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冯秀琪 任莎莎
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7年第01期
摘要 探讨了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能力的校本培训模式,分别论述了校本培训的初步认识阶段、实践探究阶段和总结反思阶段的任务与步骤,从而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能力,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新课程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 课堂教学;教学设计;教师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 G424.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X(2007)01-0038-02
School-based Training Method for ImprovingClass Instruction//Feng Xiuqi,Ren Shasha
Abstract The article begins to discuss the conception and methods of instruction design on class and studies the school-based training model for teachers on class instruction design, and provides debates separately on the tasks and implementation steps of the school-based training model which keeps three different phrases as know-first, practice-probe, and summarize-rethink in one general proces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design ability of teachers for class instruction, and by which we can facilitate the teacher specialization and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Key words class teaching;instruction design;teacher specialization
Author’s addres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Hebei University,Baoding, Hebei 071002,China
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关键问题。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能力是保证新课程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开展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能力的校本培训,可以促进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校本培训是以教师所在学校为基本培训单位,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主要目标,把培训与教学、科研等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校本培训关注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要,强调培训过程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及时地把所学技能转化为“教育生产力”[3]。校本培训从改进教学工作出发,以教师为中心,理论紧密联系实际,使得培训成为促进教师有效完成教学工作任务的手段,从而提高教师培训的效益。
在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能力为目标的校本培训中,大体上可以安排3个阶段:初步认识阶段、实践探究阶段和总结反思阶段。
1 初步认识阶段
初步认识阶段是指在校本培训中,改变参与培训的教师在思想上对课堂教学设计简单了解、被动使用的局面。在这个阶段,我们可以通过指导教师阅读有关资料,认识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做起,进而组织教师观摩并分析一些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或者活动录像,逐步唤起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设计能力的心理需求。这样,教师会从意识到行动上均发生一定的变化,其结果是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积极主动地运用课堂教学设计的相关原理、步骤和方法来优化自己的教学。
1.1 唤醒意识,使教师认识到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性,激发教师的心理需求
在这个环节,培训者可以通过指导教师浏览相关资料,诸如各种与教学设计或课堂教学设计有关的论文等,向教师简单说明资料的内容概要,提出一些与所看资料有关的见解,明确课堂教学设计能力是当代教师必备的重要能力之一,引导教师正确地理解所浏览的资料。培训者还可以与参与培训的教师进行交流,并就某些疑难问题进行探讨,从而加深教师对课堂教学设计的认识。
1.2 创设情境,让教师体会应用课堂教学设计进行教学的真实过程
培训中,通过观看和分析一些优秀的课堂教学活动或者活动录像,可以提高参与培训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唤起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设计能力的心理需求。培训者所要做的工作是:一方面为教师提供与实际教学相类似的教学情景,提供一些在教学中可能会遇到的典型案例分析,提供各种情景性的变式练习,使教师将课堂教学设计的知识转化为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技能;另一方面,培训者将课堂教学设计的具体方法应用到培训课程中,使参与培训的教师体验真实的教学情境,这样有助于他们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自觉运用课堂教学设计的具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实践探究阶段
实践探究阶段是指教师真正从思想上相信并接受课堂教学设计这一事物,在教学实践中积极运用,并对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探讨。这主要表现为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力争能够针对所教学科内容及学生群体等特征设计出个性化的课堂教学活动,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因此,在这个阶段的培训中,要求教师主动地将课堂教学设计知识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在应用中自觉地加深对课堂教学设计方法的认识和深入研究,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设计的应用效果。
2.1 组织实践,使教师体验应用课堂教学设计获得教学成功的愉悦
参与培训的教师可以运用所学的有关课堂教学设计的知识和方法,分析自己所教学科的特点,设计某个知识点的教学,并在培训活动的适当环节展示给大家看。主要由培训者对其进行分析评价,指出优点共同学习,提出缺点加以改进。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当教师体验到自己成功地运用课堂教学设计进行教学的喜悦后,他在今后的教学中会努力地把课堂教学设计应用得更好,所以培训者应该努力探究帮助教师达到成功的途径。
2.2 正反对比,促进教师深入研究和实践应用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方法
培训者通过组织参与培训的教师观看利用课堂教学设计解决教学实践问题的正例和反例,分析比较其中的原因,使教师意识到并非所有进行了课堂教学设计的课堂就都是好的,关键在于运用得是否恰当合理。通过正反对比,可以激发教师对课堂教学设计的有关知识和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的兴趣,主动探索和研究如何应用课堂教学设计方法,设计出优化教学效果的个性化的教学案例。
3 总结反思阶段
总结反思阶段是指在经历了课堂教学设计的从理念到实践的各方面的培训指导后,教师能够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自觉地运用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设计并实施一堂优秀的课堂教学活动,作为培训的一个阶段性成果。这个阶段是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能力的综合表现, 也是对前两个阶段培训效果的深化和升华,对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1 指导和帮助教师运用有关的课堂教学设计的原理和方法设计优质的课堂教学
教师在接受了前一阶段的相关培训之后,从意识到行动上都有了一系列的变化,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能力。这时,培训者对教师的要求就不能仅仅停留在探索性的学习阶段了,而是要求教师能够独自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对某一教学活动进行深入分析,设计出一堂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活动来,并真正在课堂上付诸实践。在设计与实践的过程中,培训者可以给予一定的指导和意见,进而帮助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力。
这一环节,真正体现了校本培训的优势所在。由于校本培训是以教师所在学校为基本培训单位,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主要目标,把培训与教学、科研等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所以教师可以比较方便地将培训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快速地运用到教学实践活动中。这样也有利于教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然后在培训中解决问题,最大程度地发挥培训的作用。
3.2 总结反思,引导教师交流收获体会,明确发展目标
组织和引导参与培训的教师对整个培训过程进行反思,相互之间交流收获体会。培训后不仅要求教师要把课堂教学设计优化教学的实践坚持下去,而且要求教师还要不断学习和研究有关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的新发展,使教师真正认识到课堂教学设计在整个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最后每个教师对自己今后应用课堂教学设计定出目标,制定学习与发展规划。
教学设计能力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具备的基本从业技能之一,而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能力则是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体现,集中展现了教师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科学素养,是教师专业化发展不可缺的一项重要指标。
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教师职业要求的一项基本功,也是影响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决定新课程改革的命运。为此,必须重视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能力的提高,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师培训活动,特别是通过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力,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水平,保障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