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小学公式及运算律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2:49:03
文档

小学公式及运算律

小学数学公式及运算律一、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3.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a×b=b×a。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b×c)。5.乘法分配律:
推荐度:
导读小学数学公式及运算律一、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3.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a×b=b×a。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b×c)。5.乘法分配律:
小学数学公式及运算律

一、运算定律:

1. 加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 

2. 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 。 

3. 乘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a×b=b×a。 

4. 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b×c) 。 

5. 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即(a+b)×c=a×c+b×c 。 

6. 减法的性质: 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等于从这个数里减去所有减数的和,差不变,即a-b-c=a-(b+c) ;一个数减去一个数再加上一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差a-b+c=a-(b-c) 。

7.除法的运算性质:

  a÷(b×c) = a÷b÷c; a÷(b÷c)=a÷b×c ;

(a+b)÷c= a÷c+b÷c;(a-b)÷c= a÷c-b÷c

 

二、分数四则运算法

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带分数加减,把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再把所得的数合并起来。

2、分数乘法:分数乘整数,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3、分数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三、平面几何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名称字母意义特征周长C、面积S公式
  正方形a—边长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公式:C=4a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公式:S=a2

 

长方形

a—长

b—宽

 

两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公式:C=(a+b)×2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公式:S=a×b

平行四边形a—底

h—高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公式:S= a×h

三角形a—底

h—高

有三条边和三个角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 a×h÷2

 

 

梯形

a—上底

b—下底

h—高

m—中位线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

 

 

r—半径

d—直径

π—圆周率

相同圆所有的半径和直径都相等,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直径=半径×2 公式:d=2r

 半径=直径÷2 公式:r= d÷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公式:c=πd =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

 

四、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

 名称字母

意 义

表(侧)面积S

体积V

名称字母意义表(侧)面积S

体积V

 

正方体

a—棱长正方体的表=边长×边长×6

公式:S=a×a×6=6a2

正方体的体积=边长×边长×边长 

公式:V=a×a×a=a3

圆柱体r—底面半径

h—高

π—圆周率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的周长×高。 

 公式:S=ch=πd h=2πr h

圆柱的表面积=底面的周长×高+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总体积=底面积×高。 

 公式:V=Sh

 

长方体a—长

b—宽

 h—高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公式:V=a×b×h

 

圆锥体r—底面半径

h—高

π—圆周率

圆锥的总体积=底面积×高×1/3   公式:V=1/3Sh

文档

小学公式及运算律

小学数学公式及运算律一、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3.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a×b=b×a。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b×c)。5.乘法分配律: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