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变应力强度次)
次数小于静应力强度(应力变化10002、材料的疲劳特性:通过最大应力、应力循环次数N 、应力比(循环特性)max σ来描述。
max min /σσ=r 3、材料的疲劳特性通过试验测定,在标准试件上加上一定的应力,记录出在不同最大应力下引起试件疲劳破坏所经历的应力循环次数N 。
4、材料的疲劳特性曲线:在一定的应力比下,疲劳极限与应力循环次数N 的关系曲线。
钢材,107次循环,焊接件:2*106。
5、疲劳破坏:材料受到多次重复变化的载荷作用后,在应力值没有超过材料的强度极限的情况下发生破坏。
6、静力破坏:在一次最大载荷作用下的破坏。静应力小于屈服极限或强度极限时,不好发生静力破坏。静力破坏的抗力主要取决于材料本身。
7、疲劳破坏:在多次反复载荷作用下产生的破坏,不是短期内发生的。交变应力在远小于静强度极限下发生的破坏。疲劳破坏的抗力与材料的组成、构件的形状或尺寸、表面状况(铸造、锻压等表面质量,电镀或包层等表面处理,喷丸、滚压等特殊处理引入的残余应力)、使用条件以及外界环境都有关系。
8、疲劳强度(疲劳极限):当交变应力的最大值低于某一定值时,材料经受无限次循环仍然不会发生疲劳断裂,这个最大应力值就称为疲劳强度。即材料承受的交变应力值低于疲劳强度时,则可经受无限次应力循环而不断裂。
9、S-N 曲线:最大应力或应力振幅与其相应的断裂循环次数N 之间的关系曲线。max σa σ在给定的应力比下,应力范围S 越小,寿命越长,当应力范围S 小于某极限值时,试件不发生破坏,寿命趋于无限长。由S-N 曲线确定的,对应于寿命N 的应力范围 ,称为寿命为N 循环的疲劳强度。寿命N 趋于无穷大时所对应的应力范围S ,称为材料的疲劳极限。
10、S-N 曲线的测定:疲劳试验机、成组法、升降法,至少取五级应力水平、各级取一组试件。
11、疲劳曲线和疲劳极限
金属承受的最大交变应力与断裂时应力交变次数(循环次数,即疲劳寿命)有直接关系。为此用σmax -logN 之间的关系曲线,称为疲劳曲线。是疲劳应力与疲劳寿命之间的关系曲线,即S-N 曲线。又称维勒曲线。分两类:曲线上有明显的水平部分。碳钢、合金钢、球铁等属于此类。试
样可以经受无限次应力循环也不发生疲劳断裂的最大应力称为
疲劳极限。记为σ-1。试验时常用循环周次为107也不断裂的
应力。
没有水平部分。铝合金、不锈钢、高强度钢。(条件疲劳强度)
12、疲劳极限强度和条件疲劳强度,疲劳极限强度是材料抵抗无限次应力循环也不至疲劳断裂的强度指标,条件疲劳强度是材料抵抗规定循环周次而不疲劳断裂的强度指标。条件疲劳强度是在指定寿命下,通过S-N(应力-寿命)曲线方程确定的。
14、在传动系统中,最关键的零件——齿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由于齿轮的形状远比标准试棒复杂,对齿轮热材料处理方式的不同,使用时润滑油的情况也不相同,这些因素就会使得齿轮材料的疲劳特性与标准试棒的疲劳特性产生很大的差异。因此,对不同材料和形状的齿轮,进行专门设计和制造,使用实际的润滑油,在专用的试验台架上按规定的流程进行齿轮材料测试,得到的齿轮材料接触S-N 曲线和弯曲S-N 曲线,才能真实反映齿轮材料实际的接触和弯曲疲劳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