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单元《学写说明文》
【备课时间】11月3日
【教材分析】
本次习作要求是“搜集资料,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一事物介绍清楚”。即要求学生完成一篇说明文写作。说明性文章要求能抓住事物鲜明的特点进行具体说明,以帮助人们认识事物,获取知识。单元习作第一部分以表格的形式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以拓宽选材的思路,并提出明确的习作任务。第二部分从写之前、写之时、写之后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习作建议。结合说明性文章的特点,教材从内容、方法和篇章布局三方面提出具体的要求。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能力,能根据习作的要求进行选材、构思、写作,学生第一次学写说明文,基本上可以按照说明文的方法进行写作,但是容易产生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老师需要给予一定的方法指导,引导学生观察更细致,写作更具体,描写更生动。可提前布置前置性作业,方便学生提前进行观察或收集资料。受生活经验的影响,学生可能存在打不开思路的现象,多选择常见的事物、动物、植物等作为介绍的对象,课堂上可以让学生结合教材中的表格,说一说自己打算介绍什么事物,引导学生从兴趣、生活等方面入手,确立说明对象,在小组内交流写什么内容、怎么写,引导学生针对所选事物进行交流,说说从哪些方面介绍。
【教学目标】
1.明确习作内容和习作要求,教师指导习作,赏析范文,进一步了解将事物介绍清楚的方法。
2.能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
3.学习有序观察,并在观察中抓住事物的特征;学习搜集、处理和利用资
【教学重点】
灵活运用本单元学到的说明方法,介绍一种事物。
【教学难点】
`学会写说明文,将阅读中学到的说明文的表达方法恰当地运用到习作中。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前置作业】
1.实践类:选择自己了解并感兴趣的一种事物,可以是:动物、植物、物品、美食……进行细致地观察,了解其外形、结构、功能等特点。
2.材料类:想一想本单元几篇课文都是从哪些方面介绍一种事物的,搜一搜描写同类型事物的文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单元回顾,导入新课
在习作中运用合适的说明方法,是写好说明文的小妙招。回顾本单元所学文章的内容,并说说学到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二、指导审题,明确写法
出示习作要求:
1.介绍一种事物,题目自拟。
2.写清楚事物的特点。
3.试着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
4.写完后认真修改。
审题指导:本次习作要求介绍的一种事物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植物,可以是物品,也可以是美食,还可以是任意感兴趣的内容。在写作过程当中要想写清楚事物的特点,首先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认真观察。其次,在写的过程当中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合理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介绍清楚事物。最后,写完之后同学间互相交流、互相沟通,然后听取别人的意见,结合自己的思考,再次精心修改。
(二)写作思路导航
第一步:选准对象,确定事物
出示表格
| 与动物有关 | 恐龙 袋鼠的自述 动物的尾巴 |
| 与植物有关 | 菊花 热带植物大观园 种子的旅行 |
| 与物品有关 | 灯 扫地机器人 溜溜球的玩法 |
| 与美食有关 | 涮羊肉 怎样泡酸菜 我的美食地图 |
| 其他感兴趣的内容 | 火星的秘密 草原旅游指南 中国传统吉祥物 |
①可以以第一人称来写,如《袋鼠的自述》,这样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②还可以换一个视角,把事物当成人来写,比如《种子的旅行》;
③不仅可以介绍一种事物,还可以介绍这种事物的制作过程,如《怎样泡酸菜》。
一定要选择自己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特别喜欢、感兴趣的事物来写,这样便于抓住事物的特点,把它介绍的清楚明白,这样文章才能够引人入胜。
第二步:认真观察,收集资料。
交流:
观察顺序—从上到下、从外到内、从中间到两边、从整体到局部等
收集资料途径—可以通过图书、通过网络、通过电视、通过去实地观察等
第三步:选定方法,具体描写。
【佳段赏析】
“一天一个苹果”是人们熟知的健康口号。的确,苹果的营养很丰富。它含有丰富的糖类、有机酸、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多酚及黄酮类营养物质,被科学家称为“全方位的健康水果”。
赏析:片段中,作者开门见山,用谚语拉近距离,接着具体描写苹果的营养成分,最后用科学家的话语准确定位,增强了可信度,能够很好地吸引读者的眼球。这就叫抓住特点,重点说明。
不同的事物应该从不同的方面去抓住特点来描写
| 事物类型 | 具体写作要点 | 说明方法 |
| 动物 | 外形、生活习性、繁殖方式、与人类的关系…… | |
| 植物 | 外形、生长环境、生长过程、实用价值…… | |
| 物品 | 大小、颜色、形状、材质、功能、种类…… | |
| 美食 | 产地、制作过程、色香味…… | |
| …… | …… |
(1)在依据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尽量风趣幽默。
(2)可以穿插生动的实例,也可以打比方等。
第四步:加入合适的开头结尾
(一)开头
(1)用故事开头,引起读者兴趣,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其实,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2)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突出说明对象。
“玩具车是许多人都喜欢的玩具,尤其是我们班的男孩子,最近开始流行玩可以遥控指挥的遥控玩具车。”
(3)用问句开头,可以引起读者的思考,让读者自然而然的跟随作者走进所写事物。
“你见过美丽的菊花吗?”
(二)结尾
(1)总结赞美
“这个精巧漂亮的铅笔刀,不仅省时间、省力气,而且还安全、卫生。它真是我的好帮手,也是我最喜欢的学习用具。”
这个结尾用了总结的方法,它总结了铅笔刀省时、省力、安全、卫生的特点,并对铅笔刀进行赞美,达到点睛的效果。
(2)突出说明对象
“这就是我们----令人生厌的冠状病毒。”
短小精干、语言简洁。作者运用第一人称自述的口吻,简洁的语言,强调了习作的说明对象。
三、佳作引领,借鉴提高
冠状病毒的自述
大家好,我是一种人见人怕、花见花落的超级病毒,直径只有100nm左右,非常非常的小哎。因为我比普通病毒表面多出许多刺突,那些刺突就像一个个小图钉,更像国王的王冠,所以人们称我们叫冠状病毒。还因为普通病毒组成结构是双条链,而我们是单条链,所以,我们比普通病毒更任性,更随意,更不诚信,想怎么就怎么,往往会胡作非为。人们称我们这个特性叫不稳定性,它经常变异。
我们一般都是以野生动物为宿主,也就是说,我们与野生动物和平共处。但是,有一天,我们的宿主被人类宰杀了,成为了饭桌上的美味,我们也就理所当然、顺理成章地来到人们的身体里。
我们原本不可以繁殖后代,可是,我们想出一个办法,躲过了人体内的免疫精英----淋巴细胞,进入人的细胞。我们穿上唯一的家产----蛋白质外衣,穿过人的细胞膜,脱掉外衣,黑进细胞核,绑架主事的基因,发号施令,复制病毒基因,制造蛋白质外衣,很快就
有了和我们一样的上百个完整病毒。
我们在人的上呼吸道、下呼吸道疯狂,有时也会跑到人的胃部去搞搞。叫人发烧、咳嗽、头痛,患上病毒性肺炎,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救治,就会使人呼吸加快、衰竭,多脏器损害,导致死亡。
感染上我们的人,如果不及时隔离,我们这些病毒,就会随着这些人们,传播给其他人。我们可以通过病人的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等近距离传播;还可以通过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让人吸入,甚至飞沫沉积在物品的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让人感染。我们可以潜伏在人的身体里7到14天,让人传人的情况防不胜防。你看,我们厉害吧!
当然,我们也有害怕的。例如我们怕人们外出戴口罩、眼镜,回家换衣、洗手,拒我们于体外;怕遇到酒精、消毒液等让我们一命呜呼;更怕将我们置于56摄氏度以上的高温中30分钟,让我们永远灭绝。
这就是我们----令人生厌的冠状病毒。
赏析:这篇说明文习作,小作者选择“冠状病毒”这一热议事物,运用列数字、打比方、作诠释、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抓住冠状病毒的样子及特性、如何入侵人体、繁殖方式、怎样致病、传播途径、惧怕的东西等特点说明了冠状病毒的基本特征,选材新颖,语言生动形象,表达准确,得体,没有让我们感受到说明文语言的干巴巴、冷冰冰。对当下新冠肺炎的防护起到了积极的宣传作用,具有现实意义。是一篇比较成功的习作。
4、谋篇布局,试写
学生根据前置作业和本节所学放手写作。
5、布置作业 课下继续完善本次习作。
板书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习作讲评,再次学习巩固“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事物介绍清楚”。
2.学会对照评价表,对自己或他人的作文进行合理的评价、修改。
【教学过程】
(一)回顾写作要求
(二)出示评价标准
内容 1.介绍一种事物。
2.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
写法 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事物写清楚。
语言 1.通顺流畅。
2.选择恰当的语言风格。
常规 1.书写。2.段落。3.标点符号。
(三)修改作文,交流分享
1.带领学生修改例文,确立从哪些方面入手。
2.对照评价,学生自改。
3.对照评价,小组内互改。
4.推荐小组内优秀作文,学生范读。互提意见。(班内点评)
(四)再次完善作文
(五)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