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按我国目前的规定,农村地区末级行政区划为村。
(× )3.国有土地使用权,由县级或县级以上土地管理部门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权属。
(× )4.地块的最小面积是指它的图上面积,与比例尺有关。
(√)5.在城镇,对一个权属主拥有的相连成片的用地范围,由两块土地使用权的来源不同土地构成,且能在实地 划清界线,可划分成两个宗地。
(√ )6.地籍平面控制测量的精度是以界址点的精度和地籍图的精度为依据而制定的。
(√)7.在图上测定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程面上的面积时,要考虑高程影响的改正。
(×)8.所谓界址线,是界址点的连线。
(× )9.土地级的数目,根据城镇的性质、规模及地域组合的复杂程度而定。一般规定大城市为5~10级。中等城市4~7级。小城市以下3~4级。
(√ )10.地籍测量中的土地面积量算,一般时一种多层次的水平面积测算。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依据土地的生产力水平、土地质量、土地生产潜力等进行分类。这是属于下列那一种土地分类体系。
( B )
A 土地自然分类体系 B 土地评价分类体系 C 土地利用分类体系 D 土地综合分类体系
2.哪个是不更改宗地边界信息的变更?( C )
A 划拨国有土地 B 征用集体土地 C 交换土地使用权 D 城市改造拆迁
3.土地的质量总是与( D )相关联的。
A 土地位置 B 土地权属 C 土地面积 D 土地用途
4.变更地籍测量的主要作用是:
A 保持地籍资料的现势性 B 核实界址点位置 C 核实文字资料 D 查错、补漏
5.新土地分类按( A )分类。
A 二级 B 三级 C 四级 D 五级
6.土地管理的基础是( A )
A地籍管理 土地利用管理 土地权属管理 土地市场管理
7.进行数字地籍测量时必须画草图的测量模式是( C )
A数字化模式 电子平板模式 测记模式 航片量测模式
8.土地利用现状图上耕地、园地的最小图斑面积为( )
A4mm2 2 2 2
9.不是属于土地产权变更的是( D )
A土地使用权出让 依法继承土地使用权 土地使用权转让 土地使用权出租
10.建筑设计时,安插在上下两层之间的房屋叫做( B )
A假层 夹层 气屋 暗搂
11.土地权属的法律凭证是( )
A土地证书 宗地图 土地合同 宗地草图
12.农民使用集体所有的土地,由 B 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使用权。
A乡(镇) B县级 县级以上 村委会
13.分幅图的理论面积是指该幅图的( C )
A图上面积 改正后的图上面积 实地面积 改正后的实地面积
14.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同初始地籍调查于测量之间不同的是(D)
A测量技术 方法 遵循的原则 对象
15.土地级别的数目,根据城镇的性质、规模及地域组合的复杂程度,一般规定大城市分( C )
A 3~5级 B 4~7级 级 级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2=20分)
1、地籍调查按调查区域的功能不同分为__.城镇地籍调查__________和__农村地籍调查__________
2、土地分等定级分为__ 城镇土地分等定_级__和__农村土地分等定级__
3、土地条件调查主要包括____自然条件的调查 _和__ 社会经济条件调查__________。
4、界标是指____在界址点上设置的标志__。
5、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的原则是____统一性 科学性 实用性
四、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5=20分)
1. 土地管理:
土地管理是国家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方法,为提高土地利用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维护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监督土地利用,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等综合性活动。
2.地籍测量:
地籍测量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其基本内容是测定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权属界线、类型、面积等。
3. 地块:
地块:可辨认出同类属性的最小土地单元
4. 初始地籍:
是指在某一时期内,对其行政辖区内全部土地进行全面调查后,最初建立的地籍图簿册,而不是指历史上的第一本簿册。
五、问答题(每题10分,共3×5=15分)
1. 土地权属调查中,违约指界如何处理?
(1) 如一方违约缺席,其界址线以另一方指定的界址线为准确定;
(2) 如双方违约缺席,其界址线由调查员依据有关图件和文件,结合实地现状决定。
(3) 确定界址线(简称确界)后的结果以书面形式送达违约缺席的业主,并在用地现场公告,如有异议的,必须在结果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重新确界申请,并负责重新确界的费用,逾期不申请,确界自动生效。
2. 试述宗地的概念及划分原则。
宗地是指由权属界线封闭的权属地段,它具有固定的位置和明确的权利边界,并可同时辨认出确定的利用类别、质量和时态等土地基本要素。
(1)由一个权属主所有或使用的相连成片的用地范围划分为一宗地。
(2)如果同一个权属主所有或使用不相连的两块或两块以上的土地,则划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宗地;
(3)如果一个地块由若干个权属主共同所有或使用,实地又难以划分清楚各权属主的用地范围的,划为一宗地,称组合宗。
3. 试述实测界址点坐标的作用?
界址点坐标是在某一特定的坐标系中利用测量手段获取的一组数据,即界址点地理位置的数学表达。它是确定宗地地理位置的依据,是量算宗地面积的基础数据。界址点坐标对实地的界址点起着法律上的保护作用。一旦界址点标志被人为地或自然地移动或破坏,则可用已有的界址点坐标,用测量放样的方法恢复界址点原来的位置。如把界址点坐标输入计算机,则可以方便地进行管理和用于规划设计。
六、应用题(10分)
土地分割主要有那些常用的方法?简述确定分割线位置的常用方法。设有1、2、4、5、6等点围成的地块,各点的坐标见下表,式用与X轴平行的两条直线将其分成三等分(15分)。
某地块的界址点坐标
| 点号 | X坐标 | Y坐标 |
| 1 | 6150.82 | 4382.09 |
| 2 | 6036.90 | 4770.93 |
| 3 | 6215.76 | 5056.06 |
| 4 | 6511.60 | 4912.10 |
| 5 | 6347.30 | 4785.69 |
| 6 | 6333.70 | 4533.84 |
Keys
地籍测量试卷答案
一、判断改错题
√) ×) ×) ×) √) √)√)×) ×)√)
二、单项选择题
BCDABACBDBABCDC
三、填空题
1.城镇地籍调查 农村地籍调查
2.城镇土地分等定级 农村土地分等定级
3.自然条件的调查 社会经济条件调查
4.在界址点上设置的标志
5.统一性 科学性 实用性
四、名词解释
31. 土地管理是国家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方法,为提高土地利用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维护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监督土地利用,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等综合性活动。
32. 地籍测量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其基本内容是测定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权属界线、类型、面积等。
33. 地块:可辨认出同类属性的最小土地单元
34. 是指在某一时期内,对其行政辖区内全部土地进行全面调查后,最初建立的地籍图簿册,而不是指历史上的第一本簿册。
五、简答题
36. (1) 如一方违约缺席,其界址线以另一方指定的界址线为准确定;
(2) 如双方违约缺席,其界址线由调查员依据有关图件和文件,结合实地现状决定。
(3) 确定界址线(简称确界)后的结果以书面形式送达违约缺席的业主,并在用地现场公告,如有异议的,必须在结果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重新确界申请,并负责重新确界的费用,逾期不申请,确界自动生效。
37. 宗地是指由权属界线封闭的权属地段,它具有固定的位置和明确的权利边界,并可同时辨认出确定的利用类别、质量和时态等土地基本要素。
(1)由一个权属主所有或使用的相连成片的用地范围划分为一宗地。
(2)如果同一个权属主所有或使用不相连的两块或两块以上的土地,则划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宗地;
(3)如果一个地块由若干个权属主共同所有或使用,实地又难以划分清楚各权属主的用地范围的,划为一宗地,称组合宗。
38. 界址点坐标是在某一特定的坐标系中利用测量手段获取的一组数据,即界址点地理位置的数学表达。它是确定宗地地理位置的依据,是量算宗地面积的基础数据。界址点坐标对实地的界址点起着法律上的保护作用。一旦界址点标志被人为地或自然地移动或破坏,则可用已有的界址点坐标,用测量放样的方法恢复界址点原来的位置。如把界址点坐标输入计算机,则可以方便地进行管理和用于规划设计。
六、应用题
解:如下图所示
1)自多边形各顶点做X轴平行线,分别为,
tan
则的坐标为(6106.33,4533.83)同样可求得的坐标分别为(6346.57,4770.93)、(6046.16,4785.69)、(6125.45,4912.10)
2)计算各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并检核
经过计算得: 2P P
利用公式求得:
故:P点坐标为(6341.28 ,4673.58)
Q点坐标为(6065.42 ,4673.58)
同理: ; ;
则 ;
; ;
故:R点坐标为(25.78 ,4846.07)
Q点坐标为(6084.04 ,4846.07)
检核:相对误差为0.1%
故:计算正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