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神经内科常见疾病的编码细化问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2:48:50
关于神经内科常见疾病的编码细化问题
关于神经内科常见疾病的编码细化问题来源:我爱病案管理首页主要诊断及编码时,常常会出现.9的编码,这种编码往往被称为“垃圾编码”,实际上就是说编码没有细化,因此在信息上传后,反映的问题就是医院诊断水平低或是编码水平低。比如:脑梗死的诊断。乡镇卫生院也诊断脑梗死,可能由于诊疗条件或医生水平的,这级医院只能笼统的诊断脑梗死,而不能具体确定脑梗死的部位,二级或三级医院,医生会对脑梗死的部位会有具体定位,而脑梗死的相关编码,也正是根据脑梗死的不同部位有不同的编码,因此,要求医师的主要诊断名称也要进一
导读关于神经内科常见疾病的编码细化问题来源:我爱病案管理首页主要诊断及编码时,常常会出现.9的编码,这种编码往往被称为“垃圾编码”,实际上就是说编码没有细化,因此在信息上传后,反映的问题就是医院诊断水平低或是编码水平低。比如:脑梗死的诊断。乡镇卫生院也诊断脑梗死,可能由于诊疗条件或医生水平的,这级医院只能笼统的诊断脑梗死,而不能具体确定脑梗死的部位,二级或三级医院,医生会对脑梗死的部位会有具体定位,而脑梗死的相关编码,也正是根据脑梗死的不同部位有不同的编码,因此,要求医师的主要诊断名称也要进一
关于神经内科常见疾病的编码细化问题
来源:我爱病案管理
首页主要诊断及编码时,常常会出现.9的编码,这种编码往往被称为“垃圾编码”,实际上就是说编码没有细化,因此在信息上传后,反映的问题就是医院诊断水平低或是编码水平低。比如:脑梗死的诊断。乡镇卫生院也诊断脑梗死,可能由于诊疗条件或医生水平的,这级医院只能笼统的诊断脑梗死,而不能具体确定脑梗死的部位,二级或三级医院,医生会对脑梗死的部位会有具体定位,而脑梗死的相关编码,也正是根据脑梗死的不同部位有不同的编码,因此,要求医师的主要诊断名称也要进一步细化,不要单纯填写脑梗死的诊断,尽量根据脑梗死的病因进一步细化诊断及编码。尽量不用.9的编码。在此就神经内科的疾病列举一部分供参考。
1.脑动脉供血不足
| G45.001 |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
| G45.051 | 基底动脉综合症 |
| G45.101 | 颈内动脉供血不足 |
| G45.102 | 颈内动脉缺血 |
| G45.151 | 颈动脉综合征(大脑半球的) |
| G45.251 | 多发性和双侧入脑前动脉综合征 |
| G45.351 | 阵发性黑蒙 |
| G45.451 | 短暂性全面遗忘 |
| G45.801 | 锁骨下盗血综合征 |
| G45.802 | 无名动脉盗血综合征 |
| G45.851 | 脑血管供血不足伴短暂性局灶性神经症状 |
| G45.852 | 锁骨下动脉分流综合征 |
| G45.901 | 短暂性脑缺血(阿尔瓦雷斯氏综合征TIA) |
| G45.902 | 脑动脉痉挛 |
| G45.951 | 短暂性大脑缺血 |
2.脑梗死
| I63.151 | 入脑前动脉栓塞引起的脑梗死 |
| I63.251+ | 居布勒-米亚尔麻痹(交叉性偏瘫) |
| I63.252 | 入脑前动脉未特指的闭塞或狭窄引起的脑梗死 |
| I63.301 | 血栓性偏瘫 |
| I63.351 | 脑软化伴脑血栓 |
| I63.352 | 入脑前动脉血栓形成引起的脑梗死 |
| I63.401 | 脑栓塞性偏瘫 |
| I63.451 | 栓子性脑软化 |
| I63.452 | 大脑动脉栓塞引起的脑梗死 |
| I63.551 | 脑软化,脑血管闭塞性 |
| I63.552 | 大脑动脉未特指的闭塞或狭窄引起的脑梗死 |
| I63.651 | 大脑静脉血栓形成引起的非生脓性脑梗死 |
| I63.801 | 脑干梗塞 |
| I63.851 | 动脉硬化性脑软化 |
| I63.852 | 脑血管病性脑软化 |
| I63.901 | 多发性脑梗塞 |
| I63.902 | 脑梗塞 |
| I63.903 | 腔隙性脑梗塞 |
| I63.904 | 小脑梗塞 |
3.脑出血
| I61.001 | 大脑后动脉出血 |
| I61.002 | 大脑内皮质下出血 |
| I61.004 | 豆状核出血 |
| I61.005 | 基底节出血 |
| I61.006 | 内囊出血 |
| I61.007 | 外囊出血 |
| I61.051 | 皮质下大脑半球的脑内出血 |
| I61.101 | 大脑内皮质出血 |
| I61.151 | 脑内皮质出血 |
| I61.152 | 皮质的大脑半球的脑内出血 |
| I61.153 | 大脑脑叶出血 |
| I61.154 | 浅表性脑内出血 |
| I61.251 | 未特指的大脑半球的脑内出血 |
| I61.301 | 脑干出血 |
| I61.302 | 脑桥出血 |
| I61.303 | 丘脑出血 |
| I61.304 | 丘脑下部出血 |
| I61.401 | 小脑出血 |
| I61.501 | 脑室出血 |
| I61.651 | 多处局部脑内出血 |
| I61.751 | 颅内小动脉瘤破裂(先天性) |
| I61.901 | 非创伤性脑内血肿 |
| I61.902 | 脑出血 |
| I61.903 | 脑血管破裂 |
| I61.904 | 脑血肿 |
| I61.951 | 出血(外伤)性脑软化 |
4.蛛网膜下出血
| I60.001 | 颈内动脉瘤破裂入脑 |
| I60.051 | 颈动脉弯管和杈的珠网膜下腔出血 |
| I60.151 | 大脑中动脉出血 |
| I60.152 | 大脑中动脉的蛛网膜下出血 |
| I60.251 | 前交通动脉的蛛网膜下出血 |
| I60.301 | 后交通动脉瘤破裂 |
| I60.351 | 后交通动脉的蛛网膜下出血 |
| I60.451 | 基底动脉的蛛网膜下出血 |
| I60.551 | 椎动脉的蛛网膜下出血 |
| I60.651 | 威利期环破裂(大脑动脉环) |
| I60.652 | 多个颅内动脉的蛛网膜下出血 |
| I60.751 | 未特指的颅内动脉的蛛网膜下出血 |
| I60.752 | 交通动脉的蛛网膜下出血 |
| I60.753 | 大脑动脉的蛛网膜下出血 |
| I60.801 | 脑动脉瘤破裂 |
| I60.802 | 脑膜出血 |
| I60.901 | 蛛网膜下腔出血 |
5.脑动脉闭塞或狭窄
| I65.002 | 椎动脉血栓形成 |
| I65.051+ | 椎动脉闭塞和狭窄 |
| I65.101 | 基底动脉闭塞和狭窄 |
| I65.102 | 基底动脉血栓形成 |
| I65.201 | 颈动脉动脉硬化 |
| I65.202 | 颈动脉狭窄 |
| I65.203 | 颈内动脉闭塞和狭窄 |
| I65.204 | 颈内动脉栓塞 |
| I65.205 | 颈内动脉狭窄 |
| I65.206 | 颈内动脉血栓形成 |
| I65.207 | 颈外动脉闭塞 |
| I65.352 | 双侧入脑前动脉的闭塞和狭窄 |
| I65.354 | 多个入脑前动脉的闭塞和狭窄 |
| I65.852 | 其他入脑前动脉的闭塞和狭窄 |
| I65.951 | 入脑前动脉的狭窄 |
| I65.952 | 入脑前动脉的闭塞 |
| I66.001 | 大脑中动脉闭塞 |
| I66.051+ | 大脑中动脉综合征 |
| I66.151+ | 大脑前动脉综合征 |
| I66.251+ | 大脑后动脉综合征 |
| I66.301 | 小脑后下动脉血栓形成 |
| I66.302+ |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
| I66.303+ | 瓦伦贝格氏综合征(延髓外侧部综合征) |
| I66.351 | 小脑前下动脉血栓形成 |
| I66.451 | 双侧大脑动脉狭窄 |
| I66.452 | 双侧大脑动脉的闭塞 |
| I66.453 | 多个大脑动脉闭塞和狭窄 |
| I66.851+ | 克洛德综合征 |
| I66.852 | 惯穿性动脉闭塞和狭窄 |
| I66.901 | 大脑动脉闭塞 |
| I66.902 | 脑动脉栓塞 |
| I66.903 | 脑栓塞 |
6.脑膜炎、脑炎
| G00.051 | 流行性感冒杆菌脑膜炎 |
| G00.052 | 嗜血杆菌性脑膜炎 |
| G00.151 | 肺炎球菌性脑膜炎 |
| G00.251 | 链球菌性脑膜炎 |
| G00.351 | 葡萄球菌性脑膜炎 |
| G00.801 | 变形杆菌性脑膜炎 |
| G00.851 | 大肠埃希氏杆菌性脑膜炎 |
| G00.852 | 克雷白杆菌性脑膜炎 |
| G00.853 | 弗里德伦德尔(芽胞杆菌)脑膜炎 |
| G00.901 | 化脓性脑膜炎 |
| G00.902 | 细菌性脑膜炎 |
| G00.903 |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
| G00.951 | 革兰氏阳性球菌性脑膜炎 |
| G00.952 | 革兰氏阴性球菌性脑膜炎 |
| G03.001 | 无菌性(急性)脑膜炎 |
| G03.051 | 非化脓性脑膜炎 |
| G03.052 | 局限性浆液性脑膜炎 |
| G03.101 | 慢性脑膜炎 |
| G03.251 | 莫拉利特(良性复发性)脑膜炎 |
| G03.801 | 癌性脑膜炎 |
| G03.851 | 其他特指原因引起的脑膜炎 |
| G03.852 | 预防性人工免疫或疫苗接种引起的脑膜炎 |
| G03.901 | 耳源性脑膜炎 |
| G03.902 | 脊髓蛛网膜炎 |
| G03.903 | 局限性脑膜炎 |
| G03.904 | 颅底蛛网膜炎 |
| G03.905 | 脑膜炎 |
| G03.906 | 蛛网膜炎 |
| G03.951 | 非特异性脑(脊)膜炎 |
| G03.952 | 脑蛛网膜炎(浆液性脑膜炎,'假脑瘤') |
| G03.953 | 基底蛛网膜炎 |
| G03.954 | 柔脑膜炎(慢性)(出血性) |
| G04.001 |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
| G04.002 | 急性播散性脑炎 |
| G04.003 | 疫苗接种后脑炎 |
| G04.051 | 疫苗接种后脑脊髓膜炎(播散性脑脊髓炎) |
| G04.151 | 热带痉挛性截瘫 |
| G04.201 | 化脓性脑膜脑炎 |
| G04.251 | 细菌性脑膜脑炎 |
| G04.252 | 脊髓脊膜炎 |
| G04.801 | 变态反应性脑炎 |
| G04.802 | 反应性脑膜炎 |
| G04.803 | 感染性脑炎 |
| G04.804 | 化脓性脊髓炎 |
| G04.805 | 化学性脑膜炎 |
| G04.851 | 化脓性脑炎 |
| G04.901 | 非特异性脑炎 |
| G04.902 | 化脓性脑室炎 |
| G04.903 | 急性脊髓炎 |
| G04.904 | 急性神经根脊髓炎 |
| G04.905 | 脊髓神经根病 |
| G04.906 | 脊髓神经根炎 |
| G04.907 | 脊髓炎 |
| G04.908 | 局限性脑炎 |
| G04.909 | 局灶性脑炎 |
| G04.910 | 脑干脑炎 |
7.偏瘫
| G80.051 | 痉挛性大脑性麻痹(瘫痪) |
| G80.052 | 先天性痉挛性大脑性麻痹(瘫痪) |
| G80.151 | 先天性痉挛性双侧截瘫 |
| G80.201 | 婴儿性偏瘫 |
| G80.301 | 双侧性手足徐动症 |
| G80.302 | 婴儿大脑性手足徐动型轻瘫 |
| G80.451 | 共济失调性大脑性麻痹(瘫痪) |
| G80.851 | 其他婴儿大脑性麻痹(瘫痪) |
| G80.852 | 大脑先天性四肢瘫痪 |
| G80.901 | 脑性瘫痪 |
| G80.901.1 | 脑性瘫痪后遗症 |
| G80.902 | 新生儿脑性麻痹 |
| G80.951 | 先天性单侧大脑性瘫痪 |
| G80.952 | 大脑性瘫痪 |
| G80.953 | 新生儿脑性瘫痪 |
| G81.051 | 弛缓性偏瘫 |
| G81.151 | 痉挛性偏瘫 |
| G81.901 | 高血压性偏瘫 |
| G81.902 | 脑血管病性偏瘫 |
| G81.903 | 半身不遂(偏瘫) |
| G81.904 | 轻偏瘫 |
| G81.951 | 偏瘫 |
| G82.051 | 弛缓性截瘫 |
| G82.101 | 痉挛性截瘫 |
| G82.201 | 不全截瘫 |
| G82.202 | 陈旧性脊柱骨折伴截瘫 |
| G82.203 | 陈旧性腰椎骨折伴截瘫 |
| G82.204 | 高位截瘫 |
| G82.205 | 截瘫 |
| G82.351 | 弛缓性四肢瘫痪 |
| G82.451 | 痉挛性四肢瘫痪 |
| G82.501 | 四肢不全瘫 |
| G82.502 | 四肢瘫 |
| G83.051 | 双侧上肢瘫痪 |
| G83.101 | 下肢单瘫 |
| G83.201 | 上肢单瘫 |
| G83.251 | 桡神经麻痹 |
| G83.252 | 上肢瘫痪 |
| G83.351 | 单瘫 |
| G83.401 | 马尾综合征 |
| G83.451 | 马尾综合征引起的神经原性膀胱炎 |
| G83.801 | 布朗-塞卡尔氏麻痹综合征(脊髓半侧损害) |
| G83.802 | 托德氏(TODD氏)麻痹 |
| G83.803 | 完全性瘫痪 |
| G83.851 | 交叉性面神经偏瘫 |
| G83.901 | 痉挛性瘫痪 |
| G83.902 | 瘫痪 |
| G83.951 | 轻度瘫痪 |
| G83.952 | 麻痹(瘫痪)综合症 |
数字化后纸质档案(病案)真空封存保管技术
与国家档案局科学技术研究所合作课题
防霉防潮防尘防虫防水,降低保管成本,解决保管难题
关于神经内科常见疾病的编码细化问题
关于神经内科常见疾病的编码细化问题来源:我爱病案管理首页主要诊断及编码时,常常会出现.9的编码,这种编码往往被称为“垃圾编码”,实际上就是说编码没有细化,因此在信息上传后,反映的问题就是医院诊断水平低或是编码水平低。比如:脑梗死的诊断。乡镇卫生院也诊断脑梗死,可能由于诊疗条件或医生水平的,这级医院只能笼统的诊断脑梗死,而不能具体确定脑梗死的部位,二级或三级医院,医生会对脑梗死的部位会有具体定位,而脑梗死的相关编码,也正是根据脑梗死的不同部位有不同的编码,因此,要求医师的主要诊断名称也要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