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附件1: | 船厂评估检查表 | 编号: |
1、填写说明: 是 / 适用 — 否 不适用;
2、船型分类:油船、散货船、化学品船、LPG船、LNG船、高速客船、高速货船、普通客船、滚装货船、客滚船、矿砂船、干杂货船、集装箱船、潜水器、其它船舶共15种;
3、船型对其他船舶而言,要再具体填写,例如船型为:其他船舶-挖泥船;
4、船型如果是多用途船舶,按照船级附加标志,归在主船型上,例如:Oil tanker / chemical tanker,则归在油船类别上,同时再标注出来。
5、航行区域分4种情况:国际航行船舶、国内航行船舶(CSA船级符号)、国内航行船舶(CSAD船级符号)、国内航行船舶(不入级);
6、船舶主尺度填写船舶总长(Loa) x 型宽(B) x 型深(D);
7、建造方式分:整体建造法、分段建造法、部分整体建造法。
| 船厂名称: | |
| 船厂详细地址: | |
| 负责该船厂检验的分社、办事处 | |
| 联系电话 / 传真 / 邮箱: | |
| 评估时间 / 地点 / 评估人员: |
| 船厂方位描述 |
| 船厂距离执行检验单位大约 公里 |
| 从执行检验单位到建造检验地点所需时间 小时,驾车自行车步行 |
| 船厂历史描述 | ||
| 船厂始建于 年 月 | 企业性质:国营 私营 集体所有制 | 归属于 |
| 企业变更情况 | ||
| 年 月更名为 | 企业性质:国营 私营 集体所有制 | 归属于 |
| 年 月更名为 | 企业性质:国营 私营 集体所有制 | 归属于 |
| 船厂历史交船情况 | ||||||||||||
| 船名 | 船型 | 完工日期 | 船东 | 船舶主尺度(m) | 船舶总吨/载重吨/空船重量 | 主机总功率(kW) | 标准集装箱数(TEU) | 挖泥船或LPG/LNG承载能力(m3) | 乘客定额/运载车辆数 | 航行区域 | 建造方式 | 船级 |
| 船厂目前在建船舶情况 | |||||||||||
| 船型 | 预计交船期 | 船东 | 船舶主尺度(m) | 船舶总吨/载重吨/空船重量 | 主机总功率(kW) | 标准集装箱数(TEU) | 挖泥船或LPG/LNG承载能力(m3) | 乘客定额/运载车辆数 | 航行区域 | 建造方式 | 船级 |
| CCS历史评估记录 | |||||||||
| 评估船型 | 评估时间 | 船舶主尺度(m) | 船舶总吨/载重吨/空船重量 | 主机总功率(kW) | 标准集装箱数(TEU) | 挖泥船或LPG/LNG承载能力(m3) | 乘客定额/运载车辆数 | 航行区域 | 建造方式 |
| 本次拟建造的船舶情况 | ||||||||
| 评估船型 | 船舶主尺度(m) | 船舶总吨/载重吨/空船重量 | 主机总功率(kW) | 标准集装箱数(TEU) | 挖泥船或LPG/LNG承载能力(m3) | 乘客定额/运载车辆数 | 航行区域 | 建造方式 |
| 编号 | 评估内容 | (是否满足要求) 是 / 否 | 备注 |
| 1、 | 船厂的资质认可情况 | ||
| 2、 | 船厂的建造设备 | ||
| 2、1 | 建造船台、船坞和码头 | ||
| 2、2 | 下水方式 | ||
| 2、3 | 主要装配设施 | ||
| 2、3、1 | 放样设施 | ||
| 2、3、2 | 船体加工设备 | ||
| 2、3、3 | 机加工设备 | ||
| 3、 | 认可的焊工数量 | ||
| 4、 | 建造工艺特征 | ||
| 5、 | 质量控制体系 | ||
| 6、 | 保证安全和健康的措施 | ||
| 7、 | 无损探伤的控制体系 | ||
| 8、 | 生产线的质量控制 | ||
| 8、1 | 材料混淆的预防措施 | ||
| 8、2 | 喷砂及喷涂前的予处理情况 | ||
| 8、3 | 放样和切割(分段组装) | ||
| 8、4 | 弯曲和应力释放 | ||
| 8、5 | 焊接工艺控制 |
| 8、6 | 严重不合格产品的处理 | ||
| 8、7 | 液压试验和密性试验 |
| 1 | 船厂的技术状况、基本符合本社建造检验要求,拟接受建造检验申请 | |
| 2 | 船厂的技术状况、虽然基本符合本社建造检验要求,拟接受建造检验申请,但需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特别控制: | |
| 3 | 船厂的技术状况、基本不能满足本社建造检验要求,拟暂不受理建造检验申请 |
| 1 | 接受建造检验申请 | |
| 2 | 以目前的船厂状况,暂不受理该建造检验申请 | |
| 备注: | ||
1、船厂的资质认可情况:
| 船厂已获得的资质认可情况 | 是 / 否 | 发证机关 | 认可证书的起止日期 | 备注(船厂等级等情况) |
| 是否持有国家颁发的生产许可证 | ||||
| 是否具有ISO-9001证书 | ||||
| 是否具有ISO-14000 / 18000证书 | ||||
| 是否具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企业性质 |
2、1 建造船台、船坞和码头(*如果是船台,深度不适用)
2、1、1建造船台、船坞 (是否满足要求)
评估标准:
A.对所有国际航行的入级船舶以及建造5000载重吨以上国内航行的船舶,船厂应建有固定船台(或船坞),船台(或船坞)应有预制的钢筋混凝土地拢。
B.验船师应了解船厂的胎架形式,船舶开工前船厂对胎架的布置的合理性是否给予了考虑,是否对胎架进行测量,胎架受力是否均匀,墩子与船台接触面积建议不小于300×300mm,单个墩子受力不应超过10吨。
C.船台上应设置坞墩(或胎架),坞墩(或胎架)的设置应保证船底与船台的净空高度能够满足施工、检验的可达性,但无论
如何不应低于0.8m。
D.船厂应定期测量船台的下沉情况(每个季度至少一次),并将每次测量结果存档备查,如果发现了下沉,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E.船台应设置起重设备,该设备应能满足所建船舶船体构件、外板及机械设备的安全起吊需要。起重能力的大小,往往决定船舶船体的建造方式是采用整体建造,还是分段建造以及分段建造的大小。通常情况下,目前船厂所采用的起吊设备一般有以下几种:扒杆、汽车吊、坦克吊,塔式起重机等,条件好的船厂通常采用门式起重机。起重设备允许采用分包方式解决,但签定的租用协议书需审查,所选用的设备应能满足所建船舶的需要,起重操作人员应具有相应的资质。
| F、 船台(或船坞)应具备良好的交通、供水、供电和供气的能力。 | ||||||
| 船台/船坞 | 名称/种类 | 长度 (米) | 宽度 (米) | 深度 (米)* | 建造能力 (总吨位/载重吨) | 起重设备 (吨x数量x类型) |
评估标准:
| 舾装码头无论时船厂自备还是租用,均应具有良好的交通、供水、供电和供气的能力。 | |||||
| 名称 | 长度(米) | 宽度(米) | 深度(米) | 停泊能力 (总吨位/载重吨) | 起重设备 (吨X数量X类型) |
评估标准:
A.船舶下水大多采用滑道式下水,在没有条件采用滑道式下水的情况下,可允许采用气囊下水,但工厂应在下水前对拟将使用的气囊进行全面的检查,并根据下水船舶的自重,仔细计算出所需气囊的数量及摆放方案,对于下水坡度较大的船舶,其控制气囊下水速度的关键是所配备的绞车,因此应对下水绞车功率的大小和绞车的固定给予特别的关注,这些材料应存档备查。
B.但对尖底或底部线型变化大、船舶总高度大、重心高度高等情况的船舶不得采用气囊下水的办法,以免产生安全隐患。
C.对不具备下水条件的船厂,拟采用分包的方式进行外协时,应对分包方的资质进行详细了解,双方签定的合作协议书需审核。应对其:
a)所采用的气囊、绞车设备要有出厂质保书,设备要可靠;
b)人员素质要可行,要有操纵气囊下水的经历;
c)要有详细的下水方案,对下水方式要经过论证;
| d)要具有应变措施。 | ||
| 滑道下水 | 气囊下水 | 其它 |
2、3、1放样设施
评估标准:
A.若采用手工进行放样,船厂应设有放样场所,放样场所应设在室内,其面积应能保证展开所生产最大船舶的船长;
B.若采用计算机放样,船厂应设有专供肋骨线1:1放样平台,该平台应由木板或钢板制成,表面应平整、光滑,应能保证放样的质量;
C.所采用的样板应由不宜变形的材料制成,如三合板;
D.如放样和样板的制作全部由船厂外的分包方完成,则应对分包方的资质进行了解,签定的分包协议书需审查;
a)该分包方以往是否从事过船舶的线型放样;
b)分包方的人员资质是否适任;
c)分包方的放样设备是否能完成分包的任务;
d)分包方应有有效的检测手段
| E、船舶下料应选择夯实平整的场地,应能保证下料质量。船厂应由普通下料平台,逐步过渡到水泥或钢质下料平台。 | |||||||||
| 2、3、1、1钢板的放样、切割及加工(是否满足要求) | |||||||||
| 放样方法 | 手工 | 投影 X数量 | 数控X数量 | 其他X数量 | |||||
| 数控切割机 | 气割 X数量 | 等离子X数量 | 激光X数量 | ||||||
| 数控程序的控制 | 在线实时控制 | 其他控制 | |||||||
| 加工设施 | 刨边机X数量 | 卷板机X数量 | |||||||
| 2、3、1、2型材的放样、切割及加工(是否满足要求) | |||||||||
| 放样方法 | 手动数控 | 压弯参考线的放样 | 手动数控 | ||||||
| 切割方法 | 手动数控 | 数控的形式 | 气动X数量 、等离子X数量 | ||||||
| 加工设备 | 肋骨压弯机X数量 | ||||||||
评估标准:
船厂应自身具有的专用设备包括:折边机、刨边机、剪板机、弯板机;
焊接设备包括:焊接用变压器、交直流焊机、烘箱;
| 其他设备可以采用外协,或采取其他等效措施。 | |||||||||
| 2、3、2、1单面自动焊机 | |||||||||
| 焊机类型 | 陶瓷衬垫FBX数量 | 陶瓷加铜衬垫FCBX数量 | |||||||
| 钢板焊接时是否存在特殊的表面板 | |||||||||
| 2、3、2、2角焊机(重力式自动式)自动角焊机所占比例 % | |||||||||
| 直线焊机 | 埋弧焊机X 头数 | CO2焊机X 头数 | |||||||
| 小型的角焊机 | 名称 X 数量 | ||||||||
| 焊接机器人 | 门架式X 数量 | 矩形式X 数量 | 多功能式X 数量 | ||||||
| 2、3、2、3喷涂设备 | |||||||||
| 钢板喷砂机钢板车间底漆喷涂机 | 最大工作宽度 米 | 最大工作长度 米 | |||||||
| 型材喷砂机钢板车间底漆喷涂机 | 最大工作长度 米 | ||||||||
| 特涂厂 | 米X 米X 分段 | ||||||||
| 2、3、2、4垂直自动焊机 | |||||||||
| 电气焊机X数量 | 简易电气焊机X数量 | 电渣焊机X数量 | |||||||
评估标准:
| 船厂应自身具有钻床,车床、刨床、铣床、镗床、磨床可以外协,但需要签署外协加工协议。 |
评估标准:
船厂应有与建造船舶相适应的技术工人,应有与其建造能力相适应的持CCS证书的焊工。船厂应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对所分包的外包工程队进行有效的管理,应掌握该工程队的人员素质和技术状况,以及所携带设备的情况,对较差的工程队和人员,应有一套管理办法。为保证船舶的建造质量,船厂应相对固定一部分施工队伍,有利于工厂的管理。
| 通常情况下,其普通钢焊工最低人数应达到如下要求: |
| 建造能力 | I 类焊工 | II类焊工 | III类焊工 | 总 数 | |
| L≤ 50 m | 3 | 2 | 1 | 6 | |
| 50 m < L ≤ 80 m | 5 | 3 | 2 | 10 | |
| 80 m < L ≤ 100 m | 6 | 4 | 2 | 12 | |
| 100 m < L ≤ 120 m | 8 | 5 | 3 | 16 | |
| 实际统计 | I 类焊工 | II类焊工 | III类焊工 | 总 数 | |
| 船厂工人 | |||||
| 外包方工人 | |||||
| 焊工资格认证情况 | |||||
| 焊工人员的资格记录具有可追溯性 | 焊工的管理有监督人员及其他办法 | 制订了保持焊工的资格证书有效性的办法 | |||
| 4、1船体分段分包(按照重量统计) | ||||||||||||||
| 评估标准:若分包量比例超过50%,是否已经制订了特别措施: | ||||||||||||||
| 构件分包方统计 | 分包量比例 % | 分包方数量 | ||||||||||||
| 分段分包量统计 | 分包量比例 % | 分包方数量 | ||||||||||||
| 4、2平面分段装配方法 | ||||||||||||||
| 在钢板上装配和焊接纵骨及横向框架的方法 | ||||||||||||||
| 在焊接横向框架之前纵骨的焊接方式 | ||||||||||||||
| 由纵骨和横向肋板组成的小组件在钢板上装配和焊接方式 | ||||||||||||||
| 在装配横向框架之前通过焊接方式来连接钢板与予组装纵骨的方法 | ||||||||||||||
| 4、3船台合拢方法 | ||||||||||||||
| 最大分段起吊能力 吨 | ||||||||||||||
| 船台预合拢时采用的方式 | 单独分段组装 | 单独分段组装后再拼装合拢 | ||||||||||||
| 船台或坞内建造方式 | 1个船长 1.5个船长 | 首尾分布并排分布 | ||||||||||||
| 分段搭载方式 | 单基准段建造法 | 多基准段建造法 | 是否有插入分段 | |||||||||||
| 4、4试航后是否需要最后进坞 | ||||||||||||||
| 进坞场地 | 在本厂 | 在同一公司的其它地方 | 使用其它公司的坞 | |||||||||||
| 4、5其它建造工艺特征(是否满足要求) | ||||||||||||||
| 船厂能够理解、消化、实施技术设计和船级社批准的图纸的能力 | ||||||||||||||
| 船厂具有进行倾斜试验的能力 | ||||||||||||||
| 船厂具有倾斜试验用的设备 | ||||||||||||||
| 5、1 | 船厂的组织结构图清晰(包括设计、采购、生产和质量保证部门) | ||||
| 船厂各部门的功能、职责及能力清晰 | |||||
| 5、2 | 对检验项目及试验有相关的程序和计划,质量控制部门人数 | ||||
| 5、3 | 船厂自检体系满足要求,自检人员的数量(只针对船体部分) | ||||
| 船厂报验前有自检 | 指定了专职人员 | 有自检检查单 | |||
| 自检的结果已经标识在船体上 | 自检的结果同时标识在自检单上 | ||||
| 5、4 | 船厂检验项目和试验记满足要求 | ||||
| 试验记录填写正确 | 有相应的人员对记录进行验证 | ||||
| 检验项目正确 | 试验记录已妥善保存 | ||||
| 如果在检验中发现不合格,已经制订了有效的核查纠正措施 | |||||
| 备注:以上5、3和5、4条同样适用于分包方的项目。 | |||||
| 6、1 | 脚手架、安全网、安全带、照明及通风良好 | |
| 6、2 | 高空作业车的安全操作及X光探伤的防护已经得到高度重视 |
评估标准:
建造船长小于90m以下的钢质普通机动船舶及建造内河船舶的船厂NDT设备可以外协。
| 如果NDT全部外包,还需要附上分包方的资质和认可人员名单。 | ||
| 7、1 | 船厂NDT的人员数量(包括评片人员) 人 | |
| 7、2 | NDT分包方的依赖程度(按照人员数量统计) | |
| 本厂做NDT人员所占的比例 %;分包方做NDT人员所占的比例 % | ||
| 7、3 | NDT分包方公司名称 | |
| NDT分包方认可机构 (NDT发证机关) | ||
| 7、4 | 由认可机构颁发的本厂NDT人员的数量和等级 | |
| 射线 人、等级 ;超声波 人、等级 ;磁粉/着色 人、等级 | ||
| 7、5 | 由认可机构颁发的分包方NDT人员的数量和等级 | |
| 射线 人、等级 ;超声波 人、等级 ;磁粉/着色 人、等级 | ||
| 7、6 | 本厂有NDT检验设备 | |
| 射线探伤机数量 、超声波探伤机数量 | ||
| 8、1 | 制订了材料混淆的预防措施 | |
| 8、1、1 | 负责订购合同以及实际到货情况的人员数量 和职务 、选购材料时能够检查厂家的质量证明书 | |
| 8、1、2 | 具有检验高强度钢或其他特殊材料的手段 | |
| 8、1、3 | 制订了检查低温用钢和高强度钢材料等级的措施 | |
| 制订了在低温用钢和高强度钢材表面作特殊标记的措施 | ||
| 8、1、4 | 切割下来的多余钢材的再利用有一系列的检验步骤(普通强度钢) | |
| 8、1、5 | 切割下来的多余钢材的再利用有一系列的检验步骤(高强度钢) | |
| 8、1、6 | 制订了上述8、1、4和8、1、5条所选钢材和质量证明书相对应的措施,控制切割钢板余量清单的部门 | |
| 8、2 | 喷砂及喷涂前的制订了予处理措施 | |
| 8、2、1 | 喷砂及喷涂前的表面准备情况有标准 | |
| 8、2、2 | 涂层厚度控制有标准 | |
| 8、2、3 | 有涂层的测厚记录 | |
| 8、3 | 制订了放样和切割的质量控制措施(分段组装) | |
| 8、3、1 | 手工放样时有卷尺、带子、模板等工具精确度定期检验的制度和标准 | |
| 8、3、2 | 有切割尺寸及坡口准备的精确度的标准 | |
| 8、3、3 | 有切割表面完工的标准 | |
| 8、3、4 | 存在为维护数控切割和火焰刨边设备的精度而所需的保养及检查工作 | |
| 8、3、5 | 制订了使工人完全熟悉切割工作并保持精度的制度 | |
| 8、4 | 制订了弯曲和应力释放的质量控制措施 | |
| 8、4、1 | 水火加工以及通过快速加热和冷却来消除钢材的弯曲和扭曲过程中的最大受热温度有标准 |
| 8、4、2 | 面板加工的弯曲半径以及板的厚度的检查是否有规定 | |
| 8、4、3 | 在弯曲加工中是否有使工人熟悉保证质量和精度的方法和规定 | |
| 8、5# | 制订了焊接工艺的质量控制措施 | |
| 8、5、1 | 建造船舶适用的所有焊接工艺规程已被船级社认可 | |
| 8、6# | 制订了发生严重不合格产品的处理措施 | |
| 8、6、1 | 当发现严重不合格产品时,改进措施和计划已提交给船级社 | |
| 8、6、2 | 无损探伤图(RT/UT)在适当的时候已提交给船级社 | |
| 8、6、3 | 根据探伤结果,探伤范围进行了扩展 | |
| 8、7 | 制订了液压试验和密性试验的质量控制措施 | |
| 8、7、1 | 密性试验图已提交船级社 | |
| 8、7、2 | 是否采用真空试验 | |
| 8、7、3 | 分段组装中,是否采用局部充气试验 | |
| 8、7、4 | 如果8、7、2和8、7、3条适用,试验程序已被船级社认可 |
标注“#”的缺陷和不合格项对于保持资质尤其重要,必须要求船厂立即整改,然后分社汇总,并应在每年末提交一份报告清单副本(包括整改情况)给总部各自的主管部门备案。
附件3:
现场检验情况报告
| 船厂名称 / 编号: | |
| 检验人员: | |
| 检验时间: |
| 检查内容和描述 | 检查结果及采取的措施 | |
| 1、 | 车间装配 | |
| 1、1 | 下列描述:部件名称、高等级钢、高强度钢、低温用钢已有标识 | |
| 1、2 | 角焊缝的焊脚高度和焊喉厚度和图纸一致 | |
| 1、3 | 部件的坡口切割适当 | |
| 2、 | 平面装配 | |
| 2、1 | 在喷涂前高等级钢、高强度钢、低温用钢已用颜色或其它方式区分开来 | |
| 2、2 | 上述所提钢材的型式和厚度和图纸一致 | |
| 2、3# | 坡口切割和认可的焊接工艺一致 | |
| 2、4 | 焊接步骤、材料及条件和认可的焊接工艺一致 | |
| 2、5# | 若采用单面自动焊(陶瓷衬垫焊、陶瓷加铜衬垫焊)、焊缝两端经过探伤 |
| 3、 | 分段组装(包括大组装) | ||
| 3、1# | 钢板和其它部件的型式和厚度和图纸一致 | ||
| 3、2 | 对中及间隙在标准范围内 | ||
| 3、3# | 连接部件的坡口切割和认可的焊接工艺一致 | ||
| 3、4# | 角焊缝的坡口切割的特殊要求和认可的焊接工艺一致 | ||
| 3、5 | 所用焊接材料和认可的焊接工艺一致 | ||
| 3、6# | 焊材保存在合适的干燥环境下 | ||
| 3、7# | 若成型不好,发现缺陷时进行了反面刨槽处理 | ||
| 3、8# | 重要焊接接头末端有“二次进行”或“再处理”的标签 | ||
| 检查内容和描述 | 检查结果及采取的措施 | ||
| 4、 | 船台上的分段吊装 | ||
| 4、1 | 为防止重要构件,例如纵舱壁、横舱壁和内底板的安装发生不对中,有相应措施(例如采用标识参考线) | ||
| 4、2# | 对中及间隙在标准范围内 | ||
| 4、3 | 合拢接头的坡口切割按照认可的焊接工艺操作 | ||
| 4、4# | 角焊缝坡口切割的特殊要求与认可的焊接工艺一致 | ||
| 4、5 | 如果坡口切割不适当,进行了焊接前的修理 | ||
| 4、6 | 凹槽的点焊满意且无裂纹存在 | ||
| 4、7 | 再处理标签符合标准 | ||
| 4、8 | 焊接的步骤、焊接的材料及焊接条件按照认可的焊接工艺来操作,特别是自动焊(如埋弧自动焊、电渣焊、电气焊) | ||
| 4、9 | 所用的焊接材料符合焊接工艺 | ||
| 4、10# | 焊材保存在合适的干燥环境下 | ||
| 4、11# | 采用了垂直自动焊的起止点修复焊接方法,例如电气焊、简易电气焊、外板的电渣焊 | ||
| 4、12 | 敲击、短焊道、预热和线加热按照要求执行 | ||
| 4、13 | 若成型不好,需要反面刨槽时,反面刨槽正确 | ||
| 4、14# | 如果遇到雨天,有挡雨板、挡雨盖等措施 | ||
| 4、15 | 如果遇到风天,有防风及抗风措施 | ||
| 5、 | 验船师检验情况 | |
| 5、1 | 报验计划没有经常被更改 | |
| 5、2 | 在报验前对自检和报检时发现的缺陷已经消除 | |
| 5、3 | 在报验前对验船师检查用的脚手架、照明及清洁有足够的准备工作 |
1、附件3的表格填写是在接受船舶建造检验的申请后填写的表格,要求对评估后接受建造检验申请的船厂每个季度检查一次。分社存档汇总。
2、标注“#”的缺陷和不合格项对于保持资质尤其重要,必须要求船厂立即整改,然后分社汇总,并应在每年末提交一份报告清单副本(包括整改情况)给总部各自的主管部门备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