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精铸件、砂型铸件的外观检验要求和具体验收准则。
二、 铸件外观缺陷名称及分类
| 类别 | 序号 | 名称 | 特 征 |
| 孔
眼 | 1 | 气孔 | 在铸件内部、表面或近于表面处有大小不等的光滑孔眼。形状有圆的、长的及不规则的、有单个的,也有聚集成片的。颜色为白色或带一层暗色,有时覆有一层氧化皮。 |
| 2 | 缩孔 | 在铸件厚断面内部,两交界面的内部及厚断面和厚断面交接处的内部或表面,形状不规则,孔内粗糙不平,晶粒粗大。 | |
| 3 | 缩松 | 在铸件内部微小而不连贯的缩孔,聚集在一处或多处,晶粒粗大,各晶粒间存在很小的孔眼,水压试验时渗水。 | |
| 4 | 渣眼 | 在铸件内部或表面形状不规则的孔眼。孔眼不光滑,里面全部或部分充塞着渣。 | |
| 5 | 砂眼 | 在铸件内部或表面有充塞着型砂的孔眼。 | |
| 6 | 铁豆 | 在铸件内部或表面有包含金属小珠的孔眼,常发生在铸铁件上。 | |
| 裂
纹 | 7 | 热裂 | 在铸件上有穿透或不穿透的裂纹(主要是弯曲形的),开裂处金属表皮氧化。 |
| 8 | 冷裂 | 在铸件上有穿透或不穿透的裂纹(主要是直的),开裂处金属表皮未氧化。 | |
| 9 | 温裂 | 在铸件上有穿透或不穿透的裂纹。开裂处金属表皮氧化。由于气割、焊接或热处理不当所引起。 | |
| 表 面 缺 陷 | 10 | 粘砂 | 在铸件表面上、全部或部分覆盖着金属(或金属氧化物)与砂(或涂料)的混合物(或化合物),或一层烧结的型砂,致使铸件表面粗糙。 |
| 11 | 结疤 | 在铸件表面上,有金属夹杂或包含型砂或渣的片状或瘤状物。 | |
| 12 | 夹砂 | 在铸件表面上,有一层金属瘤状或片状物。在金属瘤片和铸件之间夹有一层型砂。 | |
| 13 | 冷隔 | 在铸件上有一种未完全融合的缝隙或洼坑,其交接边缘是圆滑的。 | |
| 形 状 缺 陷 | 14 | 多肉 | 铸件上有形状不规则的毛刺、披缝或凸出部分。 |
| 15 | 浇不足 | 由于金属液未完全充满型腔而产生的铸件缺肉。 | |
| 16 | 变 形 | 由收缩应力引起的铸件外形和尺寸与图样不符。 | |
| 17 | 料口毛刺 | 由打磨料口时产生的毛刺。 |
三、 检验要求
铸件不得有明显孔眼(气孔、缩孔、缩松、渣眼、砂眼、铁豆),裂纹(热裂、冷裂、温裂),表面缺陷(粘砂、结疤、夹砂、冷隔),形状缺陷(多肉、浇不足、变形、料口毛刺)等严重影响产品的外观和强度缺陷。
四、 具体验收准则
(一) 叶轮
| 序号 | 缺陷 名称 | 验 收 准 则 | |
| 可 接 收 | 不可接收 | ||
| 1 | 气孔 | ||
| 2 | 多肉 | ||
| 3 | 浇不足 | ||
| 4 | 料口毛刺 | ||
| 注:如出现其它严重影响产品的外观缺陷,一律不可接收。 | |||
| 序号 | 缺陷 名称 | 验 收 准 则 | |
| 可 接 收 | 不可接收 | ||
| 1 | 气孔 | ||
| 2 | 多肉 | ||
| 3 | 浇不足 | ||
| 4 | 料口毛刺 | ||
| 注:如出现其它严重影响产品的外观缺陷,一律不可接收。 | |||
| 序号 | 缺陷 名称 | 验 收 准 则 | |
| 可 接 收 | 不可接收 | ||
| 1 | 气孔 | ||
| 2 | 多肉 | ||
| 3 | 浇不足 | ||
| 4 | 料口毛刺 | ||
| 注:如出现其它严重影响产品的外观缺陷,一律不可接收。 | |||
| 序号 | 缺陷 名称 | 验 收 准 则 | |
| 可 接 收 | 不可接收 | ||
| 1 | 气孔 | ||
| 2 | 多肉 | ||
| 3 | 浇不足 | ||
| 4 | 料口毛刺 | ||
| 注:如出现其它严重影响产品的外观缺陷,一律不可接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