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省在建工程落实《隧道施工安全九条规定》专项活动自查表
工程名称: 合同段:
隧道名称: 隧道长度: 隧道型式:
| 序号 | 九条规定 | 检查要点 | 检查指标 | 检查情况 |
| 1 | 必须证照齐全,严禁无资质施工、转包、违法分包和人员不经教育培训上岗作业 | 1.施工单位持证情况; 2.特种作业人员持证情况; 3.人员岗前教育情况。 | 1.施工单位营业执照、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是否有效 | |
| *2.特种作业人员数量(提供名单及证书编号) | ||||
| *3.是否开展岗前安全教育培训(项目部总人数、培训次数、时间、地点、培训人数)、安全技术交底 | ||||
| 2 | 必须按照标准规范和设计要求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确保按方案组织实施,严禁擅自改变施工方法 | 1.施工组织设计中安全技术措施制订情况; 2.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论证情况; 3.施工方案变更情况。 | 1.施工组织设计中是否制订安全技术措施,内容是否齐全(提供文件编号等) | |
| *2.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核、论证程序是否到位(提供安全专项方案清单等) | ||||
| 3.是否擅自改变施工方案 | ||||
| 3 | 必须强化施工工序和现场管理,确保支(防)护到位,严禁支护滞后和安全步距超标 | 1.隧道施工工序和现场管理情况; 2.衬砌的脚手架、施工作业平台和施工台车等安全防护和必要的警示标志设置情况; 3.初期支护施工情况; 4.仰拱、二衬安全步距控制情况。 | 1.施工工序是否规范 | |
| 2.现场管理是否到位 | ||||
| 3.衬砌台车、工作台车是否满铺走道板并设安全防护栏杆,两端是否设置栏杆和上下爬梯。 | ||||
| 4.作业台车是否安装有效的防护彩灯或反光标贴 | ||||
| 5.初期支护是否紧跟掌子面,Ⅳ级及以上围岩是否封闭成环 | ||||
| 6.仰拱步距和浇筑时间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 ||||
| 7.洞口段掘进超过50米时,是否停止开挖进行二衬施工。 | ||||
| 8.一般隧道二衬距掌子面的安全步距是否超过200米,Ⅳ级及以上围岩,二衬与掌子面的安全步距是否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控制。 | ||||
| 9.采用台阶法开挖的,台阶长度是否超过隧道开挖宽度的1.5倍。 | ||||
| 4 | 必须落实超前水文地质探测预报各项规定,监控量(探)测数据超标立即停工撤人,严禁冒险施工作业 | 1.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方案制定情况; 2.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情况; 3.监控量测数据超标时采取的措施。 | 1.是否开展隧道超前预报 | |
| 2.检测机构是否具备相应资质 | ||||
| 3.地质预报的频率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 ||||
| 4.预报结果是否及时上报 | ||||
| 5.是否开展隧道监控量测,委托监测的单位是否具有相应资质 | ||||
| *6.监控测量的内容和频率是否满足规范要求(提供监控量测断面、频率、时间情况)。 | ||||
| 7.根据量测数据处理结果,是否进行施工方案的调整 | ||||
| 8.当发现围岩变形和速率较大等异常情况时,施工单位是否立即组织撤出施工人员,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 ||||
| 5 | 必须对有毒有害气体进行监测监控,加强通风管理,严禁浓度超标施工作业 | 1.隧道内有毒有害气体监测监控情况; 2.隧道内通风、照明等作业条件管理情况; 3.各项浓度超标控制情况。 | 1.隧道施工是否采取机械通风、洒水等防尘措施,施工人员是否佩戴防尘口罩。 | |
| 2.是否对有毒有害气体进行监测。 | ||||
| 3.隧道内照明是否充足,排水设施是否完善。 | ||||
| 4.隧道施工空气中氧气含量是否在19.5%以上,粉尘浓度是否在允许范围之内 | ||||
| 5.当洞内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合物及瓦斯浓度超标时,是否采取有效措施。 | ||||
| 6 | 必须严格控制现场作业人数,掘进作业面应实施机械化作业,严禁超员组织施工作业 | 1.隧道施工现场作业人员情况; 2.隧道洞口24小时值班登记或交记录情况; 3.隧道内采用机械作业情况。 | *1.隧道作业班组及作业人数(提供本隧道掌子面、初期支护、二衬各作业面人数)。 | |
| 2.建设单位是否对隧道施工作业人员数量提出控制要求 | ||||
| 3.隧道洞口是否对进出人员和车辆(机械)等实行登记管理,无关人员是否进入洞内。 | ||||
| *4.本隧道推行采用大型化、专业化隧道工程施工装备的情况(本隧道使用何种开挖机械及开挖方式的说明)。 | ||||
| 5.本隧道是否配置电子“门禁管理系统”。 | ||||
| 7 | 必须按照规定设置逃生通道,严禁在安全设施不到位的情况下施工作业 | 1.隧道内逃生通道设置情况; 2.隧道内其他引导安全逃生的安全设施设置情况。 | 1.隧道开挖掌子面和二衬之间是否设置逃生通道。 | |
| 2.逃生通道距开挖掌子面是否大于20m。 | ||||
| 3.逃生通道的钢管内径、钢管壁厚、每节钢管长度、每节钢管的连接及紧固措施是否满足通常使用的设计要求。 | ||||
| 4.其他引导人员逃生的设施设置情况 | ||||
| 8 | 必须按照规定严格民用爆炸物品管理,严禁在施工现场违规运输、存放和使用民用爆炸物品 | 1.爆破作业手续审批情况 | 1.爆破作业手续是否在当地门进行审批。 | |
| 9 | 必须按照规定制定应急预案、配备救援装备,严禁事故发生后违章指挥、冒险施救 | 1.应急预案的制定和落实情况; 2.应急物资准备、救援设备和消防器材配备情况。 | 1.是否按规定制定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设备,储备应急救援物资(应急箱、急救药物、食品和饮用水等)。 | |
| 2.是否定期组织隧道坍塌等应急逃生演练。 | ||||
| 3.是否配备足够有效的消防器材。 | ||||
| 4.有无事故发生后违章指挥、冒险施救等情况。 | ||||
| 综合评价 | ||||
2.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好的作法应详细描述。
施工单位(盖章): 检查时间:
检查人员: 负责人:
附表2
《隧道施工安全九条规定》专项活动检查项目数据统计表
工程名称: 合同段数:
| 序号 | 内容 | 数量 | 备注 | |
| 1 | 基本情况 | 特长隧道 | ||
| 2 | 长隧道 | |||
| 3 | 中隧道 | |||
| 4 | 短隧道 | |||
| 5 | 开展超前预报隧道 | |||
| 6 | 开展监控量测隧道 | |||
| 7 | 逃生通道 | |||
| 8 | 施工人员 | 隧道作业班组 | ||
| 9 | 隧道作业人数 | |||
| 12 | 培训次数 | |||
| 13 | 培训人数 | |||
| 14 | 特种人员 | |||
| 15 | 安全专项方案 | 危险性较大工程 | ||
| 16 | 方案论证 | |||
| 17 | 安全隐患 | 一般安全隐患 | ||
| 18 | 较大安全隐患 | |||
| 19 | 重大安全隐患 | |||
| 20 | 挂牌督办 | |||
填报单位(盖章): 填报日期:
附表3
《隧道施工安全九条规定》专项活动检查数据汇总表
填报辖区: 工程项目数:
| 序号 | 内容 | 数量 | 备注 | |
| 1 | 基本情况 | 特长隧道 | ||
| 2 | 长隧道 | |||
| 3 | 中隧道 | |||
| 4 | 短隧道 | |||
| 5 | 开展超前预报隧道 | |||
| 6 | 开展监控量测隧道 | |||
| 7 | 逃生通道 | |||
| 8 | 施工人员 | 隧道作业班组 | ||
| 9 | 隧道作业人数 | |||
| 12 | 培训次数 | |||
| 13 | 培训人数 | |||
| 14 | 特种人员 | |||
| 15 | 安全专项 方案 | 危险性较大工程 | ||
| 16 | 方案论证 | |||
| 17 | 安全隐患 | 一般安全隐患 | ||
| 18 | 较大安全隐患 | |||
| 19 | 重大安全隐患 | |||
| 20 | 挂牌督办 | |||
填报单位(盖章): 填报日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