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富春江第一大桥立交顶升工程
1)桥梁概况
富阳富春江第一大桥立交位于富阳市主城东南角,北渠与富春江交汇处,是富春主城与杭州、东洲组团、春江组团联系的交通转换节点,是主干路网中二横通道与富春江越江通道联系的交通枢纽,是富阳城市的东大门。
本改造工程采用新建北渠平桥+老引桥顶升利用方案,为远期富阳市路网规模的升级规划预留上引桥及花坞路跨线设施实施的可能。
第一大桥下引桥原桥跨布置为 (4x20+3x25+3x25+3x20)m四联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梁高1.4m,桥面宽0.5+9.5+0.5=10.5m。其中顶升部分跨径为(4x20+3x25+3x25),顶升范围从PD3墩至PD13桥台,顶升段共230m,整体顶升3.3m高。剩余3x20m连续梁予以拆除,并在顶升段两端新建3x25m与2x25m两联连续梁与地面道路接顺。顶升到位后该段的平面及立面图见图1-1、图1-2。
图 11 到位后桥梁立面图
图12到位后桥梁平面图
桥梁横截面采用单箱二室,箱宽6.5m,悬臂2×2m,底板厚20cm,顶板厚20cm,腹板厚30cm。主墩采用实体墩,墩形为曲线形,承台厚2米,桩采用钻孔灌注桩,桩径1.2m。
2)施工范围
顶升桥梁以及立柱接高、更换支座、桥台改造。其中:
1、顶升桥梁不包含:桥面系铺装;桩基处理及挖土;附属结构(如排水管购置、安拆);伸缩缝购置及恢复安装。
2、立柱接高、更换支座、桥台改造包含:顶升后立柱接高;植筋;原盆式支座拆除:板式支座购置及安装(采用外国进口支座);桥台处理挖土及接高。
3)桥台改桥墩施工方法
原PD13号桥台需改造为交接墩,在台身两侧进行基础处理,设置顶升反力架,直接顶升主梁到位后,将台身及挡墙全部凿除,露出桩头钢筋,按交接墩设计图纸施工承台及墩身。桥墩施工完成后,安装隔震型板式橡胶支座,主梁落架。
图2-1 桥台改造方案示意图
二、厦门湖滨东路跨线桥顶升工程
1)工程概况
湖滨东路口跨线桥起于K0+161.840,终于K0+846.840,全长685m,孔跨布置为(4×35)+(4×35)+(35+42+35)+(3×36)+(35+45+35)+(2×35),共六联,除第五联采用等高度连续钢箱梁外,其余各联均采用等高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箱梁梁高2.0m,桥宽25.0m,按整幅布置,采用扁平流线型箱梁截面;桥墩采用上端略为张开的双矩形门式墩身、钻孔灌注桩基础,桩、柱对应,桩径2.0m,通过8.8×3.2×2.0m承台相连;桥台采用一字轻型桥台,每个桥台布置10根Φ1.5m钻孔桩,承台尺寸为25.1×6.5×2.0m。箱梁预应力采用纵、横双向预应力体系,钢箱梁桥面铺装采用4cm(SMA-13改性沥青混凝土)+4cm(AC-16I沥青混凝土+8cm(C40钢纤维混凝土),混凝土箱梁桥面铺装采用4cm(SMA-13改性沥青混凝土)+6cm(AC-16I沥青混凝土)。
根据设计要求,需要顶升部分为第五、六联,顶升段长度为(35+45+35)+(2×35)m。
湖滨东路跨线桥顶升部分下部结构尺寸表
| 墩台号 | 承台尺寸(米) | 墩身厚度(米) | 墩(台)身高度(米) | 支点形式 | 备注 |
| 14#墩 | 8.8×3.2 | 1.4 | 8.134 | 2支点(盆式) | 门式墩 |
| 15#墩 | 8.8×6.5 | 1.4 | 7.625 | 2支点(盆式) | 门式墩 |
| 16#墩 | 8.8×6.5 | 1.4 | 6.709 | 2支点(盆式) | 门式墩 |
| 17#墩 | 8.8×3.2 | 1.4 | 5.632 | 2支点(盆式) | 门式墩 |
| 18#墩 | 8.8×3.2 | 1.4 | 4.071 | 2支点(盆式) | 门式墩 |
| 19#台 | 25.1×5.4 | 2.545 | 2支点(盆式) | 桥台 |
湖滨东路顶升段立面图
2)桥台改桥墩施工方法
原19号桥台需改造为交接墩,在其承台内侧加大反力基础面积,设置顶升反力架,直接顶升主梁到位后,将台身及挡墙全部凿除,在新建桥墩位置加厚原承台,并预留衔接钢筋,最后按交接墩设计图纸施工墩身。
桥台改墩柱施工照片
三、合肥合作化南路高架快速路EF匝道顶升工程
1)工程概况
金寨路-南二环路立交桥始建于2006年,为部分互通立交,在合作化南路西侧设置一处上匝道,东侧设置一处下匝道,均为双车道。本次合作化南路高架六车道跨过休宁路口后加宽至八车道,其中分隔墩两侧四车道落地,东西两侧的两车道高架接入现状现状道路两侧上下匝道。为节约建设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拟将原有桥梁进行顶升,与新建桥梁顺接。
图3-1 E匝平面图
本次需要顶升桥梁为E匝道桥梁,其中现状需改造的匝道共3联,跨径布置分别为2×22.75m+1×14.5m+2×20m,均为普通钢筋混凝土箱梁。桥面宽均为8.5米,梁高1.7m。下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柱式桥墩,墩身尺寸1.2m×1.5m,顶部做扩大头。基础为钻孔灌注桩基础,桩径1.8m,承台为圆形直径3m,高2m,桥台为一字墙桥台,钻孔灌注桩基础,桩径1.2m,共两根。
图3-2 E匝道桥台纵断面图
图3-3 顶升桥梁桥台照片
2)桥台改桥墩施工方法
E、F匝道桥台均处无承台作为顶升反力基础,因此开挖桩基四周土方,浇筑抱柱梁作为顶升反力平台,并在桥台与箱梁梁体之间架设钢分配梁作为托盘结构,顶升梁体。然后在原桥台外侧新建一个桥墩结构,新接梁通过悬臂一段与老梁连接。
桥台改桥墩施工照片
四、燕山立交顶升工程
1)工程概况
燕山立交为半苜蓿叶+定向匝道式互通立交,于2004年建成通车。该互通立交南北向为国道104横穿市区路段,也是济南市二环东路,东西向为济南市经十路。该互通立交范围内南北、东西向道路均为高架桥,高架桥均以挡土墙与地面连接。该互通立交建成通车以来,承担着济南市经十路和二环东路的主要交通流的转换,缓解了该地区的交通压力,对提高居民出行便捷、提高道路服务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
燕山立交连接工程采用新建高架桥直接与燕山立交的原高架桥连接方案,由于本项目设计高程的调整,需对原燕山立交一部分高架桥进行改造,改造的桥梁长度为170米,另外拆除燕山立交原挡土墙200米。
为提高纵断面线形设计标准,改善行车条件,提高和平路附近燕山立交桥梁的桥下空间,将立交北侧的挡土墙全部拆除,同时,把原燕山立交的高架桥35号墩至43号台第一、二、三联桥梁(桥型为2×25米、3×20米、3×20米,共六联单幅重量分别约为2150吨、2240吨、1630吨)顶升,顶升高度为0.358米~4.139米。并接长墩柱,然后再与新建高架桥相接。
由于顶升范围的桥梁位于燕山立交变宽段上,桥梁宽度由26米~47米不等,桥梁上部结构重量大,重量分布不均匀,顶升难度也较大。由于该桥梁设计为左右两幅,在顶升时,可对左右两幅桥梁单独进行顶升,以减轻顶升重量,降低施工难度。左右两幅顶升完成后,再对中间部分的悬臂进行结构恢复施工,保证旧桥基本功能的发挥。
2)桥台改桥墩施工方法
总体与厦门湖滨东路口跨线桥顶升方案一直。245号墩(原43号台)桥墩原为桥台,在其承台内侧加大反力基础面积,设置顶升反力架,直接顶升主梁到位后,凿除全部台身,后通过在原承台上植筋改造为双柱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