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南辕北辙阅读及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2:56:13
文档

南辕北辙阅读及答案

南辕北辙阅读及答案《南辕北辙》出自于《战国策·魏策四》,讲述了一个人要乘车到楚国去,由于选择了相反的方向,又不听别人的劝告,只能离楚国越来越远了。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以上故事,形成成语“北辕适楚”,后来在流传过程中,人们习惯说作“南辕北辙”,并引申出另一个成语“背道而驰”,为“南辕北辙”近义词;有的放矢为“南辕北辙”反义词。南辕北辙说明了做事不能背道而驰,要切和实际情况。如果行动与目的相反,
推荐度:
导读南辕北辙阅读及答案《南辕北辙》出自于《战国策·魏策四》,讲述了一个人要乘车到楚国去,由于选择了相反的方向,又不听别人的劝告,只能离楚国越来越远了。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以上故事,形成成语“北辕适楚”,后来在流传过程中,人们习惯说作“南辕北辙”,并引申出另一个成语“背道而驰”,为“南辕北辙”近义词;有的放矢为“南辕北辙”反义词。南辕北辙说明了做事不能背道而驰,要切和实际情况。如果行动与目的相反,
南辕北辙阅读及答案

《南辕北辙》出自于《战国策·魏策四》,讲述了一个人要乘车到楚国去,由于选择了相反的方向,又不听别人的劝告,只能离楚国越来越远了。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以上故事,形成成语“北辕适楚”,后来在流传过程中,人们习惯说作“南辕北辙”,并引申出另一个成语“背道而驰”,为“南辕北辙”近义词;有的放矢为“南辕北辙”反义词。南辕北辙说明了做事不能背道而驰,要切和实际情况。如果行动与目的相反,结果会离目标越来越远。所以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做一件事情前先树立正确的目标。

故事背景:

     战国后期,一度称雄天下的魏国国力渐衰,可是国君魏安厘王仍想出兵攻伐赵国。谋臣季梁本已奉命出使邻邦,听到这个消息,立刻半途折回,风尘仆仆赶来求见安厘王,劝阻伐赵。

季梁为了打动魏王,来了个现身说法,以自己的经历,带出了南辕北辙的故事,形象地说明了魏王的行动与自己的目的背道而驰的道理。其实这个故事并不一定就发生在季梁身上,他之所以与自己的亲身经历相联系,是为了让故事显得生动和真实,从而更具有说服力。我们在说服他人时,不妨也用这种说法,将一些故事、案例融入自己的亲身经历,这样就更容易打动人。

     故事原文: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卷皱)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路),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

故事译文:魏王想攻打邯郸,季梁听到这件事,立刻半路折回,来不及舒展衣服皱折,顾不得洗去头上的尘土,就忙着去拜见魏王,说:“今天我回来的时候,在大路上遇见一个人,正驾着他的车往北面赶,他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去。’我说:‘你既然要到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他说:‘我的马好。’我说:‘马虽然好,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说:‘我的路费多。’我说:‘路费即使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方向啊。’他又说:‘我的车夫善于赶车。’这几样越好,反而会离楚国越远!如今大王的每一个行动都想建立霸业,每一个行动都想在天下取得威信,然而依仗魏国的强大,的精良,而去攻打邯郸,以使土地扩展,名分尊贵,大王这样的行动越多,那么距离大王的事业无疑是越来越远。这不是和那位想到楚国去却向北走的人一样的吗?”

字词解释:(1)季梁:魏国人。(2)中道:半路。反:通假字,同“返”,返回。 (3)焦:皱褶。(4)申:通假字,同“伸”,拉直。(5)去:弹下(身上的尘土)。(6)大行(hang):大路,宽阔的道路。(7)方:正在,时间副词。(8)驾:车 。(9)之:去,到。(10)将:将要,副词。奚:何,疑问代词。奚为:即如何。(11)用:资用,指路费。(12)御者:车夫。(13)善:技术好,善于,擅长。(14)今王欲动成霸王:现在您的行为是想要建立称霸的王业。(15)举欲信于天下:做的事情是要在天下取得信义。举:举动,做事。(16)恃:仰仗。(17)广:扩大(土地)。(18)尊名:抬高声望。(19)数(shuo):屡次,引申为频繁。(20)“离王愈远耳” “王” wàng:称王,指成为天下的共主。(21)犹:如同。(22)今者:时间名词后用“者” ,表示停顿。(23)奚为:何为,做什么。(24)此数者:这几个条件。

阅读练习与答案:

一、故事理解:

1、《南辕北辙》出自于《             》;

2、《南辕北辙》讲述的故事内容是(                        ),

寓意是(                                               );

     3、此寓言故事以后形成了一个成语是(           ),与其意义相近的一个成语是(        ),与其意义相反的一个成语是(       );

4、此寓言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

二、字词积累:

5、反:通假字,同“    ”,      。申:通假字,同“   ”,    。

6、之:      。奚为:        ;用:           。

大行:               。

7、尊名:       ;  数:     ,引申       ;   犹:       ;

此数者:            ;善:                        。

8、方:      ;广:        ;王:                    。

三、特殊读音:

9、大行:(         );王之动愈数:(        );而离王愈远耳(                     )。

四、翻译句子:

10、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

(                                                  )

11、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                                            )

12、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                                                )

13、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

(                                                 )

14、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

(                                                 )

15、犹至楚而北行也

(                                               )

1、战国策·魏策四   2、讲述了一个人要乘车到楚国去,由于选择了相反的方向,又不听别人的劝告,只能离楚国越来越远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3、南辕北辙,背道而驰,有的放矢;   4、做事不能背道而驰,要切和实际情况。如果行动与目的相反,结果会离目标越来越远。所以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做一件事情前先树立正确的目标。    5、同“返”,返回。同“伸”,拉直。

  6、之:去,到。奚为:如何;用:资用,指路费。大行:大路,宽阔的道路。7、尊名:抬高声望数:屡次,引申为频繁;犹:如同;此数者:这几个条件。善:技术好,善于,擅长。8、方:正在;广:扩大(土地);王:称王,指成为天下的共主。  9、da4  hang2;yu4 shuo4;wang4。  10、他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去。’我说:‘你既然要到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  11、马虽然好,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啊!  12、这几样越好,反而会离楚国越远!  13、如今大王的每一个行动都想建立霸业,每一个行动都想在天下取得威信;  14、大王这样的行动越多,那么距离大王的事业无疑是越来越远。  15、这不是和那位想到楚国去却向北走的人一样的吗?

文档

南辕北辙阅读及答案

南辕北辙阅读及答案《南辕北辙》出自于《战国策·魏策四》,讲述了一个人要乘车到楚国去,由于选择了相反的方向,又不听别人的劝告,只能离楚国越来越远了。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以上故事,形成成语“北辕适楚”,后来在流传过程中,人们习惯说作“南辕北辙”,并引申出另一个成语“背道而驰”,为“南辕北辙”近义词;有的放矢为“南辕北辙”反义词。南辕北辙说明了做事不能背道而驰,要切和实际情况。如果行动与目的相反,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