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规范引物探针稀释过程,确保其质量满足要求。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引物探针稀释。
3. 职责
作业人员严格按本文件的要求进行引物探针的稀释。
4. 工作程序
4.1 环境控制
4.1.1 引物探针的稀释在超净工作台内操作,确保环境可控,避免交叉污染。
4.1.2 作业前应对操作台面进行清洁工作。
4.2 操作步骤
4.2.1 在干净的清洁布上喷洒75%乙醇,对管壁进行表面消毒。
4.2.2 将Tube管进行短暂离心(约30s),使制品集中于Tube管底部。
4.2.3 将离心过的管子缓慢取出排列于试管架中,切勿颠倒或撞击,否则重新离心。
4.2.4 在《引物探针稀释记录》中登记即将稀释的引物探针的名称、供应商、批号、OD值、nmol数等信息。
4.2.5 通常将引物探针稀释成100µM储备液:轻轻打开Tube管,加入纯化水或TE (pH7.5-8.0)对DNA制品进行溶解,充分震荡混匀后,短暂离心。
溶剂加入量按以下公式计算:
配制100uM储备液的溶剂加入量
| 溶液总体积(ul)=nmol数*10 |
4.2.7 稀释后的制品做好标识(包括但不限于名称、数量、批号、浓度、稀释日期、有效期),并冷冻保存,若稀释后当天使用,为避免反复冻融可冷藏保存至当日使用阶段。
5. 支持文件
无
6. 相关记录
6.1 《引物探针稀释记录》
7. 文件修改记录
| 序号 | 修改条款 | 修改方式 (补充或删减) | 修改原因 | 修改前内容 | 修改人/日期 | 批准人/日期 |
| 1 | ||||||
| 2 | ||||||
| 3 | ||||||
| 4 | ||||||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