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1000立方米球罐无损检测方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0:47:30
文档

1000立方米球罐无损检测方案

目次1.工程概况22.编制依据23.无损检测工艺流程24.无损检测35.焊缝返修3附表:无损检测人员登记表46.质量保证措施57.机具安排68.安全措施6附录:无损检测工艺规程7球罐焊缝采用r射线拍片补充说明131工程概况中国XX化工股份有限公司XXXX分公司化工厂,共建造2台1000m3丙烯球罐,球罐壁厚46mm,材质为16MnR,球罐本体总质量192.3吨/台,该工程由XXXX石油化工设计院设计,中国XXXX建设公司负责该工程的无损检测施工,2编制依据:2.1《1000m3丙烯球罐施工方案
推荐度:
导读目次1.工程概况22.编制依据23.无损检测工艺流程24.无损检测35.焊缝返修3附表:无损检测人员登记表46.质量保证措施57.机具安排68.安全措施6附录:无损检测工艺规程7球罐焊缝采用r射线拍片补充说明131工程概况中国XX化工股份有限公司XXXX分公司化工厂,共建造2台1000m3丙烯球罐,球罐壁厚46mm,材质为16MnR,球罐本体总质量192.3吨/台,该工程由XXXX石油化工设计院设计,中国XXXX建设公司负责该工程的无损检测施工,2编制依据:2.1《1000m3丙烯球罐施工方案
目次

1. 工程概况                                                 2

2. 编制依据                                                 2

3. 无损检测工艺流程                                         2

4. 无损检测                                                 3

5. 焊缝返修                                                 3  

附表:无损检测人员登记表                                    4 

6.质量保证措施                                              5

7.机具安排                                                  6

8.安全措施                                                  6

附录: 无损检测工艺规程                                     7

球罐焊缝采用r射线拍片补充说明                             13

1     工程概况

    中国XX化工股份有限公司XXXX分公司化工厂,共建造2台1000m3丙烯球罐,球罐壁厚46mm,材质为16MnR,球罐本体总质量192.3吨/台,该工程由XXXX石油化工设计院设计,中国XXXX建设公司负责该工程的无损检测施工,      

2     编制依据:

2.1  《1000m3丙烯球罐施工方案》

2.2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JB4730—94标准. 

2.3  《监理细则》

3    无损检测工艺流程

3.1    球罐经表面打磨和外观检查合格后,进行100%MT检测, JB4730—94Ⅰ级合格,发现缺陷后,经表面打磨,再进行MT检测;合格后,再进行100%UT检测,JB4730—94Ⅰ级合格,发现不合格缺陷后,由第二个有UT—Ⅱ或UT—Ⅲ级资格的人员进行确认。有不合格缺陷后,采用χ射线检测进行确认缺陷。返修,严格执行返修工艺,经表面打磨和外观检查合格后,进行MT和 UT检测,再进行射线检测确认合格。

3.2    球壳板对接焊缝里面气刨清根后进行100%PT检验,热处理前球壳板对接焊缝进行100%MT、100%UT、100%RT检验,附件垫板(角接)、 支柱上段与支柱下段(对接)、组装方帽、吊耳痕迹(表面)、 球壳板外表面电弧痕迹(表面)进行100%MT检验。支柱上段与球壳板连接(角接)进行100%PT检验。热处理后球壳板对接焊缝、 附件垫板(角接)、支柱上段与支柱下段(对接)、组装方帽、吊耳痕迹(表面)、 球壳板外表面电弧痕迹(表面)进行100%MT检验。水压试验后,球壳板对接焊缝、 附件垫板(角接)、 支柱上段与支柱下段(对接)、组装方帽、吊耳痕迹(表面)、 球壳板外表面电弧痕迹(表面)进行100%MT检验。

无损检测实施范围            表 1

焊接部位

名 称

接头

形式

检验

方法

检验时间备  注

ABCD

球壳板

对接

100%PT

A—反面气刨

清根后

B—热处理试验前

C—热处理试验后

D—水压试验后

100%MT内壁荧光

100%MT外壁黑磁粉

100%RT

100%UT
附件垫板角接100%MT

支柱上段与球壳板连接角接100%PT

支柱下段与支柱上段对接100%MT

组装方帽、吊耳痕迹表面100%MT

球壳外表面电弧痕迹表面100%MT

4      无损检测 

 4.1   无损检测人员应有相应的上岗操作证,取得II级以上证书的人员方可填写和签发报告。无损检测人员请见附表。 

 4.2   无损检测至少在焊接完后24h进行。 

 4.3   RT检测底片有清晰的编号,并与球罐位号、焊缝编号相对应。底片的有效长度为250mm。底片的有效评定区域之间应相互衔接,RT的质量不低于AB级。   

 4.4   无损检测应严格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JB4730-94的要求执行。

 5     焊缝返修 

 5.1   焊缝返修应挑选优秀焊工承担。 

 5.2   焊缝缺陷应用碳弧气刨进行清除打磨、检查、焊接,气刨清除缺陷的刨槽长度不应小于50mm,刨槽深度从球壳板表面算起,不应超过板厚的2/3。超过时,应在该状态下进行刨槽的打磨、检查、焊接,然后在其背面再次刨除缺陷,并重新打磨、检查、焊接。 

5.3    焊缝返修时各项焊接工艺参数与正式焊接工艺要求相同,返修部位及工艺参数要做好详细记录。                            

 5.4   同一部位,焊缝返修次数不应超过2次,需要2次返修时应经焊接责任工程师批准。超过2次以上返修时应经总工程师批准。            

 5.5   取除临时附件产生的凹痕、电弧引起的弧坑以及打磨深度等超过规定深度的缺陷,均应进行补焊,工艺要求按方案之中的焊接工艺卡。当补焊深度超过3mm时,应增加RT检测 。 所有表面补焊均采用回火焊道法施焊,补焊面积不大于50cm2。 

 5.6   焊缝打磨                                

 5.6.1  焊接完后,在无损检测前应进行焊缝打磨,焊缝表面应修整成圆滑,不得存在焊波,超声波检测时焊缝两侧打磨宽度不小于200mm。         

 5.6.2  焊缝打磨后,焊缝表面不得存在咬肉现象,打磨处球壳板实测厚度不得小于名义厚度减钢板的负偏差0.25mm,每道缝不小于2处。

附表

无损检测人员登记表

产 品 名 称

丙烯球罐产 品 位 号

G112-1,G112-2

序号姓   名

性别合 格 证 号

合 格 项 目

级别有  效  期

考核标准:《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则》劳部发[1993]441号
6    质量保证措施

6.1    球罐的无损检测施工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监理细则>>的规定,依据<<压力容器无损检测>>JB4730—94标准,并结合工程的特点,建立完善球罐无损检测质量控制体系。

6.2    选派管理水平高.技术素质好的技术管理人员和优秀的无损检测人员进行工程施工管理和无损检测工作。

6.3    依据公司压力容器现场无损检测质量控制体系文件规定,确定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点,严格实施工技术交底,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对球罐无损检测施工实施全员.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6.4    严格实施工序交接制度,认真执行三检一评制度,做到上道工序未经检验合格不得转入下道工序。

6.5    每次检测工作结束后,要写详细的原始记录,以供甲方.监理人员和技术监督部门随时查看,如有疑问,我们请甲方.监理与技术监督部门进行复验,确保工程无损检测工作质量。

6.6    交工技术报告在检测过程中记录的原始记录经微机形成正式报告一式四份,报监理和业主确认后,移交业主三份(正本一份,副本两份),我公司存一份。

7     施工机具安排

      超声波仪器3台,300KV探伤机3台,Ir192γ源一台。磁粉探伤机4台,黑光灯2台,渗透剂.显像剂采用DPT—5型。设备材料全部符合规范标准要求

8    安全防护措施

8.1   建立完善的安全防护管理体系,严格按照射线防护程序作业,射线防护安全管理实施作业保证体系,做到全员管理,分工负责,让业主放心。

8.2   设立射线安全防护小组,负责人:XXX  XXX 组员:全体探伤工。γ源曝光前24小时,书面通知有关单位,避开警戒区域。警戒区域周围设红灯. 警戒绳.警示牌警示。设值守人员2人,甲方巡检人员如要进到警戒区域内,或遇有紧急情况时,可提前通知安全防护小组,我们将采取措施,把源收回,到时候可电话通知,号码:46298 现场 46299基地,待源收回后,用剂量仪测定周围环境安全,XX公司确认合格后,用书面通知甲方进入警戒区内巡检,甲方巡检作业完毕后,用书面通知我方重新开始射线探伤。附警戒区域示意图:

      

图中所示框外为安全区域:

附录:无损检测工艺规程

     根据图样的 要求,丙烯球罐需进行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超声波测厚、磁粉检测和渗透检测,特编制此操做规程。

1.射线检测:

1.1检测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评片、审片人员必须具备RT--Ⅱ级资格,才签发合格报告,并附排板图。

1.2本球罐采用γ射线与χ射线检测,检测部位见施工方案中表1。

1.3RT检测前,焊缝外观必须经甲乙双方、监检单位检查合格,获得监检单位和甲方同意,焊接结束24小时后进行。

1.4射线检测工艺卡见下表

压力容器射线检测工艺卡

设备名称:1000m3丙烯球罐  设备编号:G112—1/2  材质:16MnR 

工件厚度:46mm 焊缝编号:A1~6 B1~4 C1~16 D1~`4 E1~6  BC CD 

焊缝坡口型式:不对称X型  

探伤比例:100% 焊缝长度:269.76m 

底片有效长度:250mm  透照底片长度:300mm  探伤标准:JB4730-94

照相等级:AB     合格级别:Ⅱ级    

射源种类:Ir192

焦点尺寸:3×3

射线透照厚度 TA=46mm透照方式:单壁单影法   

底片黑度范围:D =1.5~3.5

象质计型号:Ⅱ        象质指数:9   搭接标记:射线源侧

曝光时间:   40h

胶片型号 利维那T4      增感屏:0.1mm铅箔   

显影液配方:套药液     显影液温度:200C    显影时间:5~8分

定影液配方:套药液     定影液温度:200C    定影时间:15分

水洗方式:手洗    水洗时间:10分       底片干燥方式:自然

压力容器射线检测工艺卡

设备名称:1000m3丙烯球罐 设备编号:G112—1/2  材质:16MnR 

工件厚度:46mm 焊缝编号:A1~6 B1~4 C1~16 D1~`4 E1~6  BC CD 

焊缝坡口型式:不对称X型   

探伤比例:100% 焊缝长度:269.76m 

底片有效长度:250mm   透照底片长度:300mm   探伤标准:JB4730-94

照相等级:AB     合格级别:Ⅱ级    

射源种类:X射线

X射线机型号:RF-300EG-S2      焦点尺寸:2.5×2.5

射线透照厚度 TA=46mm     透照方式:单壁单影法    

底片黑度范围:D =1.2~3.5

象质计型号:Ⅱ    象质指数:9     搭接标记:射线源侧

焦距:600    管电压:280 kvp  管电流:  5mA 曝光时间:10分

胶片型号:利维那T7      增感屏:铅箔     背散射屏蔽:铅板

显影液配方:套药液     显影液温度:200C    显影时间:5~8分

定影液配方:套药液     定影液温度:200C    定影时间:15分

水洗方式:手洗    水洗时间:10分       底片干燥方式:自然

2. 超声波检测

2.1检测前的准备:

2.1.1焊缝探头选择: 探头规格为2.5P  K2  13×13;

2.1.2藕合剂:纤维素;

2.1.3测入射点,校验K值,绘制距离---波幅曲线;

2.1.4距离---波幅曲线的灵敏度选择:测长线φ1×6—9dB、定量线φ1×6—3dB、判废线φ1×6+5dB

2.2检测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操作人员必须具备UT--Ⅱ级资格,才签发合格报告,并附排板图。

2.3本球罐采用超声波检测,检测部位见施工方案中表1和5.7.1中的要求。

2.4超声波检测前,焊缝外观必须经检查合格,获得监检单位和甲方同意,焊接结束24小时后进行。

压力容器超声波检测工艺卡

设备名称:1000m3丙烯球罐  

设备编号:G112—1/2   材质:16MnR

工件厚度:46mm 焊缝编号:A1~6 B1~4 C1~16 D1~`4  E1~6  BC  CD 

焊缝坡口型式:不对称X型  

探伤比例:100% 焊缝长度:269.76m 

探伤标准:JB4730-94合格级别:I级  

超声波检测仪型号:CTS--26 UFD—330  友联PXUT—28                     探头移动区:不小于1.25P、仪器调试:深度1:1    ,  

 补偿:4dB

采用CSK—IIIA试块调节灵敏度,    用CSK—IA试块测前沿距离

检测方法:采用单面双侧,全声程。

      
3.磁粉检测工艺

3.1 检测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操作人员必须具备MT--Ⅱ级资格,才签发合格  报告,并附排板图。

3.2.本球罐采用磁粉检测,检测部位见施工方案中表1中的要求。

3.3.磁粉检测前,焊缝外观检查合格,获得监检单位和甲方同意,焊接结束24小时后进行。

3.4.采用符合标准的探伤仪和黑光灯,最终实际测试灵敏度符合标准要求,(黑光灯测定用荧光磁粉检测灵敏度30/100试片,符合要求方为合格)。

3.5 球内侧检测时严格按安全用电的管理规定。           

3.6.磁粉探伤时严防磁粉液流入探头和黑光灯上。

3.7.球内侧焊缝采用荧光磁粉检验,球外侧采用黑磁粉检验。

3.8.磁粉检测工艺卡见下表

压力容器磁粉检测工艺卡

设备名称:1000m3丙烯球罐 设备编号:G112—1/2  材质:16MnR

工件厚度:46mm 焊缝坡口型式:不对称X型

探伤比例:100%     探伤标准:JB4730-94  合格级别:Ⅰ级    

设备:磁轭探伤机  黑磁粉膏  荧光磁粉   磁化方法:磁轭法

通电方式:连续法

    磁化方向:被检工件的每一被检区域至少应进行两次的检测,两次检测的磁力线方向应大致相互垂直。

    表面准备:被检工件表面粗糙度Ra不大于12.5µm;被检工件表面不得有油脂或其它粘附磁粉的物质;

    检测时机:焊后24小时进行检测,热处理前后各检测一次,水压后再检测一次,检测部位按表1;

灵敏度试片:选用A型灵敏度试片;

    磁轭磁化工件时,其磁化电流应根据灵敏度试片来确定。磁轭的磁极间距应控制在50~200mm之间,检测的有效区域为两极连线两侧各50mm的范围内,磁化区域每次有15mm的重叠。

    磁粉的施工:采用湿粉法时,应确认整个检测面能被磁悬浮液良好的润湿后,再施加悬浮液。悬浮液的施加采用喷涂的方法。磁悬液的施加必须在磁化过程中完成。形成的磁痕不要被流动的磁悬浮液破坏磁痕

的评定和记录

复验: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复验:

1)检测结束时,用灵敏度试片验证,灵敏度不符合要求;

2)发现检测过程中操作有误;

3)供需双方有争议或要求其他需要时;

4)经返修的部位。

采用荧光法,所使用的紫外线灯在工件表面的紫外线强度不低于1000HW/CM2。波长在0.32-0.40μm的范围。

磁悬液的浓度:新配制的非荧光磁粉浓度为10-20g/l,荧光磁粉浓度为1-3g/l。

4渗透检测工艺

4.1检测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操作人员必须具备PT--Ⅱ级资格,才签发合格报告,并附排板图。               

4.2本球罐采用渗透检测,检测部位见施工方案中表1中的要求。

4.3渗透检测前,焊缝打磨合格后进行。

4.4渗透检测工艺卡见下表

渗透检测工艺

设备名称:1000m3丙烯球罐 设备编号:G112—1/2 材质:16MnR

工件厚度:46mm     焊缝坡口型式:不对称X型

探伤比例:100%     探伤标准:JB4730-94  合格级别:Ⅰ级    

检测方法:VC—S  渗透剂:DPT—5   显像剂:DPT—5(快干式显像剂)  

对比试块:铝合金对比试块

表面准备:工件表面不得有铁锈、氧化皮、焊接飞溅、铁屑、毛刺,以及各种防护层。

检测步骤:

1)前处理,2)渗透,3)去除,4)显像,5)观察,6)后处理

缺陷显示痕迹等级评定;

检测方法:

1)渗透剂施加方法:喷涂

2)渗透时间及温度:在15-50℃条件下,渗透时间不少于10min。

3)清洗多余渗透剂时,用干净不脱毛的布依次擦拭,直到将被检测面上多余的渗透剂全部擦净。自然干燥5-10min。

4)喷施显像剂时,喷嘴离被检测面距离为300-400mm。喷洒方向与被检测面夹角30-40°。显像时间不少于7 min。

出现以下情况需复测:

1)检测结束时,用对比试块验证渗透剂已失效:

2)发现检测过程中操作有误:

3)供需双方有争议或认为有其他需要:

4)经返修后的部位:

XXXX化工厂

球罐焊缝采用r射线拍片补充说明

一.  概  述

XXXX化工厂两台1000m3,厚46mm球罐由公司负责施工,由于工期紧,经于建设单位和监检单位共同商定,焊缝100%射线探伤采用X射线与r射线两种方法进行。其中X射线与焊接穿插进行,整个球焊完后100%r射线拍片,局部返工部位再用X射线拍片。全部底片必须符合规范、标准要求。两种方法工艺已在方案中标出,其中r射线拍片部分要求做如下补充。

二.  透度计选择与放置

1.选择JB4730—94标准规定的II号透度计38个(钢丝)。

2.透度计球外(胶片侧)共放置30个。(即A1-A6缝、B1-B4缝中间各放一个,BC环缝四个方向各放一个,源侧放2个,CD环缝四个方向各放一个,源侧放2个。C1、C4、C8、C12焊缝中间位置各放一个,E3—E6焊缝、D1.D3焊缝中心位置各放一个,上述透度计用“F”标记,另外在E3—E6缝、D1—D4缝内侧共放8个透度计。)并与外侧放置在同一片上(不要同位置)。

3.透度计按JB4730标准要求放置在片的有效1/4处,内侧放在前1/4处,外侧放在后1/4处。

三.  底片编号 

1.每条缝1号片按JB4730规定编全号码,(环缝按焊工分段在分段的第一张片编上焊工号)。其余片号编焊缝号和底片号。

2.第二台球罐全部片加一个与第一台球罐的识别记号,可用5A保险丝剪10mm长贴在片子边上(或用1mm钢丝也可)。

四.贴片方法

1.所有暗袋按焊缝分好,先贴纵焊缝,后贴环焊缝,按序号划线

贴正,由于全景曝光,每片重叠部位做好搭接。

2.考虑底片与球皮接触良好,采用胶带固定。

五.对焦方法

定测球上下两极内径,然后用线绳固定好源管头,使其半径与实际相符(误差50mm以内)。

六.  曝  光

1.按曝光表测算出曝光时间,为慎重待80%曝光时取片(放3张测试片)暗室处理,然后确定曝光时间。

文档

1000立方米球罐无损检测方案

目次1.工程概况22.编制依据23.无损检测工艺流程24.无损检测35.焊缝返修3附表:无损检测人员登记表46.质量保证措施57.机具安排68.安全措施6附录:无损检测工艺规程7球罐焊缝采用r射线拍片补充说明131工程概况中国XX化工股份有限公司XXXX分公司化工厂,共建造2台1000m3丙烯球罐,球罐壁厚46mm,材质为16MnR,球罐本体总质量192.3吨/台,该工程由XXXX石油化工设计院设计,中国XXXX建设公司负责该工程的无损检测施工,2编制依据:2.1《1000m3丙烯球罐施工方案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