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湖北钟祥明代梁庄王墓出土宝石的主要特征_杨明星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0:44:09
文档

湖北钟祥明代梁庄王墓出土宝石的主要特征_杨明星

收稿日期:2004-08-06基金项目: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基金项目(2002-124);中国地质大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作者简介:杨明星(1967-),男,博士,教授,主要从事珠宝检测与金刚石内部特征研究工作。湖北钟祥明代梁庄王墓出土宝石的主要特征杨明星1,狄敬如1,周颖1,范陆薇1,梁柱2,李玲2,朱红2(1.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湖北武汉430074;2.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1)摘要:梁庄王是明仁宗第九子,名朱瞻土自,卒于1441年。其墓于2001年发掘时,出
推荐度:
导读收稿日期:2004-08-06基金项目: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基金项目(2002-124);中国地质大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作者简介:杨明星(1967-),男,博士,教授,主要从事珠宝检测与金刚石内部特征研究工作。湖北钟祥明代梁庄王墓出土宝石的主要特征杨明星1,狄敬如1,周颖1,范陆薇1,梁柱2,李玲2,朱红2(1.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湖北武汉430074;2.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1)摘要:梁庄王是明仁宗第九子,名朱瞻土自,卒于1441年。其墓于2001年发掘时,出
   收稿日期:2004-08-06

   基金项目: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基金项目(2002-124);中国地质大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   作者简介:杨明星(1967-),男,博士,教授,主要从事珠宝检测与金刚石内部特征研究工作。湖北钟祥明代梁庄王墓出土宝石的主要特征

杨明星1,狄敬如1,周 颖1,范陆薇1,梁 柱2,李 玲2,朱 红

2

(1.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2.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1)摘 要:梁庄王是明仁宗第九子,名朱瞻土自,卒于1441年。其墓于2001年发掘时,出土了5000多件金银珠

宝玉器,其中镶嵌的珠宝有18种,约700多粒,主要有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金绿宝石猫眼、东陵石、珍

珠、水晶和绿松石等,各类宝石的品质参差不齐,其中不乏高品质的珍品。几乎所有的宝石主要为弧面型,具

特殊光学效应的宝石的加工以及宝石的钻孔技术已达相当高的水平。从宝石品质和内含物特征看,其中四大名

宝的产地都不在国内,可能为东南亚,绿松石可能来自湖北,珍珠也应是国产的。

关键词:梁庄王墓;出土珠宝;宝石学特征;工艺特征

中图分类号:P 619.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14X(2004)03-0022-03

Characters of Gemstones from Liangzhuang King 's Tomb

in Ming Dynasty in Zhongxiang ,Hubei Province

YANG M ing -xing 1,DI Jing -ru 1,ZHOU Ying 1,FAN Lu -w ei 1,

LIANG Zhu 2,LI Ling 2,ZHU Hong

(1.Gemmological I nstitute ,China Univer sity of Geosciences ,W uhan 430074,China ;

2.Ar chaeological Institute o f H ubei Pr ovince ,W uhan 430071,China )

Abstract :Liang zhuang King ,nam ed Zhu Zhanji and died in 1441,w as the ninth so n of Ren-

zong emper or in M ing dy nasty.M ore than 5000pieces of gems and jew elry are found in his

tomb in 2001.There are 700pieces o f mo unted gems w hich can be g rouped into 18varieties,

including ruby ,sapphir e ,em er ald ,chrysobery l cat's -eye ,aventurine quartz ,pearl ,r ock crys-

tal and turquoise .These mounted gems are g reat different in quality ,som e are in hig h quality .

All of the g em s are cabocho n;the manufacture technique is developed in terms of cat's-eye and

the drill hole.The ruby,sapphire,emerald,chrysobery l cat's-ey e pr obably co me from the

so utheastern Asian ,and turquoise from Hubei Prov ince ,pearl from China acco rding to their

grades and the char acter s of inclusions.

Key words :Liangzhuang King 's tomb;ex cavated g em stone;gemm olog ical char acter ;m anu-

facture char acter

  梁庄王名朱瞻土自,明仁宗第九子,生于永乐

九年(1411年)六月十七日,14岁(1424年)被册

封为梁王,19岁(1429年)就藩湖广安陆州,正统

六年(1441年)正月十二日“以疾薨”,享年30岁,

于同年八月二十六日“葬封内瑜坪山之原”。王妃魏氏于宣德八年(1433年)被册封为梁王妃,时年21岁。正统六年梁王薨,她“欲随王逝,承奉司奏,蒙圣恩怜悯,遂降敕旨存留,抚养王二幼女,

第6卷 第3期

2004年  9月宝石和宝石学杂志Journ al of Gems an d Gem mology Vol.6No.3Sep. 2004

梁庄王墓位于湖北省钟祥滩镇大洪村的龙山坡上(与沙洋交界),坐北朝南。这里地处偏僻,人烟稀少,2001年5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梁庄王墓进行了发掘。此前,该墓曾遭不法分子多次盗掘但未遂。

该墓是一座王、妃合葬墓,只存地宫,随葬品有金、银、玉器1400多件,珠宝则有3400多件(整理前),还有铜、铁、铅、锡、瓷、陶、漆木、石、骨角器等1300多件。随葬如此大量的金银珠宝,在已发现的明代亲王墓中前所未见,仅次于明代皇陵——定陵。由于数量巨大,出土文物的清洗、鉴定、整理工作历时3年,目前已近尾声。

1 宝石的种类

鉴定中使用的仪器有宝石显微镜、二色镜、滤色镜、偏光镜、分光镜、折光仪、电子天平、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X荧光光谱仪、电子探针和测金仪。本次工作共检验了111件镶宝饰品,对其上镶嵌的773粒宝石逐一进行了鉴定。饰品种类有:镶宝金板44块、镶宝金簪18支、金手镯2个、耳环2个、镶宝绦环6个、镶宝金冠顶6个、金插销2个、吊坠1个、金戒指3个、镶宝银带扣1个和散石26粒。

镶嵌的珠宝有18种,分别为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绿柱石、金绿宝石、东陵石、石英岩、石榴石、尖晶石、珍珠、辰砂、水晶、长石、锆石、琥珀、玛瑙、绿松石、玻璃,同时镶在饰品上的还有已雕刻的软玉和少量木头。

各种宝石的粒数分别为:红宝石173粒、蓝宝石148粒、祖母绿(绿柱石)50粒、金绿宝石10粒、绿松石54粒、石榴石2粒、东陵石(石英岩) 12粒、玛瑙56粒、尖晶石5粒、珍珠2粒、辰砂1粒、水晶112粒、长石1粒、锆石1粒、琥珀93粒、软玉47粒、玻璃4粒和木头2粒。

世界上五大名宝,除钻石外,其它四大名宝在梁庄王墓中均有发现,且不乏精品。如蓝宝石中有蓝色极优的品种,有在蓝宝石中少见的金色品种,有近200ct的大粒蓝宝石;金绿宝石多具猫眼效应属于猫眼石,红宝石和蓝宝石中还有星光效应的样品。

从宝石的特征来看,这四大名宝的产地都不在国内,从宝石的颜色和内含物等特征来看,其产地可能为东南亚。绿松石可能来自湖北,珍珠也应是国产的。

从镶嵌宝石排布的特点来看,当时的宝石检测技术还不成熟,才出现了金绿宝石猫眼与石英猫眼相混、红宝石和尖晶石不分等现象。所有的珠宝都没有发现优化处理的现象。

2 主要宝石品种的宝石学特征与质量评价

2.1 红宝石

主要为随形圆形弧面型(图版Ⅲ-1),呈红色至浅红色,色调深浅变化较大,有些带褐色调,有些样品带粉色调,但同一粒宝石的颜色比较均匀,色带少见;具有红—橙红色二色性;其吸收光谱特征为红区有693,630nm吸收细线,黄绿区有强吸收带,蓝紫区有两条吸收细线;部分样品有六射星光效应,少量样品有弱丝光;折光率为1.77(点测法)。多数样品内部有丰富的内含物,主要有裂理、双晶纹、管状包裹体、白色粒状晶体包裹体。金红石包裹体常呈短针状、针状,少量呈长针状,晶形明显,在同一平面内分3组,呈120°交角。金红石包裹体密集时,可使红宝石表现出丝光甚至六射星光。相对密度为3.99。样品主体成分为Al2O3,达99.48%,w(Cr2O3)为0.52%,另有极微量的Si,K和Cu。总体上,红宝石的杂质较多,颜色较好;有部分样品的粒度大,颜色很好,内含物极少,具有相当好的品质。

2.2 蓝宝石

主要为随形弧面型,以蓝色至浅蓝色为主(图版Ⅲ-2),部分样品带紫色调,一般颜色较均匀,少数样品可见平直色带,还有少量样品呈黄色或无色;其二色性明显,为淡绿—紫蓝色或黄—紫色,其中以黄—紫色为主,黄色样品多色性不明显;蓝绿区有吸收带,但部分样品吸收较弱;少量样品具六射星光效应;其折光率为1.77(点测法)。部分样品内部纯净,多数样品有晶形很好的晶体包裹体,少量样品可见3组长的金红石针状包裹体。蓝宝石的主体成分为Al2O3,w(Al2O3)达97.37%,少量的FeO,w(FeO)为0.11%,还有微量的Si,K,Cu和Zn等。大部分样品的颜色很好,内部纯净,品质相当不错,尤其是金色品种更

23

第3期            杨明星等:湖北钟祥明代梁庄王墓出土宝石的主要特征           显稀少,旧称“金宝石”。个别样品近200ct。

2.3 祖母绿

主要为长方形弧面型,呈蓝色—蓝绿色,均匀,无色带(图版Ⅲ-3);具绿—黄绿色二色性,少量样品的二色性不太明显,红区有弱吸收线;折光率为1.58左右(点测法)。多数样品裂隙发育,显破碎的外观,半透明,少数样品裂隙较少,透明度好。愈合体和管状包裹体发育,可见白色晶体包裹体和气液两相包裹体。查尔斯滤色镜下呈淡肉红色。祖母绿为铍铝硅酸盐,其主要成分w(SiO2)和w(Al2O3)分别达65.70%和14.33%;另一主量成分为Be,还有少量的FeO(0.47%), M gO(3.18%),Na2O(1.94%),K2O(0.06%)和Cr2O3(0.17%)。总体上,祖母绿颜色纯正,但裂隙发育,愈合体多,半透明—微透明,质量较差。有少量样品纯净透明,有极高的价值。

2.4 金绿宝石

主要为椭圆弧面型,呈黄绿色—褐黄色—灰绿色,均匀,无色带,有包裹体分带现象,个别样品的颜色不均匀。大多数有猫眼效应,猫眼线清晰(图版Ⅲ-4),少量例外。蓝区有吸收带;折光率为1.75(点测法);样品透明—半透明,有一组细密的平行包裹体,部分样品有一组与猫眼线方向一致的黑色线状包裹体,放大后呈现不连续点状特征。裂隙较少。金绿宝石为铍铝氧化物,主要成分为Al2O3,达78.07%,另一主要成分为Be;有少量的FeO(1.71%)和TiO2(0.31%),还有微量的Si,K和S。绝大多数金绿宝石有明显的猫眼效应,有的颜色较好(黄绿色或褐色),有的较差(灰色),内部包裹体多,多为半透明。

2.5 绿松石

主要为圆形弧面型戒面,有一件为雕件,呈天蓝色至土黄色,部分样品有黑色铁线,约40%的样品颜色完好,约30%的样品颜色由于蚀变已发生明显变化(图版Ⅲ-5),整体已变成土黄色,局部则变白垩状,疏松多孔,甚至出现脱落;约30%的样品介于两者之间,局部开始变黄(图版Ⅲ-6)。折光率为1.60~1.62(点测法)。绿松石的质量总体较好,还有铁线绿松石,但有近一半的绿松石受到腐蚀,有变黄甚至变白的现象。

2.6 东陵石

主要为随形弧面型,因含绿色云母片包裹体而使整体呈绿色,在查尔斯滤色镜下片状包裹体呈淡肉红色;吸收光谱不明显;折光率为1.54(点测法)。东陵石为含铬云母的石英岩,探针测得w(SiO2)达97.97%。X荧光光谱测试表明,还有Al,K,Mg和Cr元素。

2.7 水晶

主要为弧面型扁圆珠,无色;无二色性,无吸收谱线;折光率为1.54(点测法)。总体较纯净,可见气液两相包裹体。虽然没有其它的水晶高档品种,如紫晶等,但水晶颜色很白,内部纯净,加工精良,整条项链匹配性很好,因而品质相当好。

3 加工特点

样品加工成随形或圆形弧面型,部分样品依原石形态或宝石的解理面进行简单抛磨,没有发现有刻面型加工样式。

红、蓝宝石的表面总体抛光良好,主要加工成随形弧面型,有部分样品是依原石形态进行加工,因而能见近三角形和长桶形的外观。少部分样品有麻点,棱角处有明显的磨损痕迹。下凹缺陷常用圆棒状物进行抛磨,使一些样品表面有规则下凹的抛光槽,一个样品最多可见到14个抛光槽(图版Ⅲ-7)。在其它宝石表面没有见到这种下凹的抛光槽,这可能由于红、蓝宝石的硬度高达9级,而当时又没有钻石粉可利用,使得红、蓝宝石的加工较为困难。

祖母绿和绿柱石主要加工成长方形,底面未抛光,常用柱状晶体的一个底面(解理面)经简单抛光或不抛光直接作为长方形的主面。部分样品经腐蚀有破损、小块脱落的现象。

其它的宝石样品主要加工成近圆形的弧面型。

从出土的宝石看,当时的钻孔技术已比较成熟。该墓出土的水晶样品主要加工成随形扁圆珠,整串项链珠形匀称一致,表面总体抛光良好。水晶的孔平直、圆滑,且进行了内抛光,孔的两端去掉了锐利的边,做工十分细致(图版Ⅲ-8)。在金冠顶中所镶的蓝宝石的孔也很圆正光滑,表明高硬度宝石的钻孔技术很成熟。另在少量包镶的红宝石、祖母绿和东陵石中发现横向孔道,表明这些样品在镶前可能已使用过。

猫眼和星光宝石样品主要加工成椭圆弧面型,底面未抛光,猫眼线、星光居中(图版Ⅲ-4),表明当时已掌握了猫眼定向加工的特点。

24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2004年

文档

湖北钟祥明代梁庄王墓出土宝石的主要特征_杨明星

收稿日期:2004-08-06基金项目: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基金项目(2002-124);中国地质大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作者简介:杨明星(1967-),男,博士,教授,主要从事珠宝检测与金刚石内部特征研究工作。湖北钟祥明代梁庄王墓出土宝石的主要特征杨明星1,狄敬如1,周颖1,范陆薇1,梁柱2,李玲2,朱红2(1.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湖北武汉430074;2.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1)摘要:梁庄王是明仁宗第九子,名朱瞻土自,卒于1441年。其墓于2001年发掘时,出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