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计量设备自校规程 ………………………………………………………………………………… 2
二.游标卡尺内部校准规程 …………………………………………………………………………… 2
三.钢尺、卷尺内部校准规程 ………………………………………………………………………… 3
四.千分尺内部校验规程 …………………………………………………………………………… 3
五.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 ……………………………………………………………………………… 4
六.万用表内部校准规程 ……………………………………………………………………………… 4
七.匝数测量仪内部校准规程 ………………………………………………………………………… 5
一、计量设备自校规程
1、目的
对计量设备进行定期校验,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
2、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检测设备内校的控制原则、内容和方法,适用于本公司生产服务过程中与质量有影响的所有检测设备的校准。
3、职责权限
技术质量部负责计量设备的定期校准。
4. 工作程序
4.1技术质量部根据每台计量设备的使用情况制定校准/检定周期,由技术质量部按时校准/检定,超过校准/检定周期的计量设备不能作为合格计量设备使用。
4.2在检测周期内发现计量设备出现故障,立即停止使用,使用人员通知上级处理,对修理后的性能重新检定和校准。
4.3技术质量部统一管理每台计量设备的原始资料,包括说明书、产品合格证、保修单、历次送检情况记录、检定记录或检测报告等,长期保存。
4.5检测设备上都应在明显部位有明确标识,包括“合格”、“准用”、 “不合格”。
合格:适用于有计量检定规程的,经检定合格的测量设备用绿色标签。
准用:适用于没有计量检定规程,而按校准规范校准的测量设备也用绿色标签。
不合格:适用于不合格的测量设备,用红色标签,标示禁止使用。
二、游标卡尺内部校准规程
1、目的
对游标卡尺进行内部校验,确保其准确性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使用的游标卡尺的内部校准。
3、校准用基准物质
一把经外部具有检验资质单位检定合格的卡尺作为参照对比(简称封样卡尺),一块测试量块。
4、环境条件
20℃--25℃
5、校准步骤
5.1 检查卡尺测量接触面,干净、无污渍、锈迹,指针式卡尺表头的指针是否完好,有无松动,刻度是否清晰,推动表头是否平稳、平滑。
5.2调校零位,或使指针对准零点。
5.3先用封样卡尺测量量块外径,量块被测量面要干净、平整,连续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记录在《计量器具自效验/检定计录》相应栏目内,然后用被检定卡尺测量同一量块同一部位,连续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记录在《计量器具自效验/检定计录》相应栏目内,然后和封样卡尺所测数据相比较,误差小于±0.02mm为合格。
5.6测内径接触面磨损程度:取同一量块(该量块有一正方形凹槽),先用封样卡尺移动表头,使游标卡尺上面的测量端张开靠紧量块凹槽两基准面后再读数,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记录在《计量器具自效验/检定计录》相应栏目内,然后用被检定卡尺测量同一量块同一部位,连续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记录在《计量器具自效验/检定计录》相应栏目内,然后和封样卡尺所测数据相比较,误差小于±0.02mm为合格。
5.7新购卡尺必须具备出厂合格证才能用此比对方法进行检定。
5.8 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判校准合格。
6 经检定合格的卡尺需粘贴绿色合格标签并注明检定日期,不合格的粘贴红色不合格标签。
三、钢尺、卷尺内部校准规程
1、目的
对钢尺、卷尺进行内部校验,确保其准确性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使用的钢尺、卷尺。
3、校准用基准设备
外校合格的钢尺(精度0.5mm)
4、环境条件
室温
5、校准步骤
5.1 检查钢尺、卷尺的刻度是否清晰,钢片是否平齐,否则更换。
5.2钢尺校准时,取一基准平面,把基准钢尺的零点贴紧该平面,基准钢尺的刻度对近待校准钢尺的刻度。
5.3卷尺校准时,把基准钢尺平放在桌面上,拉开卷尺,用卷尺零点勾住钢尺的零点的一端并贴紧钢尺。
5.4分别核对被校尺和基准钢尺的刻度,核对点100mm 、 500mm 、1000mm 、第一次完成后,再进行第二次、第三次,三次读数取平均记录在《计量器具自效验/检定计录》内,两尺读数之差,100mm时允许误差±1.0mm;500mm时允许误差±1.0mm;1000mm时允许误差±1.0mm。
5.5当被校准的卷尺长度超出基准钢尺的长度时,按1000mm每分段校准,将卷尺全都拉开,先校准前1000mm,记录数据;再在卷尺1000mm点划一条细小的横线,用钢尺的零点对准该条横线,按上述方法核对数据后记录,依次校准下去,重复三次取平均值记录在《计量器具自效验/检定计录》内,最大允许累积误差为±2.0mm。
5.6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且卷尺的累积误差在±2.0mm范围内),判校准合格。
6 经检定合格的钢尺、卷尺需粘贴绿色合格标签并注明检定日期,否则视为不合格。
四、千分尺内部校验规程
1、目的
对外径千分即螺旋测微器进行内部校验,确保其准确性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使用的外径千分尺。
3、使用基准
一把经外部具有检验资质单位检定合格的千分尺作为参照对比(简称封样千分尺),一块测试量块。
4、校正环境
20℃--25℃
5、校正步骤
5.1检查千分尺是否有碰伤、锈蚀、带磁或其它缺陷,检查千分尺刻度线及数值是否清晰可见;
5.2检查是否有影响测量精度的外观缺陷;
5.3微分筒转动和测向螺杆移动应平稳、无卡住现象;
5.4数字千分尺归零是否正常
5.5锁紧装置是否有效;
5.6测砧及测微端面是否有严重磨损或损坏。
5.7先用封样千分尺测量量块外径,量块被测量面要干净、平整,连续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记录在《计量器具自效验/检定计录》相应栏目内,然后用被检定卡尺测量同一量块同一部位,连续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记录在《计量器具自效验/检定计录》相应栏目内,然后和封样千分尺所测数据相比较,误差小于±0.01mm为合格。
5.9经检定合格的千分尺需粘贴绿色合格标签并注明检定日期,否则视为不合格。
五、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
1、目的
对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电子温度计进行内部校准/检定,确保其准确性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使用的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
3、使用基准
使用经过校验的0-300℃的温度计
4、校正环境
室温
5、校验步骤
5.1接通电源,打开加热开关,将经过校准的温度计从仪器上方的温度计插入口插入,再将温度调节器调
至某一刻度,加热1.5小时后,观察温度仪表显示温度、温度调节器预先设置温度以及温度计指示值是否
一致,如数值不一致,在《计量器具自效验/检定计录》中记下对应数值;
5.2 再将温度调节器调至另一温度,加热1.5小时后重复上述步骤;
5.3 取三个不同预设温度下的对比数据后,判断该仪器温度控制是否正常,如有误差,记下误差值。
6、允许误差
| 序号 | 标准温度计(℃) | 标准示值(℃) | 允差 (℃) |
| 1 | 100 | ±1℃ | |
| 2 | 120 | ±3℃ | |
六、万用表内部校准规程
1目的
对万用表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
适用于万用表直流电压档的内部校准(检定)。
3校准前确认
3.1 经校准合格的基准表:
3.2 环境条件为:
(1)温湿度:校准是的环境温度范围应控制在20±8%摄氏度,相对湿度为(65±)
(2)供电电源;电压为220V±3%,频率50±2%Hz
(3)校准周围无影响工作的电磁场干扰和机械震动
4校准步骤
4.1 被校准、检定的万用表不应有妨碍读数和影响正常工作的机械损伤,接线柱、旋钮等无松动,量程开关跳步清晰。
4.2 开电源后,被检定的万用表零点应能自行进行调整。
4.3 对电容、电阻,直接用基准表与待校准表分别测试和所选择的电容、电阻,
记录相应的测量结果。
4.4打开交流稳压电源,将电压调到固定位置,用标准万用表测出此时的电压,记录在《计量器具自效验/检定计录》相应栏目内,然后用待测表测,记下示数,比较两次示值,据要求判定是否合格
4.5 按照待测仪器的具体量程相应的改变测试条件(例如更换不同阻值的电阻电容或调节电路改变基准表的示值),记录两个表每次测的结果;
4.6 根据下式计算误差:
△(%)=(U-V)/Uo×100
式中: U—万用表所测值;
V—校准仪的输出电压值;
Uo—万用表的满量程值。
4.7 所有检定值的误差均在±2%以内,判校准(检定)合格。
4.8 被检万用表贴限用证,注明仅限用交流电压档。
七、匝数测量仪内部校准规程
1.目的
对匝数测量仪进行内部校验,确保其准确性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使用的匝数测量仪。
3.校准用基准设备
50匝、300匝、1200匝已确认匝数正确的标准线圈各一只
4.环境条件
室温
5.校准步骤
5.1 检查匝数测量仪外观良好,测试壁转动灵活无松动,测试夹松紧正常接触良好,测试线良好无接触不良现象。
5.2按下电源开关开启测试仪,数字显示屏正常点亮无缺字现象。
5.3把红测试夹和黑测试夹短路测试仪应显示零匝。
5.4分别把50匝、300匝、1200匝标准线圈套入测试壁进行检测,并填写《计量器具自效验/检定计录》测试仪如果能够正确显示所测线圈匝数说明测试仪工作正常,性能完好,在测试仪显著位置贴绿色设备完好标签。如果不能正确显示线圈匝数则测试仪工作异常,应停止使用。
6.不合格处理
检定不合格的测量仪粘贴红色不合格标签,送专业维修站修理校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