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7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溶液2含解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2:47:56
文档

2017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溶液2含解析

溶液一、基础训练1.在一定的下,在一定量的里,溶质时,得到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还能继续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如下列图示,写出采取的方法:KNO3饱和溶KNO3不饱和溶液KNO3饱和溶液转化为KNO3不饱和溶液的方法:①,②.KNO3不饱和溶液转化为KNO3饱和溶液的方法:①,②,③.3.将热的钾饱和溶液(或将饱和氯化钠溶液中的水分),已溶解的溶质从溶液中以的形式析出,这一过程叫做结晶.4.结晶后的溶液与原溶液相比,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质量(
推荐度:
导读溶液一、基础训练1.在一定的下,在一定量的里,溶质时,得到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还能继续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如下列图示,写出采取的方法:KNO3饱和溶KNO3不饱和溶液KNO3饱和溶液转化为KNO3不饱和溶液的方法:①,②.KNO3不饱和溶液转化为KNO3饱和溶液的方法:①,②,③.3.将热的钾饱和溶液(或将饱和氯化钠溶液中的水分),已溶解的溶质从溶液中以的形式析出,这一过程叫做结晶.4.结晶后的溶液与原溶液相比,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质量(
溶液

一、基础训练

1.在一定的  下,在一定量的  里,溶质  时,得到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还能继续  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如下列图示,写出采取的方法:

KNO3饱和溶KNO3不饱和溶液

KNO3饱和溶液转化为KNO3不饱和溶液的方法:①  ,②  .

KNO3不饱和溶液转化为KNO3饱和溶液的方法:①  ,②  ,③  .

3.将热的钾饱和溶液  (或将饱和氯化钠溶液中的水分  ),已溶解的溶质从溶液中以  的形式析出,这一过程叫做结晶.

4.结晶后的溶液与原溶液相比,溶质的质量  ,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  (填相等或增大或减小),结晶后的溶液是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二、选择题

5.某温度下,将 3g A物质放入7g水中,得到 10g溶液,该溶液是(  )

A.饱和溶液    B.不饱和溶液    C.浓溶液    D.无法确定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B.饱和溶液的质量比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大

C.某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一定变成不饱和溶液

D.饱和溶液中所含的溶质质量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多

7.下述方法①加水,②加钾,③蒸发水,④冷却,⑤加热但保持溶液质量不变,⑥加饱和钾溶液,能使接近饱和的钾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的是(  )

A.①②⑤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②④⑥

8.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B.溶质一定是固体

C.温度不变时,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增大

D.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9.下列有关溶液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A.析出晶体后的溶液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B.在溶液里进行的化学反应,通常是比较快的

C.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D.食物里的营养成分经消化变成溶液,容易被人体吸收

 

三、填空题

10.用“饱和”或“不饱和”填空:

①把钾晶体放到钾溶液里,晶体减少,则原钾溶液为  溶液.

②将常温下配制的钾饱和溶液升温至80℃,则变为  溶液.

③在10℃时的钾溶液中含有少量钾晶体,则该溶液为钾的  溶液.

④将50℃时接近饱和的钾溶液降温至10℃,则溶液变为钾的  溶液.

⑤在20℃时的饱和钾溶液中加入5g水,则溶液变为钾的  溶液.

⑥在20℃时的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晶体,氯化钠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为钾的  溶液.

⑦某氯化钾溶液在20℃时不能继续溶解氯化钾,则该溶液为氯化钾的  溶液,向其中加入氯化钠能继续溶解,则该溶液为氯化钠的  溶液.

 

四、能力训练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同质量的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所含的溶质多

B.在一定温度下,M物质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

C.某一时刻,某盛放NaCl溶液的烧杯中有部分NaCl晶体,则此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的NaCl的饱和溶液

D.有时某一物质的溶液是稀溶液,同时也可能是饱和溶液

1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向一定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氯化钠固体,则此饱和溶液的质量(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无法确定

13.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即变成不饱和溶液

B.在溶液里进行的化学反应,通常比较快

C.一定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多

D.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

14.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水中,不断加入食盐晶体,能正确表示溶解的食盐质量m与时间t的关系的图象的是(  )

A.    B.    

C.    D.

 

五、拓展训练

15.将5份钾溶液分别处理,每次只改变1个条件,得到如下信息,试推断相应的结论,填写在空格处.

序号原始状态改变条件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改变后的状态溶液的质量
1饱和加水不变    增加
2  加钾固体不变  饱和  
3饱和  不变不变不饱和不变
4不饱和  增加不变饱和  
5不饱和  不变减少饱和  
 

溶液 

参与试题解析

 

一、基础训练

1.在一定的 温度 下,在一定量的 溶剂 里,溶质 不能再溶解 时,得到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还能继续 溶解该种溶质 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

【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根据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定义考虑.

【解答】解: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该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该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故答案为:温度;溶剂;不能再溶解;溶解该种溶质.

【点评】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定义中的要点:一定温度、一定量溶剂、是否能继续溶解.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如下列图示,写出采取的方法:

KNO3饱和溶KNO3不饱和溶液

KNO3饱和溶液转化为KNO3不饱和溶液的方法:① 增加溶剂 ,② 升高温度 .

KNO3不饱和溶液转化为KNO3饱和溶液的方法:① 增加溶质 ,② 蒸发溶剂 ,③ 降低温度 .

【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大多数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常用的方法有:增加溶剂,升高温度;大多数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常用的方法有: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温度升高,钾的溶解度增大.

KNO3饱和溶液转化为KNO3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增加溶剂,升高温度;

KNO3不饱和溶液转化为KNO3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

故答案为:增加溶剂;升高温度;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大多数物质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相互转化的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将热的钾饱和溶液 降温 (或将饱和氯化钠溶液中的水分 蒸发 ),已溶解的溶质从溶液中以 晶体 的形式析出,这一过程叫做结晶.

【考点】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根据结晶的概念和结晶的两种方法分析作答.

【解答】解: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一般采用降温结晶,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一般采取蒸发结晶.

故答案为:降温;蒸发;晶体.

【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情况选择结晶方法的思想,对化学知识要做到活学活用.

 

4.结晶后的溶液与原溶液相比,溶质的质量 减小 ,溶剂的质量 减小或相等 ,溶液的质量 减小 (填相等或增大或减小),结晶后的溶液是 饱和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考点】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根据结晶的概念进行分析:固体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叫做结晶.

【解答】解:结晶就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一部分,所以溶质的质量减小;如果是采取蒸发结晶,则溶剂的质量会减小,如果采取的是降温结晶,则溶剂的质量不变;无论是哪一个方法进行的结晶,溶液的质量都会减小;结晶后所得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

故答案为:减小;减小或相等;减小;饱和.

【点评】要能根据不同的结晶方法来分析溶液中溶质、溶剂和溶液质量的变化情况.

 

二、选择题

5.某温度下,将 3g A物质放入7g水中,得到 10g溶液,该溶液是(  )

A.饱和溶液    B.不饱和溶液    C.浓溶液    D.无法确定

【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根据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判断,主要看能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某温度下,将3gA物质放入7g水中,得到10g溶液,说明3gA物质全部溶解,那么形成的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溶液的浓稀是指含溶质的多少而言,并没有具体的界限.溶液的“浓”、“稀”是相对的,如35%的硫酸溶液被认为是稀硫酸,而35%的盐酸则被认为是浓盐酸,所以该溶液无法确定.

故选D.

【点评】判断一种溶液是否是饱和,关键看能否继续溶解这种溶质,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容剂不能再溶,就是该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B.饱和溶液的质量比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大

C.某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一定变成不饱和溶液

D.饱和溶液中所含的溶质质量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多

【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A、根据饱和溶液降温后既然有晶体析出,所以得到的溶液仍为饱和溶液进行解答;

B、根据没有指明溶液的质量,所以饱和溶液的质量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大进行解答;

C、根据有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进行解答;

D、根据没有指明溶液的质量,所以饱和溶液中所含的溶质质量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多进行解答.

【解答】解:A、饱和溶液降温后既然有晶体析出,所以得到的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故A正确;

B、没有指明溶液的质量,所以饱和溶液的质量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大,故B错误;

C、有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例如氢氧化钙,所以某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不一定变成不饱和溶液,故C错误;

D、没有指明溶液的质量,所以饱和溶液中所含的溶质质量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多,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关知识,判断溶液是否饱和要看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还能否继续溶解某物质的溶液.

 

7.下述方法①加水,②加钾,③蒸发水,④冷却,⑤加热但保持溶液质量不变,⑥加饱和钾溶液,能使接近饱和的钾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的是(  )

A.①②⑤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②④⑥

【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大多数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常用的方法有: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①加水,不能使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②加钾,能使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③蒸发水,能使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④冷却,能使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⑤加热但保持溶液质量不变,不能使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⑥加饱和钾溶液,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混合,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故②③④能使接近饱和的钾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大多数物质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一般采取三种方法:增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改变温度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B.溶质一定是固体

C.温度不变时,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增大

D.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溶液是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混合物,而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是气体;根据溶液的性质及饱和溶液等相关的知识点来分析解答并作出判断.

【解答】解:A、溶液是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混合物,但并不一定是无色的,例如硫酸铜溶液就是蓝色的,故A错误;

B、溶质可以是气体、固体或是液体,如酒精溶液中的溶质酒精就是液体,而稀硫酸中的溶质硫酸是液体,故B错误;

C、溶液的温度要是限定了,对于固体物质来说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也就限定了,当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要增大,但是对于气体来说影响其溶解度的因素除了温度还有压强,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减小压强,也可以将溶液由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那么在恰好饱和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C正确;

D、对于不同的溶质,或不同温度下的同一种溶质,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没有必然的联系,溶液的浓与稀只是一种相对而言的说法,与溶液是否饱和没有关系,但是对同一种溶质来说在相同的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要大,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知道浓溶液和稀溶液与浓溶液和稀溶液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熟练掌握影响固体和气体物质的溶解度因素.

 

9.下列有关溶液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A.析出晶体后的溶液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B.在溶液里进行的化学反应,通常是比较快的

C.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D.食物里的营养成分经消化变成溶液,容易被人体吸收

【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专题】压轴实验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A、根据饱和溶液的定义考虑;B、化学反应速度快慢的决定因素考虑;C、根据饱和溶液浓度的比较方法考虑;D、根据营养成分被消化易吸收的形式考虑本题.

【解答】解:A、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析出晶体后的溶液说明已经不能继续溶解该溶质了,故A正确;

B、化学反应速度快慢决定反应物的接触面积的大小,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度越快,在溶液里反应物接触面积很大,所以反应速度快,故B正确;

C、在同一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所以缺少了温度的,故C错误;

D、食物里的营养成分经消化变成溶液,容易被人体吸收随着血液循环被运送到身体各处,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饱和溶液的定义,在溶液中两物质反应速度最快,在同一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三、填空题

10.用“饱和”或“不饱和”填空:

①把钾晶体放到钾溶液里,晶体减少,则原钾溶液为 不饱和 溶液.

②将常温下配制的钾饱和溶液升温至80℃,则变为 不饱和 溶液.

③在10℃时的钾溶液中含有少量钾晶体,则该溶液为钾的 饱和 溶液.

④将50℃时接近饱和的钾溶液降温至10℃,则溶液变为钾的 饱和 溶液.

⑤在20℃时的饱和钾溶液中加入5g水,则溶液变为钾的 不饱和 溶液.

⑥在20℃时的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晶体,氯化钠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为钾的 不饱和 溶液.

⑦某氯化钾溶液在20℃时不能继续溶解氯化钾,则该溶液为氯化钾的 饱和 溶液,向其中加入氯化钠能继续溶解,则该溶液为氯化钠的 不饱和 溶液.

【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根据不饱和溶液是指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中,还能继续溶解该溶质的溶液;饱和溶液是指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中,不能继续溶解该溶质的溶液进行解答.

【解答】解:①把钾晶体放到钾溶液里,晶体减少,说明原溶液还能继续溶解钾,则原钾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故填:不饱和;

②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将常温下配制的钾饱和溶液升温至80℃,则变为不饱和溶液.故填:不饱和;

③在10℃时的钾溶液中含有少量钾晶体,则该溶液为钾的饱和溶液.故填:饱和;

④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所以将50℃时接近饱和的钾溶液降温至10℃,则溶液变为钾的饱和溶液.故填:饱和;

⑤在20℃时的饱和钾溶液中加入5g水,则溶液变为钾的不饱和溶液.故填:不饱和;

⑥在20℃时的钾不饱和溶液中还能继续溶解钾,所以加入氯化钠晶体,氯化钠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为钾的不饱和溶液.故填:不饱和;

⑦某氯化钾溶液在20℃时不能继续溶解氯化钾,则该溶液为氯化钾的饱和溶液,向其中加入氯化钠能继续溶解,则该溶液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故填:饱和;不饱和.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的含义以及之间的转化方法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四、能力训练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同质量的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所含的溶质多

B.在一定温度下,M物质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

C.某一时刻,某盛放NaCl溶液的烧杯中有部分NaCl晶体,则此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的NaCl的饱和溶液

D.有时某一物质的溶液是稀溶液,同时也可能是饱和溶液

【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A、注意考虑温度;

B、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该物质,但可能溶解其他物质;

C、有晶体,则为该温度的饱和溶液;

D、饱和溶液与溶液的浓度无关.

【解答】解:

A、没有指明在相同的温度下,所含溶质无法比较;故相同质量的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所含的溶质多,说法错误;

B、在一定温度下,M物质的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M物质,并不能确定其他物质能否溶解,故原说法错误;

C、“某一时刻”,某盛放NaCl溶液的烧杯中有部分NaCl晶体,但并没有说NaCl晶体的质量不再减少,故原说法错误;

D、溶液的浓、稀与溶液的饱和、不饱和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认识溶液的,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故原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相互转化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向一定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氯化钠固体,则此饱和溶液的质量(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无法确定

【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解答】解:

在温度和溶剂都不发生变化时,向一定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氯化钠固体,晶体不会溶解,原饱和溶液不发生变化,所以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将会不变.

故选:C.

【点评】明确饱和溶液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溶质溶解的最大限度.

 

13.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即变成不饱和溶液

B.在溶液里进行的化学反应,通常比较快

C.一定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多

D.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

【考点】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A、根据结晶的概念分析解答;

B、在溶液里进行的化学反应,通常比较快;

C、根据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在相同的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浓进行解答;

D、根据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转化方法进行解答.

【解答】解:A、固体物质从其饱和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余下的溶液还是这一温度下的饱和溶液,说法错误;

B、在溶液里进行的化学反应,反应物之间接触面积大,通常反应比较快,说法正确;

C、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是同温度下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所以一定比同温度下它的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但是溶质的多少无法判断,说法错误;

D、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可能不变,例如通过蒸发溶剂或改变温度,说法正确.

故选:AC.

【点评】本题考查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关知识,判断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主要是分析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比值是否发生了改变,同种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14.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水中,不断加入食盐晶体,能正确表示溶解的食盐质量m与时间t的关系的图象的是(  )

A.    B.    C.    D.

【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根据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水中,不断加入食盐晶体,食盐会不断的溶解,当达到饱和后,氯化钠不再溶解进行解答.

【解答】解: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水中,不断加入食盐晶体,食盐会不断的溶解,当达到饱和后,氯化钠不再溶解,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不再增加,为一定值,开始时图象是从0逐渐上升,当达到饱和时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横坐标的直线.

故选:D.

【点评】此题是对溶液知识的考查,掌握饱和溶液的关系并把知识和图象结合起来是解题的关键.

 

五、拓展训练

15.将5份钾溶液分别处理,每次只改变1个条件,得到如下信息,试推断相应的结论,填写在空格处.

序号原始状态改变条件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改变后的状态溶液的质量
1饱和加水不变 增大  不饱和 增加
2 饱和 加钾固体不变 不变 饱和 不变 
3饱和 加热 不变不变不饱和不变
4不饱和 加钾固体 增加不变饱和 增加 
5不饱和 蒸发 不变减少饱和 减少 
【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是该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为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据此结合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中溶质、溶剂的变化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

KNO3饱和溶液中,增加溶剂水,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的质量增加;

KNO3饱和溶液中,加入钾固体不会再溶解,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不变,溶液的质量不变;

KNO3饱和溶液中,加热,温度升高,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不变,钾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的质量不变.

KNO3不饱和溶液中,加入钾固体,溶质质量增加,溶剂质量不变,最后状态变为饱和溶液,溶液质量增加.

KNO3不饱和溶液中,蒸发水,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减少,最后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溶液质量减少.

故答案为:

序号原始状态改变条件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改变后的状态溶液的质量
1饱和加水不变增大不饱和增加
2饱和加钾固体不变不变饱和不变
3饱和加热不变不变不饱和不变
4不饱和加钾固体增加不变饱和增加
5不饱和蒸发不变减少饱和减少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相互转化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文档

2017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溶液2含解析

溶液一、基础训练1.在一定的下,在一定量的里,溶质时,得到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还能继续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如下列图示,写出采取的方法:KNO3饱和溶KNO3不饱和溶液KNO3饱和溶液转化为KNO3不饱和溶液的方法:①,②.KNO3不饱和溶液转化为KNO3饱和溶液的方法:①,②,③.3.将热的钾饱和溶液(或将饱和氯化钠溶液中的水分),已溶解的溶质从溶液中以的形式析出,这一过程叫做结晶.4.结晶后的溶液与原溶液相比,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质量(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