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变:
1.仍以通史体例编写,按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中国现代史的顺序呈现。每一部分分政治、经济、思想三大版块。
2.以必修内容为主线,选修内容融入必修线索中,或选修与必修重合。
3.继续删去如下考点:中古史的元宣慰司、清边疆;“神农”的传说、大禹和他的继承人;古代音乐、舞蹈。世界近代史的阿里改革、第二国际的斗争。中国近代史的太平天国运动等。
变:
1.删去部分考点:
①删去去年已考的“汉字的起源、演变”和“英国国会与国王的斗争”。
②删去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的“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2.微调部分考点:
①“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调整为“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与儒家思想的形成”。
②“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调整为“明清时期的儒学思想”。
| ③“‘师夷长技’、中体西用与维新思想”里的中体西用也加上引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