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2:45:34
文档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主备人:孙石磊一、教材分析:本组教材围绕“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写,由3篇精读课文、1篇略读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组成。《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赞颂长江的雄伟气势、西湖的旖旎多姿。《富饶的西沙群岛》反映了南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美丽的小兴安岭》描绘了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璀璨的明珠》展示了现代都市的美丽和繁华。从导语到课文、到语文园地,各项语文活动的安排,都是围绕着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展现祖国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爱祖国
推荐度:
导读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主备人:孙石磊一、教材分析:本组教材围绕“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写,由3篇精读课文、1篇略读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组成。《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赞颂长江的雄伟气势、西湖的旖旎多姿。《富饶的西沙群岛》反映了南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美丽的小兴安岭》描绘了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璀璨的明珠》展示了现代都市的美丽和繁华。从导语到课文、到语文园地,各项语文活动的安排,都是围绕着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展现祖国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爱祖国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主备人:孙石磊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写,由3篇精读课文、1篇略读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组成。《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赞颂长江的雄伟气势、西湖的旖旎多姿 。《富饶的西沙群岛》反映了南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美丽的小兴安岭》描绘了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璀璨的明珠》展示了现代都市的美丽和繁华。

从导语到课文、到语文园地,各项语文活动的安排,都是围绕着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展现祖国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一主旨编排的。单元内各部分互相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听说读写各项能力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在二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和二年级下册第三组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学习本组课文,可以将新旧两方面的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的山河壮美。学习古诗,要读懂词句,理解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其他三篇写景的课文,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在充分的阅读中,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学习过程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加深对祖国山河的了解。同时,指导学生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

二、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两首古诗。

       2、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5、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激发学生热爱、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的意境美,培养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感情。

2、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我国西沙群岛的魅力和富饶。

3、准确理解课文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句子,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学习抓住景物特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璀璨的明珠。

四、课时安排:

21、古诗两首         2课时          22、富饶的西沙群岛          2课时

23、美丽的小兴安岭  2课时          24、,璀璨的明珠      2课时

语文园地六                  1课时              口语交际                     1课时

习作                           3课时

21 古诗两首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①认识“亦、妆”2个字。会写“断、楚、孤、帆”4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③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回忆诗人,导入新课

①同学们,你们了解李白吗?谁来背背他写的诗?

②看来同学们非常喜欢李白的诗,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他写的一首诗——(学生齐读课题)

二、出示自读提纲,读通诗句,了解诗意(第一次先学后教)

①学生初读课文。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读不准的字音多读几遍,在读不懂的地方打一个问号。

②检查交流。

a.出示课文中生字:断 楚 孤 帆 亦 妆

让学生读生字,并帮助正音。

b.读课文《望天门山》。如果大家把这些生字带到诗中一定会读得更好!

学生读诗句,个人读,集体读。

③自读自悟诗意。请大系课文中注释,并参考一些工具书,想一想诗句的意思。

a.学生个人读悟。b.在学习小组中交流。c.提出疑问,大家商讨解决。

d.教师引导大家说说诗意。

三、诵读全诗,感悟诗情(第二次先学后教)

①教师范读,学生自由体验。

②练习赏读,整体体验,力求读出感情。

③指名朗读,读完后,请介绍为什么读得这么好!

④引导背诵:这么美的诗大家想不想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呢?

四、自由练背。 同桌互相背。 学生有感情读背。

五、书写生字,默写课文

①练习生字“断、楚、孤、帆”。  ②默写《望天门山》。

六、总结全诗,深化感悟

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呢?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感受表达出来。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①认识“亦、妆”2个字。会写“断、楚、孤、帆”4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③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①读诗。提问:西湖的景色美吗?如果你欣赏了雨中的西湖,那才别有一番滋味呢!

②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二、自由诵读,初步感悟

①借助拼音初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教师重点指导:潋liànyàn 空蒙kōngméng

淡妆浓抹dànzhuāngnóngmǒ 相宜xiāngyí

③读通课文:如果把这些生字新词放入诗中,大家一定会读得更好!

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诗的朗读节奏。

④同座互读全诗,并相互正音。

三、熟读成诵,体验情境

①朗读交流。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集体读。

②体会诗意。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③再读课文,读出诗情。你能将西湖雨中的美景读出来吗?

学生反复诵读体验。

④学生自由背诵。

四、走出课文,拓展延伸

①交流课前搜集的描写祖国壮美河山的诗。

②举行“美丽的祖国”古诗词朗诵会。

板书:

                       21、古诗两首

     望天门山                       饮湖上初晴后雨

李白 (唐)                        苏轼 (宋)

                              

22 富饶的西沙群岛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①认识“饶、屿”等10个生字。会写“蓝、赖”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21个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③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你知道西沙群岛在什么地方吗?西沙群岛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我们读完这篇课文就会有所了解。

二、初读课文

①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流利。

②检查生字新词。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深蓝 懒洋洋 披甲 划来划去 威武 

拣贝壳 形状 渔业工人 肥料 祖祖辈辈 富饶 岛屿 山崖 栖息 鸟粪

③交流老师提出的问题。

三、朗读感悟

四、课后拓展

①搜集描写祖国风光的诗句、谚语、歇后语等。

②背一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③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④摘抄课文中优美语句,丰富语言积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丰富语言积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

一、再读课文

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②教师出示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有关图片,学生看图背诵相应的段落。

二、举行“可爱的祖国”古诗名言展示会

①学生交流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如:

《望庐山瀑布》《望洞庭》、《峨眉山月歌》《望岳》《钱塘湖春行》。

②学生交注描写祖国风光的谚语。如: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峨嵋天下秀,三峡天下雄。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桂林山水甲天下,阴朔山水甲桂林。

三、积累语言

①学生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②听写刚才抄写的词语,听写后自己对照批改、订正。

③抄写课文中优美的语句。

          板书设计:

                   总—物产丰富、风景优美

富饶的西沙{       分—海面、海底、海滩、海(群)岛

   群岛            总—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附精彩课堂实录片段:

用课文中的话回答,什么样的海水、珊瑚、海参、龙虾、鱼、贝壳、海龟?

  师:自由读3-6自然段,把你喜爱的这段话读流利。再读一读最感兴趣的句子。读给小伙伴听听,互相交流一下感受。

  生:汇报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      师:你听了他的朗读仿佛看见了什么?

  生:仿佛看到了海水五光十色        师:多美呀,谁能把他的美读出来

  生:继续读                        师:海底有什么?谁来读读

  生:再读                          师:你的头脑中有三种形象,那是

  生:珊瑚、海参、龙虾              师:眼中有景,心中有情,谁也能做到?

  生:生读                 师:你也做到了,我们分三大组来读这三种事物。

  生分组读描写珊瑚、海参、龙虾的段落

  师:指一生,瞧,你刚才读书的样子多威武,我们一起来写“威武”这个词

  师板书示范写,重点指导书写两个字的斜钩,指出其区别

  师:指名读描写小鱼的句子     生:读                  生:再读

  师:听了他的朗读,你有什么感受?  生:到处都是鱼,成了鱼的世界

  师:好,怎样读出到处都是鱼,成了鱼的世界? 师示范背诵描写鱼的段落。

  生:指名背句子

  师:她做到了眼中有景,心中有情,一句一句的背,其实学语文就是这样简简单单。我们也来写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句子。

23 美丽的小兴安岭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融、汇”等10个生字。会写“汇、欣”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抽出、嫩绿、汇成”等15个词语。

2、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出示中国地图,教师谈话:在我国东北有一个著名的林区——小兴安岭,为了加强旅游业,林区管理局决定招收一批导游,大家想报名参加竞聘吗?

一、明确要求

那么大家怎样在竞聘中获得成功呢?学生讨论,师生共同确定“闯关”要求。

二、读书闯关

①闯第一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②闯第二关——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三、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检查巩固

①听写生字新词,听写有关句子。

②让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二、继续闯关

①闯第三关——展示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诱人景色。

a.学生先和自己要好的朋友练一练,或和同座练说。

b.学生自由登台介绍,教师引导学生相互评价。

②闯关总结:同学们经过自己努力,不但读得好,而且说得好。你们都是合格的小导游。

三、拓展活动   ①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想想这些句子好在哪里。

②利用星期天观察家乡的一处景物,并且抓住景物特点写一写。

板书:

           23、美丽的小兴安岭

     绿色的海洋        春夏秋冬

    美丽的大花园        巨大的宝库

     

24,璀璨的明珠

学习目标

①能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把称为“东方之珠”的原因。

③让学生搜集资料,了解的历史与今天。

教学重难点: 了解的历史与今天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①板书课题。看了课题,你知道课文讲的是什么地方吗?()

②,她为什么被称为“东方之珠”呢?今天我们就去游览一下,具体感受这颗璀璨无比的“东方之珠”。

二、整体感知

①指名读阅读提示,找出阅读要求:说说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的。

②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

③交流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板书:万国市场 美食天堂 旅游胜地 灯的海洋

三、诵读体验

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自己特别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想想读懂了什么,还有哪儿没有读懂。

②交流展示。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语段,说说从课文中了解到了什么,提出不懂的问题。

③师生共同释疑。

四、拓展活动

举行“的昨天与今天”发布会。

学生自由交流搜集到的资料,也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读了课文后的感受。

板书:

                 24,璀璨的明珠   

万国市场     美食天堂    旅游胜地    灯的海洋

应有尽有     一应惧全    举世闻名    光彩夺目

             

“东方之珠”    璀璨无比                                                                           

语文园地六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增强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

2、进行口语交际的教学。

2、培养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培养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教学过程:

1、揭示交际话题:风景优美的地方。

同学们,你们去过或最想去哪些风景优美的地方?

2、大家去过的或想去的地方真不少!假如你去过那个地方,你能把观赏到的优美色向大家介绍吗?假如你最想去某个地方,能讲讲想去的原因吗?

3、生生交际。

可以与自己同座交流,也可以自由组合成小组进行交流。

4、全班展示交流。

学生自由上台介绍,相互评说。

5、拓展延伸。

祖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可是由于人们缺乏环保意识,使有些优美的风景失去了往日风采,大家想想看,我们怎样使祖国的山更青,水更美?学生相互讨论,谈感想,出主意。教师鼓励学生当环保小卫士。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①了解一字多义的语言现象和几种不同的构词形式,并能在平时自觉积累词语。

②背诵古人描写景物的诗句,并能在平时的读写中应用。

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积累词语。背诵古人描写景物的诗句。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①学生自由读文中两组句子,注意句子中加点的字。

②教师提问:读了这两组句子,大家有什么发现?

③学生讨论交流,发现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句子里意思不同。

④引导学生查字典,了解“深”和“封”的多义。

⑤拓展延伸。“封”和“深”除了这两个意思外还有哪些意思?还可让学生举例说说,还有哪些字也有好几个意思。

二、读读背背

①借助拼音自由读读列出的诗句。

②指名读。集体齐读。③学生试着说说诗句的大概意思。

④学生自由地背一背诗句,可以相互抽查。

⑤指名背诵。小组背诵。集体背。

⑥你还记得哪些描写景物的优美诗句?给大家背一背。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①了解几种不同的构词形式,并能在平时自觉积累词语。

②了解有关祖国山河的知识。

③增强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培养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增强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

教学过程:

日积月累

  一、复习读读背背

   ①借助拼音自由读读列出的诗句。

   ②指名读。集体齐读。

   ③学生试着说说诗句的大概意思。

   ④学生自由地背一背诗句,可以相互抽查。

   ⑤指名背诵。小组背诵。集体背。

   ⑥你还记得哪些描写景物的优美诗句?给大家背一背。

  二、自主学习读读记记

   ①学生在小组内自读所列词语,并说说这些词语的构成有什么特点。

   ②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掌握词语的构成特点。

    AABB式:严严实实 来来往往 舒舒服服 确确实实

    ABAC式:不松不软 又香又脆 又唱又跳 又说又笑

        不慌不忙 不紧不慢 不知不觉 不闻不问

   ③学生读读记记这三组词语。

   ④学生根据词语的构成特点,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看谁说得又多又准确。

三、宽带网

①引导学生通过图书、网络搜集反映祖国迷人景色、富饶物产的资料。

②指导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如:

风景类,物产类;

③在大家搜集了比较丰富的资料以后,我们选一个时间召开“可爱的中国”资料展示会,好吗?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习作 

训练重点:承接口语交际进行整理,按一定顺序写成习作。

训练过程:

一、联系口语交际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有声有色地介绍了自己去过的地方,真让我们大开眼界。如果把它写下来,就会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了!可是怎么写呢?我们可以从刚学过的几篇课文中学到一些方法。

二、教师联系本组课文具体指导。

    按顺序——写清楚

    《富饶的西沙群岛》:海面—海底—海滩—海岛

    《美丽的小兴安岭》:春—夏—秋—冬

    《东方之珠》: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胜地—灯的海洋

    让学生背背印象深的语句。

三、学生构思,自主习作。

    教师对有困难的同学个别指导。

四、学生自我修改,同桌互改。

五、请几个学生读习作,师生共同评点,肯定优点,指出修改方向。

六、学生再次修改习作。

小结:本单元学习的课文都是描写优美风景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介绍他们看过的和想看的优美风景,以导游介绍的形式,游客提问补充,形式很吸引学生。习作中要注意的一个是叙述顺序,另一个是要把此处风景描写的优美。所以一定要用上好词好句。

备课须知:

本次习作要求写一写自己去过的地方,要写出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使别人读了也对这个地方感兴趣。要写好本次作文,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明确题目的要求。这次习作要写的是一个地方,要抓住这个地方的特点写,把每个特点写具体些,这样才能吸引人。 

 二、一段话要围绕一个意思来写。写一段话,在动笔之前,先要想好这一段话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围绕着这个主要意思应先讲到些什么,先讲什么,后讲什么。这样想好后写下来,就能把这个意思表达清楚了。  

三、按一定的顺序描写事物。   

范文:

美丽的广场

我们来到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巨石,上面写着振心广场四个大字,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耀眼的金光.巨石旁边有一个个石凳,我想;这些石凳是不是一方面是给老人休息,一方面是阻止车辆入内.巨石左侧有一个键身区,里面有各种各样好玩的游戏,有跑步机,仰卧体操床,爬杆,我想;这些机器是给老人运动的吧。

我们沿着百油大道往里走,人口处立着一根旗杆,每天清晨,五星红旗在天空中飘扬.广场有一个圆形的活动场,它是用大里石造成的,人们有的在放风筝,还有的在跳绳,可热闹了.最美丽的地方就是照明灯塔,到了晚上,照明灯塔会闪闪发光,五光十色.周围的灯颜色不一,有红的,百的,蓝的,紫的,五颜六色,可漂亮了.广场上最引人注目的是正前方的一个l和一个s组成的一个雕像,它的托着一个金色的球,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沿着小道走,我看见草坪上有柳树,松树,楷节,多姿多彩的.草坪中盛着各种各样的花,有玫瑰花,有桃花,还有樱桃花,美丽极了.灌木有红的,有白的,有绿的,还有深蓝的,浅黄的.这些就像天上的神仙,帮我们撒上漂亮的衣服.

我最爱这迷人的广场.

 

我去过的地方

  我去过上海、北京、南京……可是最让我难忘的还是海南。那里有蔚蓝的天空,辽阔的海洋,还有一眼望不到边的沙滩。这一切让我记忆犹新。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我坐飞机来到了海南。刚到宾馆,我就迫不及待地冲到海边跑进海里,海浪一下子就涌了过来,把我全身都打湿了。海水溅到了我的嘴里感觉咸咸的、涩涩的。海水一浪高过一浪,好像远方连绵的山群。金灿灿的阳光给碧蓝的海水洒下了一片片耀眼的金箔!

  我在沙滩上跑来跑去、抓小螃蟹、捡贝壳,快活极了!沙滩上的贝壳各式各样,有的是园的像一个小菜碟,有个半圆形的贝壳把嘴巴张得大大的,像是在对旁边的一个大贝壳说:“妈妈我爱你”。有的小贝壳依偎在母亲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还有的小贝壳大概太淘气了,被妈妈用嘴夹住不许他欺负小伙伴。那时正是夏天,我玩得满头大汗可一点都不觉得累,妈妈叫我我都不愿意走。

  到了傍晚,阵阵凉爽的海风吹拂着我的面颊。海水也变得温柔多了,她柔柔地轻吻着我的脚趾,把我留下的串串脚印抹平。

  短短的三天很快过去了,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海南。美丽的海南,我以后还要来看你。

富饶的西沙群岛

一、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理解课文词句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每个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围绕中心句把文章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刚才我们的思绪还随着优美的歌声飘飞在西北的,此时我们却要收回思绪,把目光聚焦在我国南海的一群岛屿上,这就是西沙群岛。它那迷人的风光、神秘的色彩令人向往,你们想一睹她的美丽吗?

2.欣赏视频(快看)。

3.从你们闪亮的双眼中,从你们的一声声惊叹声中,老师知道你们已经陶醉在西沙群岛迷人的风光里,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4.作者是怎样描写这美丽的风光的,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齐读课题,正音“饶” )

二、 初读,学习字词。

1看词语(出示),快来叫出它们的名字!(富饶  岛屿 山崖 威武 渔业工人 栖息 产卵 鸟粪 祖祖辈辈)

2.词读准了,课文能读通吗?(真自信)

我请一行同学来读,其他同学要边听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板书: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

师评价:真了不起,你达到了读书的一种境界,把一篇文章读成一句话。

师:快速浏览课文,看看作者游览了西沙群岛的哪些地方?(生找后汇报。师板书:海面 海底 海滩 海岛)

三、 精读2—4段,感悟富饶。

1.海面。

师:此时此刻,我们就站在西沙群岛的大海边,这就是西沙群岛的海水,你感觉怎样?

师:作者是怎样写的?(指名读)

师:谁用文中的话说说海水的特点?

理解:“五光十色”说明什么?

  有哪些颜色?(深蓝、淡青、浅绿、杏黄)

  这么多颜色,用另外一个词形容叫?(五颜六色)为什么用“五光十色”而不用“五颜六色”?

说得真精彩,不同在一个“光”上,每当阳光洒满海面,色彩斑澜,海面上就亮闪闪的,真是_________。(五光十色)

师:西沙群岛的海水就是这么美,没有哪里的海水能超过它,书上用了一个词语来表达,是什么?

师:这么美,这么多的颜色相互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真是美得迷人,谁来美美地读给大家听?(指名)

师:练读、展示读。

师:喜欢的一起来读。

师:你平常见过的海水是什么颜色?那西沙群岛的海水却与众不同,为什么呢?快读读2自然段,答案就藏在其中呢?

出示句式:因为________所以_________

            之所以从海面看,色彩不同是因为______________。

师:特殊的地形造就了西沙群岛海水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美,使人见了顿生喜爱之情,让我们一起把这种喜爱之情抒发出来吧。看大屏幕,女孩读红字部分,要读出海水的美,男同学读黑字部分,解释原因。

1.海底部分

1)师:欣赏完瑰丽无比的海水,我们该去哪儿了?(海底)

2)师:那就让我们潜入海底去拜会海底的生物朋友们,自由读3、4自然段,边读边用笔圈出课文都写了哪些海底生物?向同桌说说自己喜欢的生物及原因。(生读)

3)说说你喜欢的生物及原因。(相机教学以下部分)

a.喜欢珊瑚。

这就是珊瑚,你想用什么词来形容。大家说得好,课文写得更美,快读一读。(自由读,指名读)

师:这是什么句?把_______比作_______ ,又比作_________。

师:(出示图片)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还有的像什么呢?

师:你们的想象实在丰富,真的应了文中一个词“各种各样”。

师:(出示文字)你能读出珊瑚的美吗?(抽生读)

a.我喜欢海参。

(出示):这就是海参,读读这句话,你觉得哪个词用得好?(到处、懒洋洋、蠕动)动作演示蠕动。

师:你想怎样读这句话?读给同桌听听。

师:评价他读得怎样?(是否突出懒洋洋了?)

b.师:快看,这是大龙虾。找一个词形容它。

师:请你做出威武的样子。

师:同学们一个个好威武,谁能读出大龙虾的威武?(抽一男生读)

师:海底生物真是各有特点,我们合作朗读这段好不好?女生读美丽的珊瑚,男生读威武的大龙虾,我就读懒洋洋的海参。

c.作者还向我们介绍了海底的鱼。这段写得很精彩。老师找一名同学读4自然段,其他同学闭上眼睛体会。

师:此时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多、美)

师:默读4自然段,从哪儿看出鱼多,用___画出来,从哪看出鱼美?用~画出来。(生汇报)

相机理解“一半……一半” (夸张)。

“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填空背诵)

师:哪句话既写出了鱼的多,又写出了鱼的美?(第一句)

师:找得真准,这句话放在整段的开头,我们叫它总起句,又叫中心句。第四自然段文字美是一大特点,在写作上也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围绕中心句把话写完整、写具体了,接下来,我们就仿照这种写法来个小练笔。

投影示:围绕中心把话写具体,写完整。

1)秋天的果园是一幅美丽的图画。

2)下课了,操场上真热闹啊!]

生小组合作练说。(展示)

四、 总结

游览了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此时你想说什么?是啊,今天我们不仅学习了用“总分”结构介绍导物特点,还感受到了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特产丰富。我们的祖国如此美丽,怎能不让人爱呢?下节课我们将到西沙群岛的海滩上走走,去岛上逛逛,感受她的美丽、富饶。

五、 作业。

完成小练笔。

板书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    

 风景优美            总起句

                 (中心句) 

特产丰富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字。积累新词。

2、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总起分述的记叙特点。懂得总、分、总概括大意的一般方法。

3、使学生了解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可爱地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至四自然段。

教具准备:

1、学生回家查资料、了解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

2、教师准备西沙群岛的各种图片。

教学重、难点:

1、懂得总、分、总概括大意的一般方法。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激趣导入

出示珊瑚、海参、大龙虾、贝壳等玩具和飞虎鱼、气鼓鱼等图片。

问:谁认识这些水产品?它们都是什么?谁知道它们产在什么地方?

二、 揭示课题

富饶的西沙群岛

1、       审题:什么是岛?

2、       简介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

3、       这个课题的中心词是什么?(富饶)。

4、       从课题中你知道什么?(全文围绕富饶来写)。

三、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       (老师先示范读一遍课文)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正确、流利。

2、       检查生字新词。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绽开、蠕动、一簇、栖息、、、

a、       指名读,注意正音。

b、       开火车练读,齐读。

c、       重点指正难认难写的字:懒、威武、饶、辈

3、       大家读完课文,对西沙群岛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读画出文章的中心句: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4、       课文写了西沙群岛的哪些地方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板书:海面、海底、海滩、海岛

四、           自由朗读

思考:1、(1)全文共多少小结?每节写什么?

         (2)哪几节具体写出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3)开头一节和结尾一节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4)按总分结构怎样给文章分段?

         2、朗读全文。

五、           朗读感悟

1、       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朗读,并想一想喜欢的原因。(可以先讨论再说)相互评价。

2、       重点感悟

(出示各种珊瑚、鱼、海参、大龙虾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喜欢的原因)

当学生说道大龙虾的时候,引导学生情景表演:假如你是西沙群岛的大龙虾,你会怎样向各位老师和同学介绍呢?

A、       出示句子

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鹿角。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B、       朗读体验。这两段话写了什么,你觉得写得怎么样?

C、       仿照句式写话。

用“有的、、、有的、、、有的、、、”写一句话。

3、       大家除了欣赏鱼的美丽之外,还喜欢鱼的什么呢?引导学生说出鱼的种类繁多。

鱼多才说明西沙群岛物产丰富。

4、       找出鱼多的句子读一读,体会鱼的多,体会西沙群岛得富饶。

  (出示句子: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鱼一半是水。)

5、       鱼多得数不清,谁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不计其数)

6、       西沙群岛的海底恰似一个美丽奇幻的鱼的世界,让我们在读在体会。引导大家读好第三自然段。

六、           布置作业

1、       抄写生字、词

2、       熟读课文及背诵。

板书设计:

                   总—物产丰富、风景优美

富饶的西沙{    分—海面、海底、海滩、海岛

            总—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文档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主备人:孙石磊一、教材分析:本组教材围绕“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写,由3篇精读课文、1篇略读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组成。《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赞颂长江的雄伟气势、西湖的旖旎多姿。《富饶的西沙群岛》反映了南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美丽的小兴安岭》描绘了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璀璨的明珠》展示了现代都市的美丽和繁华。从导语到课文、到语文园地,各项语文活动的安排,都是围绕着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展现祖国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爱祖国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