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申请单位:六十铺中心学校 2011年11月
| 课题名称 | 农村留守学生障碍心理预防及矫正研究 | |||||
| 领导组 组长 | 张谢民、汪辉 | 联系电话 | ||||
| 主持人 | 汪辉 | 联系电话 | ||||
| 立项时间 | 2007年2月 | 完成时间 | 2011、11 | |||
| 申请鉴定方式 | 书面 | 课题级别 | 市级 | |||
| 提供结题材料目录 | ||||||
| 1 | 课题立项书 | |||||
| 2 |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 |||||
| 3 | 课题研究阶段计划 | |||||
| 4 | 科研课题专题学习材料 | |||||
| 5 | 课题研究专题会议记录册 | |||||
| 6 | 教师实验课情况评析表 | |||||
| 7 | 成果材料(教师研究论文、教学案例分析、教学反思) | |||||
| 8 | 课题研究中期总结 | |||||
| 9 | 结题报告 | |||||
| 10 | 课题结题申请书 | |||||
| 对成果的简介和自我评价(提要) 从2007年2月课题研究立项以来,我校全体课题实验组成员依据《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积极地开展课题的研究、实验,各个阶段均达到了预期的目标。通过三年的研究,我们做好了课题的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构建了“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撰写了结题报告。现在,对我们的研究成果作下面简单的介绍:1、我们明确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本内涵。2、通过课堂实验,我们觉得实行以下 “四个”开放的理念是实施“在语言文字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1)开放学生的眼睛,提供观察的机会(2)开放学生的头脑,提供思考的机会(3)开放学生的嘴巴,提供表达、朗读的机会(4)开放课堂,开展各项知识迁移的实践活动。3、我们构建了“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 经过三年的研究、实验、论证、总结,我们已确定以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激趣导入——汇报(课前的观察、搜集、调查和预习等)活动情况——学生质疑,教师结合重难点疏理——明确学习任务,指导学生结合提纲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启发、引导学生理解、感悟、赏读文本,找准语言文字(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训练的落实,发挥创造潜能——启发、引导学生总结作者表达的情感、方法及归纳学习方法——知识迁移,开展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实践能力。4、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通过课题研究,老师们的科研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生在良好的问题情景下和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下,既打好了语文基础, 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又得到了培养,实现了语文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实现开发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统一,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促进了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实。 | ||||||
| 学校意见: 年 月 日 | 主管部门意见: 年 月 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