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杨浦滨江交通专题设想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2:34:52
文档

杨浦滨江交通专题设想

杨浦滨江专题研究——交通专题一、交通问题1、轨道交通服务不足目前运营轨道交通仅有4号线大连路站、杨树浦路站2个轨道交通站点为规划范围西部提供服务;规划轨道交通12号线沿长阳路在规划范围新增5个站点,18号线沿江浦路新增3个站点,但站点600米服务覆盖率不高,滨江地区成为典型的轨道交通服务外的“最后一公里”。轨道交通服务示意2、滨江公交可达性差周边公交资源丰富,但沿江地区为尽端,导入难度大。军工路、内江路、隆昌路、宁国路、江浦路及大连路城市干路均设有公交线路,但经周家嘴路、长阳路、平凉路的层层转
推荐度:
导读杨浦滨江专题研究——交通专题一、交通问题1、轨道交通服务不足目前运营轨道交通仅有4号线大连路站、杨树浦路站2个轨道交通站点为规划范围西部提供服务;规划轨道交通12号线沿长阳路在规划范围新增5个站点,18号线沿江浦路新增3个站点,但站点600米服务覆盖率不高,滨江地区成为典型的轨道交通服务外的“最后一公里”。轨道交通服务示意2、滨江公交可达性差周边公交资源丰富,但沿江地区为尽端,导入难度大。军工路、内江路、隆昌路、宁国路、江浦路及大连路城市干路均设有公交线路,但经周家嘴路、长阳路、平凉路的层层转
杨浦滨江专题研究——交通专题

一、交通问题

1、轨道交通服务不足

目前运营轨道交通仅有4号线大连路站、杨树浦路站2个轨道交通站点为规划范围西部提供服务;规划轨道交通12号线沿长阳路在规划范围新增5个站点,18号线沿江浦路新增3个站点,但站点600米服务覆盖率不高,滨江地区成为典型的轨道交通服务外的“最后一公里”。

轨道交通服务示意

2、滨江公交可达性差

周边公交资源丰富,但沿江地区为尽端,导入难度大。军工路、内江路、隆昌路、宁国路、江浦路及大连路城市干路均设有公交线路,但经周家嘴路、长阳路、平凉路的层层转向后,到达沿江区域的线路大大减少,另外,大连路、宁国路、军工路均连接过境越江桥隧,公交线路通过桥隧穿越滨江地区,却不能为地区服务,造成公共交通总体可达性差、缺乏吸引力。

公交资源示意

二、滨江交通策略建议

1、可达性交通策略

改善杨浦滨江地区的公共交通接入条件,充分利用轨道交通资源,延伸拓展公交服务,灵活运用多方式交通衔接;将“道路、建筑、河道”融合为交通的载体,提高地区人气,形成交通可达的开放滨江。

公交:城市轨道+沿江有轨+公交接驳+慢行交通+水上交通

个体交通:停车(到达)+换乘(区内出行)

2、低碳交通策略

对外交通:公共交通、减少拥堵

内部交通:加强配套,减少长距离出行;新型低碳接驳工具;优化慢行通道;

3、多方式选择交通策略

多元化交通出行,满足不同交通需求,为出行者提供更多出行选择。

公共交通为主,注重可达和衔接;

结合两岸岸线利用,加强水上特色交通发展(轮渡、水上巴士、水上出租);

各交通方式满足多方面需求:

轨道交通(长距、快捷)

常规公共交通(低成本、可达)

非机动车交通(灵活、安全、可达)

步行(多路径、景观)

机动车(舒适、可达)

出租车(便捷)

水上交通(越江捷径、景观)

其它个性化交通,快速公交PRT(舒适、可靠、时尚、低碳···)

其它慢行(安全性、趣味性、连续性)

三、重点方案设想

1、交通组织

内外分离的交通组织,利用周家嘴路、大连路、军工路、杨浦大桥四条城市快速路和主干路,同时也是越江干线通道分离外部过境交通。到发交通可以利用南北向黎平路(地面)、内江路、隆昌路、宁国路(地面)、江浦路、大连路(地面)和东西向长阳路、平凉路、杨树浦路“六纵三横“的干路网进行组织,规划新增的江浦路和隆昌路越江工程,出入口设置在平凉路以南,与平凉路共同承担滨江地区越江交通需求和交通组织。

内外交通组织示意

快慢有序的交通组织,结合路网形态,长阳路以南地区引入以公共交通为主的多种交通方式,其中,将杨树浦路以南区域设为慢交通区,以优先考虑适合慢行交通方式的道路断面和交通设施设计,区域内除公共交通外禁止其它机动车辆穿行,对到发车辆实行车速,结合地下空间和停车库设计引入地下。

2、公共交通衔接

重点利用已规划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站点,通过多方式公交接驳,扩大轨道交通车站服务范围,提高公交吸引力和可达性。

规划设计齿形公交接驳线,自轨道交通12号线内江路枢纽,至轨道交通4号线-12号线大连路换乘枢纽。接驳线路连接轨道交通各车站,同时梳理整合长阳路以南常规公交线路,线路长约12公里。

接驳公交要求高频次、密站点、零换乘,按客流需求采用相适应的低碳车辆,短途换乘可减少座位增加站位,增大运量减少运营成本,运营时间与衔接轨道交通匹配。 

齿形公交接驳示意

同时通过沿江有轨交通、租赁公共自行车等低碳交通方式进行区域水陆公交的衔接,并为北段滨江预留接口。

3、滨江有轨交通

(1)有轨交通需求

在杨浦滨江沿线设置有轨交通

是弥补轨道交通不足提高滨江可达性的需要;

滨江开发对提高交通承载力的要求,各类现代有轨交通高峰小时客流可达5000-30000人次,可以为不同开发强度的提供相应的交通支撑:

历史的延续,一个多世纪前上海市第二条有轨电车在杨树浦路开通,新型有轨交通将展现新老文化的传承,体现城市发展的转型,也将成为杨浦滨江新的特色交通。

符合杨浦滨江低碳交通的要求

(2)线路功能

(3)线路走向

(4)制式模式选择

杨浦区沿江轨道交通车辆制式技术经济比较见下表:

比较项目

现代化有轨电车单轨交通系统直线电机系统索轨交通系统
技术特点最小半径(米)10.5308050
最大爬坡(%)

4.06.06.07.0
运输能力(人/小时)

1500~500010000~3000010000~300003000~8000
典型敷设方式地面专用道高架高架高架
噪音和振动较低较低较低很低
技术成熟度较成熟较成熟较成熟国内暂无
国产化水平较高较高较高国内暂无
工程造价1亿元/公里

3亿元/公里

3亿元/公里

0.7亿元/公里

适应性★★★★★★★★★★★☆
(5)存在问题

占用道路资源,杨树浦路32-40米,局部24米(十七棉)

线路车站于建筑的融合协调(功能、建设方式)

滨江地下道路

3、滨江有轨交通

低容量开发:交通特征

高容量开发:

中容量开发:

客运码头通过引入公交首末站、专用连接通道、自动步道方式与其它公交的良好衔接;

文档

杨浦滨江交通专题设想

杨浦滨江专题研究——交通专题一、交通问题1、轨道交通服务不足目前运营轨道交通仅有4号线大连路站、杨树浦路站2个轨道交通站点为规划范围西部提供服务;规划轨道交通12号线沿长阳路在规划范围新增5个站点,18号线沿江浦路新增3个站点,但站点600米服务覆盖率不高,滨江地区成为典型的轨道交通服务外的“最后一公里”。轨道交通服务示意2、滨江公交可达性差周边公交资源丰富,但沿江地区为尽端,导入难度大。军工路、内江路、隆昌路、宁国路、江浦路及大连路城市干路均设有公交线路,但经周家嘴路、长阳路、平凉路的层层转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