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施工条件
1.混凝土拌合采用双卧轴搅拌机,配料系统为电脑自动计量。
2.混凝土采用搅拌运输车运输。
二.配合比设计依据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
三、配合比设计技术条件
1.拌合方法:机械搅拌
2.施工部位: 大行宫站-常府街站区间盾构吊出井地连墙
3.要求坍落度:200±20mm
4.设计强度等级:C35P10水下(C40)
5.标准差:5.0MPa
6.试配强度:48.2MPa
7.外加剂掺量:1.60%,减水率17.5%。
8.粉煤灰掺量:15%
四.原材料使用情况
1. 水泥:三龙P.O42.5级水泥
2. 砂:长江中砂(康硕建材),细度模数2.5
3.碎石:产地汤山,5-31.5mm,5-16mm碎石35%,16-31.5mm碎石65%
4、粉煤灰:南京热电厂I级粉煤灰
5.外加剂:南京友西UC-III型缓凝高效减水剂
6、拌合用水:饮用自然水
五、混凝土基准配合比设计
1.混凝土配制强度 fcu,o:
fcu,o=fcu,k+1.5σ=40.0+1.5 *5.0=48.2MPa
其中fcu,o----------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f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2. C35 P10水下(C40)混凝土水胶比
W/C=аa* fce,g/( fcu,o+аaаb fce,g)
=0.46*42.5/(48.2+0.46*0.07*42.5)=0.39
式中аa,аb————回归系数,分别取0.46,0.07
fce,g——————————水泥强度等级值(MPa)
3.单方混凝土的用水量
根据外加剂的减水率及混凝土坍落度要求,经验确定单方混凝土的用水量为mwo=175kg
4.单方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用量mco= mwo /(W/C)=175/0.39=449kg
5.单方混凝土粉煤灰用量:粉煤灰掺量为胶凝材料总量的15%,且等量取代水泥,mFA=449*15%=67kg
6.单方混凝土水泥用量: mC=mco-mFA=449-67=382 kg
7.单方混凝土外加剂用量:
外加剂掺量为总胶凝材料用量的1.60%,则单方混凝土外加剂用量为mAD=449*1.60%=7.18kg
9.根据经验确定混凝土砂率βS为39.5%(体积砂率)
10.采用体积法确定粗细骨料用量(mG,mS)
mw/ρw+ mC/ρC +mg/ρg+ ms/ρs+ + mfa /ρfa
+0.01а=1
βs= (ms/ρs )/ (mg/ρg+ ms/ρs)*100%=39.5%
式中ρC——————水泥密度(kg/m3),取3100 kg/m3
ρg———粗骨料的表观密度(kg/m3),取2700 kg/m3
ρs———细骨料的表观密度(kg/m3),取2600 kg/m3
ρw———水的密度(kg/m3),取1000 kg/m3
ρfa———粉煤灰的密度(kg/m3),取2200 kg/m3
ρS95———矿渣微粉的密度(kg/m3),取2900 kg/m3
а——混凝土的含气量百分数,因所采用的外加剂为非引气型,故а取为1
则: ms=679 kg mg=1080 kg
C35P10水下(C40)混凝土基准配合比
| 水胶比 | 水泥 | 粉煤灰 | 矿粉 | 砂 | 碎石 | 外加剂 | 水 |
| 0.39 | 382 | 67 | 0 | 679 | 1080 | 7.18 | 175 |
| 1 | 1.51 | 2.41 | 0.0160 | 0.39 | |||
| 试验结果 | |
| 拌合物初始塌落度 | 220mm |
| 拌合物1h后塌落度 | 210mm |
| 拌合物表观密度 | |
| 7天强度 | |
| 28天强度 |
平行配合比在基准配合比的基础上水胶比增加和减少0.05,粉煤灰掺量不变为15%,单方混凝土用水量不变为175Kg,砂率对应增加和减少1%,外加剂掺量对应减少和增加0.1%.平行配合比如下:
C35P10水下混凝土平行配合比(一)
| 水胶比 | 水泥 | 粉煤灰 | 矿粉 | 砂 | 碎石 | 外加剂 | 水 |
| 0.44 | 338 | 60 | 0 | 723 | 1081 | 5.97 | 175 |
| 1 | 1.82 | 2.72 | 0.015 | 0.44 | |||
| 水胶比 | 水泥 | 粉煤灰 | 矿粉 | 砂 | 碎石 | 外加剂 | 水 |
| 0.34 | 438 | 77 | 0 | 8 | 1052 | 8.76 | 175 |
| 1 | 1.26 | 2.04 | 0.017 | 0.3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