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指导思想:
以人文化环境优势、现代教学设施优势、先进办学理念优势、整体师资优势和严谨管理优势,积极培养我校青年教师,以名师带动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进而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培养目标:
1、构建有效的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培养和管理机制
2、力争培养2名市县级名师或教学能手,3—5名年轻的骨干教师。
三、主要工作:
1、以原有骨干教师为基础,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的培养和管理,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教育教学的先进作用。
2、以人文科学精神和现代教学思想为引导,加强和丰富青年教师培养和管理的综合实践活动,在具体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力争能取得新的进展。
3、坚持“科研先导”,积极组织青年教师开展立足课堂,面向学生、服务教学实际,提高青年教师各方面的综合素养。
4、加强校本培训,做到理论学习与基本功训练有机结合,做到信息技术掌握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做到发现问题与教学反思相结合。
5、加强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环节工作的指导、监督、评价、总结工作,使所培养教师能够成为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带头人。
四、培养措施
1、充分发挥名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等骨干力量的效应,加强名师、教学能手的管理,要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动、辐射作用,促进教师队伍素质的全面提高。
2、开展“一读二写”活动,即读现代教学理论书刊,写读后感和教后记。
3、积极开展三课活动,让骨干教师和年青教师在三课活动中锻炼和提升。
4、教研组要注意根据本组教师和教学实际,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个中心安排、组织好理论学习和日常教研活动。和集备活动,与教师共同切磋,跟教师一起修改、完善教案,研究改进教学的策略。
5、切实加强对青年教师教学全过程的严格检查、监控,做到强化平时,淡化期末。重点放在精心备课、高效上课、认真辅优转差,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上。使教师业务学习、集体备课、交流研讨规范化、制度化。搞好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认真搞好每两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坚持个人二次备课,特别注重课堂练习设计和教学后的反思;每位教师听、评课每周1—2节,
五、领导机构及培养结对安排
为了对骨干和青年教师培养落到实处,学校成立领导小组。
1、领导小组:
组 长:张群
副组长:毋贤发 杨小明 王静 张银生 和益宗
组 员:李海利 宋静 沈建设 程爱萍 郜素梅
2、骨干和青年培养对象:
指导老师 骨干培养对象(年青老师)
郜素梅 齐玲玲
宋静 卢利萍
李海利 程潇芳
沈建设 贺红利
程爱萍 吴芳
六、指导教师职责要求
为了规范对青蓝工程结对教师的管理,明确结对教师职责,提出以下要求:
1、指导教师要指导自己的培养对象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理解熟悉课程标准、教材,进行教法的具体指导。
2、指导教师从设计理念、课堂教学技巧等方面作出具体详细的指导,写好指导意见。
3、除教学常规外,指导教师在学生指导、课堂管理、专业阅读等方面也要给予青年教师指导帮助。
4、在各项活动评比中,指导教师都要认真指导青年教师修改参赛材料。
5、主动与青年教师沟通交流,严格要求青年教师,对青年教师的缺点、错误应提出改正意见并主动帮助青年教师改正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