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地下连续墙 分项工程质量技术交底卡 | ||||
| GD2301003□□ | ||||
| 施工单位 | ||||
| 工程名称 | 分部工程 | 基础与地基工程 | ||
| 交底部位 | 地下连续墙 | 日 期 | ||
交 底 内 容 | 地下连续墙总长度204.6m,宽度600mm,深度约为16~20米。 1、地下墙采用C35混凝土,地下墙的设计厚度为600㎜。 2、导墙的形式为倒“┓┏”形。导墙的宽度为680mm,高度为1.3m,导墙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 3、连续墙钢筋净保护层厚度为60mm,导墙为50mm。 4、地下墙段采用“H”型钢接头。 施工顺序: 1、修筑导墙 1)导墙是地下墙挖槽之前修筑的临时构筑物,它对挖槽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地表土极不稳定的,容易塌陷,而且泥浆对地表土层起不到护壁作用。设计导墙顶面标高高出原地面200mm。 2)导墙施工时,首先按设计地下墙轴线位置放线,导墙两侧净距中心线与地下墙中心线误差应符合要求,复测无误后开挖土方,按自然坡度放坡。开挖后人工进行平整,然后立模、绑扎导墙壁板钢筋、捣制导墙体混凝土。 2、成槽、清槽 1)本工程成槽工艺采用“先抓后修槽”的方式,先用抓机(A1400)抓至岩面,后用方锤修槽,按一期二期槽跳抓成槽。 2)地下连续墙分为两个槽段施工,钢筋笼带“H”型钢的为一期槽段,不带“H”型钢的为二期槽段,槽段长度为3~6m。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槽段施工时,第一个槽段进行成槽试验,先施工一期槽段然后施工二期槽段。一期槽段施工完毕,为防止一期水下混凝土浇渗至工字钢接头二期腹腔,须在二期腹腔内充满填充物。 3)地下墙各工序的施工必须连续进行,成槽后马上吊放钢筋笼,浇筑混凝土,不能让槽段空置超过6小时,以免造成塌孔。 4)清槽:成槽后安放钢筋笼之前,必须清孔至沉渣 <100mm,同时补充新鲜泥浆,保持所要求的泥浆液面高度。钢筋笼吊放入槽后,槽底以上0.2~1.0米处的泥浆指标应符合表的要求,具体的泥浆性能指针检测指标:含砂率为8%。比重小于1.15,漏斗粘度不大于28s。 5)抓槽过程中,应注意经常检查钢丝绳的偏斜情况,根据槽段中心线经常校正,调整成槽的垂直度。 6)抓机施工时泥浆比重应加大到1.2~1.3之间,从而预防孔壁坍塌。 3、钢筋笼制作、吊放 1)钢筋笼制作按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为了保证钢筋笼平直,在制作之前,建造专用的焊接平台,在平台上进行钢筋笼的制作、焊接。 加工平台的技术要求:平台采用槽钢制作,规格为18 ╳ 6 米,平台面的水平误差允许值为±10。 2)根据设计要求正确预埋钢筋。钢筋笼骨架上以及四边各交叉点采用全部点焊,其余各纵横交点采用50%梅花形交叉点焊。钢筋保护层定位块用3mm厚的定位钢板,保护层厚为60mm,工字钢的翼缘及腹板与墙箍筋焊接。 3)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钢筋网的制作顺序,保证清槽后即可吊放钢筋网。不得让槽孔停置太长时间。钢筋网起吊及入槽过程中,不能产生不可恢复的变形。 4)为防止钢筋网起吊时变形,钢筋网吊点应焊接牢固,并使用钢扁担起吊。 5)插入钢筋网时,钢筋网对准槽段中心,垂直又准确地插入槽内,钢筋网进入槽内时,吊点中心对准槽段中心,徐徐下降,防止碰撞槽壁。 6)钢筋网吊放入槽内后,用槽钢将其固定在导墙上。 4、灌注水下混凝土 1)本工程地下墙采用水下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应及时浇筑,保证钢筋网在槽段中浸泡时间不超过6小时。 2)灌注水下混凝土时,每个槽段均布置两根导管,导管口尺寸不小于600×500mm,导管离槽底0.3-0.5m,以保证导管埋管深度。要求混凝土面上升速度不宜小于2m/h,槽内混凝土面高低差小于500mm,中途停顿时间小于30min,导管埋深控制在2~4m之间。 3)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供应。确保混凝土供应的及时性、连续性。在浇捣混凝土的过程中,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180~220mm)、水灰比和水泥用量等,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及抗渗等级满足设计要求。为了保证混凝土的灌注速度,要求混凝土供应每小时不宜小于25m3。 5、地下墙体接头 本工程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采用H形接头作为地下墙接头形式。设计H型钢二期槽段部分为沙袋填充。 为保证接头的防渗漏质量及墙体的密实,拟采取如下的施工措施: 1)二期槽成孔后必须先用冲机清除干净接头中少量砼,浇注水下砼前用专用的钢丝刷将一期槽段接头处H型钢里的夹泥反复清刷干净,用钢丝刷贴腹板腔上下洗刷,至钢丝不沾染泥皮为止,即为符合要求。 2)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必须有质安员,材料试验人员在现场对每车混凝土进行验收,严格控制混凝土水灰比、坍落度。 3)保证混凝土浇灌连续性和速度的均匀性。槽段内混凝土面上升速度>2m/h,高低差<0.5m,中途停顿时间<30min。 4)保证有足够的埋管深度。控制在2~4m的范围。 5)混凝土导管分布位置必须合理,混凝土导管距离槽端小于1.5m,两管距离小于3m,保证接头处的混凝土面均匀上升,不夹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