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故障类型判断方法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2:39:43
文档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故障类型判断方法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故障类型判断方法单相接地(以A相接地为例)1、金属性接地:故障相电压Ua=0;健全相电压Ub、Uc=57.7V;开口三角Uo=100VUo与Uagq相位差为180°2、弧光接地(以A相接地为例)222以正相序为基准,对地电压最高相的滞后相为接地相;Uo超前Ua90°,且|Ua|+|Uo|=|Uagq|。对地电压均小于1.9倍分三个区分析判断:A、两相电压升高,一相电压降低,降低相为故障相(1区)B、一相升高小于线电压,两相降低,电压升高相的滞后相(2、3区)PT断线一、高压侧(
推荐度:
导读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故障类型判断方法单相接地(以A相接地为例)1、金属性接地:故障相电压Ua=0;健全相电压Ub、Uc=57.7V;开口三角Uo=100VUo与Uagq相位差为180°2、弧光接地(以A相接地为例)222以正相序为基准,对地电压最高相的滞后相为接地相;Uo超前Ua90°,且|Ua|+|Uo|=|Uagq|。对地电压均小于1.9倍分三个区分析判断:A、两相电压升高,一相电压降低,降低相为故障相(1区)B、一相升高小于线电压,两相降低,电压升高相的滞后相(2、3区)PT断线一、高压侧(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故障类型判断方法

单相接地(以A相接地为例)

1、金属性接地:故障相电压Ua=0;健全相电压Ub、Uc=57.7V;开口三角Uo=100V

Uo与Uagq相位差为180°

2、弧光接地(以A相接地为例)

222以正相序为基准,对地电压最高相的滞后相为接地相; Uo超前Ua90°,且|Ua|+|Uo|=|Uagq|。

对地电压均小于1.9倍

分三个区分析判断:

A、 两相电压升高,一相电压降低,降低相为故障相(1区)

B、 一相升高小于线电压,两相降低,电压升高相的滞后相(2、3区)

PT断线

一、高压侧(一次侧)断线

1、三相断线,PT无信号

2、一相断线,Uo=33.3V,Uo与Uagq相位差180°

3、二相断线,Uo=33.3V,Uo与Uagq同相位

二、二次侧断线

1、一相断线,故障相无信号,Uo无变化

2、二相断线,两故障相无信号,Uo无变化

3、三相断线,PT无信号,Uo无变化

4、开口三角断线,三相电压无变化,Uo=0;或Ua+Ub+Uc不等于0(Uo)

三、二次中性线断线

二次中性线断线时,由于各相二次负载相同,二次三相电压不变,指示为Ua=Ub=Uc=100/=57.7V;

当一次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由于二次三相电压所构成的电压三角形Δabc为等边三角形,相同的各相二次负载所产生的三相对称电压在二次中性线断口形成57.7V的断口电压,因此二次三相电压仍不变,指示为57.7V,但开口三角电压为100V。(单相接地的一种情况)]

供电线路断线

(1)单相断线:

电源侧一相电压上升,小于3/2倍相电压;两相电压下降,大于0.866倍相电压,不满足直角三角形关系。

负荷侧一相电压降低,小于0.5倍相电压;另两相电压降低,大于0.866倍相电压,开口三角电压接近50 V。三相电压均降低。

(2)单相断线且电源侧相继接地:

电源侧一相电压为0,另两相电压上升为线电压,开口三角电压等于100 V(归类到单相弧光接地)。 负荷侧一相电压上升为3/2倍相电压,另两相上升为线电压,开口三角电压等于150 V。

(3)单相断线且负荷侧相继接地:

电源侧一相电压上升为3/2倍相电压,另两相电压下降为0.866倍相电压,开口三角电压等于50 V(与单相接地-60°重复,采取延时措施,看是否有过电压产生,再决定动作)。

负荷侧一相电压下降为0,另两相电压下降为0.866倍相电压,开口三角电压等于0。

(4)两相断线:

电源侧一相电压降低,另两相电压上升,开口三角电压变化接近0。

负荷侧三相电压降低,开口三角电压接近100 V。

两侧开口三角电压之和为100 V,当为末端线路断线时,电源侧接近0,负荷侧接近100 V。

(5)两相断线且电源侧相继单相接地:

电源侧一相电压为0,另两相电压上升为线电压,开口三角电压等于100 V。(归类到单相弧光接地)负荷侧三相电压上升为线电压,开口三角电压等于173 V。

(6)两相断线且负荷侧相继接地:

电源侧一相电压为0,另两相电压上升为线电压,开口三角电压等于100 V。(与金属性接地相同,应不“动作”),出线故障

负荷侧三相电压下降为0,开口三角电压等于0。进线故障

谐振(不满足直角三角形关系)

在基频谐振时各相电压中某一相相电压降低,但不等于零,其余相电压上升且大于3倍相电压,线电压不变。

高频谐振时三相相电压均上升,或一相上升其余下降,电压上升值大于3倍相电压,线电压不变。 分频谐振时三相相电压轮流上升,发生低频波动,电压上升值接近于2倍相电压,最大为2.5倍相电压,线电压不变

*******************************

分频谐振:三相电压依次轮换升高,且电压表指针在同范围内出现低频摆动,一般不超过2倍相电压,开口三角电压一般小于100 V。

基波谐振:一相(两相)电压降低,不为零;另两相(一相)电压升高,大于线电压,一般不超过3倍相电压,开口三角电压小于100 V。

高频谐振:三相电压同时升高,升高数值大于线电压,一般不超过3~3.5倍相电压。开口三角电压大于100 V。

开口三角绕组接反

一相(c相)接反时,3

两相(b、c)接反时,3

0=-2=ac,即3U0=66.7V; -b-c=2a,即3U0=66.7V。

文档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故障类型判断方法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故障类型判断方法单相接地(以A相接地为例)1、金属性接地:故障相电压Ua=0;健全相电压Ub、Uc=57.7V;开口三角Uo=100VUo与Uagq相位差为180°2、弧光接地(以A相接地为例)222以正相序为基准,对地电压最高相的滞后相为接地相;Uo超前Ua90°,且|Ua|+|Uo|=|Uagq|。对地电压均小于1.9倍分三个区分析判断:A、两相电压升高,一相电压降低,降低相为故障相(1区)B、一相升高小于线电压,两相降低,电压升高相的滞后相(2、3区)PT断线一、高压侧(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