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水泥石灰土施工技术方案 (试验段)定稿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2:37:19
文档

水泥石灰土施工技术方案 (试验段)定稿

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技术方案一、编制说明1、G230通武线开封至尉氏段改建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3、《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GF90-2015);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6、《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2007);二、编制原则1、严格执行国家对公路工程建设的各项方针、、规定和要求。严格遵守工程合同文件
推荐度:
导读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技术方案一、编制说明1、G230通武线开封至尉氏段改建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3、《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GF90-2015);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6、《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2007);二、编制原则1、严格执行国家对公路工程建设的各项方针、、规定和要求。严格遵守工程合同文件
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底基层(试验段)

施工技术方案

一、编制说明

1、 G230通武线开封至尉氏段改建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

3、《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

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G F90-2015);

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6、《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

二、编制原则    

1、严格执行国家对公路工程建设的各项方针、、规定和要求。严格遵守工程合同文件的要求并服从业主统一安排。

2、认真领会设计图纸,在施工组织设计的基础上,根据现场的实际施工条件,优化施工安排,保证工期。

3、根据合同工期以及阶段性目标,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区段划分合理,适时根据重点、难点,施工工序及气候环境的要求和制约,组织分阶段控制目标计划。

4、依靠成熟的技术,先进的工艺,可靠的措施,严格的管理,为业主提供优质工程。

5、加强施工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程成本,增加企业效益。

6、严格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原则。

7、充分研究现场施工环境,妥善处理施工组织与周边协调问题,使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8、施工方案的编制按照总体部署与分项工程施工组织相结合,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相结合,特殊技术与普通技术相结合,总体上使施工方案具有重点突出,内容全面,思路清晰的特点。

三、工程概况

本段起点桩号为K28+982.6终点桩号为K52+445.32,路线全长23.462Km。根据施工设计图的要求路面底基层采用水泥石灰综合稳定水泥:石灰:土=5:11:84,厚度20cm,半幅宽度19.35m。为了尽早开展路面底基层施工,提供大规模作业相关技术数据,我部拟在K42+050-K42+200段右半幅进行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试验段作业,并进行了相关技术准备。计划开工日期2016年7月25日。

四、试验段铺筑试验目的

1、确定材料的松铺系数

2、确定标准施工方法

①.材料数量的控制

②.材料铺摊方法和适用机具

③.合适的拌和机械、拌和方法、拌和深度和拌和遍数

④.材料含水量的控制方法

⑤.整平和成型的合适机具和方法

⑥.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

⑦.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机具的协调和配合

⑧.施工段落的长度

五、人员设备与材料准备

1、人员配置

施工总负责:赵西彦          总工:魏义娟 

质检负责人:郑东启          现场施工负责人:冷如涛            

施工队长:陈光           技术负责人:张伟

测量负责人:贾 云           技术员:王宣杰

试验负责人:李 娜           现场试验员:孙超       

民工人数:30人(满足施工要求)

2、机械配置

①.拌和设备:陕建WB400路拌机1台、徐州威马WB23路拌机1台。

②.压实设备:SMX220振动压路机1台、三一重工190振动压路机1台、柳工220振动压路机1台、XP261胶轮压路机1台。

③.其它设备:PY200平地机1台、12T洒水车2辆、山推SD18推土机1台、现代225挖机1台,自卸车6辆。

3、材料

①.石灰:采用Ⅱ级以上钙质生石灰,经检测钙镁含量≥81.3。

②.水泥:采用郑州天瑞牌路用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经检测各项技术指标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③.土:采用葛庄土场外运土,最大干密度为1.822,最佳含水量为12.6%。

六、水泥石灰土施工工艺及方法

1、施工工艺流程

水泥石灰土路拌法施工工艺流程图

2、施工方法

采用路拌法施工。

3、施工设备

根据业主对工期、质量的要求,结合工程的结构特点,将调集满足施工要求的各种机械设备,以保证施工任务的完成。

主要机械设备:稳定土拌和机1台,振动压路机2台,胶轮压路机1台,洒水车1台,自卸汽车5辆,平地机1台,装载机1台,挖掘机3台。

4、施工要求

①.施工准备

对验收合格的路基,路基表面应平整、坚实,且具有规定的路拱,没有松散和软弱点,边沿直顺。在路基上恢复中线,并进行水平测量,检查每个断面的标高,在施工作业面每隔20m设土高样墩。

②.备料

土质:塑性指数为10~17的粘性土。塑性指数偏大的粘性土,要加粉碎,粉碎后土块最大尺寸不应大于15mm。

石灰:采用生石灰现场消解,生石灰要求有效氧化钙加氧化镁含量≥80%,未消化残渣含量≤11%,消解后有效氧化钙和氧化镁含量≥60%,过筛0.6方孔筛筛余≤1%,0.15方孔筛筛余≤20%。

消解石灰方式:生石灰块在使用前要充分消解,消解方式采用现场分散消解。即按照计划施工段落,计算出石灰的使用量并开始储备生石灰,生石灰在备土完成后进场,按照设计宽度分为两列,两列之间间隔距离为10米,浇水现场消解每吨石灰消解需要用水量为500~800kg,使石灰含水量控制在35%~40%,消解后的石灰应保持稍湿的颗粒状,且以不飞扬为宜,避免污染环境。消解过的石灰在使用前,应进行过网筛分,避免存在未消解的石灰块,现场洒水消解时间不小于1天。

水泥:采用郑州天瑞牌路用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大于4h,終凝时间大于6h且小于10h,经检测各项技术指标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③.备土、铺土

用于水泥石灰土的土必须符合规范要求,不含树皮、草根等杂物。

按照每平方米的松土用量及每车的运土量,用白灰标出每车的卸土位置(画出方格),直接整齐地卸土与路基,但须注意备土时纵向必须成行,每车的运土量要基本一致。统一作业段内土质基本均匀一致。铺土时,先用推土机大致铺平,使用190轻型压路机进行静压,然后放样,用平地机整平,清余补缺,保证厚度一致,表面平整。铺土松铺系数在推土机排压整平后暂按1.2进行控制

④.消解石灰、摊铺石灰

备灰前根据灰剂量、不同含水量情况下的石灰松方干容重及土的最大干容重计算每延米的石灰数量,为避免其中有石块等杂质,应按照大于其总量的0.5%-1%进行备料。 具体公式参照石灰=(0.2*土的最大干密度*0.05*0.11*0.95)。

石灰进场后,应按照两列进行布设,两列之间距离为10米,码砌成垛,进行洒水消解,洒水时应均匀喷撒,避免对一处过度喷洒。

消解后的石灰应控制好含水量,避免飞扬与过湿成团。随后进行过网筛分网筛孔为9.5mm,将其中未消解的过火石灰及石块进行清除。已过筛的石灰即可进行摊铺。

摊铺时石灰应均匀撒布,避免扬尘,石灰摊铺完成后随即进行拌合焖料。

⑤.拌和、焖料

用灰土拌和机拌和。拌和时指派专人跟机进行检查,每间隔20m挖一处,检查拌和是否到底,对于拌合不到底不均匀的段落,应及时提醒拌和机司机返回重新拌和。

拌和深度要达到土层底并侵入路基1cm左右,以利上下层粘结。

当土的塑性指数高,土块不易拌碎,应增加拌和遍数,以达到拌和均匀,满足规范要求。拌和时,各拌合道之间搭接宽度不小于10cm。

拌合后石灰焖料时间不小于两天。

⑥.粗平

灰土拌和符合要求后,用轻型振动压路机碾压两遍,用水准仪测量,石灰粉作出标记。

人工配合平地机粗平一遍,消除石灰拌和产生的土坎、波浪、沟槽等,是表面大致平整。用推土机稳压1~2遍,平地机由外侧起向内侧进行整平。灰土接头、边沿等平地机无法正常作业的地方,应用人工完成清理、平整工作。

整平时多做的灰土应集中处理,不得废弃于边坡上。

粗平时,推土机稳压后松铺厚度应按1.25进行控制。

⑦.铺撒水泥

根据各路段宽度、厚度及含水量,计算每一平方米水泥用量和每延米用量,并确定水泥摆放的纵横间距。水泥剂量每平方为=(0.2*最大干密度*0.05*0.95)。

将水泥从料场送到现场,卸在做标记的地点,并检查有无遗漏和多余。

用刮板将水泥均匀摊开,并注意使等重量的水泥摊铺面积相等。水泥摊铺完后,表面应无空白位置,也没有水泥过分集中的地点。

⑧.拌和

用灰土拌和机拌和。拌和时指派专人跟机进行检查,每间隔20m挖一处,检查拌和是否到底,对于拌合不到底的段落,及时提醒拌和机司机返回重新拌和。

拌和深度要达到土层底并侵入路基1cm左右,以利上下层粘结。

拌和时,各拌合道之间搭接宽度不小于20cm。根据水泥初凝时间,进行拌合,不得大于初凝时间。

⑨.精平

拌和均匀后先用轻型压路机排压一遍,按照碾压后的压实系数,测量水平高程,并用白灰做标记。

然后用平地机刮平,直线段由两侧向中心进行刮平,平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进行刮平。

对于局部低洼处,用齿耙将其表层5cm以上的底基层耙松,并用新拌的混合料进行找补平整。

再用平地机带土整型一次。

每次整型按规定的坡度和路拱进行,并应特别注意接缝处的整平,必须保证接缝处平整。

在整型过程中,严禁任何车辆通行。

精平时松铺系数应暂按照松铺系数1.25进行控制

最后一遍整平时,平地机应“带土”作业。切忌表层找补。备土、备灰要适当考虑富余量,整平时宁刮勿补。

⑩.碾压

根据施工情况,计划碾压采用两套压实工艺完成,以确定大面积展开施工时选用哪一套方案。

a.整平完成后,先用轻型振动压路机由路边沿向路中心静压一遍,有超高段落由内侧向外侧碾压。碾压采用大摆轴法即全轮错位,搭接30cm,用此法振压3~5遍,下层压实度满足要求后,改用胶轮压路机低速1/2错轮碾压2~3遍,消除轮迹,达到表面平整、光洁、边沿顺直。

b.整平完成后,先用胶轮压路机由路边沿向路中心初压一遍,有超高段落由内侧向外侧碾压,再由重型压路机稳压两遍。碾压采用大摆轴法即全轮错位,不超过1/3的轮迹带宽度,用此法振压3~5遍,下层压实度满足要求后,改用胶轮压路机低速1/2错轮碾压2~3遍,消除轮迹,达到表面平整、光洁、边沿顺直。

碾压必须连续完成,中途不得停顿,以减少碾压成型时间,碾压过程中应行走顺直,低速行驶。全部作业时间要在水泥终凝前完成。

⑪.接头处理

应做好每天最后一段的施工缝,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在已碾压完成的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层末端,挖一条横贯铺筑层全宽的宽约300mm的槽,直至下承层顶面。形成与路的中心线垂直并垂直向下的断面,并放两根与压实厚度等厚、长为全宽一半的方木紧贴垂直面。

b.用原挖出的材料回填槽内其余部分。

c.第二天邻接作业段拌合后除去方木,用混合料回填。

d.靠近方木未能拌和的一小段,应人工补充拌和。

e.整平时,接缝处的稳定材料应较已完成断面高出约50mm。

f.新混合料碾压过程中,应将接缝休整平顺。

⑫ .养生

养生期不小于7天,采用洒水养生法,养生期间要保持灰土表面经常湿润。养生期内封闭交通,除洒水车外禁止一切车辆通行。

七、质量标准与控制

1、材料检验

①.底基层用土试验项目和要求

项次试验项目目的频率试验方法
1含水率确定原始含水率每天使用前测2个样品T 0801/T 0803
2液限、塑限求塑性指数,审定是否符合规定每种土试用前测2个样品,使用过程中每2000m³测2个样品

T 0118/T 0119
3颗粒分析确定级配是否符合要求,确定材料配合比每种土试用前测2个样品,使用过程中每2000m³测2个样品

T 0115
4有机质和硫酸盐含量确定土是否适宜于用石灰或水泥稳定对土有怀疑时做次试验T 0151/T 0153
②.底基层用水泥试验项目和要求

项次试验项目目的频率试验方法
1水泥强度等级和初、终凝时间确定水泥的质量是否适宜应用做材料组成设计时测1个样品,料源或强度等级变化时重测T 0505/T 0506
③.底基层用石灰试验项目和要求

项次试验项目目的频率试验方法
1含水率确定原始含水率每天使用前测2个样品T 0801/T 0803
2有效钙、镁含量确定石灰质量做材料组成设计设计和生产使用时分别测2个样品,以后每月测2个样品T 0811/T 0812

/T 0813

3残渣含量确定石灰质量做材料组成设计设计和生产使用时分别测2个样品,以后每月测2个样品T 0815
④.底基层混合料试验项目和要求

项次试验项目目的频率试验方法
1重型击实试验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材料发生变化时T 0804
2承载比(CBR)确定非整体性材料是否适宜

做基础或底基层

材料发生变化时T 0134
3抗压试验整体性材料配合比试验及

施工期间质量评定

材料发生变化时T 0805
4延迟时间确定延迟时间对混合料密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确定施工允许的延迟时间水泥品种变化时T 0805
5绘制EDTA标准曲线对施工过程中水泥、石灰剂量有效控制水泥石灰品种变化时T 0809
2、施工过程检验

①.外形尺寸检查项目、频率和质量标准

工程类别项目频度质量标准
底基层纵断高程(mm)每20m 1个断面,每个断面3~5点

+5~-15
厚度(mm)代表值每1500~2000m²6点

≥-10
极值

≥-25
宽度(mm)每40m 1处

符合设计要求
横坡度(%)每100m 3处

+0.3

平整度(mm)每200m 2处,每处连续10尺(3m直尺)≤12

②.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关键内容

项次项目内容频度
1原材料抽检结合料质量每批次
粗、细集料品质异常时,随时试验
级配、规格异常时,随时试验
2混合料抽检混合料级配每2000m² 1次

结合料剂量每2000m² 1次

混合料最大干密度每个工日
含水率每2000m² 1次

3摊铺目测是否离析

随时
粗估含水率状态随时
4碾压目测压实机械是否满足随时
碾压组合、次数是否合理随时
5压实度检测含水率每一作业段检查6次以上
压实度每一作业段检查6次以上
6强度检测在前场取样成型试件每一作业段不少于9个
7钻芯检测-每一作业段不少于9个
8弯沉检测-每一评定段(不超过1km)

每车道40~50个测点

9承载比-每2000m² 1次,

异常时,随时增加试验

八、施工注意事项及处理方法

1、表面起皮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起皮既影响美观又影响路面质量,因为起皮很容易形成夹层。产生起皮的主要原因有两种情况:一是薄层贴补,人为的制造一个滑动面;二是表层过湿或过干,过湿时综合稳定土被压路机轮子粘起而出现麻麻点点,并越积越多,过干时碾压易发生推移而起皮。针对第一种情况,要求综合稳定土第3遍水泥拌和后紧跟着用推土机进行排压,人工整平时严禁随意补料。对于第二种情况,严格控制含水量。  

2、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作为一种较少使用的结构层,由于其土质的特殊性,施工难度较大,不易成型,但只要按技术规范精心组织认真摸索,合理安排,就能够施工出优良的结构层。结合本工程的施工经验及教训,在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的施工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严格控制进场材料,特别是石灰,水泥的品位等级,品位等级差的材料往往损坏工程质量造成返工,阻碍工程进度。 

4、在水泥施工中应考虑延迟时间的影响,水泥剂量越高,延迟时间的影响就越大。由于现行规范中综合稳定土强度、最大干密度是以室内重型击实、标准养护时取得的数值为标准,这就使得施工现场压实后实测的压实度很难达到要求,工地强度和室内试验也不一致。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应该使用高效率的拌和机械,并使拌和、整平、碾压几道工序紧紧相接,尽可能缩短从加水到压实的间隔时间;另一方面建议在现场取1.5~3.5h的综合稳定土样,测定其最大干密度,作为现场压实度控制的标准,并以此制作试件测定7d无侧限抗压强度,以保证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达到应有的强度。  

5、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的压实,必须配备18t或更重的设备重碾,否则难以达到95%的压实度,如果碾重不足而仅靠增加碾压遍数,往往达不到要求,同时也应避免片面强调压实度而过度碾压。对于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这类结构层,在满足强度的条件下,可适当降低压实度,以减少剪切破坏。 

6、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混合料的含水量控制以大于最佳含水量1%-2%为宜。  

7、确定好合理的作业长度,保证撒布好水泥的段落在水泥初凝内完成拌和、整平、碾压工作。  

8、认真做好现场灌砂压实度、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弯沉等试验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对于存在素土夹层、结构层松散、板体性强度不好的施工段,必须进行返工,以消除质量隐患,以保证结构层的工程质量。 

9、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成形后,应及时派专人养生,如不及时养生则会发生干裂现象

九、质量保证措施

1、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

为确保质量,创精品工程。我分部将依据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规范施工过程。在此基础上我公司在此项工程中设立全面质量检测办公室,设技术、设备、机械、材料、安全等科室,对该工程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并在总工程师的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各项质量工作的方针和规章制度,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质量检测进行系统管理,并密切配合驻场监理工程师搞好质量监理。同时选拔了一批年轻、干练、懂管理、实践经验丰富,各项专业能力强,具有一定组织指挥才能的各类管理及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了系统抽检质量保证体系。公司召集相关人员参加讨论编制了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制度及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2、质量管理制度

①.项目经理对已完成单项工程进行不定抽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

②.项目工程师组织有关人员参加经常性质量抽查、工序质量控制和质量评定,对质量隐患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③.严格对待质量事故,发生质量事故,不论性质、情节如何,应及时如实向上级汇报,不得隐瞒和修正,对造成责任事故的有关领导和直接责任人按公司有关惩罚规定处罚。

④.对于在工程质量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项目经理部将予以奖励。

3、质量保证措施

①.施工组织措施

在公司内部建立与监理程序相适应的体系,配合监理工程师工作以确保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

在施工过程中,建立岗位责任制,对每一个分项工程岗位明确到人,责任明确到人。

建立全面质量管理小组,对工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及时召开座谈会,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以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a.实施灰土前,对使用的石灰、水泥进行复验,完全符合规范要求后进场堆置使用。

b.石灰消解彻底,严禁当时消解当时使用,避免未消解颗粒混入灰土内,影像灰土质量。

c.严格按照水泥石灰土标准击实试验确定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进行摊土、铺灰、碾压。

d.水泥石灰土拌和时安排专人检查拌和的深度和均匀度,严禁在基底留有素土夹层,若有此现象重新加深拌和。

e.认真检测拌和后的灰剂量,在达到和接近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确保碾压一次成活。密实度达到要求。

f.灰土的摊铺、拌和、找平、碾压安排紧凑,做到当天碾压成活密实。

g.注重灰土层面的平整度,做到宁高勿低,宁铲勿补。

h.对于一些非适用材料不用于土基填筑,如淤泥、耕植土、建筑垃圾及有机含量大于5%的土。

②.施工技术措施

原材料检测:工程施工期间需分批购进,分批使用的原材料要定期定时抽查。对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严禁进场,对已进场的要定期运走,合理使用,严把原材料质量关。

过程质量检测:工程施工中首先做好自检,对隐蔽工程要拍摄好拍照片和做好原始记录。

严格遵守监理程序,尊重监理工程师的意见。

4、保证工期措施

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下达月旬施工计划采取一切措施严格按计划施工。

严密组织科学施工。

加强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确保机械完好率。

十、安全保证措施

为了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确实做到“安全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确实做好安全施工,制定如下措施:

1、加强安全施工管理机构建设

项目分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施工队长全面负责安全工作。

2、健全安全施工保证体系

建立以分部经理为首的安全施工决策与指挥保证体系,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施工指挥保证体系,各施工队根据不同施工时期、不同项目的特点,建立专群结合的安全监督保证体系。

3、贯彻落实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

继续坚持贯彻落实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全包施工安全。技术交底的同时要有安全交底,详细讲解施工顺序、工艺流程、安全注意事项、关键部位的安全操作要领等

4、安全施工

施工班组要根据每个阶段施工的不同情况制定确实可行的安全措施;项目分部安全领导小组、各施工队专职安全员要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施工培训教育,贯彻施工和各项安全法规,特别是结合本工程的环境特点,使每个上岗人员增强安全法制观念,做到安全施工。

所有施工设备和机具在使用前必须由专职人员负责检查,通过后方可使用。夜间施工要有良好的照明设施,施工中应挂牌上岗作业,责任到人。定期做好安全教育、安全检查和随机检查。加强对运输车辆司机、机械操作手的安全教育和机械车辆的维修和保养。

①.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一律带安全帽,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在一些危险部位,一定设安全网。

②.各种施工机械、设备、器具,在使用前认真检查,如有问题需及时修复,待修复合格以后投入使用。

③.为确保安全施工,在关键性的路口和部位,设置栏杆、扶手、栅栏,并有专人值班指挥,劝阻行人不要再现场逗留围观,以免影响施工安全,或导致发生不必要的安全事故。

④.对施工期间通行于施工地段的社会车辆及行人,在施工段两端设专人维持交通,确保安全。

⑤、根据工程施工需要,现场施工人员配齐各种劳护用品并要正确使用,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⑥、各种施工用电力、电缆都要采用妥善的保护措施,禁止车压、脚踩,以免出现安全事故。

总之,安全工作是以防患为主,防患于未然,不能存在丝毫的麻痹大意和侥幸心理。

十一、环境保护措施

(1)清洗机械,施工设备的废水严禁直接排入江河,禁止机械在运转中产生油污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或禁止维修机械时油水直接排放入河流。

(2)设备选型时选择低污染设备进行施工。

(3)运输土时如有漏失,及时清扫干净,保持道路整洁。配备专用洒水车,对施工现场和运输道路经常进行洒水湿润,减少扬尘。

(4)施工营地和施工现场的生活垃圾、集中堆放,施工和生活中的废弃物经当地环保部门同意后,运至指定地点,工地设置厕所,派专人清扫,并定期消毒。

(5)报废材料立即运出现场,并进行掩埋处理,对于施工中废弃的零碎配件、边角袋、包装箱等,及时清理并搞好现场卫生,以保护自然环境不受破坏。

(6)弃土和施工垃圾不得随意堆放,须运至指定取土场。

十二、雨季施工措施

1、雨季施工时,采取合理的排水措施,随时疏通边沟,以便地面水有效地排除,并备好一定数量的防雨设备,以便下雨时及时覆盖。

2、每天注意收听天气预报,经常与气象台联系,并根据天气情况、合理安排施工。

3、雨季期间的生产安排,集中劳动力和机械设备,采取分段突击的方法,尽量做到边拌和边摊铺,边碾压成活。雷暴雨前来不及碾压成活,应先普通初压1—2遍,或采用彩条布进行覆盖,以防雨水浸泡,雨停后,待其晾晒至适当含水量再碾压。

4、在雨季期间,经常测定土含水量,确保碾压时的含水量为接近最佳含水量。

文档

水泥石灰土施工技术方案 (试验段)定稿

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技术方案一、编制说明1、G230通武线开封至尉氏段改建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3、《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GF90-2015);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6、《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2007);二、编制原则1、严格执行国家对公路工程建设的各项方针、、规定和要求。严格遵守工程合同文件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