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机械能守恒定律(弹簧类应用+轻杆类模型)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2:38:47
文档

机械能守恒定律(弹簧类应用+轻杆类模型)

机械能守恒定律应用5----系统机械能守恒问题分析(弹簧类)一知识点:1.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方式,①物体在初状态的机械能E1等于其末状态的机械能E2,即E2=E1或Ek2+Ep2=Ek1+Ep1②减少(或增加)的势能△Ep等于增加(或减少)的总动能△Ek,即△EP=△Ek.③系统内一物体机械能的增加(或减少)等于另一物体机械能的减少(或增加),即△E1=-△E22.弹簧和物体组成系统只有弹力和重力做功时,系统机械能守恒,对单个物体机械能是不守恒的。2.例题分析:【例1】如图所示,轻弹簧k一端
推荐度:
导读机械能守恒定律应用5----系统机械能守恒问题分析(弹簧类)一知识点:1.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方式,①物体在初状态的机械能E1等于其末状态的机械能E2,即E2=E1或Ek2+Ep2=Ek1+Ep1②减少(或增加)的势能△Ep等于增加(或减少)的总动能△Ek,即△EP=△Ek.③系统内一物体机械能的增加(或减少)等于另一物体机械能的减少(或增加),即△E1=-△E22.弹簧和物体组成系统只有弹力和重力做功时,系统机械能守恒,对单个物体机械能是不守恒的。2.例题分析:【例1】如图所示,轻弹簧k一端
机械能守恒定律   应用5

----系统机械能守恒问题分析(弹簧类)

一知识点:

  1.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方式,

    ①物体在初状态的机械能E1等于其末状态的机械能E2,即E2=E1或Ek2+Ep2=Ek1+Ep1 

    ②减少(或增加)的势能△Ep等于增加(或减少)的总动能△Ek,即△EP=△Ek.

    ③系统内一物体机械能的增加(或减少)等于另一物体机械能的减少(或增加),即           △E1=-△E2

  2.弹簧和物体组成系统只有弹力和重力做功时,系统机械能守恒,对单个物体机械能是不    守恒的。

2.例题分析:

【例1】如图所示,轻弹簧k一端与墙相连,处于自然状态,质量为4kg的滑块沿光滑水平面以5m/s的速度运动并开始压缩弹簧,求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及滑块被弹回速度增大到3m/s时弹簧的弹性势能。

【例1】滑块与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当滑块速度为0时,弹簧的弹性势 能最大, 

        当滑块弹回速度为3m/s时弹性势能为,由机械能守恒有:

          

       

【例2】如图所示,质量为m=2kg的小球系在轻弹簧一端,另一端固定在悬点0    点处,将弹簧拉至水平位置A处(弹簧无形变)由静止释放,小球到达距0 点下方h处的B点时速度为2 m/s.求小球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弹簧弹力做的功(h=0.5 m).

【例2】对小球和弹簧组成的系统,只有重力和弹簧的弹力做功,故机械能守恒,        小球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小球的动能和弹簧的弹性势能,有:

           

【例3】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AB与竖直面内的半圆形粗糙导轨在B点衔接, 导轨半径为R。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将弹簧压缩后静止在A处,释放后在弹力的作用下获一向右的速度,当它经过B点进入导轨瞬间对导轨的压力为其重力的7倍,之后向上运动恰能到达最高点C。求:

 (1)弹簧对物块的弹力做的功?

 (2)物块从B至C克服阻力做的功?

(3)物块离开C点后落回水平面时其动能的大小?

       【例3】答案:(1)3ngR;(2);(3)

【例4】一个质量m=0.20kg的小球系于轻质弹簧的一端,且套在光滑竖立的圆环上,弹簧的上端固定于环的最高点A,环的半径R=0.5m,弹簧的原长L0=0.5m,劲度系数为4.8N/m,如图10所示,若小球从图中所示位置B点由静止开始滑动到最低点C时,弹簧的弹性势能Ep弹=0.6J,求

(1)小球到C点时的速度vc的大小。

(2)小球在C点对环的作用力。(g=10m/s2)

【例4】【解析】 (1)小球从B到C过程中,满足机械能守恒,取C点为重力势能的参考平面   mgR(1+cos600)=        (3分)

解得           (3分)

(2)根据胡克定律   F弹 = kx = 4.8×0.5=2.4N        (3分)

小球在C点时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得(竖直向上的方向为正方向)

F弹+FN-mg=m         (3分)

∴   FN  = mg - F弹+ m=0.2×10-2.4+0.2×=3.2N        (3分)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小球对环的作用力为3.2N,方向竖直向下。(3分)

【练1】如下图所示,在粗糙斜面顶端固定一弹簧,其下端挂一物体,物体在A点处于平衡状态.现用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拉物体,第一次直接拉到B点,第二次将物体先拉到C点,再回到B点.则这两次过程中(      )

    A.重力势能改变量相等              B.弹簧的弹性势能改变量相等

C.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相等          D.弹簧弹力对物体做功相等

【练1】  ABD,

       轻杆类模型

1.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2m和3m的两个小球固定在一根直角尺的两端A、B,直角尺的顶点O处有光滑的固定转动轴。AO、BO的长分别为2L和L。开始时直角尺的AO部分处于水平位置而B在O的正下方。让该系统由静止开始自由转动,

求:(1)当A到达最低点时,A小球的速度大小v;

    (2)B球能上升的最大高度h;

    (3)开始转动后B球可能达到的最大速度vm。

以直角尺和两小球组成的系统为对象,由于转动过程不受摩擦和介质阻力,所以该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1)过程中A的重力势能减少,A、B的动能和B的重力势能增加,A的即时速度总是B的倍。,

解得

(2)B球不可能到达O的正上方,它到达最大高度时速度一定为零,

设该位置比OA竖直位置向左偏了角。

此式可化简为,

利用三角公式可解得 

(3)B球速度最大时就是系统动能最大时,而系统动能增大等于系统重力做的功WG。设OA从开始转过角时B球速度最大,

解得

本题如果用EP+EK=E′P+E′K这种表达形式,就需要规定重力势能的参考平面,显然比较烦琐。用△E增=△E关就要简洁得多。

【例2】一根质量不计的细杆长为2 L , 一端固定在光滑的水平转轴O上, 在杆的另一端和杆的中点各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 然后使杆从水平位置由静止开始, 在竖直平面内自由下摆, 如图所示, 试求: 

  ⑴ 杆向下摆至竖直位置时, 两球的速度. 

⑵ 杆从水平位置向下摆至竖直位置的过程中, 杆对球B所做的功.      

  ⑶ 摆至竖直位置时, 杆OA和AB的张力T1、T2之比.   

【例3】如右图所示,轻质细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质量均为m的两个小球A和B,细杆可绕O         轴在竖直 平面内无摩擦地自由转动,BO=2AO,将细杆从水平静止状态自由释放,          

求:(1)细杆转到竖直位置时A和B的速度?            (2)杆对O轴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例4】半径为R的光滑圆环竖直放置,环上套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和2m的 小球A和B,A,B之间用一长为R的轻杆相连,如图所示,开始时,A,B都静止,且A在圆环的最高点,现将A,B释放,   求: (1)A到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    (2)在第一问所述过程中杆对B球做的功? 

【例5】如图所示,倾角为θ光滑斜面上放有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A和B,两球之间用一根长为L的轻杆相连,下面的小球B离斜面底端的高度为h,两球从静止开始下滑,不计球与地面碰撞时的机械能损失,且地面光滑, 

         求:(1)两球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时的速度大小; 

        (2)此过程中杆对A球所做的功;

文档

机械能守恒定律(弹簧类应用+轻杆类模型)

机械能守恒定律应用5----系统机械能守恒问题分析(弹簧类)一知识点:1.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方式,①物体在初状态的机械能E1等于其末状态的机械能E2,即E2=E1或Ek2+Ep2=Ek1+Ep1②减少(或增加)的势能△Ep等于增加(或减少)的总动能△Ek,即△EP=△Ek.③系统内一物体机械能的增加(或减少)等于另一物体机械能的减少(或增加),即△E1=-△E22.弹簧和物体组成系统只有弹力和重力做功时,系统机械能守恒,对单个物体机械能是不守恒的。2.例题分析:【例1】如图所示,轻弹簧k一端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