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日语专业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2010年5月起,我与同学们组成课题小组着手开展对《湖北省日语专业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的调研。本次调研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工作中,我们通过文献查阅、资料搜索等多种途径,了解理论信息,探究理论联系,分析高校日语专业大学生培养和大学生就业的辩证关系,思考新形势下日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日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积极探索为促进日语专业大学生就业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根据。这些工作为课题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同时,在第一阶段,我们也为课题的开展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包括数据资料查阅、高校信息查询等理论准备,也包括制定课题研究详细计划、课题组工作分工、课题任务分配等等课题工作的前期准备,全力保障课题的顺利有序开展。
第二阶段工作以问卷调研和咨询访谈为主,是本次课题的核心重点工作。2010年5月起,课题组着手开展问卷的设计、策划,问卷分为三套,分别是《湖北省高校小语种专业教学就业现状及学生综合情况问卷调查(日语专业)》;《湖北省高校小语种专业教学就业现状及学生综合情况问卷调查(非日语小语种专业)》;《企业小语种人才需求问卷调查》。课题组在负责老师的亲临指导下,通过预调查的模式,三套问卷经多次试行实践,多次修改,最终定版。并且于2010年5月起,课题组开始开展日资企业等小语种专业就业单位调研联络工作以及湖北省主要高校调研联络工作,通过多种渠道,联系多个日资企业等小语种人才招聘负责人、联系湖北省主要高校日语等小语种专业一线教师、就业负责领导老师等,预约访谈。合理设置访谈对象,企业模块,分为大、中、小型企业;在汉日企、非在汉日企,多方联系;高校模块,分为一本类、二本类、三本类主要高校;师范类、非师范类高校;偏重文科类高校、偏重理科类高校等等,全方位设置课题,提高调研的普遍性、典型性和客观性,促进调研结果全面、深刻、科学地反映当前社会现实。
总结第二阶段工作,主要如下:
①开展针对日资企业等小语种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进行抽样问卷调查
2010年6-7月,课题组积极联络企业,全面发放已设计好的调研问卷,集中开展了针对日资企业等小语种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的抽样问卷调查,共计发放问卷20套,发放单位涉及协卓联合贸易有限公司、立恒贸易有限公司、欣纺进出口有限公司、诺海进出口有限公司、捷利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朝晖贸易有限公司、新兴海南进出口公司等;
②开展针对湖北省各高校日语专业在校大学生和毕业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
2010年7-9月,课题组通过多种渠道在湖北省主要高校以及部分外省份高校发放已设计好的日语专业大学生调查问卷,大范围开展了针对日语专业在校大学生和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共计发放问卷500份,发放学校涉及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江汉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长江大学、福州大学等;
③开展针对湖北省各高校非日语小语种专业在校大学生和毕业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
2010年7-9月,课题组通过多种渠道在湖北省主要高校以及部分外省份高校发放已设计好的非日语小语种专业大学生调查问卷,大范围开展了针对非日语小语种专业在校大学生和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共计发放问卷400份,发放学校涉及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江汉大学、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长江大学等;
④访谈湖北省高校外语学院大学生就业指导负责领导和老师
2010年5-7月,课题组积极联系湖北省主要高校小语种专业就业指导领导和老师,咨询信息,预约访谈,集中开展了湖北省高校外语学院大学生就业指导负责领导和老师的访谈工作,主要咨询访谈了武汉大学外国语学院副贾玉敏、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就业指导老师周杰以及江汉大学等高校外语学院就业指导负责领导和老师;
⑤访谈湖北省主要高校日语专业系主任或主要一线教学老师
2010年5-7月,课题组积极联系湖北省主要高校日语专业系主任或主要一线教学老师,咨询信息,预约访谈,集中开展了湖北省主要高校日语专业系主任或主要一线教学老师的访谈工作,主要咨询访谈了武汉大学日语系王宣琦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日语系张道宝教授;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兼日语系主任邹文老师;江汉大学外院日语系主任陈刚老师;湖北大学外院日语系副主任吕端、唐芙蓉老师;华中师范大学日语系李雪芬老师等湖北省主要高校日语专业系主任或主要一线教学老师;
⑥访谈部分在鄂日资企业等小语种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负责人
2010年7月,课题组走访了部分在鄂日资企业等小语种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负责人,开展了相关的信息咨询访谈工作。主要访谈对象包括武汉剑锋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李军董事长等。
其中本次课题相关信息和数据:
①湖北省主要高校外国语学院日语等小语种专业基本信息:
主要高校包括: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中南财经大学、湖北大学、长江大学、江汉大学、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黄冈师范学院等;
基本信息包括:年招生人数、开设班级数、在校学生人数、毕业生人数、专业师资力量、教师结构、人才培养计划、课程设置、课程改革、人才培养目标、毕业生走向、招生生源结构、与日本等国家友好交流现状、专业学生应试等培养要求、小语种专业学生双学位选择和学习现状等
②湖北省主要高校小语种专业学生就业基本信息:
包括:近年小语种学生毕业走向(直接就业、考研、留学等情况)、小语种专业学生就业走向、小语种专业毕业生就业遇到的困难、高校在促进小语种专业学生就业方面采取的措施、主要高校人才培养创新举措及创新效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收集和反馈情况
本次课题所使用具体的研究方法(附实验报告、实习报告、调查报告等大纲)
具体的研究方法有:
①文献法:广泛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学习了解高校就业、人才培养、人力资本、劳动力市场与供求等理论知识,获取相关信息,梳理已有的调研成果,并进行文献分析和文献综述。通过检索、收集、鉴别和分析,探究影响湖北省日语专业大学生就业的相关因素,并对原有文献加以重新组合、升华,思考促进日语专业大学生就业的新模式、新途径。查阅的文献资料主要涉及高校日语专业大学生就业、日资企业的管理和人才招聘、、后金融危机社会背景,日语专业教学和课程设置、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以及有关研究机构,专家对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相关总结和点评。
②问卷法:以书面问卷调查为主要形式,通过设置各类有针对性的问题,对湖北省日语专业大学生就业现状、湖北省日语专业教学现状进行较为全面了解认识,并以此为参考依据,结合理论知识进行分析。问卷调查共有三套,分别是《湖北省高校小语种专业教学就业现状及学生综合情况问卷调查(日语专业)》;《湖北省高校小语种专业教学就业现状及学生综合情况问卷调查(非日语小语种专业)》;《企业小语种人才需求问卷调查》。同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预调查,各发放 50-100份问卷;另一部分是大规模的正式调查,发放1000份左右的问卷,问卷一部分通过邮寄,一部分通过现场发放。问卷中的内容采用借鉴和自编相结合。通过问卷的回收,数据的归纳整理,统计分析,来得出所需信息。
③访谈法:访谈分为三部分,访谈湖北省高校外语学院大学生就业指导负责领导和老师、访谈湖北省主要高校日语专业系主任或主要一线教学老师、访谈部分在鄂日资企业等小语种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负责人。通过对负责领导、教学老师的访谈,了解其对湖北省日语专业大学生就业现状的见解和分析,了解促进湖北省日语专业大学生就业的经验和方法,有针对性的收集相关信息和数据,结合文献查阅和问卷调查的结果,整理信息,进行相关的探讨和分析,并形成陈述性材料。
④数理统计法:对理论探究、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所获得的数据和料进行分类归纳、整合统计,以大量真实可靠数据的基础进行必要的定量分析,而为促进日语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对策探索科学必要的依据。
本次调研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①湖北省主要高校小语种专业及专业毕业生就业基本信息数据
②湖北省主要高校日语专业系主任或主要一线教学老师访谈信息记录
③湖北省高校外语学院大学生就业指导负责领导和老师访谈信息记录
④部分在鄂日资企业等小语种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访谈信息记录
⑤湖北省各高校日语专业在校大学生和毕业生、湖北省各高校非日语小语种专业在校大学生和毕业生、日资企业等小语种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进行抽样问卷调查信息
⑥课题项目前期总结
⑦课题项目中前期工作六点总结
湖北省各高校日语专业毕业生就业信息反馈情况对比图
| 华中师范大学 | 长江大学 | 湖北大学 | 江汉大学 | |
| 毕业生就业信息反馈 | 有,较全面,且收效好 | 有,较全面,且收效好 | 暂无毕业生 | |
| 毕业生就业信息收集渠道 | 公司基本流程不了解,写文件、商务往来、商务交流能力缺乏,交流少。将重点加强商务日语课的教学 | 三个渠道:离校之前座谈,总结课程学习的相关看法;请已工作的学生回来座谈;学校自行调研就业现状 | 毕业生会有就业经验交流会。 学校方面会定期发布就业信息和举办就业招聘会、心理咨询会等。 |
| 武汉大学 | 武大07年至今就业率年年保持上升趋势(08年金融危机就业率仍然上升,达91%左右)2010年就业率比09年上升有一大原因:今年出国人数多,考研多,拉动就业率 找到工作不难,找到高层次工作很难,比其他小语种难,直接就业人数较多。就业压力大,人才饱和,竞争大,日语专业出现了出国增多的苗头,出国氛围变浓,也出现了不少前往英法留学的情况,直接就业比法语多 |
| 华中科技大学 | 近年就业率上未受到金融危机影响,但待遇不如早年理想。就业方向多为翻译,商务,外销。流向为长三角和珠三角。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东这三大城市。近年留汉人数增多。除考研保研出国学生外就业率100%,其中约10%学生转行业,利用第二学位或者考公务员等。 |
| 华中师范大学 | 刚毕业时仍有人未找到工作,但迟至毕业后半年左右都基本能找到较满意的工作。学生自身就业要求高,选择慎重,时间拖长。日本公司(武汉)在华师日语毕业生的认可度上一直较高。今年毕业生新情况,考研比例明显增加:从20%增至30% |
| 长江大学 | 历年就业一直好于英语系,金融危机时就业难度较大。除危机那年外,日语专业毕业生百分之八十以上在日资企业就职,待遇好,且多在沿海、南方等地区。 |
| 湖北大学 | 就业率达到70%至80%,大多数从事教学、管理、外事等工作,多分布在江浙一带和两广地区等东南沿海。 |
| 江汉大学 | 日语系暂无毕业生 从法语系情况来看,前年与去年,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就业情况不理想,今年就业形势较往年相比有了较大改观,就业率达到96%,毕业生集中于武汉、北京、深圳和上海,多从事高校教师、外贸营销、法资企业翻译,公务员等。 |
| 华中师范大学 | 长江大学 | 湖北大学 | 江汉大学 | |
| 考研率 | 30%(考研方向:日语、经济、行政管理) | 4%比较少,多考取知名大学 | 10%左右 | 暂无毕业生 |
| 直接就业率 | 90%左右,占主要部分 | 80% | 暂无毕业生 | |
| 出国留学率 | 6%每年两位同学交流至日本学习。另有个别同学自费留学 | 10%左右 | 暂无毕业生 |
| 武汉理 工大学 | 华中科技大学 | 华中师范大学 | 湖北大学 | 江汉大学 | |
| 双学位选择情况 | 每班双学位人数大约占30% | 鼓励本专业学有余力的学生辅修其他专业 | 拓宽门路,有利就业,双学位对学生考研有较大影响 | 人数约在20%左右(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参加双学位) | 鼓励学生辅修 |
| 双学位主要选择方向 | 新闻学 法学 经济学 | 经济 金融 法学 新闻 | 经济、 会计、 法律、 行政 | 经贸 旅游学 | 商务、经济、 法律、汽车、 机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