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概况
按照年度采掘计划,51103工作面已推进到距离停采线100m位置,为保证工作面设备回撤安装期间正常施工,有效预防事故,保障煤矿职工生命安全,矿井总工程师组织相关单位开展了51103工作面回撤及51104工作面安装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重点辨识了作业环境、工程技术、设备设施、现场操作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根据辨识评估结果,补充完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将此辨识评估结果作为施工区队编制安装作业规程的重要依据。
二、评估标准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2016新版)、《煤矿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技术》GB/T27291-2011、《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XXX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管理制度》等法律、法规、、标准有关条款和规定的要求,开展本次工作面安装安全风险辨识评估。
三、风险辨识评估方法
(一)安全风险辨识的方法:经验对照分析法
(二)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风险矩阵分析法
四、评估时间
2021年8月15日
五、评估人员
组 长:xxx(总工程师)
副组长:xxx(安全副矿长)、xxx(生产副矿长)、xxx(机电副矿长)、xxx(搬家公司经理)
成 员:xxx(安全副总工程师)、xxx军(采煤副总工程师)、xxx(机运副总工程师)、xxx(通风副总工程师)及各科室、综采工区、综合工区、安装队队长等相关负责人。
六、重点辨识因素(环节)分析
1、作业环境
1.1使用绞车前未检查确认,不了解设备存在的潜在隐患,设备突发故障,造成设备严重损坏的运输事故。
1.2行人闯红灯,运输作业线被行人闯入,发生伤人事故。
1.3特种车辆运输线路上人员未及时躲避车辆,在巷道较窄地点,若人员躲避不及时,可能被车辆刮蹭或撞伤。
1.4支架卸车时人员未躲避至安全地点,支架倾倒范围或钢丝绳绳道范围内有人时可能造成伤人事故。
1.5登高设备不完好或固定不牢,人员坠落受伤。
1.6回撤通道、切眼内片帮鳞皮伤人。
1.7各作业地点有害气体浓度超限。
2、工程技术
2.1设备装车时出现三超车辆,车辆超长、超高或超宽时,在运输过程中可能发生运输事故。
2.2支架卸车可能出现支架倾倒,造成伤人事故。
3、设备设施
3.1绞车信号故障,信号传递不清,或无法传递,突发情况时无法紧急停车,造车运输事故
3.2绞车制动不可靠或失效,绞车运行中需要停车时停不住车,造车设备损坏或人身伤害。
3.3钢丝绳不按规定检查,钢丝绳发生锈蚀、断丝等情况没及时发现,使用中突然断绳,造成设备损坏、人员受伤。
3.4起吊设备不完好,造成断链、被起吊物坠落伤人或设备损坏。
3.5各设备状况不完好,回撤过程中,设备部件坠落伤人。
4、现场操作
4.1运输作业期间擅自脱岗,绞车突然启动或制动失效,造成车辆伤人。
4.2人员行走在运行的无极绳钢丝绳弯道内侧,可能出现钢丝绳弹出伤人。
4.3使用绞车拉架时未做好信号确认,可能导致支架倾倒或钢丝绳断绳造成伤人事故。
4.4起吊点固定不牢固,造成被起吊物及起吊设备滑落伤人。
4.5设备联合试运转时设备停送电联系不到位,可能发生触电事故或设备伤人事故。
4.6使用单体配合调架时没有使用远程供液,可能导致单体崩出伤及周围作业人员。
4.7人员抬运设备件时人员配合不到位,可能发生挤手碰脚事故。
本次辨识重点对作业环境、工程技术、设备设施、现场操作等方面开展辨识评估,共辨识安全风险20项。
对以上风险评估定级如下:
| 序号 | 风险因素 | 风险及其后果描述 | 风险 类型 | 可能性 | 风险后果 | 风险值 | 风险 等级 |
| 1 | 使用绞车前未检查确认 | 不了解设备存在的潜在隐患,设备突发故障,造成设备严重损坏的运输事故 | 运输 | 3 | 2 | 6 | 一般风险 |
| 2 | 行人闯红灯 | 运输作业线被行人闯入,发生伤人事故 | 运输 | 3 | 2 | 6 | 一般风险 |
| 3 | 特种车辆运输线路上人员未及时躲避车辆 | 在巷道较窄地点,若人员躲避不及时,可能被车辆刮蹭或撞伤。 | 运输 | 3 | 2 | 6 | 一般风险 |
| 4 | 支架卸车时人员未躲避至安全地点 | 支架倾倒范围或钢丝绳绳道范围内有人时可能造成伤人事故 | 其他 | 2 | 4 | 8 | 较大风险 |
| 5 | 登高设备不完好或固定不牢 | 人员坠落受伤 | 其他 | 4 | 2 | 8 | 较大风险 |
| 6 | 回撤通道、切眼内片帮鳞皮伤人。 | 片帮伤人 | 其他 | 4 | 2 | 8 | 较大风险 |
| 7 | 各作业地点有害气体浓度超限 | 作业地点有毒有害其他超限,造成人员窒息伤人事故 | 其他 | 4 | 2 | 8 | 较大风险 |
| 8 | 设备装车时出现三超车辆 | 车辆超长、超高或超宽时,在运输过程中可能发生运输事故 | 运输 | 2 | 3 | 6 | 一般风险 |
| 9 | 支架卸车时未在卸车位置打好防倒单体 | 卸车时可能出现支架倾倒,造成伤人事故 | 运输 | 2 | 4 | 8 | 较大风险 |
| 10 | 绞车信号故障 | 信号传递不清,或无法传递,突发情况时无法紧急停车,造车运输事故 | 运输 | 4 | 2 | 8 | 较大风险 |
| 11 | 绞车制动不可靠或失效 | 绞车运行中需要停车时停不住车,造车设备损坏或人身伤害 | 运输 | 2 | 2 | 4 | 一般风险 |
| 12
| 钢丝绳不按规定检查 | 钢丝绳发生锈蚀、断丝等情况没及时发现,使用中突然断绳,造成设备损坏、人员受伤 | 运输 | 3 | 2 | 6 | 一般风险 |
| 13 | 起吊设备不完好 | 起吊设备不完好,造成断链、被起吊物坠落伤人或设备损坏 | 其他 | 2 | 3 | 6 | 一般风险 |
| 14 | 各设备状况不完好 | 各设备状况不完好,回撤过程中,设备部件坠落伤人 | 其他 | 2 | 3 | 6 | 一般风险 |
| 15
| 运输作业期间擅自脱岗 | 绞车突然启动或制动失效,造成车辆伤人 | 运输 | 3 | 2 | 6 | 一般风险 |
| 16 | 人员行走在运行的无极绳钢丝绳弯道内侧 | 可能出现钢丝绳弹出伤人 | 运输 | 3 | 2 | 6 | 一般风险 |
| 17 | 使用绞车拉架时未做好信号确认 | 可能导致支架倾倒或钢丝绳断绳造成伤人事故。 | 运输 | 3 | 4 | 12 | 较大风险 |
| 18 | 起吊点固定不牢固 | 起吊点固定不牢固,造成被起吊物及起吊设备滑落伤人 | 其他 | 2 | 3 | 6 | 一般风险 |
| 19 | 设备联合试运转时设备停送电联系不到位 | 可能发生触电事故或设备伤人事故 | 机电 | 2 | 3 | 6 | 一般风险 |
| 20 | 使用单体配合调架时没有使用远程供液 | 可能导致单体崩出伤及周围作业人员 | 其他 | 2 | 3 | 6 | 一般风险 |
| 21 | 人员抬运设备件时人员配合不到位 | 可能发生挤手碰脚事故 | 其他 | 4 | 1 | 4 | 一般风险 |
七、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一)安全风险名称:使用绞车前未检查确认
风险类型:运输事故
管控责任人:跟班队长、安检科及机电科管理人员、绞车司机
管控措施:绞车司机使用绞车前全面检查绞车运输装置,并确认其完好后方可启动绞车。
(二)安全风险名称:行人闯红灯
风险类型:运输事故
管控责任人:跟班队长、安检科及机电科管理人员、现场作业人员
管控措施:责任单位负责在各路口安装连锁红灯语音报警装置;行车时有红灯亮起或信号工负责在行车时拉起警戒绳;行人严格执行“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制度。
(三)安全风险名称:特种车辆运输线路上人员未及时躲避车辆
风险类型:运输事故
管控责任人:机电科科长、安检科及机电科管理人员安装队管理人员
管控措施:特种车辆运输期间,原则上不允许行人进入运输路线,已在运输路线内的行人在宽度低于1m的地点禁止通行,行人发现运输车辆时及时晃灯示意跟车工并在安全地点躲避。
(四)安全风险名称:支架卸车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