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现状综述
1.背景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最怕的是习作教学,学生最恐惧的仍然是写作。“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师生们。三年级重点是习作训练的起始阶段,学生从句的学习转入就一个意思具体、清楚写一段话的学习,他们的认识、理解、语言积淀的程度都还很不成熟,老师如何从一篇篇课文学习中先教给学生运用语言习作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成为关键。从学生现状看,三年级是学生词汇积累能力的转段期,经常出现“三年级现象”。再者学生如何组段、怎样写清楚、具体还不了解方法,老师如不加以细致指导会挫伤自信心而失去兴趣。从教师教学的层面看,很多老师在指导学生习作时,总是概念化讲:要写具体、要写清楚;要么从立意、选材、谋篇、行文等方面宽泛的讲理论,总是站在完整的写一篇作文的高度一味说教,辅导缺少细、小、实的方法和运用训练,并且不能长期坚持;忽略了对学生的多元评价,久而久之,学生对习作的态度就逐渐冷漠,效果不佳。
《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的习作明确提出:“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2.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部编三年级教材单元习作训练明确提出循序渐进的习作训练目标,各单元所提供的课文篇目正好渗透了单元训练语言运用的知识点。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挖掘课文蕴藏的语言运用训练点,借助课文教给学生表达的技巧方法。因而,随文小练笔是巩固习作知识点,学习运用语言表达方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2.研究现状
小语界“课堂小练笔热”也在悄然兴起。在小练笔的教学中主要是:仿写、续写、改写、扩写、缩写、拓展想象、看插图写、人物评价、读后感言等多种形式,在三年级是这样,在六年级还是这样,阅读教学中存在学段“随文小练笔”的设计不够精当,训练点不够契合学段要求,训练不够系统,随文练笔各个学段一个通用形式,致使随文练笔存在低效甚至无效的现状。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依据部编教材各单元明确的习作训练要求,凭借编排的课文载体,教师在学段课标要求下,挖掘课文中符合三年级习作训练目标的小练笔训练点,与教学设计巧妙融合,以激发学生练写兴趣的形式组织课堂练笔,在看似碎片化的训练中,积累学生的习作技巧和能力。这种练笔始终紧扣部编教材的单元习作表达训练点,结合不同文体课文的表达特点,选准小练笔的训练点,保证阅读教学与语言运用的统一性,使读写融通、读写相长,切实用好部编教材,教好语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要求,我们在权衡学生、师资等多方面条件后决定以《部编三年级语文教材随文小练笔实践研究》为研究课题,把切实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作为三年级语文教学的落脚点。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 重点研究如何开发利用语文教材中的三年级语言运用训练目标,有效地挖掘文本中的练笔点,引导学生实现文本语言的内化和写作方法的迁移。开展各种形式的习作练笔实践,在阅读中发展习作能力,在习作中促进对阅读的深化理解,实现二者双赢。
2. 通过开展研究,挖掘文本学段语文运用训练的点,进一步更新教师的习作教学观念,促使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恰当捕捉写作教学的契机,对探寻读写相长教学模式具有指导意义。
3. 减轻学生习作负担,树立学生的写作兴趣、自觉意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充实学生的写作内容,为学生创设自由倾吐的氛围,使写作成为学生愉快生活的一部分。通过活用新教材,巧做小练笔,长期训练,就能在“小练笔”这块“小田地”里创出一番“大天地”。
综上所述,本课题即以课堂随文小练笔为载体,整合教材中各种教学资源,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探索充满活力的读写相长的教学策略,从而提升教师解读教材能力和科研水平,提高学生习作兴趣和习作能力。
三、课题研究目标
1. 挖掘部编语文三年级教材中单元习作训练目标在课文中的点,形成序列化训练体系。
2. 创设“小学生课堂随文小练笔”的系列教学活动,探索部编教材使用中有效“随文练笔”的方法和途径,建构课堂小练笔教学模式。
3. 构建新型的教学环境,营造和谐的写作氛围,让学生在轻松、自信、愉悦的氛围中快乐地习作,有创意地表达,写出真挚、生动的片段,在碎片化训练中有计划地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4.探索适合三年级学生练笔训练评价方式,激活学生自觉练写的兴趣。
四、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
本课题以部编三年级语文教材为凭借,以阅读课堂作为主渠道,进行实践与研究,探索随文练笔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具体如下:
1.依据部编教材单元习作目标和课文特点,挖掘课文中“随文小练笔”的训练点。
2.“随文小练笔”基本方法途径和教学模式。
3.“随文小练笔”评价方法。
五、研究创新之处
1.部编三年级语文教材刚投入使用,通过研究深入解读教材,挖掘其课文中的学段习作训练点,在教学设计中巧妙落实练笔训练,对确保部编教材单元习作教学目标的落实具有指导意义,为教师提供读写相长教学方法提供参照,有效引导教师用好新教材。
2.探索出有趣轻松的随堂小练笔的组织和评价形式,增强学生自觉练写的兴趣。
六、 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首先深入研究学习《课程标准》,研读部编三年级语文教材以及目前“随文练笔”研究成果;其次调查我县三年级学生的习作和教师随文练笔的现状;最后进行实践研究。
2.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通过编写问卷,调查三年级语文教师随文小练笔的教学现状和学生习作现状。
行动研究法。通过实践探索部编三年级语文教材中的随文练写的训练点和有效组织、评价方法途径。
案例分析法。在实践中通过案例总结提炼随文小练笔的系统方法。
七、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选题准备阶段(2018.6)
课题组成员讨论选题,编写现状调查问卷,制定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学习调研阶段。(2018.7--2018.8)
课题组成员认真深入的学习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部编三年级语文教材,搜集学习目前小学语文随文练笔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摸清研究现状,召开学习交流会1-3次,完成问卷调查及分析报告。
第三阶段:实践研究阶段。(2018.9--2019.6)
各实验教师立足课堂教学边实践、边总结,2019年1月进行课题研究中期成果交流,总结经验,讨论解决研究中的问题,进一步修订实践。
第四阶段:结题总结阶段。(2019年7月)
1总结提炼成果,撰写结题报告 。
2.初步形成操作性强的随文练笔组织教学的方法,和系统的系列训练成果。
3.整理资料,申请结题。
八、研究保障
本课题的研究,由教研室牵头,课题组办公室设在县教研室,开题、中期研讨、总结和资料汇总等重大会议全体课题组成员参与。学校除硬件、资料保障外,科研氛围浓厚,对于研究时间、场地、经费均能得到有力的保障。
1.人员条件
本课题研究负责人何具征,副主任,高级教师,大学文化程度,省级教学能手,潜心教育科研,近年来有多篇论文在国家、省、市级刊物发表。他分管教研室业务工作,有开展本课题研究和管理的条件保证。
课题组核心成员张勇杰,高级教师,大学本科文化程度,省级教学能手,省级课改先进个人,宝鸡市学科带头人、西北地区课堂教学特等奖获得者,具有一定的研究经验。
参与本课题研究的9位成员,他们均为中青年一线语文教师,市级教学能手2人,县级教学能手5人,教学新秀2人。他们多次参与创新教育、快乐教育、课程改革、高效课堂等教改实验与课题研究,教学实绩突出,研究兴趣浓厚。
2.硬件设施
教研室及5所小学,近年来依托“教育强县”创建,基础设施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多媒体投影仪、微机、电子备课室、教学软件基本得到普及,图书资料电子、文本资料充实,能满足本课题研究之需要。
3.经验保障
依据《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2005《小学语文教学法》、《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如何用好部编教材》等教育教学专著、文献作为参考,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并取得相应成果。“十二五”规划课题《高效课堂学科教学模式研究》,市级规划课题《小学高段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研究已结题,并在农村小学推广运用深受师生的好评。
九、研究分工
该课题研究组:组长何具征,副组长张勇杰,成员:任晓军、赵静、王琰、闫蓉、李军萍、孙巧霞、李艳平、王雪红、柳彦珍。
具体分工:
课题负责人:何具征负责课题的整体设计、协调、组织研究力量,保证课题的研究活动的顺利实施。
主要成员:张勇杰,负责课题研究的实践研究(1)部编教材三年级各单元习作练笔目标在课文中的训练点的选择。(2)课堂实践与指导等。(3)完成研究过程中期总结;(3)参与课题结题报告的撰写等。
任晓军负责课题研究资料的收集与汇总、总结等。(1)课题研究现状调查,形成现状分析报告;(2)组织课题研究、学习研讨会议的组织、记录;(3)协助课题结题报告的撰写,过程资料的收集等
赵静、王琰、王雪红主要负责:(1)侧重主要挖掘部编教材中随文训练点。(2)做好课堂随文练写的趣味组织的方法策略;(3)做好课题研究过程性资料的收集与总结。
柳彦珍、闫蓉、孙巧霞主要负责:(1)侧重做好实践总结“随文小练笔”兴趣激发基本方法、教学模式构建;(2)做好课堂教学实践研究与课例总结;(3)做好课题研究过程性资料的收集与总结。
李军萍、任晓军、李艳平主要负责:(1)侧重探究“随文小练笔”评价方法;(2)做好课堂教学实践研究与课例总结;(3)做好课题研究过程性资料的收集与总结。
十、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及研究进度
1.预期成果:探索出部编三年级语文教材随文小练笔的训练点及训练策略
2.预期成果表现形式
(1)课题的研究报告。(何具征)
(2)探索出部编教材随文小练笔教学方法、模式。(张勇杰)
(3)部编三年级语文教材随文练笔训练手册。(王琰、赵静)
(4)课题研究文集(论文、课题研究案例集等)。(孙巧霞、闫蓉)
(5)随文练笔10分钟以内的微课人均不少于2节。(李艳平)
3.阶段研究完成时间节点及内容。(1)研究相关内容
| 完成内容 | 研究完成 承担者 | 完成时间 | 主要负责 | 备注 |
| 随文小练笔训练点提炼 | 各实践教师 | 2018.8.31以前 | 何具征 | 召开研讨会共同商定 |
| 随文练笔实施方法 | 各研究教师 | 2018.12/2019.5 | 张勇杰 | 各教师每人每学期至少提交一篇 |
| 课题研究实践课例、论文、实践反思 | 全体 | 2018.12/2019.5 | 孙巧霞 | 每人每学期上交一篇实践课例和论文 |
| 随文小练笔指导手册实践开发研究分工 | ||||
| 三上一二单元随文练笔训练手册编写 | 王琰 | 2018.12.31 | 王琰、赵静 | 依托课文训练点,开发编写随文练笔训练手册。 |
| 三上三四单元随文练笔训练手册编写 | 赵静 | 2018.12.31 | ||
| 三上五六单元随文练笔训练手册编写 | 闫蓉 | 2018.12.31 | ||
| 三上七八单元随文练笔训练手册编写 | 李军萍 | 2018.12.31 | ||
| 三下一二单元随文练笔训练手册 | 王雪红 | 2019.5.30 | ||
| 三下三四单元随文练笔训练手册 | 柳彦珍 | 2019.5.30 | ||
| 三下五六单元随文练笔训练手册 | 李艳平 | 2019.5.30 | ||
| 三下七八单元随文练笔训练手册 | 孙巧霞 | 2019.5.30 | ||
| 随文练写实践5-10分钟的微课 | 全体 | 2018.12/2019.5 | 李艳平 | 每位实践教师每学期录制一课课堂练写点讲解微课。 |
| 随文练写前期问卷编写、调查数据汇总 | 王雪红、柳彦珍 | 2018.9.15前 | 任晓军 | 王雪红、柳彦珍针对我县三年级实际编写调查问卷、设计汇总表,其他老师负责本校问卷调查及汇总 |
| 撰写调查报告 | 张勇杰、任晓军 | 2018.10.20前 | ||
| 结题报告 | 张勇杰 | 2019.6.30 | 何具征 | |
培养学生对习作的浓厚兴趣,能真情表达,书面语言运用能力有较大的提升,使之适应终身学习与生活的需要。教师转变观念,具有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并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的能力和科研能力。通过课堂随文小练笔教学模式的探究及推广,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形象。
十二、参考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
《窦桂梅的作文教学法》
《贾志敏作文教学札记》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 刘本武主编
《做最好的老师》 李镇西主编
........
课题研究组
年9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