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密-----------封----------线----------------
接触网技术比武理论试题(一)
答题时间:120分钟
| 题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复 核 |
| 得分 | |||||||
| 阅卷 |
1、当量跨距是以( 锚段中悬挂导线的张力 )与( 每一个单纯跨距的张力 )相等的概念求算的。
2、链形悬挂的锚段长度,是根据( 接触线在中心锚结处 )和( 补偿器的允许张力差 )来确定的。
3、材料的危险应力是指( 材料丧失正常工作能力的应力 ),材料的许用应力是指( 材料的危险应力与其安全系数的比值 )。
4、三相负荷对称时,三个相电流( 大小相等 )、相位互差1200 ,线电流在相位上( 滞后 )相应相电流300。
5、GLCN—250内包式钢铝接触线的综合拉断力应不小于( 54KN )。
6、接地线用绝缘杆的电气试验电压为( 90KV ),时间持续5分钟,无发热、击穿和变形为合格。
7、分段和分相绝缘器的主绝缘应完好,其表面放电痕迹应( 不超过有效绝缘长度的20% )。
8、跨越电气化铁路各种建筑物与带电部分最小距离为( 不少于500mm )。
9、安全帽表面破损,无( 防震罩 )者严禁使用;安全带无( 保护套 ),磨损断股,绳子变质,铁环、挂钩有裂纹变形等损伤者严禁使用。
10、i=10√2 sin(ωt-300)A的相量表示为( Im=10√2 e-j30 )。
11、u=220√2 sin(ωt+600)V,其复数表示为(um=220√2 (1/2+ j√3 /2))V。
12、接触悬挂的弹性是指( 悬挂中某一点在受电弓的压力下,每单位垂直力 )使接触线升高的程度。
13、定位管在平均温度时应( 垂直于线路中心线 );若定位管的长度为750mm,在极限温度时其偏移值最大应不超过( 250mm )。
14、与2英寸腕臂配合使用的双重绝缘轻污型棒式绝缘子的型号为( QBZ1-25D )。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
1、链形悬挂锚段长度直线区段一般为1800m。( × )
2、支柱负载就是计算基础面处可能出现的最大弯矩值,计算方法就是各水平、垂直负载通过其作用点处对支柱其底面弯矩的代数和。( √ )
3、双线铁路区段的接触网可采用上、下行并联供电,两相邻变电所间设开闭所。(×)
4、判断电流产生磁场的方向用右手定则,可描述为:伸出右手,四指握住导体,拇指伸直指电流方向,四指所指的方向为磁力线方向。( × )
5、接触网定位环属于悬吊连接零件。( × )
6、拉伸、压缩、剪切、挤压强度条件可以解决工程中强度校核、选择截面尺寸、确定计算载荷等问题。( √ )
7、三相电路对称时,其电压、电流、阻抗都相等,各相功率也相等,三相总功率等于√3 倍的单相功率。( × )
8、接触悬挂的弹性取决于接触悬挂的结构和接触线的张力。( √ )
9、接触网各联接部件上的螺栓、销钉等,在承受剪切作用的同时,还承受着挤压作用。( √ )
10、当用电器的电阻一定时,若流过用电器的电流是原来电流的2倍,则电功率就是原功率的4倍。( √ )
11、接触网各种支柱,均不得向线路侧和受力方向倾斜。( √ )
12、为了避免碰撞受电弓,定位器应有1/5-1/10的倾斜度。( √ )
13、绝缘子的击穿电压至少比干闪电压高1.2倍。( × )
14、四跨绝缘锚段关节在转换柱两侧跨距之和的1/3范围内两接触线等高。( × )
15、软横跨节点9用于中间站台软横跨下部固定绳的绝缘。( √ )
16、“准备降弓”标设置在故障区段两侧150m处,“降弓”“升弓”标设置在故障区段两侧50m处。( × )
17、线岔有500型和700型两种,安装位置距中心锚结的距离为500m及以下时,采用500型线岔。( √ )
18、隧道内悬挂点的跨距可在+1m、-2 m的范围内调整,但调整后的跨距不应大于设计允许值。( √ )
19、软横跨上部固定绳承受承力索的水平负载。( √ )
20、分段绝缘器处,承力索绝缘子串应在绝缘器正上方;分段绝缘器最外端距悬挂点5m。( √ )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代号选入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20分)
1、由线圈中磁通变化而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正比于( A,C,D )。
A、线圈内磁通变化的速度 B、磁通的变化量
C、单位时间内磁通变化的数值 D、磁通的变化率
2、触电急救心脏复苏法中,支持生命的基本措施有( A,B,D )。
A、口对口人工呼吸 B、胸外按压 C、仰头抬颏法 D、通畅气道
3、在最大计算风速条件下,接触线对受电弓中心的最大水平偏移不应超过(C)mm。
A、475 B、550 C、450 D、625
4、在R、L、C串联的交流电路中,总阻抗的正确计算公式为( B,C )。
A、Z=√R2+(XL+XC2 B、Z=√R2+(XL-XC)2 C、Z=√R2+X2 D、Z=√R2+XL2+XC2
5、支柱容量选择以风从田野侧吹向线路侧为计算依据的有( A,C )。
A、直线区段中间柱 B、曲线内侧中间柱
C、曲线外侧中间柱 D、锚段关节转换柱
6、接触网调整宜从( D )进行。
A、一端向中锚 B、中锚向一端 C、两端向中锚 D、中锚向两端
7、运行中,受电弓的抬高和左右摆动量分别按( B )mm计算。
A、50,100 B、100,200 C、100,150 D、100,300
8、定位方式中的双定位多用于( A,D )上。
A、锚段关节的中心柱 B、站场线岔处的软横跨柱 C、定位柱 D、锚段关节的转换柱
9、分相绝缘器一般设在( B,C、D )处。
A、区间与站场分界点 B、牵引变电所 C、铁路分界点 D、不同电力系统供电分界点
10、某直线区段,接触网采用了全补偿链形悬挂,锚段长度为1800m,其所在地区的最高气温为+400C,最低气温为-200C,承力索的传动比为1:3,承力索的线胀系数为12.0×10-6,安装时气温为00C。则承力索的a、、b值分别为( D )mm。
A、948,1552.8 B、926.4, 1596 C、926.4, 1552.8 D、948,1596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接触悬挂方式有几种?各有何特点?
A
(1)接触悬挂方式主要有简单接触悬挂和链形接触悬挂两种。(1分)(2)特点:①简单接触悬挂:它是一种直接将接触线固定到支持装置上的悬挂方式。(0.5分)它的主要优点是结构简单,便于施工,减少了运营维修任务,造价较低;(0.5分)缺点是弹性不均匀,弛度大,可靠性差,导致机车的取流质量较差等。(0.5分)②链形接触悬挂:是接触线通过吊弦悬挂到承力索上的悬挂方式,链形悬挂中的承力索在接触线的上方,用腕臂上的钩头鞍子来固定。(1分)它的优点是:增加了悬挂点,减少了接触线在跨中的弛度,使接触线高度保持一致,弹性均匀,稳定性好,改善了机车的取流质量;(1分)缺点是结构复杂,投资大,施工和维修任务量增加等。(0.5分)
2、 如左图所示,是两个电源并联对负载供电的电路。
2
1
R3
I2
I1
I3
R2
E2
E1
R1
已知E1=36V,E2=24V,R1=R2=10Ω,R3=5Ω,求各支路电流。
B
解:(1)假设各支路电流方向和回路方向如图所示。(1分) (2)电路中只有2个节点,所以只能列出一个的节点电流方程式。对节A有点I1+I2= I3。(1分)(3)电路中有三条支路,需列三个方程式。由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列出。对于回路1和回路2分别列出:R1I1+ R3I3=E1(0.5分)R2I2+ R3I3=E2(0.5分)(4)解方程组得I1=2.1A,(0.5分)I2=0.9A,(0.5分)I3=3A (0.5分).方向与假设相同(0.5分).
3、在半径为400m的曲线区段中,某定位点两相邻跨距的长度分别为50m和60m,接触线的张力为10KN。试画出此定位点曲线中间定位柱定位器受力分析图,并标明力的大小和方向。
支柱定位点在曲线区段的受力如图所示,图中A点为接触线定位点,为了保证接触线的拉出值和接触线在跨中受风偏移值不超过许可值,必须将接触线固定在要求位置A点处,(2分)由图可知 AOB∽ ACD,则有PR/T=L /R+α,计算时α可以忽略。(1分)而当定位点两侧跨距不相等时,曲线力由PR/T=L1+ L2 /2R决定,(1分)故PR=10×(50+60)/2×400=1.375(KN) (1分)
4、接触网步行巡视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1)接触网人员进行步行巡视设备时,严禁攀登支柱等接触网设备。(1分)(2)巡视人员巡视时要沿列车开来方向行走,防止列掉下货物砸伤,必须戴好安全帽。(1分)(3)禁止行走轨道中心。(0.5分)(4)经过铁路平交道口时,要严格执行“一站、二看、三通过”的规定。(1分)(5)巡视接触网设备,必须两人进行,时刻注意来往车辆。(0.5分)(6)冬季巡视时,防寒安全帽的耳孔应打开,并注意脚下防滑。(1分)
五、综合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电连接器损坏的原因有哪些?预防措施有哪些?
(1)原因:〈1〉电连接线或线夹载流不够被烧断股或断线;(1分)〈2〉电连接线散股严重,被烧断股或烧断线;(1分)〈3〉电连接线腐蚀严重,造成载流面不够被烧断股或烧断线;(1分)〈4〉电连接线与线夹接触不良或供电线与接触线接触不良,造成烧损。(1分)(2)预防措施:〈1〉安装必须使其符合技术要求。①安装位置符合规定,误差±500mm。电连接线夹与电连接线、接触线、承力索及有关设备线夹的接触面光滑,紧密、螺栓紧固可靠。线夹安装端正、牢固,楔子必须打紧与线夹配套。(1分)②打磨时按要求进行,防止损伤接触面。(0.5分)③电连接线无松股、断股现象、弹簧圈盘紧,并保持顺直。预制电连接的工艺正确。(1分)④电连接安装时,应预留温度变化偏移量。偏移量符合变化要求,防止预留量大造成电连接线松弛到接触线下部,预留量太小造成拉断或拉脱。(1分)⑤馈电线、电分段锚段关节隔离开关处的电连接需安装双线夹,其引线的安装应满足任何情况下带电距离的要求。(0.5分)⑥电连接线、线夹与各部的载流面积满足要求。(0.5分)⑦电连接线弹簧规格、安装误差符合规定。(0.5分)〈2〉日常巡视、检修中发现电连接状态不良时,及时安排处理;(0.5分)发现吊弦、承力索、接触线烧伤或烧断、定位器过热现象等,及时安排检修邻近的电连接。(0.5分)
2、甲作业组在某区段85#~103#支柱间综合检修,调整拉出值,当检调到99#支柱定位时,实测接触线距线路中心距离为80mm,且接触线定位投影在线路中心至外轨之间,测得外轨超高为115mm,查接触网平面图知该定位标准拉出值为400mm,工作领导人让操作人将该定位向外轨侧再拉140mm。结果作业组作业结束消令后,第一趟电力机车通过时即发生了弓网事故,请分析弓网事故发生的原因及正确调整方法。
(1)根据题意,m实测=80mm,h=115mm,α标=400mm, m=140mm现场实测m值,m实= m实测+ m =80+140=220(mm)。(1分)调整后的实际拉出值α实= m实+C≈220+4h=220+4×115=680mm。(1分)测调整后的定位实际拉出值α实=680mm,大于受电弓允许最大工作范围的一半475mm(接触网拉出值最大值规定为450mm,当拉出值大于450mm时,就应该降弓)。所以原因是拉出值超标造成弓网事故。(2分)(2)该处拉出值正确检调方法如下:利用公式α= m +C得该定位点处接触线路中心的标准距离m标应该为m标=α标-C≈α标-4h=400-4×115=-60(mm)。(1分)m标=-60mm说明该定位处接触线距离线路中心标准距离应该为60mm,位于线路中心与内轨之间。(1分)因现在接触线实际位置在线路中心线至外轨间且距线路中心线距离为m实测=80mm,所以应将该定位向内轨侧放 m=m实测-m标=80-(-60)=140(mm)。(1.5分)则调整后的实际m值为m实=m实测- m=80-140=-60(mm)=m标。(1分)检调后该定位处接触线实际拉出值为α实= m标+C≈m标+4h=-60+4×115=400(mm)=α标,从而使该定位达到设计标准。(1.5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