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竖曲线的计算方法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2:47:01
文档

竖曲线的计算方法

竖曲线铁路线路的纵断面最理想的当然是平道,然而事实上是不可能的,为了适应地形的起伏,以减少工程量,纵断面必须用各种不同的坡面连接而成。两相邻坡段的连续点谓之变坡点。相邻坡段的坡度差是两相邻坡段的坡度代数差。当相邻坡段的坡度差超过允许值时,为了保证行车平顺和安全,应在变坡点处用竖曲线连接起来。允许不设竖曲线的坡度差允许值是根据车轮不脱轨、车钩不脱钩、列车不撞车和行车平稳等要求进行分析确定的。一般情况下,竖曲线采用圆曲线,也可以采用抛物线,个别情况下,还可以采用连续短坡曲线。竖曲线的计算一、圆曲线
推荐度:
导读竖曲线铁路线路的纵断面最理想的当然是平道,然而事实上是不可能的,为了适应地形的起伏,以减少工程量,纵断面必须用各种不同的坡面连接而成。两相邻坡段的连续点谓之变坡点。相邻坡段的坡度差是两相邻坡段的坡度代数差。当相邻坡段的坡度差超过允许值时,为了保证行车平顺和安全,应在变坡点处用竖曲线连接起来。允许不设竖曲线的坡度差允许值是根据车轮不脱轨、车钩不脱钩、列车不撞车和行车平稳等要求进行分析确定的。一般情况下,竖曲线采用圆曲线,也可以采用抛物线,个别情况下,还可以采用连续短坡曲线。竖曲线的计算一、圆曲线
竖 曲 线

铁路线路的纵断面最理想的当然是平道,然而事实上是不可能的,为了适应地形的起伏,以减少工程量,纵断面必须用各种不同的坡面连接而成。两相邻坡段的连续点谓之变坡点。相邻坡段的坡度差是两相邻坡段的坡度代数差。当相邻坡段的坡度差超过允许值时,为了保证行车平顺和安全,应在变坡点处用竖曲线连接起来。允许不设竖曲线的坡度差允许值是根据车轮不脱轨、车钩不脱钩、列车不撞车和行车平稳等要求进行分析确定的。一般情况下,竖曲线采用圆曲线,也可以采用抛物线,个别情况下,还可以采用连续短坡曲线。

竖曲线的计算

一、圆曲线形竖曲线

圆曲线形竖曲线的几何要素和各点设计标高,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如图。

1、竖曲线的切线长度T

T=R·tan(α/2)=R/2·tanα=R/2·△i‰

=R/2000·△i(m)                    (5-1)

式中  R-竖曲线半径(m);

α-竖曲线转角(度);

△i-相邻坡段的坡度代数差(‰)。

R=5000m时, T=2.5△i(m)

R=10000m时,T=5.0△i(m)

R=15000m时,T=7.5△i(m)

R=20000m时,T=10.0△i(m)

R=25000m时,T=12.5△i(m)

2、竖曲线长度C

C≈2T=R/1000·△i(m)           (5-2)

3、竖曲线纵距y

y=x2/2R (m)                     (5-3)

式中  x-竖曲线上计算点至竖曲线起(终)点的横距(m)。

当x=T时,变坡点的纵距Y即为竖曲线的外矢距E。

Y=E=T2/2R=1/2R(C/2)2=C2/8R       (5-3.1)

4、竖曲线上各点的设计标高H

设h为计算点的坡度标高,则

H=h±y                   (5-4)

式中的y值,凹形取“+”,凸形取“-”。

【算例一】一凹形竖曲线i1=-4‰,i2=+2‰,△i=6‰,变坡点的里程为K235+165,标高为54.60m,R=15000m,计算竖曲线上各20m点的设计标高。

由(5-1)式  T=7.5△i=45m

由(5-2)式  C=2T=90m

竖曲线起点里程A=K235+165-45=K235+120

竖曲线终点里程B=K235+165+45=K235+210

各20m点坡度标高的计算:

起点A  K235+120   h=54.60+45×4‰=54.78m

            +140   h=54.60+25×4‰=54.70m

            +160   h=54.60+5×4‰=54.62m

变坡点      +165   h=54.60+0=54.60m

            +180   h=54.60+15×2‰=54.63m

            +200   h=54.60+35×2‰=54.67m

终点B       +210   h=54.60+45×2‰=54.69m

各20m点纵距计算:

起点A  K235+120   y=0

            +140   y=202/2×15000=0.0133m 

            +160   y=402/30000=0.0533m 

变坡点      +165   y=452/30000=0.0675m

            +180   y=302/30000=0.030m

            +200   y=102/30000=0.003m

终点B       +210   y=0m

竖曲线上各20m点的设计标高计算如下表

里      程坡度标高h(m)纵距y(m)设计标高H(m)
起点AK136+120

54.78054.78
K136+140

54.70+0.01354.713
K136+160

54.620.05354.673
变坡点K136+165

54.60+0.05854.568
K136+180

54.63+0.03054.660
K136+200

54.67+0.00354.673
终点BK136+210

54.69054.69

文档

竖曲线的计算方法

竖曲线铁路线路的纵断面最理想的当然是平道,然而事实上是不可能的,为了适应地形的起伏,以减少工程量,纵断面必须用各种不同的坡面连接而成。两相邻坡段的连续点谓之变坡点。相邻坡段的坡度差是两相邻坡段的坡度代数差。当相邻坡段的坡度差超过允许值时,为了保证行车平顺和安全,应在变坡点处用竖曲线连接起来。允许不设竖曲线的坡度差允许值是根据车轮不脱轨、车钩不脱钩、列车不撞车和行车平稳等要求进行分析确定的。一般情况下,竖曲线采用圆曲线,也可以采用抛物线,个别情况下,还可以采用连续短坡曲线。竖曲线的计算一、圆曲线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