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等指指标算方法说明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2:37:12
文档

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等指指标算方法说明

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等指指标算方法说明(1)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就诊使用抗菌药物人次×100%同期就诊总人次目的:在总体水平上,考查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明确抗菌药物的范围。就诊使用抗菌药物人次:指使用的抗菌药物人次,无论其用了几种抗菌药物,即一个患者挂一次号就诊时使用了抗菌药物,就计为:就诊使用抗菌药物1人次。同期就诊总人次:指在同一个抽样时间段内,患者就诊总人次,即在同一个抽样时间段内挂号的患者人次。统计:将每次就诊使用抗菌药物的例数除以就诊总人数乘100。(
推荐度:
导读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等指指标算方法说明(1)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就诊使用抗菌药物人次×100%同期就诊总人次目的:在总体水平上,考查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明确抗菌药物的范围。就诊使用抗菌药物人次:指使用的抗菌药物人次,无论其用了几种抗菌药物,即一个患者挂一次号就诊时使用了抗菌药物,就计为:就诊使用抗菌药物1人次。同期就诊总人次:指在同一个抽样时间段内,患者就诊总人次,即在同一个抽样时间段内挂号的患者人次。统计:将每次就诊使用抗菌药物的例数除以就诊总人数乘100。(
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等指指标算方法说明

(1)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

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 = 就诊使用抗菌药物人次×100%  

                            同期就诊总人次

目的:在总体水平上,考查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明确抗菌药物的范围。

就诊使用抗菌药物人次:指使用的抗菌药物人次,无论其用了几种抗菌药物,即一个患者挂一次号就诊时使用了抗菌药物,就计为:就诊使用抗菌药物1人次。

同期就诊总人次:指在同一个抽样时间段内,患者就诊总人次,即在同一个抽样时间段内挂号的患者人次。

 统计:将每次就诊使用抗菌药物的例数除以就诊总人数乘100。

(2)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 = 出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总例数×100% 

                                   同期总出院人数

目的:测算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

  此项是以患者使用抗菌药物例数计算的,一个病例中无论其使用了几种抗菌药物(包括不同剂型),都只计为1例使用抗菌药物例数。

(3)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

       使用率=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例数×100% 

                  同期I类切口手术总例数

目的:测算I类切口手术病例预防用药的水平 

 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例数:只指用于预防用药的I类切口手术病例

同期I类切口手术总例数:是按I类切口手术例数统计

(4)接受外科手术及内科介入手术,术前0.5-2.0小时内给药率

术前0.5-2.0小时内给药率=  术前0.5-2.0小时内给药例数 ×100% 

                            同期外科手术及内科介入手术总例数

(5)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

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  使用了抗菌药物的出院患者中送检例数 ×100% 

                         同期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出院患者总例数

目的:测量提供病原学检查,从而决定最佳治疗方案的能力。

 住院用抗菌药物患者:是指治疗用抗菌药物患者。

 统计:做了病原学检查的出院病例数除以同期使用治疗性抗菌药物的住院病例数乘100。

(6)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计算公式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抗菌药物累计消耗量(累计DDD数)×100       

                         同期全院出院患者(人次)×同期全院平均住院天数

释义: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是指住院患者每100人\\天中消耗抗菌药物的DDD数。

 DDD值:按照WHO推荐的药物应用日处方协定剂量计算:(defined  daily doses , DDD),同一通用名的药物,剂型不同DDD值也不同,具体DDD值。 

某个抗菌药物的DDD数=该抗菌药物某一时段消耗量除以DDD值。

例:如某医院所用头孢呋辛注射剂规格为:1.5克/支,查其DDD值为:3克,2011年3月份住院部共计消耗该药1000支,2011年3月份出院患者数800人次,该月平均住院天数为11.8天,则该药3月份消耗量为:1.5 克/支×1000支=1500克,据此DDD数(DDDs)为:DDDs(头孢呋辛注射剂)=1500克/3克=500 DDD,则该院头孢呋辛注射剂2011年3月份的使用强度(AUD)为:AUD(头孢呋辛注射剂)=500 DDD×100/(800人×11.8天)=5.30 DDD/100人/天。如果需要计算某个科室某个抗菌药物的AUD,也是计算出该科室某抗菌药物的DDDs,再乘以100后除以全院该取样时间段的(出院人数×平均住院天数)。

全院抗菌药物累计消耗量(累计DDDs)=所有抗菌药物DDD数(DDDs)的和。

如果该院2011年3月份共计使用抗菌药物50种,90个规格,应该分别计算每一个规格的DDD数(DDDs),此时应该得到90个DDDs,最后将90个DDDs累加得出该医院2011年3月份所有抗菌药物DDDs的和(累计DDDs),再按上述公式计算即为该院2011年3月份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也可计算出每一个规格抗菌药物的AUD值再相加),单位为:DDD/100人/天。某个科室的所有抗菌药物的AUD也是如此计算。

注:本附件所有计算方法,均来自于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颜青 教授于2011年4月25日卫生部医政司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视频培训会议上所做讲解: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指标。

文档

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等指指标算方法说明

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等指指标算方法说明(1)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就诊使用抗菌药物人次×100%同期就诊总人次目的:在总体水平上,考查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明确抗菌药物的范围。就诊使用抗菌药物人次:指使用的抗菌药物人次,无论其用了几种抗菌药物,即一个患者挂一次号就诊时使用了抗菌药物,就计为:就诊使用抗菌药物1人次。同期就诊总人次:指在同一个抽样时间段内,患者就诊总人次,即在同一个抽样时间段内挂号的患者人次。统计:将每次就诊使用抗菌药物的例数除以就诊总人数乘100。(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