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课题 | 3、古诗两首 | 备课日期 | ||||||||
| 教学目标 |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理解诗句中“坐”和“泊”的意思。 3、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 | |||||||||
| 教学重难点 | 通过朗读入境悟情,同时达到熟读成诵。 | |||||||||
| 教学准备 | 挂图、生字卡片、小黑板 | |||||||||
| 教学时间 | 两课时 | |||||||||
| 教学过程 | ||||||||||
| 第一课时 | ||||||||||
| 教学目标 |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山行》,背诵《山行》。 2、指导朗读,结合课文插图,引发想象,体会领悟诗句的意思。 3、学习生字,书写生字。 | |||||||||
| 教学重难点 | 通过朗读入境悟情,同时达到熟读成诵。 | |||||||||
| 教学过程: |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 一、导入新课 二、初读古诗 三、再读古诗,了解古诗大意 四、指导书写生字 |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小朋友,你会背唐诗吗?比一比谁背得多。 2、揭示课题《山行》,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3、播发课文录音。 1、介绍诗人:杜牧,晚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2、自由读古诗《山行》。 ⑴自读课文。 提出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⑵检查自读。 了解学生自读情况,相机正音。 1、出示古诗: 山 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1、读课文,问题导读: 这是什么季节?诗人在山路上看到了什么景色? 2、理解诗句,指导朗读: 3、重点理解“坐”:因为。 “石径”:石头小路。 4、图文对照说说诗意。 5、指名试说诗句的意思,对于理解上的偏差与错误及时纠正。 6、停顿、重音的指导。 1、认读生字。 2、这些生字写时要注意什么? 3、师范写“径”。 2、指导使用钢笔描红,完成练习 | 学生背唐诗比赛。 齐读课题。山行是在山中行走。 学生跟读课文。 多种形式练读。 四人小组互读课文,讨论交流。说说你知道了些什么。 同桌讨论。 交流,朗读。 深秋时节,山间一条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在山林深处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我停下车子不走,是因为我喜欢这深秋时节枫树林的晚景,要尽情观赏。被秋霜打过的枫叶,比春天的鲜花还要红艳。 如:“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认清字形。 仔细观察笔画,交流应注意的问题。 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 (认真完成并注意姿势) | 图文结合,反复朗读诗句,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有感情地吟诵古诗。 | |||||||
| 作业设计: 1、抄写《山行》两遍。 1、背诵《山行》。 | ||||||||||
| 第二课时 | ||||||||||
| 教学目标 |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枫桥夜泊》,背诵《枫桥夜泊》。 2、指导朗读,结合课文插图,引发想象,体会领悟诗句的意思。 3、学习生字,书写生字。 | |||||||||
| 教学重难点 | 通过朗读入境悟情,同时达到熟读成诵 | |||||||||
| 教学过程: |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 一、复习导入 二、初读古诗 三、再读古诗,体会诗意 四、书写生字 | 1、复习背诵《山行》 2、说说《山行》这首是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 2、揭示课题:《枫桥夜泊》你会背这首唐诗吗? 3、你知道这首诗写的是哪儿的景色吗? 1、介绍诗人:张继,唐代诗人 2、读古诗《枫桥夜泊》 ⑴自读课文 提出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诗句的意思。 ⑵检查自读 了解学生自读情况,相机正音。 1、出示古诗: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2、读课文,理解诗句。 重点理解:泊:停泊。 3、图文对照说说诗意。 (1)这是什么季节?从哪儿看出来? (2)作者看到的是什么景色?心情会怎样呢? 4、出示寒山寺的图简介。 5、指名试说诗句的意思,对于理解上的偏差与错误及时纠正。 6、指导朗读,练习背诵。 7、停顿、重音的指导,和“拖腔”的运用。 1、出示生字。 2、写这些生字时要注意什么? 3、师范写“霜”。 4、指导使用钢笔描红。 1、 | 学生背诗; 深秋时节在山林中看到的景色。 学生试背。 学生畅所欲言。 学生自读课文。 逐句朗读课文,在语境中认读词语,纠正字音,把诗句读正确,读通顺。 同桌讨论。 四人小组互读课文,讨论交流。 由“月落”、“乌啼”、“霜满天”看出。 深秋夜晚的景色。作者是满腹愁情。这如轻烟的愁思。 月亮渐渐落下去了,栖息在树上的乌鸦又在提交,到处弥漫着寒霜,使夜空充满了寒意。江边的枫树黑糊糊的一片,渔船上的灯火在风中摇曳,我与愁思相伴难以入眠。在这充满寒意的夜半,只有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悠扬回荡,传到船上来。 自由背诵。 如:“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雨火/对愁眠。“ 学生认读,认清字形。 仔细观察笔画,交流应注意的问题。 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 (认真完成并注意姿势) | " 图文结合,反复朗读诗句,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有感情地吟诵古诗。 | |||||||
| 作业设计: 1、抄写《枫桥夜泊》两遍。 2、背诵《枫桥夜泊》。 | ||||||||||
| 板书设计 | 山行(唐.杜牧) 近景 远景 枫桥夜泊(唐.张继) 所见所闻 | |||||||||
| 教学反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