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本费用管理是我公司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强成本管理,降低费用开支,提高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一、成本费用开支项目
㈠、产品成本开支项目
⒈直接材料:是指产品工艺过程中直接消耗的原材料。主要包括: 2、直接人工:直接从事生产人员的工资以及提取的福利费。
⒊动力电:产品生产过程中直接消耗的动力电费用。
⒋制造费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车间管理费用及按标准分摊的费用,具体包括:工资、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保险费、其他费用等,制造费用各项目应根据核算要求,进行分项设置和明细核算。
㈡、管理费用开支项目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部门为管理和组织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其具体项目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和上级要求设置,具体包括:
工资、福利费、折旧费、办公费、差旅费、保险费、租赁费、修理费、咨询费、排污费、低值易耗品、业务招待费、工会经费、教育经费、待业保险费、劳动保险费、税金、水电费、仓库经费、书报资料费、通勤养路费、其他支出等。
㈢、财务费用开支项目
指企业为销售商品而发生的费用。具体项目包括:销售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业务费、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展览费、广告费、差旅费、其他项目等。
㈣)、销售费用支出项目
指企业为销售商品发生的费用具体项目包括:销售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业务费、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展览费、广告费、差旅费、其他项目等。
二、成本、费用计划管理
成本、费用计划是企业经营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司对下属各部及生产单位考核的重要依据。公司财务部门应根据成本、费用计划加强成本费用管理,控制费用开支。
㈠公司财务部门应根据公司生产经营目标,以效益为出发点,在全面听取各有关部门及人员意见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全行业先进水平,本着有利于促进全公司生产经营管理的目的准确预测计划期生产经营中的各项因素,结合本公司实际,制定成本费用计划。
㈡成本费用计划包括: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计划、制造费用开支计划、管理费用开支计划、可比产品成本计划、计划期增支因素预测。
㈢成本费用计划采取由下而上的编制方式,首先由财务部门收集整理有关核算资料,同时计算计划期各项增支减利因素,并将编制草稿与有关单位集中讨论后向公司总部汇报。
在编制时要依据增支因素、主要产品消耗计划、产量计划,依次编制单位产品成本计划、总成本计划等,并编制各项费用计划。
㈣月度计划经讨论修改报公司总部同意后,随月度经营计划以公司发文件下发;年度计划经过讨论后报公司总部经公司有关会议同意后,随年度生产经营计划一并下发。计划下达后,公司总部、各分公司具体执行成本计划,各部室主要执行各项费用计划。
㈤检查与考核:
月度计划和年度计划下达后,公司财务部门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并负责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并定期考核。
检查内容有:基本生产车间月度及年度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费用开支及计划完成情况;各生产车间制造费用计划完成情况。
三、成本、费用管理
1、核算内容:主要产品费用核算包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待摊费用、预提费用、销售费用的核算。
2、账户设置
成本核算设置:基本生产、辅助生产、制造费用账户。
费用核算设置: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待摊费用、预提费用账户。
3、成本费用核算体系:成本费用核算要贯彻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实行公司总部、分公司、车间核算三级核算、四级管理的核算管理。
分公司负责汇总各车间的成本核算资料,并分析结果;公司财务负责核算各产品的单位成本及总成本。
4、核算内容包括: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及时提供成本信息;监督成本、费用计划的执行情况;不断挖掘潜力、降低成本、费用;结合本公司实际,根据先进科学的核算体系,不断完善成本核算办法及费用管理办法。
5、成本项目:见第一项。
6、成本核算过程和方法:
⑴主要原材料费:主要原材料等按实际成本计算,每月月终核算其消耗成本。
计算公式:
主要原材料消耗金额=耗用材料数量×甲权平均单价
甲权平均单价=(期初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期收入存货实际成本)÷(期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期收入存货数量)
(2)工资费用核算
每月月终财务部门根据劳资部门审核的考勤表,计算应付职工的计时工资。
日工资率=月标准工资÷月标准出勤天数
工资总额每月按实际开支额根据产品进行归集分配计入该产品成本,直接生产工人工资计入“直接人工”项目;车间管理人员工资计入制造费用;管理人员工资计入管理费用帐户;辅助单位人员工资计入“辅助生产”;年终统一提效益工资。
(3)折旧费用的归集
折旧额计算提取采用使用年限法
计算公式:应提取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折旧率
基本生产车间、辅助生产车间、管理部门的折旧费分别计入制造费用、辅助生产、管理费用。
(4)制造费用的归集
制造费用按车间设置明细帐,并进行归集,月终将各制造费用帐户余额按产品品种转入产品成本。
(5)辅助生产归集
辅助生产的分配:水电费用采用一次交互分配法;其他辅助单位费用采取直接分配法进行分配。
(6)待摊费用的分配
修理费用按实际发生额据实核算(原大修范围发生的费用),并待费用累计后,按年分配计入各产品成本。
计算公式:
各月应分摊修理费=修理费÷12
计算公式:
保险费按各单位固定资产原值计算分摊。
计算公式:
全年应交财产保险额=固定资产原值×保险率
各月应分摊保险费=保险总额÷12
各产品应分摊保险费=该产品固定资产原值*分摊比率
分摊比率=月分摊额÷参加保险固定资产原值
(7)成本核算方法:
根据原化工部原有关规定,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在成本核算方法上主要采用品种法进行核算。
7、期间费用归集和分配
管理费用按要求设置明细帐科目进行归集,月终转入本期损益。对公司下属的各核算并需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注入管理的生产单位,应分摊管理费用,以产品销售收入作为分配标准。
财务费用按设置的明细科目进行归集,月终将财务费用转入本期损益。
四、成本、费用控制管理
成本费用控制管理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成本计划的重要措施。
㈠、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实行成本费用管理分级分口管理责任制,分级管理包括:
⑴公司总部成本费用管理的权责包括:制订和组织执行全部成本费用管理制度;进行成本预测,编制成本计划;加强成本控制;核算产品成本,编制成本报告;检查、考核和综合分析全公司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和增产节约的经济效果;组织和指导各车间、部门开展成本管理工作,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
⑵分公司成本费用管理权责包括:制订分公司成本控制、管理制度及权责;根据公司成本费用计划,结合分公司生产经营实际,编制分公司成本费用计划;根据分公司成本计划,加强分公司成本控制,并建立完善分公司成本控制体系;检查考核分公司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
⑶车间成本费用管理是企业成本费用字处理的中心环节。管理内容及权责包括:根据厂部和分公司下达的成本计划的费用指标,编制车间成本计划和增产节约措施计划;根据车间各项生产费用,进行车间成本核算;检查和分析车间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及增产节约措施;组织和帮助各班组开展增产节约的评比竞赛。
⑷班组成本管理权责包括:根据车间下达的成本费用计划,拟定班组的各项消耗定额和费用管理指标;班组成本费用指标分解落实到个人;控制班组生产消耗的费用;检查班组成本和有关指标的执行情况;组织工人参加管理、开展评比竞赛。
分口管理主要包括各职能管理部门在管理上的权责划分,其中主要包括:
财务部:管理财务费用、待摊预提费用,综合管理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并下达计划,负责控制、考核、计算和下达考核各项消耗定额。
经营部:管理各类消耗材料及零用材料,并降低材料采购、保管费用。
生产部与财务部共同管理大中小设备维修费用,并负责管理部分设备备件。
综合部与财务部共同管理企业工资、奖金开支及计划。
2原材料费用的控制
⑴经营部负责采购等材料,采购单位要努力降低采购成本,节约采购费用,保管过程中要采取先进的材料管理办法,节约保管费用。
各类辅助材料各单位可随用随领,但应严格审批手续并经仓库保管员审核签字划价后,方可到财务部办理领用手续。凡可控费用超出指标的单位,一律经财务部领导审核同意方可发料,各类钢材的大额发料,须经分管设备的副总签字后,方可发料。
⑵公司鼓励各单位开展各种修理配件的修旧利废活动,并按有关规定,以修旧价值为基数提成;各单位要首先使用修旧材料,确无修复件,经修旧利废组盖章确认后,仓库方可发料。
⑶公司鼓励新材料代替旧材料及各种廉价材料代替高价材料的活动。
㈢工资费用的控制
⑴责任单位:财务部、综合部。
⑵要求:控制工资的使用,同时与提高劳动生产率相结合。
⑶工资的使用计划:每年年初,财务部要会同综合部根据上年度工资开支情况,测算计划期工资发放情况,并制订出工资使用计划;
⑷定员和定编:劳动工资部门应会同计划部门编制制定先进合理的劳动定额和编制定员,财务部要参与劳动定额和编制定员的制定工作,并分析定员和定额的执行情况,对合理调配劳动力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出建议。
⑸工资清算:每年年终,由财务部与综合部共同对全年工资开支和提取情况进行汇总清算,按上级财政和劳动部门下达的基数提取新增效益工资。
㈣管理费用日常控制
管理费用日常控制应主要依据管理费用计划。
各分公司、各部门要严格按财务部下达的开支计划严格控制,不得突破计划额。严禁各分公司、各部门领用各类电器、仪表、工具等辅助材料,特殊情况下,须经财务部领导审核签字,本着节约的精神方可办理领用手续。各类会费、会议费须持有关通知等文件经分管财务的领导审核后方可报销。大项费用开支需报分管公司领导审核同意,方可办理有关手续。费用开支项目数额较大或特殊的开支项目须经公司办公会议研究批准。
五、成本、费用考核管理
⑴主要考核指标: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计划、管理费用计划、可控费用指标计划、差旅费指标计划。
⑵考核规定:实际支出比计划超支额为计分依据,并与同期奖金挂钩兑现。
六、成本费用报表的管理规定
⒈报表种类: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计算表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
可比产品总成本表
产品生产成本表
制造费用明细表
管理费用明细表
产品销售明细表
⒉报表的报出:每月五号前报出上月的各类成本报表,并按月报送。
⒊报送范围:原则上不对外报送,公司内仅报送懂事长、财务。
⒋管理:由财务部成本核算员随同其他报表装订成册,并定期归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