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第二次语文测试卷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2:55:50
文档

第二次语文测试卷

高一第一学期语文试卷(第一、二单元)(总分100分,考试时间:40分钟)班级姓名成绩________________一、(75分,每小题3分)1、选出注音有误的一项( )A.遒(qiú)劲   遏(è)止  彷徨(páng)橘(jú)子洲B.彳亍(chìchù)颓圮(tuípǐ)瓦菲(fēi)寥廓(kuò)C.凄婉(wǎn) 火钵(bō)  惆(chóu)怅 岁月稠(chóu)D.凌侮(rǔ)  漂泊(bó)百舸(gĕ) 笙箫(shēngxiāo)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推荐度:
导读高一第一学期语文试卷(第一、二单元)(总分100分,考试时间:40分钟)班级姓名成绩________________一、(75分,每小题3分)1、选出注音有误的一项( )A.遒(qiú)劲   遏(è)止  彷徨(páng)橘(jú)子洲B.彳亍(chìchù)颓圮(tuípǐ)瓦菲(fēi)寥廓(kuò)C.凄婉(wǎn) 火钵(bō)  惆(chóu)怅 岁月稠(chóu)D.凌侮(rǔ)  漂泊(bó)百舸(gĕ) 笙箫(shēngxiāo)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高一第一学期语文试卷(第一、二单元)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班级          姓名             成绩________________            

一、(75分,每小题3分)

1、选出注音 有误 的一项(  )

A.遒(qiú)劲     遏(è)止     彷徨(páng) 橘(jú)子洲

B.彳亍(chì chù) 颓圮(tuí pǐ)瓦菲(fēi)  寥廓(kuò)

C.凄婉(wǎn)    火钵(bō)     惆(chóu)怅   岁月稠(chóu)

D.凌侮(rǔ)     漂泊(bó)     百舸(gĕ)    笙箫(shēng xiāo)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 的一组是(   )

A.舰舸  苛刻  坎坷  荆轲   B.稠密  调整  凋敝  雕琢

C.翡翠  斐然  祖辈  裴多菲 D.佝偻  苟且  足够  拘谨

3、下列四组词语中 错别字最多 的一组是(  )

A、终生相依     暖人心房     谈笑风声     中流砥柱

B、环境幽辟     星辉斑澜     峥嵘岁月     风华正茂

C、动人心肠     音调凄凉     铜枝铁竿     凄婉迷芒

D、残羹冷灸     窗菲紧掩     意志昏玄     凝神摒息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 一句是(   )

  A.回忆往昔的峥嵘岁月,心潮澎湃,豪情满怀。

   B.青年写出激扬文字,把反动统治者看得如粪土一般。

  C.看到春色满园的景象,她高兴极了。

  D.这亘古未有的奇闻,成了报刊炒作的好材料。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 一组是(  )

①现代诗歌门类众多,但真正讲究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        作品却寥寥无几。

②如果一个诗人的一生中能有三五首作品        下来,这个诗人就是幸福的。

③文学是情学,是人学。因此,优秀的文学作品一定要        作者的主观情感。

④鉴赏诗歌时,要认真体会诗歌的章法、韵律,认真        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A、品位   流传   灌注   揣摩    B、品位   留传   贯注   揣摩

C、品味   流传   贯注   揣测    D、品味   留传   灌注   揣测

6、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沁园春·长沙》写的是寒秋景物,却没有传统诗词中的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诗人笔下的秋景是明丽、活泼的。

B、《再别康桥》避开了一般离别诗的告别对象,跳出了“执手相看泪眼”或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一种清新飘逸的感觉。

C、《雨巷》借丁香姑娘表现诗人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丁香姑娘的消失象征了诗人理想追求的幻灭。

D、《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一首带有自传性质的叙事长诗,作者饱含深情的回忆了养母大堰河与自己的童年生活。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 使用不恰当 的一句是        (    )

    A.她看起来很柔弱,但绵里藏针,困难面前从不低头。

B.疾风知劲草,在最艰苦的石油大会战中,他才真正显示出英雄本色。

C.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你就心满意足,不思进取,我只能说你目光如豆!

D.老实说,我是很喜欢“小女人”的文章的,至少它们不打肿脸充胖子,没有女强人的那种强悍和虚张声势。

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 的一句是(    )

A、教师素质的高低和学生学习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B、新学期开学前,市教育局明确要求,各校学生公寓的生活日用品和床上用品由学生自主选购,不得统一配备。

C、数百名巴勒斯坦群众、以色列犹太和平团体以及国际和平人土组织示威,以色列继续在西岸修建隔离墙。

D、这家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科学大会奖,三次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 的一句是    ( )

A、福娃是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其创作灵感来源于奥林匹克五环和人们喜爱的动物形象。福娃向世界各地的人们传递着友谊、和平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B、诺贝尔文学奖向来是个谜,有关谁将获奖的传闻通常证明是错的,比如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2005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在获奖以前就从未被看好。

C、巴金的“激流三部曲”“爱情三部曲”“抗战三部曲”等作品,不但反映了时代的风云变幻、个人的命运沉浮,更激励了无数青年走向抗日救亡甚而追求自由与个性的道路。

D、为了不让火箭推进剂的温度过高或过低,箭体一些部分贴了一些隔热泡沫降温材料。“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后,我们看到的飞落碎片就是这些材料。

10.指出下列句子中用到比喻修辞 的一句(   )

A.呈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呈给爱我如爱他自己的儿子般的大堰河。

B.她彷徨在这只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C.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D.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11.运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B.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C.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D.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12.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说明 错误 的一项是(    )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夸张)  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反问)

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对偶)    D.粪土当年万户侯(比喻)

13.指出下列句子中用到比喻修辞 的一句(   )

A. 呈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呈给爱我如爱他自己的儿子般的大堰河。

B. 她彷徨在这只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C.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D.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14.选出解说错误的一项                                                      (    )

   A.“夕阳下的新娘”,是说夕阳照射下的柳枝,镀上了一层妩媚的金色,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一位美艳的新娘。

 B.“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倒映在水中的金柳,随波光一起荡漾,显得更加美艳,作者对如此美景,永远记在心上。

C.“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是说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中招摇,仿佛是在向诗人招手示意。

D.“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是说天上被揉碎了的彩虹和漂浮在潭水上的水草相杂在一起,沉淀在潭水的深处,就如同彩虹似的梦一般。

15.《沁园春·长沙》一词以“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结尾的寓意和采用的修辞手法,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采用设问句式结尾,表现了青年不怕困难的斗争精神。

B.采用反问句式结尾,表现了青年在大风大浪中的战斗精神和毫不动摇的坚强意志。

C.采用设问句式结尾,是对“主沉浮”的巧妙回答:要像当年中流击水那样,勇敢地投身于风浪中,急流勇进,担负起主宰国家命运前途的大任。

D.采用反问句式结尾,表现了青年敢于掀巨浪、阻飞船的英勇无畏的气概担负起主宰国家命运前途的大任。

16.下列句中加点词同现代汉语用法相同 的一项是(   )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   B.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C.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D.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17.与例句加点字用法相同 的一项是(   )

例:晋军函陵

A.如会同,端章甫。          B.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C.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D.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18.对下列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②夫晋,何厌之有?    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④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⑤国之孺子之游者

⑥居则曰:“不吾知也。”   ⑦树之以桑   ⑧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⑨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A.①⑨/②④/⑤⑧/⑥⑦/③ B.①④/②③/⑤⑨/⑥⑧/⑦

C.①⑤/②⑨/③⑧/④⑦/⑥ D.①⑧/②⑥/③⑤/④⑦/⑨

19.选出下面各组多义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  (    )

               辍耕之垄上  (往、到)

    A.   之   子犯请击之  (代词,代秦军)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助词,的)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竟,竟然)

    B.  乃    家祭无忘告乃翁   (你,你的)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于是,就)

              以其无理于晋  (它,代郑国)

    C. 其    吾其还也   (还是,表商量的语气)

              失其所与,不知(自己,自己的)

              以其无理于晋   (因为)

    D. 以    阙秦以利晋    (来)

以乱易整,不武   (因此)

20、下列加粗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              B、以乱易整,不武。(改变)

C、 因人之力而敝之(损害)               D、又欲肆其西封。(肆意)

2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以其无礼于晋。     以大易小,甚善。

 B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

 C、 夜缒而出,见秦伯。     君若宥而反之。

 D、 失其所与,不知     其有敢不尽力者乎?

22、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B、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C、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2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寥寥数语,既点出了战事爆发的原因,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又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B、烛之武虽然长期得不到重用,但他有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临危受命,最后,义无反顾地去说秦师。

C、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步步深入,层层递进,终于说服了秦伯,表现了他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D、烛之武退秦师后,但子犯建议攻打郑国,顿时关系又紧张起来,晋文公讲了一番“仁”的大道理,最后才平息战争。

24.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 的一项是(   )

    偶然    徐志摩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会互放的光亮!

    A.这首诗把"偶然"这样一个极为抽象的时间副词形象化,充满情趣,富有哲理,不但珠圆玉润,朗朗上口,而且余味无穷,意溢于言外。

    B.此诗写的是两件比较实在的事情,一是天空里的云偶尔投影在水里的波心,二是"你""我"(都是象征性的意象)相逢在海上。

    C.如果我们用"我和你""相似"之类的标题,当会更富有诗味。

    D."云""波""你""我""黑夜的海""互放的光亮"等意象及其之间的关系构成都可以因为读者个人情感阅历的差异及体验强度的深浅而进行不同的理解。

25.阅读卞之琳的诗,其赏析 不恰当 的一项是(   )

    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A. 第一节写"你"在桥上看风景,不自觉的成了从楼上看风景的人的一道"风景". 

B. 第二节写皎洁的月亮成了"你"的窗子的装饰品,而"你"成了别人(楼上的人)的梦境的装饰品。

    C. 两幅生动优美的画面隐喻、暗示了深刻的哲理:在同一时空中,作为主体的人或物,有可能变成客体。客体有可能变成主体。人们只要不被世俗观念所束缚,不计较一时的得失哀乐,就可以获得精神的自由和超越。

    D. 作为一首象征诗,这首诗用朴实单纯的语言,展现出一幅明丽的生活画面;语言明白如画,内涵却丰富深邃,达到了明与隐、实与虚、具体与抽象的和谐统一。

第Ⅱ卷

三、文学常识:(每空2分,填对5个空即得满分10分)

   1、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见他;若说没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这首诗揭示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其中的阆苑仙葩指的是               ,美玉无瑕指的是                  。

   2、《三国演义》中蜀军的军师诸葛亮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成了智慧的代表。在四大古典名著中,还有一部作品也塑造了一位足智多谋的军师,这个人物是 《                 》中的           。

   3、读我国四大名著,就像是欣赏一幅幅古代人物的画卷,煮酒论英雄的(         )、大闹野猪林的(                  )、三调芭蕉扇的(                    )、多愁善感的(                   )都是其中难以忘怀的人物形象。

四、仿写 (5分)

   读下面这首题为“如果”的诗,仔细揣摩内容和句式,补写出其中空缺的句子。 

   如果你是大河,何必在乎别人把你说成小溪;如果你是春色,                     ____________;如果你是种子,                                                ;如果你就是你,                              。

五.默写补出下列课文中句子的空缺部分。(10分)

①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              。鹰击长空……

②那河畔的金柳,                     ;                     ,在我的心头荡漾。

③撑着油纸伞,                       ,______                。我希望……

④许君焦、霞,                    ,君之所知也。

⑤高渐离击筑,             ,                 ,士皆垂泪涕泣。

 4、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    ) 

①我最后一次在倾听你悲哀的喧响,你召唤的喧响。 

②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③波光里的艳影,是夕阳中的新娘。 

④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A.①反复  ②拟人  ③暗喻  ④夸张   B.①反复  ②拟人  ③借代  ④夸张

C.①排比  ②比喻  ③借代  ④反问   D.①排比  ②比喻  ③借喻  ④反问

高一语文单元测试(一)答卷纸

     

     选择题(共21×3=63分)

题号1234567891011
答案
题号12131415161718192021
答案
22. 

文档

第二次语文测试卷

高一第一学期语文试卷(第一、二单元)(总分100分,考试时间:40分钟)班级姓名成绩________________一、(75分,每小题3分)1、选出注音有误的一项( )A.遒(qiú)劲   遏(è)止  彷徨(páng)橘(jú)子洲B.彳亍(chìchù)颓圮(tuípǐ)瓦菲(fēi)寥廓(kuò)C.凄婉(wǎn) 火钵(bō)  惆(chóu)怅 岁月稠(chóu)D.凌侮(rǔ)  漂泊(bó)百舸(gĕ) 笙箫(shēngxiāo)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