 公司评价与投资建议 |
| | 全球能源价格持续攀高,在石油生产能力恐已过高峰期的危机下|
| |,将触发能源多元化及节能汽车产业的发展,我们认为在中国对石油|
| |价格的敏感性越来越高的趋势下,加速汽车柴油化以及油电混合动力|
| |车是目前较实际的选择方案,相关零部件族群如威孚高科、云内动力|
| |、中科三环及宁波韵升都是可以投资标的。 |
主 题 |汽车行业:08复杂形势下汽车业依然充满希望 |文章日期|2008-01-11|
| | | | |
├────┼───────────────────┴────┴─────┤
| 内 容 | 投资要点: |
| | 2007年全国汽车产销突破870万辆,继续保持了20%以上的较快增|
| |长态势,目前中国汽车产销在世界的排名已经位居第三,与位居前两|
| |位年产销千万辆的美、日相比差距在进一步缩小。 |
| | 乘用车在汽车文化根植中华大地,总体保有量持续增加和更新率|
| |日渐提高的情况下,2008年将继续保持健康发展的态势。 |
| | 商用车在国民经济持续适度快速增长,诸如京沪高铁、农村道路|
| |建设等工程的刺激下,2008年也将保持较快增长。 |
| | 2008年汽车出口在人民币持续快速升值的背景下,更多地在于产|
| |能的充分利用和对当地市场份额的占有,盈利短期内尚无法成为第一|
| |目标。 |
| | 而"混合动力"汽车在2008年同样不能成为市场真正的主流,其概|
| |念炒作的成分要更多和更明显些。 |
| | 根据对2008年汽车行业的整体运行态势分析判断,由于上市公司|
| |的注资整合、对外投资等将依然活跃,虽然由于基数变化的原因导致|
| |盈利增幅会较2007年有所下降,但仍将会保持在30%以上,要快于产 |
| |销量的增长幅度。因此在考虑了各种影响因素后,维持对汽车整车行|
| |业"增持"和对汽车零部件行业"中性"的投资评级不变。 |
| | 当前整车投资的脉络顺序依次为:1、商用车(大中型客车)→2|
| |、商用车(大中型载货汽车和半挂牵引车)→3、注资整合、购并重 |
| |组等题材→4、乘用车;汽车零部件则应该关注具有相对优势的企业 |
| |。 |
| | 1.行业发展回眸 |
| | 2007年全国汽车产销突破870万辆,继续保持了20%以上的较快增|
| |长态势,目前中国汽车产销在世界的排名已经位居第三,与位居前两|
| |位年产销千万辆的美、日相比差距在进一步缩小。分车型数据显示,|
| |乘用车的占比稳定在70%以上,而轿车占全部汽车的比例更是突破50%|
| |。 |
| | 2. 08`汽车业在复杂的形势下仍充满希望 |
| | 虽然预计2008年汽车业依然能够保持较为适度的增长态势,然而|
| |受国家加大宏观和强化节能减排力度等的影响,汽车业的发展正|
| |面临着一个极为复杂的外部形势,因此市场的分歧也在逐渐加大,但|
| |总体看依然充满希望。 |
| | 乘用车: |
| | 由于基数相对已大,因此其未来的增速出现趋缓已经成为人们的|
| |共识。不过由于扩大内需将成为2008年工作着力的重点之一,而|
| |汽车,特别是乘用车作为消费品,应该是与房地产并列的两大商品。|
| |在目前乘用车占比已经达到汽车总量71%,且全国汽车保有量到2007 |
| |年底达到5696.78万辆规模,其中轿车1957.79万辆,在轿车中私人拥|
| |有率高达77.73%的背景下,可以看到"汽车文化"已经开始植根中华大|
| |地,伴随着中级轿车价格重心的持续不断下移,人们买车的欲望被充|
| |分地调动起来。此外,对于在用乘用车的更新未来几年也将会持续,|
| |国内汽车更新率在目前已达20%的基础上,未来有望继续得到提高, |
| |虽然仍远低于国外发达国家70%的更新率水平,但是每年350-400万辆|
| |的更新规模已完全能够确保中国乘用车业的发展步入良性化的轨道。|
| | 而国Ⅲ甚至国Ⅳ这样严格的排放标准对于以汽油为主要燃料的乘|
| |用车而言,通过采取尾气处理的方法汽油机就可达到"国-Ⅲ"排放标 |
| |准,若再采取缸内汽油直接喷射、可变进气系统(VVT)和多气门结 |
| |构等技术,则汽油机完全可以达到欧Ⅳ甚至欧Ⅴ的排放标准水平。因|
| |此其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的增加应该不会超过10-20%,加之在经历了|
| |2007年对乘用车加装车载诊断系统(OBD)的磨炼,已经使得制造商 |
| |和消费者对于这部分成本的提升都有了较强的适应能力、承受能力和|
| |接受能力。 |
| | 至于2008年乘用车的"价格战"问题,其实应更多地从汽车制造商|
| |和经销商的营销策略角度来进行考量,而不能简单地以期末价格与期|
| |初价格之差来判断其全部的价格变动,进而得出对盈利状况的判断。|
| |总体看,优势企业的优势地位将得到进一步的稳固,行业分化将会加|
| |大。 |
| | 广汽股份在2008年的可能上市,无论是"A+H"还是仅仅发行A股,|
| |都会对乘用车板块产生巨大影响,一汽在完成整合之前尚无法具备与|
| |上汽和广汽争雄的实力,长安则因为自身的产品结构和布局等原因短|
| |期内同样无法撼动上汽与广汽的霸主地位。届时A股市场将确立下上 |
| |海汽车和广汽股份两大乘用车股并立的格局。 |
| | 商用车: |
| | 对于商用车来说,由于担忧国家整体经济减速和排放标准趋严等|
| |原因,因此是目前市场存在分歧最大的车型。 |
| | 需要指出的是,首先,2007年大中型载货汽车和半挂牵引车超过|
| |60%的增长幅度,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采取计重收费是最为 |
| |主要的刺激因素,而按照"新车新规定,老车老办法"的传统管理和思|
| |维模式以及对产品产销情况的分析,完全达到国Ⅲ标准的车型占比并|
| |不高,因此在2007年提前选择对达到国Ⅲ排放标准车型的更新只是局|
| |部现象。 |
| | 那么强化节能减排,实行国Ⅲ排放标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对|
| |于柴油机而言,全面达到国Ⅲ及以上标准难度是很大。尽管柴油机的|
| |热效率要高出汽油机20%-30%,与汽油车相比,柴油车既节油,CO2排|
| |放量又少,但是柴油车所排出的NOx却要高出汽油车3-4倍以上,而碳|
| |颗粒(PM)的排放更是柴油车独有的排气污染物问题。因此即便是在|
| |提倡使用柴油车的日本,也对于因交通密集造成的"大都市型环境问 |
| |题"进行"封闭化处理",特别是对于柴油汽车排出的悬浮颗粒进行严 |
| |格。但是通过采用均质压燃着火(HCCI)燃烧方式、电控共轨燃|
| |油喷射系统、可变进气门系统、多气门结构、电控增压系统和电控废|
| |气再循环(EGR) |
| | 系统等技术后,也能有效解决柴油机的高NOx排放和冒黑烟等问 |
| |题,从而达到"国-Ⅲ"甚至欧Ⅳ的排放标准水平。不过如此一来,将 |
| |增加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超过30%,甚至接近50%。 |
| | 伴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北京及周边6省市将加大汽车 |
| |尾气排放控制力度,如果执行力度到位反而可以促使相关汽车的更新|
| |,对于制造厂商来说应该是个利好。 |
| | 此外,由于大中型载货汽车和半挂牵引车基本在远离城市中心地|
| |区的道路和高速公路上运行,加之完全合格的油品供应短期内存在一|
| |定的问题,因此国Ⅲ排放标准在2008年的执行力度可能会因而有所打|
| |折,正如乘用车加装OBD的过程一样,这对于大中型载货汽车和半挂 |
| |牵引车等商用车来说,则无疑取得了一个缓冲和磨砺的好时机,相信|
| |到了2009年油品全面达标时,汽车制造商和使用者的承受能力、适应|
| |能力和接受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
| | 其次,当前国家相继出台的"从紧"的举措,并不是要抑制国|
| |民经济的发展,更多的还是从防止因过热而造成经济运行可能的大起|
| |大落反而对社会形成更大的伤害着手。目前市场普遍预计2008年GDP |
| |的增幅仍可保持两位数,也就是说不会低于10%。诸如:投资约837亿|
| |元的"京沪高铁"即将开工建设,以投资为主的农村道路建设2008|
| |年的投资额将超过455亿元,城市公交依然是发展的重点,等等,这 |
| |对于作为投资品的商用车而言都具有很好的支撑作用,而且商用车的|
| |更新率要远高于乘用车,因此虽然伴随着可比低基数的消失,商用车|
| |中的大中型载货汽车和半挂牵引车2008年的增速将会明显放缓,但是|
| |与整个商用车年产250万辆的产销水平相比,其年产40-50万辆的基数|
| |还是显得不大,预计保持40%左右的增速是完全有可能的。 |
| | 而如果强调扩大内需,那么城市商业零售将是一个重点领域,其|
| |物流配送体系对轻型车的需求将会保持稳定,虽然城市用车对环保的|
| |要求更为严格,但是这类车种的用户其价格敏感性却相对较弱,承受|
| |能力较强,因此虽然轻型车的基数已大,但是整体在2008年还是会处|
| |于平稳发展态势之中。 |
| | 其它: |
| | 那么汽车出口能否在2008年成为一大亮点呢?目前中国汽车成批|
| |量的出口以自主品牌为主,且主要集中在国内市场份额日趋萎缩、盈|
| |利能力较弱的中小排量经济型车型领域,出口对象也并非是发达国家|
| |及地区。在人民币持续较快升值的情况下,对于缺乏核心技术竞争力|
| |的中国汽车业来说,其依赖的价格优势将会日渐丧失。因此现阶段汽|
| |车出口更多的还是以充分利用产能和占领当地市场为主,在排除关联|
| |交易和考虑售后服务的情况下,盈利无法成为首要的选择或目标,而|
| |这一局面的改变并非一朝一夕所能达成。因此对于自主品牌以及汽车|
| |出口,投资者暂时还不能寄予过高的期望。 |
| | 而作为2008年市场另一热点话题的"混合动力汽车",如果把以前|
| |的"LPG-汽油双燃料"汽车理解为广义的"混合动力"汽车的话,那么从|
| |产品性价比和综合竞争力的角度分析,"混合动力汽车"尚无法成为市|
| |场的主流,概念炒作的成分要更多些和更明显些。 |
| | 3.行业公司评级 |
| | 3.1.行业评级 |
| | 根据对2008年汽车行业的整体运行态势分析判断,由于上市公司|
| |的注资整合、对外投资等将依然活跃,虽然由于基数变化的原因导致|
| |盈利增幅会较2007年有所下降,但仍将会保持在30%以上,要快于产 |
| |销量的增长幅度。因此在考虑了各种影响因素后,维持对汽车整车行|
| |业"增持"和对汽车零部件行业"中性"的投资评级不变。 |
| | 3.2.公司评级 |
| | 从全球汽车股的估值比较看,到2007年底中国A股市场汽车股PE |
| |均值虽然不足40倍,但是仍然是目前全球最高的。当然仅考虑PE还不|
| |全面,对于中国汽车股的估值,还可以结合PEG来一起进行判断。分 |
| |析可见目前中国A股市场汽车股中不乏低PE和PEG不超过1的公司。( |
| |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及企业PE均值参见表1) |
| | 对于当前整车投资的脉络顺序依次为:1、商用车(大中型客车 |
| |)→2、商用车(大中型载货汽车和半挂牵引车)→3、注资整合、购|
| |并重组等题材(以一汽系和航空系为代表)→4、乘用车。 |
| | 而对于汽车零部件则可以关注如威孚高科(000581)、宁波华翔|
| |(002048)、广东鸿图(002101)等具有相对优势的企业。 |
| | 对于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具体公司的投资评级和分析将结合公司20|
| |07年年度业绩报告的披露予以及时的跟踪和更新,敬请投资者留意!|
└────┴──────────────────────────────┘
【出处】金证顾问 【作者】
目前公司调角器产能相对紧张,支持公司业绩高速成长的动力来自主要产品的旺盛需求,而下游国内轿车需求旺盛、轿车关键零部件的进口替代、汽车巨头的在华采购以及公司的主动出口,使调角器等产品增长潜力较大,市场前景进一步看好。
前期公司定向增发募集资金用于轿车座椅调角器扩大生产能力项目、轿车座椅滑轨扩大生产能力技术改造项目、技术中心建设等三个项目的建设,此次定向增发将有效推进其技改项目进行,进一步扩大公司主导产品调角器和滑轨的产能。技术上看,目前该股走势强于大盘,并在股指暴跌情况下表现出良好的抗跌性,且盘中筹码比较集中,建议投资者择机参与。
(金证顾问)
【2008-02-19】 【出处】顶点财经 【作者】
异动原因:
公司为航天和军工概念股,公司第一大股东中国航空救生研究所是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下属的一家军工科研机构,是国内唯一从事火箭弹射救生系统研究、设计、制造、试验的大型专业机构,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
投资亮点:
(1)公司的核心技术为精冲技术,产品技术含量高,获得过由瑞士SGS-ICS公司认证、德国DAR国家质量认可委颁发的三个标准的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证书,其新产品研发能力和生产能力得到了国外权威机构的认可。
(2)中航精机申报的"手柄式板簧调角器"和"无间隙手轮式调角器"两项国家标准,日前获得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批准。国家标准委同时下达了项目制定计划,该标准项目的制定,填补了国内在座椅调节机构标准技术研究领域的空白。
(3)从需求面来看,公司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我国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明显,今后5到10年,国内汽车需求增长仍将维持在较高水平,整车出口也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在降低采购成本的压力下,公司国际采购将向中国转移。轿车内需和出口需求旺盛、关键零部件的进口替代、汽车巨头在华采购,使公司主营业务具备较大的增长潜力。
风险提示:
公司面临的主要盈利风险是上下游产品价格的调整和同业竞争压力。
相关板块:汽车配件板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