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2:48:48
文档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

镇海区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初二语文考生须知:1.全卷共四个大题,21个小题。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请将学校、姓名、班级填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上。3.请在答题卡的规定区域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或超出答题卡的规定区域作答无效。温馨提示:全卷含书写分5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一、探源·海丝古港(21分)班级正在开展“甬城民俗六月端午”的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题目。1.请为下面语段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拼音,以及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作为率先入选世界非物
推荐度:
导读镇海区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初二语文考生须知:1.全卷共四个大题,21个小题。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请将学校、姓名、班级填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上。3.请在答题卡的规定区域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或超出答题卡的规定区域作答无效。温馨提示:全卷含书写分5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一、探源·海丝古港(21分)班级正在开展“甬城民俗六月端午”的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题目。1.请为下面语段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拼音,以及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作为率先入选世界非物
镇海区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初二语文

考生须知:

1.全卷共四个大题,21个小题。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请将学校、姓名、班级填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上。

3.请在答题卡的规定区域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或超出答题卡的规定区域作答无效。温馨提示:全卷含书写分5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

一、探源·海丝古港(21分)

班级正在开展“甬城民俗六月端午”的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题目。

1.请为下面语段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拼音,以及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作为率先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承载(1)______(A.zǎi B.zài )着多样且厚重的传统文化,需要进一步挖jué(2)_______。一些地方通过开展端午诗会、专题展览、读书分享会等活动,借助动漫、情景剧、微纪录片等形式,培植爱国情怀,培育天人合一的自然观、除huì(3)______驱病的健康观,已成为传承发扬传统节日文化精cuì(4)_______的创新途径。可以说,这些深具文化内涵的活动与形式,赋予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以文化魅力,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将中华民族的精神操守、道德力量根植人心。

2.据史料记载,宁波在宋朝就盛行龙舟竞渡。而当地出土的文物“羽人竞渡纹铜钺”(下图)则形象地记

录了两千多年前越地先民们的航渡生活。请你结合下列资料完成对“钺”这一文物的探究。羽人竞渡纹铜钺

“钺”的汉字档案

字形钺(戊)

实物图

片字形演变图示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

读音yuè

文献记载“夏执玄戊.,殷执白戚,周左杖黄戊.、右秉白旄。”

(《司马法》)“汤自把钺.以伐昆吾。”

(《史记》)“东井西曲星曰戊.。”

(《汉书》)“诸侯,赐弓矢然后征,赐斧钺.然后杀。”

(《礼记》)

(1)根据“钺”的汉字档案,以下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钺”字原作“戊”,甲骨文像一把有长柄的圆刃大斧,属于会意字。

B.“戊”和“戊、戌、戎”等字的部首都为“戈”,可推测它们最早的意思都与战斗武器有关。

C.《史记》中的“汤自把钺以伐昆吾”一句,“钺”即为释义③之意。

D.《司马法》中的“玄戊”“黄戊”指不同颜色的同种兵器,“白戚”“白旄”指同一颜色的不同兵器。(2)如今,“羽人竞渡纹铜钺”已成为宁波颇受关注的文化“网红”,市民们提出推选它作为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的申遗标志,请你结合上述资料拟写两条推选理由。

3.经典诗文,文质兼美,意境深远,值得反复诵读品味。请你补全下面语段中的古诗文。

诗文绘景:诗文中有李白“青山横北郭,(1)_______”的秀美乡村;有苏轼“(2)________,漏断人初静”的静美月夜;有柳宗元“青树翠蔓,蒙络摇缀,(3)_______”的葱郁树木。诗文传情:《关雎》中有君子对窈窕淑女“悠哉悠哉,(4)_____”的无比思念之情;《卖炭翁》中有白居易对卖炭老人“(5)________,________”身处生存困境、内心矛盾的无限同情;《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有常建“(6)_______,但余钟磬音”的淡泊情怀和超凡脱俗的胸襟。诗文咏志: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巧妙设喻,用“欲济无舟楫,(7)______”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从政的心愿;经典诗文蕴涵古人的哲思和情怀,如“(8)________,_______”,给予我们思想启迪和情感陶冶。

二、思考·经典再现(56分)

(一)名著阅读(7分)

4.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经典常谈》目录《说文解字》第一《周易》第二《春秋》《尚书》第三《诗经》第四

三礼第

五三传第

四书第

《战国策》第八《史记》《汉书》第九诸子第十辞赋第十

诗第十

二文第十三

请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参考上面《经典常谈》目录,完成下面表格中的题目。阅读方法指

探究内容推荐篇目阐述理由

根据兴趣选择阅读对古代说客

感兴趣

(1)

_____

汉代刘向在前人基础上整理了说客的说辞,编成此书。阅读此书,

你可以领略古代说客广博的知识和过人的机智。

根据目的选择阅读探究屈原的

爱国精神

辞赋第十

(2)_________

(3)______

对太极八卦

有疑问《周易》

第二

卦爻辞也是卜筮官的占筮纪录,卜筮官将卦爻辞按着于卦爻的顺

序编辑起来,便成了这部书。

5.下列小说中的人物对主人公的成长都产生过重要影响。请任选一个,结合相关情节进行分析。

A.朱赫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B.田晓霞(《平凡的世界》)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6分)

桃花源在哪里

梁衡

①中国文学史上有许多的游记名篇,也造就了许多的山水品牌,成了今天旅游的新卖点。但让人吃惊的是,一个虚构的桃花源却盖过了所有的真山水,弄得国内只要稍微有一点姿色的风景,就去打桃花源的牌子。桃花源成了风景的偶像。凡偶像都代表一种精神,而精神的东西是既无形又可幻化为万形。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一处风景,但绝不是单纯的风景,它是被审美的汁液所浸泡,又为理想的光环所笼罩着的山水。

②我见到的第一个桃花源是福建武夷山区。从福州出发过永安县,车停在路边,有指示牌:桃花源。我说这柏油马路一条、石山一座,怎么是桃花源?主人说不急,先请下车。行几百米,果见一河,溯流而上,渐行渐深,林木葱茏,繁花似锦,两山夹岸,绿峰荡漾,胸爽如洗。

③再沿路北上就是著名的武夷山。当游人气喘吁吁地翻过名为“天游”的石山顶,忽眼前一亮,见一竹篱小墙。穿过篱笆小门,地敞为坪,青草如茵,草坪尽处一泓碧水如镜,整座红色的山崖倒映其中,绿树四合,凉风拂衣,汗热顿消。这时席地而坐,俯视池水之中,蓝天白云,悠然自得。草坪上散摆着些茶桌,武夷山的“大红袍”茶海内知名,你在这里尽可细品杯中乾坤,把玩手中岁月。那天我正低头品茗,忽听有人呼唤,隔数桌之外走过一人,原来是十多年未见的一位南海边的朋友,不期在此相遇。我们相抱而呼,以茶代酒,痛饮一番。我一面感叹世界之小,又更觉着桃花源之妙,它真是一个可暗通今昔的时光隧道。

④我看到的另一处桃花源是在湖北恩施。这里是湘、鄂、黔交界的武陵山区,《桃花源记》正好说的是武陵人的事。当地人以此附比桃花源也算言之有据,比别处更多一点骄傲。

⑤武陵山区多洞。这洞大得让你不敢去想,而洞深几许到现在也没有探出个所以。这比陶渊明说的“桃林夹岸,山有小口,豁然开朗”更要神秘。那天我们就在山洞里的一个千剧场看了一台现代武陵人的歌舞演出,真是恍若隔世,不知梦在何处。

⑥最动人的是情歌演唱。男女歌手分别站在舞台两侧的两个山头上引吭高歌。还有哭嫁歌。婚嫁本是喜事,但女儿出嫁要哭,大哭,不舍爹娘,不舍闺友。这是桃花源中的歌。是在武陵山中的时光隧道中听到的魏晋声、秦汉韵啊。

⑦那天演的又有丧葬歌。人之大悲莫过于死,但这么悲伤的事却用唱歌来表达。生死有命,回归自然,仿佛到了一个生死无界,喜乐无忧的神仙境界。在歌声中我听到了陶渊明那首自己拟的《挽歌》:“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你不得不承认这山洞里的桃源世界确实还在继续着陶渊明所创造的那个生命境界和审美意境。

⑧一日,我们来到一处万亩桃林。正是开花季节,晚照中红浪滚滚,一直铺向天边。我们随意选了一处半山腰的“农家乐”,在院子里摆桌吃饭。席间喝米酒,唱古老的歌,摔酒碗。主人对我们这些山外来人更是十分亲热。有如《桃花源记》所言:“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他们知道这里就是桃花源,是他们的家,祖祖辈辈都这样自自然然地生活着。

⑨桃花源不只是风景,而是一种生活符号,一种文化标记。

(本文节选自梁衡的《心中的桃花源》)6.【探·桃源之境】请你跟随作者的脚步,探寻文中两处桃花源,将下面表格内容填写完整。

“桃花

源”

所至所见所感

福建武夷山溯流探源一一登石山

顶一一

“我一面感叹世界之小,又更觉着桃花源之妙,它真是一个可暗通今

昔的时光隧道。”(2)______——旧友

重逢

恩施

(1)______洞中观歌舞一一农家

吃酒食

(3)“______________。”(填文中原句)

7.【品·桃源之美】请联系上下文,赏析第②段中划横线的写景语句。

行几百米,果见一河,溯流而上,渐行渐深,林木葱茏,繁花似锦,两山夹岸,绿峰荡漾,胸爽如洗。8.【悟·桃源之情】读游记要关注景,也要关注人。本文第③⑧两段都写了“桃源”所遇之人,请你结合全文,说说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9.【辨·桃源之思】文末,作者说“桃花源不只是风景,而是一种生活符号,一种文化标记。”结合全文,联系你的阅读和生活经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3分)

【材料一】

ChatGPT的基本信息

①最近火热的ChatGPT,是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OpenAI开发的一种全新聊天机器人模型,它能够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来进行对话,还能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进行互动,并协助人类完成一系列任务。

②这款AI语言模型,让撰写邮件、论文、脚本,制订商业提案,创作诗歌、故事,甚至敲代码、检查程序错误都变得易如反掌。

③不少和ChatGPT“聊过天”的网友纷纷感叹,“只有你想不到,没有ChatGPT办不成的”。上线仅仅两个月,ChatGPT的活跃用户就突破一亿。(节选自《火爆全网的ChatGPT到底是个啥》)【材料二】

用户与ChatGPT的人机对话记录

用户甲我希望你表现得像《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我希望你像“孙悟空”一样回应和回答。不要写任何解释。只回答像“孙悟空”。你必须知道“孙悟空”的所有知识。我的第一句话是“你好”。

ChatGPT哎呦,是哪路神仙来着?嘿嘿,你好你好,不知道老孙有什么可以帮你的吗?用户甲我师傅被抓走了,帮我救他。

ChatGPT

什么?!你师傅被抓走了?这个妖怪胆子真够大!老孙立马就去把他救出来!

你知道妖怪藏在哪里吗?还有,你师傅的情况怎么样?

用户乙解决学术不端行为你有哪些建议?

ChatGPT 以下是我给出的一些解决学术不端行为的建议:

1.加强教育和宣传:学术界需要加强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教育和宣传,包括对

相关规范和道德准则的宣传和普及,以及对不端行为的警示和惩戒。

2.建立监管和惩戒机制:学术界需要建立有效的监管和惩戒机制,比如设立

的学术伦理委员会或者监管机构,加强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监督和惩戒。

3.加强技术手段的应用:学术界可以借助现代技术手段,比如利用软件检测

抄袭、重复发表等行为,提高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检测和监控。

需要指出的是,学术不端行为的解决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需要各方共

同努力,才能建立一个健康、规范的学术环境。

(节选自“出版江湖”公众号2023年2月20日)

【材料三】

ChatGPT的局限性

①到目前为止,虽然ChatGPT看似“聪慧异常”,但也有不少“硬伤”;而我们人类在跨越历史、行走人间中形成的智慧,更是这世界上独一份的珍贵。

②在官网上,ChatGPT早已在“自我介绍”中坦言了自身不足;可能偶尔产生不正确的信息,可能偶尔产生有害的指示或有偏见的内容,对2021年之后的世界认知有限,并且还不具备对复杂和抽象系统的理解能力。这些不足,有些随着技术进步能迭代修复,有些则注定无法超越、取代人类。

③ChatGPT的“模式化”无法取代人类的“差异化”。ChatGPT再“神通广大”,也只是人工智能实验室OpenAI开发的语言模型,其流畅对话的背后是大量文本数据,机器智能一旦被概念框架限定,就只能在既有框架内运行,有时难免陷入“模式化”“套路化”的窠臼。而我们人类,生而不同,正是这些“独一无二”的差异性才让人类文明得以延绵、生生不息。ChatGPT可以写关于“童年”的文章,但我的童年里有蝉鸣、有星星、有蒲扇;你的童年里也许有街道、补习班、游戏机,这些又怎么能用固定的答案来形容呢?

④其次,ChatGPT的“理性化”也无法取代人类的“感性化”。人工智能的“智能”更多是一种理性能力,而人类的智能还包括价值判断、意志情感、审美情趣等非理性内容。就像ChatGPT在回答中所说“我不具备自主意识,我的回答不包含意见或情感”。换而言之,它可以模拟杜甫的写作风格,却模拟不出“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它可以解出一道客观题,但无法洞悉你此刻快不快乐;它可以提供事实

信息,但无法代替人类做出任何判断和选择。而这些想象力、创造力、洞察力、感受力,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础。

【材料四】

人工智能会走多远

①“踢足球都是盘带、射门,但是要做到梅西那么好也不容易。”中国科技部王志刚5日在今年全国的首场“通道”上以踢足球为喻回应ChatGPT话题。

②这是当下“智能聊天网红”ChatGPT火热程度的一个缩影,与之相关的人工智能也成为今年全国期间的热议话题。

③让它备受关注的原因之一在于,ChatGPT的出现让人们看到人工智能在知识问答、文本生成等方面的“卓越能力”,也让不少人陷入“饭碗焦虑”,担心未来大量工作将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④谈及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走到哪一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赵晓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一种语言大模型,ChatGPT在文献分析、综述、语法纠错等应用中效率大大超过人类,但在语言理解、语境联想等方面的能力远不如人类,更不能指望该模型生成新思想、新方法。

⑤需指出的是,人工智能之路要走远,还需确立红线约束。目前,人工智能技术滥用带来的负面影响已引起社会关注。王志刚5日在“通道”上特别提到要注意规范科技伦理,趋利避害。

⑥此外,人工智能应用的常见问题还涉及数据所有权、数据获取合法性、数据泄露、网络安全等。赵晓光指出,作为人类的工具,人工智能带来的这些伦理问题主要体现在使用工具层面,可以通过制定法律法规、规则等对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者进行约束。

(节选自《人工智能会走多远》)

10.下列表述与上述文本内容相符合的一项是()

A.最近火热的ChatGPT,自上线以来,其活跃用户就突破一亿。

B.ChatGPT能够与用户进行对话互动,例如可以向用户全面详细地介绍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相关信息。

C.ChatGPT在知识问答、文本生成等方面的“卓越能力”,让不少人担心未来大量工作将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D.人工智能应用的常见问题涉及数据所有权、数据获取合法性、数据泄露、网络安全等,这将对使用者的自我道德约束提出更高要求。

11.如果为上述材料拟写主标题,你认为下面三个标题哪个作为主标题更合适,请简述理由。

A.未来最大的挑战

B.ChatGPT来啦

C.震惊!ChatGPT火爆全网,却自爆弱点

12.中国科技部王志刚以踢足球为喻回应ChatGPT话题“踢足球都是盘带、射门,但是要做到梅西那么好也不容易。”请结合材料,说说这句回应的言外之意。(注:梅西为世界顶级足球明星)

13.结合文本材料,请你推断下面A、B文段哪个更可能是ChatGPT所写,请简述理由。

【文段A】

粽子是一种用粘米、糯米或其他谷类制成的糯性食品。它外面裹着竹叶,里面包着肉、豆、鸡蛋等馅料,味道非常好。吃粽子已经成为端午节的一个传统习俗。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无论何时何地,无论身处何方,每个人都要品尝一口美味的粽子,既纪念屈原,也传承文化。

【文段B】

我们白羊湖一带的人都包“小脚粽”,大概算世界上最好看最好吃的粽子。祖母把雪白的糯米盛在四张粽叶里,窝成一只小脚的形状来,塞紧包好,扎上红红绿绿的花线。有一只粽子挂到我的脖子上了,我低头朝那只粽子左看右看,发现祖母包的粽子一年比一年大,挂着香喷喷、沉甸甸的。

(四)文言文阅读(15分)

【甲】

马说

(唐)韩愈

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

应科目时与人书①

(唐)韩愈

月、日②,愈再拜:

①天池之滨,大江之溃③,曰有怪物焉.,盖非常鳞凡介④之品汇匹俦⑤也。其得水,变化风雨,上下于天不难也。

②其不及水,盖寻常尺寸之间耳。无高山、大陵、旷途、绝险为之关隔也,然其穷涸,不能自致乎水,为獱⑥獭之笑者,盖十矣。如有力者,哀其穷而运转之,盖一举手、一投足之劳也。然是.物也,负其异于众也,且曰:“烂死于沙泥,吾宁乐之。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视之若无睹也。其死其生,固不可知也。

③今又有有力者当其前矣,聊.试仰首一鸣号焉,庸讵⑦知有力者不哀其穷而忘一举手、一投足之劳,而转之清波乎?其哀之,命也.;其不哀之,命也.;知其在命,而且鸣号之者,亦命也.。

④愈今者实有类于是是以忘其疏愚之罪而有是说焉。阁下其亦怜.察之。

【注释】①应科目:即参加吏部主持的博学鸿词科考试,以取得授官资格。韩愈进士及第后,曾三次参加博学鸿词科考试,接连败北,此文便写于这一时期。②月、日:某月某日。③溃(fén):水边。④常鳞凡介:普通的水族。⑤匹俦(chóu):同类。⑥獱:水獭。⑦庸讵(jù):怎么,难道。

14.根据文意,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3处)

愈今者实有类于是是以忘其疏愚之罪而有是说焉。

15.请根据表格中提供的方法,理解词义。

方法示例与义项释义

课内迁移法(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是.马也,虽有千里只能

(1)曰有怪物焉.()

(2)然是.物也()

成语关联法同病相怜.

(3)“阁下其亦怜察之”中

“怜”的意思解释为()

查阅字典法字典中“聊”的义项为:①依赖、

寄托;②暂且、姑且;③恐惧的样

子。

(4)你认为“聊试仰首一鸣号

焉”的“聊”意思为()(填

序号)

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2)如有力者,哀其穷而运转之,盖一举手、一投足之劳也。

17.联系甲乙两文,结合加点虚词及句式,说说下面语句中作者所表达的复杂情感。

其哀之,命也.;其不哀之。命也.;知其在命,而且鸣号之者,亦命也.。

(五)古诗阅读(5分)

芣苢①

诗经·周南

采采②芣苢,薄言③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④之。采采芣苢,薄言捋⑤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⑥之。采采芣苢,薄言襭⑦之。

【注】①芣苢(fúyǐ):车前草。这首诗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②采采:茂盛的样子。③薄、言:都是助词,无实义。④掇:拾取。⑤捋(luō):从茎上成把地把籽抹下来。⑥袺(jié):手提衣襟兜东西。

⑦襭(xié):把衣襟掖在腰带上兜东西。

18.这首诗采用了_______的形式,即每一章句数、字数相等,只是有几个动词不同,形成一唱三叹、______的效果。

19.诗经是可以吟唱的。你会为《芣苢》选取怎样情感基调的背景音乐,请结合诗歌内容说明理由。

三、传承·山海流韵(68分)

20.一个地区的美食小吃、民俗活动、传统工艺都是当地一张张特色的“文化名片”。请你选择自己家乡的某一张“文化名片”,写一段简短的说明性文字。

要求:①把握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②选择合适的说明顺序;③运用恰当生动的说明方法和语言;④字数不超过150。

21.在语文学习天地中,我们思考并收获着、成长着。校文学社公众号要出一期专刊,回顾、总结八年级下册的语文学习生活。请你结合本册语文学习的经历与感受,根据下面表格要求,选择一个栏目写一篇文章来投稿。

主题文体要求

致敬经典传承文化读后感请选择你读过的中国传统文化著作或名篇,写一篇读后感。演讲稿围绕主题,写一篇面向全校师生的演讲稿。

游记请选择你去过的一处文化名胜,写一篇游记。

故事

请选择一则你读过的中国古代故事,发挥联想与想象,在

原有基础上加工、新编一则故事。

要求:(1)自拟题目,文章不少于500字。(2)不要出现含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文档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

镇海区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初二语文考生须知:1.全卷共四个大题,21个小题。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请将学校、姓名、班级填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上。3.请在答题卡的规定区域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或超出答题卡的规定区域作答无效。温馨提示:全卷含书写分5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一、探源·海丝古港(21分)班级正在开展“甬城民俗六月端午”的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题目。1.请为下面语段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拼音,以及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作为率先入选世界非物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