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小乐器进课堂的研究报告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2:51:56
文档

小乐器进课堂的研究报告

小乐器进课堂的研究报告一、问题的提出 器乐教学是音乐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器乐进课堂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对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力、表达力和创造能力以及对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 我校少年宫以艺术教育与课外活动为平台,开发具有艺术特色和地方特色的课外活动课程。并利用此课程引导、培养学生热爱艺术,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掌握相应的技能和特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体艺活动的开展,逐步形成学校特色,建立更完整艺术教育框架,关注课程开发和利用,建构初步课程体系,给予学生更
推荐度:
导读小乐器进课堂的研究报告一、问题的提出 器乐教学是音乐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器乐进课堂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对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力、表达力和创造能力以及对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 我校少年宫以艺术教育与课外活动为平台,开发具有艺术特色和地方特色的课外活动课程。并利用此课程引导、培养学生热爱艺术,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掌握相应的技能和特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体艺活动的开展,逐步形成学校特色,建立更完整艺术教育框架,关注课程开发和利用,建构初步课程体系,给予学生更
小乐器进课堂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器乐教学是音乐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器乐进课堂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对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力、表达力和创造能力以及对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 

我校少年宫以艺术教育与课外活动为平台,开发具有艺术特色和地方特色的课外活动课程。并利用此课程引导、培养学生热爱艺术,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掌握相应的技能和特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体艺活动的开展,逐步形成学校特色,建立更完整艺术教育框架,关注课程开发和利用,建构初步课程体系,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舞台和发展空间。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校开发了竖笛和葫芦丝校本课程,2013年9月将这两个比较实用的小乐器带进课堂。在一年多的尝试和教学实践中,不但丰富了学生的音乐体验,学生在学习、视奏、排练、演出等一系列过程中都能自觉产生和接受审美教育。并在乐器的教学中,逐步实现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教学目标。

二、问题产生的因素

“小乐器进课堂”对于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表达和创造能力及可持续发展的情感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全面发展是学校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理念。乐器演奏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人才,同时还可以改变旧的音乐教学模式,强化乐理知识教学,形成艺术学校的特色,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动手动脑的能力,拓展学生的个性发展空间,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促进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培养一批新课程下的新型音乐教师。

三、具体措施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趣促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好奇心强,喜好新生事物。课堂器乐的出现,犹如音乐课堂中的一块磁铁,牢牢地吸引住了学生:他们摸着、敲着、鼓起两腮吹着。教师不失时机地示范吹奏一支学生熟悉的歌曲,学生们会格外安静,睁大眼睛羡慕地看着,竖着耳朵认真听着。此刻,教师的引导与教学犹如“魔术师”在表演般吸引住了学生。 为了让学生能自如地演奏,教师要善于把知识点、演奏技巧渗透在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比赛活动中。如训练运用气息进行吹奏时,组织学生进行“吹纸、吹气球”比赛。在游戏中,学生会自觉地作深呼吸,让气缓缓地有控制地吹出,有效地进行了长音练习,也加强了气息的训练。此外,指法是一个大难题,教师采用了形象、生动的语言展开教学,握球状、手指在键盘上是站着走还是爬着走?此时,学生们会自觉地把手指稳稳地立在键盘上进行弹奏练习,这比反复枯燥的说教有效得多。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只要你的方法能使学生们感兴趣,学生便会很乐意接受。 

2、挖掘学生的潜能,进行齐奏、合奏、重奏的练习。 

准确的音高、节奏感、节拍感是进行合奏、齐奏的基础。教学中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初步建立准确的音高、节奏感、节拍感。例如:进行听音模唱练习,以组为单位,每组的每个学生模唱一个(或一组)音,唱准了记分,累积算分,比一比哪组得分最高;进行节奏接拢游戏,老师发给每组第一个学生一个节奏信息,一个一个往后传,到最后一个学生把这个节奏记写下来,看一看哪一组没有错误;进行变换拍号的练习,并即刻吹奏感受不同拍号所塑造的不同情绪、情感等等。 

齐奏、合奏、重奏练习过程中,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一部分学生相对的会慢一些,我们就采取“一帮一”的方式,学习快的学生在帮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音乐,而由于学生教学生,同学之间比较接近,所以学的同学掌握乐曲的速度也会相对快一些。多声部的合奏中,我们每个声部选出声、副声,协助教师带领本声部吹奏,在有一定基础后,由他们地带领同学们编排指法掌握所学乐曲。教师只是在学生遇到难题时再进行全班的或个别的指导。各声部掌握好本声部的练习后,几个人自愿组合进行小组合奏。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潜能,又培养了学生的协作能力。

3、学会欣赏,提高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真正演奏出“音乐”。      

我们的学生接触的音乐是有限的,好的音乐作品更是少得很。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每节课用3-5分钟时间给学生欣赏(或听或看)一首或一个片段的乐(歌)曲,每次欣赏给学生介绍乐曲的创作背景、体裁和风格,引导学生试着分析乐曲的曲式、力度以及速度变化、音色音量变化所引起的情绪、情感变化。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在吹奏乐曲时,主动地就对乐曲进行分析,之后再吹奏出来,学生能够吹奏出“音乐”了!而且学习的主动意识提高了。记得一次我们买了一张《音乐之声》的光盘,利用下午两节课后的时间,我们和学生一起欣赏了这部影片,虽然是英文版中文字幕,但学生看得安静极了,他们被那里面优美的音乐所吸引,看完后学生们主动要求吹奏其中的乐曲,我们及时找来《哆来咪》的合奏曲谱,虽有一定难度,但学生吹得津津有味,很快就掌握了乐曲。艺术的魅力就在于使人们自觉地、主动地去追求无限的艺术创造。 

4、将器乐课堂延伸到第二课堂展演中。 

器乐的学习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整体素质。此外,我校还不失时机添置了一批乐器,演奏好一首乐曲,除技能训练,还需要准确的音高、音质,适当的速度、力度、音乐理解力、音乐想象力、识谱能力等等。同时,器乐的齐奏、合奏演奏形式,进一步培养了学生集体主义和团结协作精神。器乐的合奏训练也强化了学生在合唱中的节奏感、协调感、和声感,又提高了合唱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们团结协作、顾全整体的优良品质。 

经过近一年多的教学,我校三年级以上的学生都能吹奏起码一个调的竖笛、葫芦丝。此外,电声乐队与合唱队也获得可喜的成绩,并参与一些社区的演出活动中。

每个教师要结合自己的研究内容和具体情况,根据所任班级学生状况及自身个性,积极贯彻课题研究思想,明确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编写相应的教案,上好每一节培训课,做好研究课登记,认真填写登记表,课后细细反思,并做好记录,积极在交流会上发言,阐述自己的见解和收获。课题成员在研究中相互取长补短,努力推行取得的经验,并形成理论,写成论文,为课题研究积累第一手资料。

5、采用骨干音乐教师为先锋,教学相长的办法,请专家到校指导等形式开展研究。

6、研究了解当前我校学生在参与乐器演奏训练中对知识科学习的影响情况。

7、了解研究学生培训中的所想、所需和家长的支持情况以及社会的反应。

8、针对课题研究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研讨、分析,借以不断调整乐器种类的选择并完善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四、调查分析

下面是我们对二至四年级参加器乐小组学生的调查表一

年 级

学生数

能完成学习任务数

未完成数

因练习乐器影响完成学业数

3959410
48075

50
586

7240
下面是我们对二至四年级参加器乐小组学生的调查表二

年 级

学生数

语文平均数学平均英语平均备 注
乐器前

乐器后

乐器前

乐器后

乐器前

乐器后

39587.5

.1

91.493.88587.5
48085.488.286.7.480.586.2
586

85.587.984.688.590.192.4
对学生调查,学生绝大多数反映:我们很高兴参加活动。在报名前就向老师立过保证不耽误学习,并且学校有规定必须是学习好任务完成者才能参加,所以我们得更认真学习,作业更努力,先把任务完成才去练习乐器,所以实际作业完成得比未参加时还好;对家长们调查,家长们反映,家庭作业都是完成,并且因为学习乐器孩子过去一些不良的活动也没有了,如在家里闹情绪,游戏癖,网瘾都消失了。可见学习乐器对孩子们是一种双赢的教育。从现象上看学习乐器不仅不影响知识科学习,而且对学生的生活习惯等各方面还有好的教育。

五、反思及分析

根据科学家分析,人的大脑实际上才开发了极小一部分,有很大部分没有被激活。现在不能单单在减轻负担上大伤脑筋,而应该在如何开发学生的大脑方面进行科学研究。“积极休息”正是进一步开发人脑潜能的好方法。我们的小乐器进课堂演奏活动,正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兴趣,开发智力,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途径。学生在练习乐器中获得愉悦,在愉悦中高效学习,基于这样的原理,我们学校“示范引领普及人人”生动活泼地开展乐器演奏,不仅没有影响知识科的学习,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促进学习了的发展,从而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第一,培养了艺术人才,促进了教师的发展和音乐课教学的改革。我校60%以上的学生都会一种乐器演奏,5名教师都能进行乐器表演,改变了旧的简单的音乐课模式,学生在新的音乐教学中认识了乐器、掌握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识谱能力、提升了音乐综合水平。特别是葫芦丝、竖笛的表演令人赞叹,大家都说在农村的学生也有如此高的水平,真了不起;现已有10余名学生顺利地通过了中国音乐学院葫芦丝专业的十级考试。同学们无不震动,极大的树立了好好学习的信心。

第二,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提高了动手动脑的能力,拓展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空间,开发了学生创造性思维。

第三,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兴趣爱好,有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我校开展“小乐器进课堂”教学活动以来,培养了学生的健康的兴趣和爱好,课间弹玻璃球,拍画片的不良活动消失了,甚至连难以解决的学生在家里闹情绪,游戏癖,网瘾也不见了,学生一有空就练习乐器,在某种程度上辅助了德育教育,促进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强化了校风班风建设,净化了学习环境,还起到了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对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有很大的促进效能。

第四,利用“积极休息” 开发大脑潜能,提高知识科的学习效率,实现让学生“以音乐活动为载体、激发学习兴趣”的目标。

文档

小乐器进课堂的研究报告

小乐器进课堂的研究报告一、问题的提出 器乐教学是音乐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器乐进课堂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对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力、表达力和创造能力以及对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 我校少年宫以艺术教育与课外活动为平台,开发具有艺术特色和地方特色的课外活动课程。并利用此课程引导、培养学生热爱艺术,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掌握相应的技能和特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体艺活动的开展,逐步形成学校特色,建立更完整艺术教育框架,关注课程开发和利用,建构初步课程体系,给予学生更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