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级: 任课教师:
| 教学环节 | 观测点 | 质量等级标准 | 评价等级 | ||||
| 优秀(A级) | 合格(C级) | A | B | C | D | ||
| 实验准备 | 教学大纲 | 符合实验教学实际;围绕实验教学目标;体现教学改革要求。 | 有相对和齐全的实验教学大纲。 | ||||
| 实验教材 | 教材内容与课程建设、实验室设施结合紧密,体现教学成果。 | 有实验教案或配套的实验指导书,满足实验教学基本要求。 | |||||
| 实验项目 | 开设的实验项目数满足实验室开放教学要求;实验课总数占总课程的80%以上。 | 开设的实验项目数多于学生必做的实验项目数;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有实验课程总数的50%以上。 | |||||
| 实验教案 | 讲课内容充实、清晰,突出每次实验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 | 实验教案齐全,能达到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 | |||||
| 实验准备 | 仪器、设备完好率高,指导教师对实验教学中各个环节准备充分。 | 实验室(场地)整洁,仪器状态良好,实验材料齐备;指导教师预先完成实验的试做。 | |||||
| 实验指导 | 教学内容 | 讲解、指导与学生实际操作各部分时间分配合理;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 教学内容符合能使学生较清楚地了解实验目的、原理,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 ||||
| 教学方法 | 以学生为主体,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注重师生沟通,讲究教学互动。 | 讲解与实践互相结合,演示与指导相互补充。以个别指导,操作的方式为主完成教学内容。 | |||||
| 实验管理 | 实验管理规范、有序;实验时学生的分组方式及分组人数合理。 | 实验室仪器、设备能得到及时维护,保障人身安全。 | |||||
| 教学效果 | 注重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 | 达到实验教学目标并完成预定的实验教学任务。 | |||||
| 实验考核 | 实验报告 | 学生实验报告格式、内容均符合要求,整体质量高;报告中含有一定量的分析和讨论的内容。 | 在完成实验预习及实验操作的基础上,学生基本都能按时完成实验报告。 | ||||
| 报告批改 | 认真批改每一份实验报告,关注报告中反映出的实验教学信息,鼓励学生报告中的创新思维。 | 报告批改及时,批改率100%,每次报告批改后都有成绩的评定和记载。 | |||||
| 实验考核 | 方式上理论考试与操作考核相结合;内容上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主。 | 实验课程结束时,实验室安排一定形式的实验考核,综合评定学生的实验能力。 | |||||
| 成绩记载 | 实现实验课程过程考核与课程结束考核的有机统一,并有必要的分析和统计。 | 学生修读实验课程后,有明确的实验成绩,成绩的核算与记载准确、规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