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大熊猫基地——大熊猫博物馆
亲爱的游客们,大家好! 欢迎来到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它位于距市区10公里的成
都市北郊斧头山。今天我们的游览路线是:大门-大熊猫博物馆-1号大熊猫博物馆-大熊猫太阳产房-大熊猫太阳产房-天鹅湖。全程两个半小时,请大家十一点半在景区门口集合,在参观过程中请大家注意安全,保管好自身贵重物品,不要随意投喂熊猫食物,谢谢合作!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于1983年建立,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是以造园手法模拟 大熊猫野外生态环境,绿化覆盖率达96%,营建了适宜大熊猫及多种珍稀野生动物生息繁衍 的生态环境。这里常年养着80余只大熊猫以及小熊猫、黑颈鹤、白鹤等珍稀动物。它是中 国实施大熊猫等濒危野生动物迁地保护工程的主要研究基地之一,是我国乃至全球知名的集大熊猫科研繁育、保护教育、教育旅游、熊猫文化建设为一体的大熊猫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研究机构。是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就是大熊猫博物馆的熊猫馆。请大家看看这张大熊猫留 洋版图,展示了我国熊猫外交工作的成果。熊猫外交是指中国通过赠送或巡展与商业性 租借熊猫,来开展外交工作。国宝大熊猫曾经多次出国担任友好使者,为发展对外友好关系 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的“熊猫外交”已有上千年历史,早在公元 685 年,武则天就曾送给日本天皇两只熊猫和 70 张毛皮。新中国成立后大熊猫外交经历了三种模式,大家知道有哪三种模式吗?不知道啊,那就听我慢慢给大家讲解。
一是纯政治性的赠送模式(1957 年- 1982 年)。从 1950 年代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继续采取政治性赠送的方式进行“熊猫外交”,中国以和人民的名义将大熊猫作为国礼赠与那些与中国保持良好外交关系和中国希望与之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先后有苏联、朝鲜、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西班牙及墨西哥等九个国家接受过中国赠与的 24 只大熊猫。最著名的“熊猫外交”发生在 1972 年,成就了中美外交上的一段蜜月时光。这年 2 月,美国总统尼克松来中国访问,周恩来总理宣布赠送给美国人民的一件隆重的国礼,这就是来自四川省宝兴县的大熊猫“玲玲”和“兴兴”。1982 年,为了响应保护濒危动物的全球性号召,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从 1982 年开始停止赠送大熊猫出国。这标志着传统的政治性赠送模式下的“熊猫外交”宣告结束。
二是巡展与商业性租借模式(1982 年-1994 年)。 1984 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期间,中国将北京动物园两头的大熊猫“永永”和“迎新”临时借给洛杉矶动物园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巡展活动,以显示中国对洛杉矶奥运会的支持。这是大熊猫出国巡展的开始。巡展给大熊猫所在动物园等机构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熊猫的繁殖和发育。1990 年代中期以后,为解决商业性租借带来的问题而采取的各项措施使大熊猫出国巡展的机会大大减少,基本结束了主要采取巡展方式进行熊猫外交的潮流。
在各方面因素作用下,熊猫租借的大门一经打开便迅速升温,从 1984 年到 1988 年的四 年内,仅北美地区就有洛杉矶、旧金山、纽约、圣地亚哥、多伦多等地方从中国租借到了熊猫,日本、英国、法国等多个国家的众多城市也从中国获得了熊猫。大熊猫租借兴起的初期,有利于封闭的中国向西方世界敞开大门,通过熊猫展示让西方公众关注大熊猫的命运,不菲的租金还能帮助当时尚很贫穷的中国更好地研究和保护熊猫。随着熊猫租借的迅速扩展,一些环境保护团体对熊猫租借提出批评,认为打乱了熊猫正常的生理周期,一些被出租的熊猫因此错过了发情期,丧失了繁殖的机会,对大熊猫的保育造成一定影响。
三是合作研究模式(1994 年至今)。为了解决大熊猫出国带来的种种问题,更好地保护 大熊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和中国动物园协会与国际动物保护机构达成协议,中国可以 将一对健康、有繁殖能力的大熊猫送至其他国家进行为期 10 年的合作研究,其间繁殖的后 代归中方所有。若大熊猫意外死亡,其遗体也归中方所有。中方可派出技术人员与外方共同 进行对大熊猫的研究工作,外方每年付给中方 100 万美元,10 年总共支付 1000 万美元。 1994 年,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将一对大熊猫运至日本和歌山县,此为大熊猫出国合作研究的开端。大熊猫国际合作研究首要考虑的自然是科研水平和培养大熊猫的能力,但外交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决定因素。
好了,各位游客,关于大熊猫外交我们就讲到这里,大家一定很好奇大熊猫的生活吧?接下来我们就一同走进大熊猫的生活奥秘展示区,探索大熊猫生活的奥秘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