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的德育工作坚持以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文件为指导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以养成教育为核心,重视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结合县教体局德育工作意见中的要求,开展扎实有效的主题教育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步伐。
二、工作目标
1.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特别强调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和养成,保持学生行为规范合格率为100%。加强法制教育,确保在校生违法犯罪率为零。加强安全教育,确保学期内无重大责任事故发生。
2.进一步深化班集体建设工作,打造一批班风正、学风浓、特色显的优秀班集体。
3.深化少先队活动,从活动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组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打出学校德育品牌。
4.加强学校德育常规工作的管理,调动校内各条线的育人积极性。
5.改进“五星少年”的评选方法,重视评选的过程,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
三、工作要点
(一) 加强德育队伍建设,落实各项考核评比。
1.每月举行1-2次班主任工作例会,学习理论,总结经验,不断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水平和思想素质;特别加强青年班主任的培养工作;开展老中青“传帮带”活动。
2.落实班主任常规工作,重视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以及优美、整洁的班级环境、校园环境的创设。
①主题班会做到有计划、有教案、有主题、有实效。要求精心设计一两次对学生影响较大、质量较高的主题班会,并做好班会记录;
②有的放矢地进行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杜绝乱吃零食、乱扔垃圾以及各种脏、乱、差等现象,有针对性地采取及时有效措施,跟踪教育,进行转化工作。
3.营造良好教书育人氛围。如整洁氛围、诚信氛围、友爱氛围、全勤氛围、竞争氛围和教研氛围等。
4.加强督促检查,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树立全程全方位大德育观。通过评比考核评估制度,层层落实,在竞争环境中实行动态管理,以促进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拟开展“文明示范班”的评比激励活动。
5.及时彰先励后,拟在十二月份召开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
6.深入进行德育科研探索,鼓励班任积极撰写德育论文,要求每学期班任至少交德育论文一篇以上。
7.继续积极开展班集体建设活动,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和班级学习氛围,形成一批班容美、班风正、特色显的优秀班集体,进行表彰和奖励。
(二)加强学生养成教育和法制安全教育。
1.落实《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狠抓学生的常规。
做到“抓反复,反复抓”加强一日常规评比的检查、督促,约束极少数同学的不文明行为,净化、美化校园环境。
通过倡议书、班会、宣传、评比等丰富多彩的形式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2.继续深化月教育主题活动。本学期要充分结合节日、纪念日和上级部门的布置等切实开展有效的主题教育活动,努力营造学校德育工作的良好氛围,把教育贯穿到各项活动之中。
3.充分队干作用。发扬学生当家作主精神,增强他们工作责任感,使他们成为学校管理的得力助手。
4.抓好宣传阵地建设。本学期继续发挥宣传橱窗、黑板报、宣传作用,创造机会,更多地让学生参与到板报、橱窗的工作之中。继续规范“红领巾”广播站的建设工作,拟招募、训练新的广播员。另外拟落实校鼓号队的创建、训练工作。我们希望通过各种方式,加强环境育人效果。
5.改革“五星少年”的评选方式,变之前的终端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即由原来的一学年评选一次改为每各班每周各评出单方面的星,学期结束时统计学生共被评过几次什么星,学期结束授予相应的奖章。这样,能够让更多学生参与到评比之中,更好的发挥了评比在过程中的激励作用。
(三)充分发挥社会、学校、家庭三点一面网络功能。
1.落实家访工作,办好家长学校。切实发挥家校通的作用,增强家校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2.加强警校共建文明活动,本学期联合法制副校长落实“交通安全学校”与“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各项工作,并拟定4月份组织学生观看“安全与法制教育” 有关方面录像。
3.继续抓好德育阵地建设,构建校内外德育网络,组织好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课外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四)注重学生心理健康健康教育。
重视心理咨询室的建设,按照要求定期、定时开放,及时发现处理学生的困惑,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心理帮助,倾听学生的心声。同时要加强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
四、具体工作安排:
十月份:
1.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2.“不买零食、不吃零食、不扔杂物、爱护校园、从我做起”主题教育活动;
3.安全法制教育;
4.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布置工作。
十一月份:
1.文明行为养成教育;
2.开展孝敬教育活动;
3.安全教育活动(小学生普法安全专题教育)。
十二月份:
1.各中队举行系列主题队会(要有活动方案);
2.“好习惯终身受益”主题教育活动;
3.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4.社会实践活动。
元月份:
1.庆“元旦”系列活动;
2.法律、交通、防火知识讲座,进行安全教育;
3.德育工作总结。
2010年10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