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ongaibing
(华南农业大学 信息学院 5102)
【摘要】通过研究思维导图相关的理论,引出其比传统的笔记学习和复习更具有优势,分析这种理论在课堂内外学习中的积极作用和可行性,并且从中探讨其在个人学习和教学中的趋势。
【关键词】思维导图 笔记学习 复习 个人学习 教学字典
一、引言
思维导图是由英国著名由心理学家、教育家托尼·巴赞创立的,是指学习者对待定主题建构起知识结构的一种视觉化表征,是语义网络化的表示方法,是人们将某一领域内的知识元素按其内在关联建立起来的一种可视化语义网络。它通过绘制图的方法,将人认知知识、解决问题和创新想象的思路、途径以及如何对它们进行配置有序地表达出来。它一般以主题为中心,有组织、分层次地放射和互相关联地展现,充分展示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结合起来,让人的左右半脑在思维过程中同时运作,最终将思维痕迹在纸上用图画和线条形成发散性的结构,呈现一个容易记忆的顺应大脑发散性思维的自然表达过程。
近些年来,国内关于思维导图的应用和探索越来越多。网上有关思维导图的专题讨论区和相关软件的应用也日益增多,许多教师也在尝试着引导着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对教育中相关的学习进行变革,以促进自身的更好学习。可见它已经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旨在通过自身学习例子说明思维导图在个人学习中的应用,对思维导图的发展趋势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些现实的依据。
二、思维导图在课堂中的具体应用
学生记笔记时: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里,好学生等于上课认真记笔记,笔记记得好的就一般会考出好成绩。但现实却是有一大批笔记记得认真的学生学习成绩往往却不是很理想。老师想不通,我们自己也很苦恼,付出跟收获似乎不成正比。还有些时候老师上课讲得很带劲,可我们却兴趣不大,甚至有时会昏昏欲睡。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其实,问题就出在笔记上:
A)传统的笔记大都采用线性方式书写,只用到符号(字母、文字、数字),而且又都是单色书写,这样的笔记单调且乏味,会让大脑感到无聊,容易转移人的注意力,这就是我们学生上课时精神不能集中的原因之一。
B)学习方式发生的变化。随着课程以及现代教学信息量的不断在增多,日益繁多的知识展现在我们面前,充斥着我们的头脑,很多教学信息都不再以板书形式展现给我们。如果我们学生专注于做笔记,就势必会影响教学信息量的接收,同时笔记做的也不全面,很可能就会以偏概全,知其一而不知其二。
C)大脑的思维方式是发散性的,对于传统的线性笔记接受度不高。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我们在做作业时,很少会有去看做过的笔记的。同时由于笔记是自己做的,所以很容易出现问题。并且做笔记是要花费不少时间的。
因此,面对以上出现的问题,我们需要找到一种好的方式来替代传统笔记,那就是思维导图, 我们先来看一下思维导图相对于传统笔记的优势:
①节省时间:上课时,我们只需要记下关键词即可;复习查阅笔记时,看到的只是关键词,让我们的精力都放在重要的内容上,节省大量时间,思路清晰,重点突出。
②充分开发右脑机能:在以往的理科教学中,老师更重视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而忽视了右脑的使用。而思维导图色彩鲜艳配有图像,还有大脑愿意接受的发散图示,比传统笔记生动有趣。我们在记录时不会感到枯燥乏味,有效地刺激了右脑的使用。在学习时左右脑协同合作,充分发挥大脑机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③容易记忆:思维导图符合大脑发散型的思维方式,而且大脑对于图像的接受度远远要高于符号,更容易记忆。这个作用历史上最经典的案例就是被誉为“千年奇才”的达芬奇,我们都知道达芬奇不光在绘画领域技艺精湛,而且涉猎甚广。不用觉得奇怪,看看他的笔记就明白为什么了,看似杂乱无章的笔记,充满了图形和符号,达芬奇就是这样利用图像和联想释放了大脑的无穷潜能。
三、思维导图在课堂外的具体应用
学生复习时:
现在脑科学最新的研究表明,我们并不是用文字来抽象思考的,而是用图像来思考,用图像来传递,文字仅仅是作为交流表达的工具,人脑对图像的加工记忆能力比起文字来要强上千倍。就如同计算机是在用二进制进行计算,但最终的计算结果用人类的语言表示出来。所以传统的笔记只是大量文字的堆砌,并不符合大脑的运作模式。
在没有接触思维导图时,我以前的学习重心是放在如何掌握知识点上,也考虑过如何才能建构起自己知识网络,但却一直找不到其中的方法。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自己学习主要依赖老师的学习指点。在自主学习方面的能力不够强,有时复习的时候抓不住重点。但自从老师讲了思维导图的工具后,我豁然开朗,意识到掌握思维导图这个学习的工具,在复习时可以自己根据所学知识绘制一个思维导图。思维导图能够清晰展现概念间的关联,帮助理清知识脉络,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比如在复习线性代数这门学科的时候,如果运用思维导图这个工具是很容易抓住主线的。比如第一章学习的矩阵。开始的时候由方程组引出了矩阵。学习了有关矩阵、零矩阵、单位矩阵、对角线矩阵、上三角矩阵、逆矩阵相关的概念。因为矩阵是由方程组引出的,所以有关方程组有关的性质也可以类比到矩阵中。比如为了解决矩阵的除法定义了逆矩阵,为了求解矩阵的解定义了行列式。同时方程组是可以用N维向量表示的,所以接下来的学习都是方程组、向量、矩阵三者之间的性质进行相互类比的。而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就构成了线性代数这本书的主线。
我们可以看到从一个新概念的提出到研究它的性质,从性质再研究它的计算,从计算最终到研究它的应用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而且运用思维导图这个工具还能使我们建构起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巩固旧知识点,理解新知识点。所以在有限的复习时间里,用思维导图这个工具去理清思路是个不错的选择。
四、思维导图在学习和教学中趋势
俗话说,受人之鱼不如授人之渔,我们学生更应该掌握思维导图这个工具,运用它我们可以顺着知识点把一本书读厚,同时在读的时候抓住书中的主线把书读薄,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教师也可以运用思维导图这个工具帮助学习回忆和理解知识,从而在课堂中达到更加高效的教学。
思维导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 ,它简单却又极其有效,是一种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比如我们可以利用相关的软件(Mindmanager、mindmapper、FreeMind等)把自己PC机里的学习资料做一个思维导图进行管理、整合。从而对自己的知识系统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在信息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我们怎样学习比我们学习什么要重要得多” 。在教学中怎样达到高效的学习是教育中一直关注的问题,而思维导图的出现为这个问题打开了一扇门。
思维导图在国内虽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它遵循大脑自然的思维方式,促进人类大脑左脑和右脑的合理应用,促进大脑的潜能开发,将大脑的思维过程进行可视化的展示,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改变自己的学习、生活更轻松,正获得越来越多师生的认可。
Mind Mapping Application In The Study
Gong Aibing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ollege of Informatics 5102)
【Abstract 】By studying the mind map related to the theory, leads to their learning than the traditional notebook and review more advantage of this theory in the classroom learning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the active role and feasibility of, and explore their personal learning from and teaching In the trend.
【Key words】Mind Map; Note Learning; Review; Individual learning; Teaching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