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课题 | 第八课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课 型 | 讲授、活动 | ||||
课堂 记事 | 授课时间 | ||||||
| 授课班级 | |||||||
| 缺席者姓名 | |||||||
教 学 目 的 | 知识目标: 1、使学生知道中华民族的含义。 2、中华民族的历史演变和现状 3、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在现实生活中用实际行动促进各民族平等和团结。 2、使学生树立今天努力学习、长大后为发展和繁荣自己家乡的经济做出贡献的信念。 3、在现实生活中培养学生用实际行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能力。 | ||||||
| " 重 点 | 强化中华民族意识。 | 难 点 | 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 ||||
| 教 具 | 多媒体教学、录像片:《复兴之路》纪录片、《大国崛起》纪录片、《改革开放30年》纪录片 | ||||||
| 难点的简单构想 突出重点、突破 | 通过多媒体、录像片等加强学生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深的理解, | ||||||
| 注 意 事 项 学生现状分析 | |||||||
| 安 排 |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 | 教 学 提 示 |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复习提问:1、解决中华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 2、解决中华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 导 课: 1、中国古代王朝盛世出现在哪些历史阶段? 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 2、中国古代王朝的盛世使中国成为当时的世界强国,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和清朝的,使一个世界强国变成了“东亚病夫”, 洋务运动、维新变法、直到孙中山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领导辛亥摧毁封建制度,才为中华民族的进步打开了闸门,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 新 授: 第八课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中华民族的含义 中华名族是中国56个民族的总称。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56个民族已经结合成相互依存、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在这个民族的大家庭里,各民族有了一个更高层次的民族认同——中华民族。中华民族作为中国各个民族的总称,反映了个名族的共同意愿,体现了各民族的根本利益,涵盖了中国各民族整体上的特点。“中华民族”是以中华历史为基础,中华文化为纽带所形成的“民族共同体”。在中国的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多元和一体的辩证运动贯穿始终,在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由各民族共同培植的中华民族意识也逐渐在广阔的中国大地上绵延开来,成为各名族创造中华文明的强大精神动力。 △录像片:《复兴之路》纪录片(1) 二、中国党开创新纪元 辛亥没能解决中国的问题,五四运动中,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进步人士的选择。中国党诞生后,率先提出反帝反封建的纲领,并在大失败后探索救中国的道路;日本侵华,民族大义面前,中国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抗战胜利后,破坏和平建国主张和政权,导致了自身的失败;在思想的指引下,赢得了民心的中国党获得了全面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完成了自1840年以来对于中国最重要的命题:实现民族和人民。这也为第二大历史任务——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扫清了障碍,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 △录像片:《复兴之路》纪录片 三、中国党探索经验和教训。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独特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新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在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确立社会主义制度,通过计 划经济的方式,快速向工业化迈进,并取得了辉煌的成果。虽然由于缺乏经验、急于求成而导致社会主义道路遭遇曲折,但是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仍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中华民族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录像片:《复兴之路》纪录片(1) 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中国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的前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上来的战略决策。农村改革的进行和经济特区的设立,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撕开了高度计划经济的僵化,迈出了走向市场的重要一步,和苏东剧变国际大气候的多重考验 | 导言 讲授 讲授 讲授 |
| 安 排 |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 | 教 学 提 示 |
| 后,的南方谈话再次为人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思考指明了方向。 △1、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2、录像片:《复兴之路》纪录片(2) 五、中华民族世纪跨越的伟大复兴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后,沉着、负责地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取得抗洪胜利,使中国赢得世界赞许的目光;国有企业改制取得突破,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经过15年的努力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和世界在相互了解中一步步走近。在社会实践的推动下,中国党与时俱进,成为新时期中国发展的重要理论指导。 △1、播放歌曲《走进新时代》2、录像片:《复兴之路》纪录片(3) 六、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 中国党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执政为民的理念;抗击非典之战中,践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领袖和民众共赴危难、恪尽职守,赢得了最终的胜利;与此同时,中国经济仍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傲人成绩,并就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若干问题做出了重要决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的全局出发,党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战略思想,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经过新中国成立50多年和改革开放近30年的努力,在中国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坚定地朝着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迈进。在中国党的领导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实现。 △△录像片:《复兴之路》纪录片(4) 小 结:同学们我们共同追溯了中华民族160多年来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 作 业:写一篇观看《复兴之路》纪录片后的读后感 | 讲授 讨论 讲授 讨论 | |
经 验 总 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