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单项选择题
1.按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总量指标可分为( B ) (2012年1月)
A.时间指标和时点指标 B.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
C.时期指标和时间指标 D.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
2.计算相对数的平均数时,如果掌握了分子资料而没有掌握分母资料,则应采用( C ) (2012年1月)
A.算术平均数 B.几何平均数
C.调和平均数 D.算术平均和调和平均都可以
3.某企业今年计划劳动生产率比去年提高10%,而实际却提高了5%,则劳动生产率的计划完成程度为( D ) (2011年10月)
A.5% B.50%
C.-5% D.95.45%
4.某企业计划2008年产值达到5000万元,但实际产值完成了5500万元,则该企业产值计划完成相对指标为( D ) (2011年1月)
A.10% B.90.9%
C.100% D.110%
5.强度相对指标表现出的两种形式是指( B ) (2011年1月)
A.复名数和无名数 B.有名数和无名数
C.复名数和单名数 D.重名数和单名数
6.第一批产品不合格率为1.5%,第二批不合格率为2%,第三批不合格率为4%,第一批产品占总数的40%,第二批占20%,则这三批产品的平均不合格率为( B ) (2011年1月)
A.1.5% B.2.6%
C.4.5% D.5.1%
7.平均差与标准差的主要区别是( C ) (2010年10)
A.意义有本质的不同 B.适用条件不同
C.对离差的数学处理方法不同 D.反映了变异程度的不同
8.某企业计划2008年产值达到5500万元,但实际产值完成了5000万元,则该企业产值计划完成相对指标为( B )(2010年1)
A.10% B.90.9%
C.100% D.110%
9.第一批产品不合格率为1%,第二批不合格率为1.5%,第三批不合格率为2%,第一批产品占总数的35%,第二批占40%,则这三批产品的平均不合格率为( B )(2010年1)
A.1.5% B.1.45%
C.4.5% D.5.1%
10.如果所有标志值的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1/5,而标志值仍然不变,那么算术平均数 ( A ) (2010年1)
A.不变 B.扩大到5倍
C.减少为原来的1/5 D.不能预测其变化
11.某企业10月份计划要求销售收入比上月增长8%,实际增长12%,其超计划完成程度为( D )
A.103.7% B.50%
C.150% D.3.7%
12.在下列两两组合的平均指标中,哪一组的两个平均数不受极端数值的影响?( D )(2009年1月)
A.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 B.几何平均数和众数
C.调和平均数和众数 D.众数和中位数
13.比较相对指标是( B )(2008年10月)
A.现象在时间上数值的对比 B.现象在空间上数值的对比
C.现象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的对比 D.现象内部的部分与部分的对比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指标中的结构相对指标是( ACD ) (2012年1月)
A.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占职工总数的比重 B.某年人均消费额
C.某年积累额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D.大学生占全部学生的比重
E.某工业产品产量比上年增长的百分比
2.下列指标中属于动态相对指标的有( ABD ) (2011年10月)
A.2000年到2007年某地区人口增长了6.48%
B.2007年某地区GDP为2000年的196.3%
C.2007年某地区生产总值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占28.4%、44.3%、27.3%
D.2007年某地区国民收入为1952年的23.2%
E.2007年某地区国民收入使用额中积累和消费分别占34.1%和65.9%
3.无名数的具体表现形式有( ABCDE ) (2011年1月)
A.系数 B.倍数
C.成数 D.百分数
E.千分数
4.众数的特点包括( CD ) (2011年1月)
A.便于代数运算 B.稳健性高
C.不受极端值影响 D.可适用于品质标志
E.代表性高
5.与标志值同计量单位的标志变异指标有( ABC ) (2010年10)
A.极差 B.平均差
C.标准差 D.方差
E.平均差系数和标准差系数
6.总量指标的计算必须遵从下列哪些原则?( ACE )(2010年1)
A.同类性 B.非同类性
C.明确总量指标的统计含义 D.计算人员必须相同
E.计量单位必须一致
7.平均指标的特点主要包括( ACE )(2010年1)
A.具体差异抽样化 B.可以就不同类事物计算
C.只能就同类事物计算 D.反映了变量值的分布状况
E.反映了变量值的集中趋势
8.经调查得知某地区2007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这一指标属于( BE )(2009年10)
A.总量指标 B.相对指标
C.质量指标 D.数量指标
E.强度相对指标
9.分子分母有可能互换计算的相对指标有( CE )(2009年1月)
A.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B.结构相对指标
C.比较相对指标 D.动态相对指标
E.强度相对指标
10.下列指标中属于时期指标有( ACE )(2008年10月)
A.工业增加值 B.职工人数
C.出生的人口数 D.商品库存量
E.国民生产总额
三、判断题
1.在相对指标中,有名数主要用于表现比较相对指标的数值。( F ) (2012年1月)
2.工人劳动生产率是一个相对指标。(F ) (2011年10月)
3.标志变异度指标越大,均衡性也越好。( F ) (2011年10月)
4.组中值是各组上限和下限之中点数值,故在任何情况下它都能代表各组的一般水平。( F ) (2010年10)
5.在正态分布情况下,、与Mo、Me之三者近似相等。( T ) (2009年10)
6.计算单利利率的平均值时,最适宜采用几何平均数。( T )(2009年1月)
7.度量衡单位属于实物单位。( T )(2009年1月)
8.相对指标是将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抽象化。( F )(2008年10月)
四、名词解释
1.总量指标(2011年10月)
2.总量指标(2011年1月)
3.中位数(2009年10)
4.强度相对指标(2009年1月)
5.标志变异指标(2008年10月)
五、简答题
1.什么是标准差,它有什么作用?(2010年10)
2.简述平均指标及其作用。(2009年10)
六、计算题
1.某学校工商管理系学生体重资料如下:(2011年1月)
| 按体重分组(公斤) | 学生人数 |
| 52以下 | 24 |
| 52——55 | 25 |
| 55——58 | 38 |
| 58——61 | 21 |
| 61以上 | 17 |
| 合计 | 125 |
答案:
算术平均数
众数:
中位数:
3.(本题6分)2006年某企业产品单位成本为450元,计划规定2007年单位成本比2006年降低6%,实际降低8%,要求计算:2007年单位成本计划数、2007年单位成本实际数、2007年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指标。(2008年10月)
答案:
2007年单位成本计划数=450×(1-6%)=423
2007年单位成本实际数=450×(1-8%)=414
2007年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指标=414/123=97.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